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古代中國菊花怎麼傳到西方

古代中國菊花怎麼傳到西方

發布時間:2023-02-22 11:44:41

1. 菊花的由來是那個國家的如題 謝謝了

菊花又名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是源於我國的名花。遠在四五千年前,它就野生在山川上或沼池邊,《神農本草經》中記述了菊花能葯用。秦漢時,更為注重菊花的醫用和食用,特製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為一時名菜佳餚。後來,隨著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漸成為觀賞花卉。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菊花,都是從我國傳去的,大概在10世紀初傳至日本,16世紀後傳至歐洲,19世紀傳至美洲,日本等國還有把菊花作為長壽的象徵

2. 菊花什麼時候傳入日本

菊花約於12世紀傳入日本,深得日本皇家和民間贊賞。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了在日本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平安時代。在平安朝初年,皇室乃至公卿貴族和文人墨客都大力推崇菊花之美。中國每年的9月9日重陽節,在日本又稱菊節。在這一天,皇太子率諸公卿臣僚到紫宸殿拜謁天皇,君臣共賞金菊、共飲菊酒。10月,天皇再設殘菊宴,邀群臣為菊花踐行。也許日本皇族族徽上的菊花便是此時鐫刻上去的。遙想當年,平安朝留給人們的記憶似乎就是菊黃蟹肥。17世紀後傳入歐洲,後經英國傳入美洲。由於中外園藝工作者的辛勤選育,菊花已發展成世界上品種最多、造型最豐富的名花。

3. 菊花盛產地是哪兒

中山市小欖鎮為盛。

菊花產地有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島、天津、開封、武漢、成都、長沙、湘潭、西安、沈陽、廣州、中山市小欖鎮等為盛。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

8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被推崇為日本國徽的圖樣。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3)古代中國菊花怎麼傳到西方擴展閱讀:

菊花養護注意事項

1、要及時抹去葉芽

對葉腋中出現的芽苞,每7天~10天就要將新枝、新芽用刀片除掉,以減少消耗營養,集中孕蕾開花。

2、要強化水管理

菊花在整個生長季節里,應始終節制澆水,可澆半水(不澆透),應在上午10時前後澆。

3、施肥

菊花喜肥,在8月立秋後開始追肥,每10天一次。進入9月每5天追一次肥。可施磷肥為主的肥。

4、及時疏蕾

進入深秋,花蕾很多,枝頂端稱主蕾,其下面的為副蕾,當主蕾有黃豆大小時,在梗略有伸長,主蕾與副蕾易於辨別時進行疏蕾,把副蕾剝去。最好留一副蕾備用,否則主蕾損壞了無法補救。疏蕾與抹芽均應在晴天的下午進行。

4. 菊花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幾個階段

根據經典的記載,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從周朝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和屈原的《離騷》中都有菊花的記載。《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說明菊花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在秦朝的首都咸陽,曾出現過菊花展銷的盛大市場,可見當時栽培菊花之盛了。
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西京雜記》:「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當時帝宮後妃皆稱之為「長壽酒」,把它當作滋補葯品,相互饋贈。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三國時代。「蜀人多種菊,以苗可入萊,花可入葯,園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葯肆」。從這些記載看來,中國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葯用為目的的。
晉朝陶淵明(355-417年)愛菊成癖,曾廣為為流傳。他寫過不少詠菊詩句,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攝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燴炙人口。當時上大夫慕其高風亮節,亦多種菊自賞,並誇贊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艷群英」。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將菊花分為「真菊」和「苦薏」兩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這對菊花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術也進一步提高,採用嫁接法繁殖菊花;並且出現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種。如李商隱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黃」。白居易詩:「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等就是明證。這時,菊花從中國傳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贊賞。之後他們將菊花與日本若干野菊進行雜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統。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隨著培養及選擇技術的提高,菊花品種也大量增加,這是從葯用而轉為園林觀賞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的菊譜,對所栽的品種即以花色歸類,並對花形也有較詳細的記載。劉蒙的《菊譜》(1104年)是最早記載觀賞菊花的一本專著,記有菊花品種26個。范成大菊譜(1018)記載有35個品種,其中的「合蟬」、「紅二色」是管瓣出現的最早記載。其後,花色又出現了綠色的「綠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對菊花的整形摘心、養護管理和利用種子繁殖獲得新品種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經驗。《致富廣集五記》記載:「臨安園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勝,謂之開菊會」。《杭州府志》中記載:「臨安有花市,菊花時制為花塔」。可見南宋時的首都臨安有了花市、花會。流傳至今的菊花會是在南宋時杭州開始的。宋未史鑄的《百菊集譜》記載有131個菊花品種。
明朝栽菊技術又進一步提高,菊花品種又有所增加,菊譜也多了起來。如黃省曾、馬伯州、周履臣、高濂、樂休園等人都著,有《菊話》。在黃省曾的《菊譜》中記載了220個菊花品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80年)和王象晉的《群芳譜》(1630年)對菊花都有較多記載。《群芳譜》對菊花品種作了綜合性研究,記有黃色92個品種,白色73個品種,紫色32個品種,紅色35個品種,粉紅22個品種,異品17個品種,共6類、271個品種;至少有16種花型。
清朝的菊花專著更多,有陳昊子《花鏡》、劉灝《廣群芳譜》、許兆熊《東籬中正》、陸延燦《藝菊志》、閩延楷《養菊法》、徐京《藝菊簡易》、顏祿《藝菊須知》、計楠《菊說》、陳謀善《藝菊瑣言》、吳儀一《徐園秋花譜》等等。《花鏡》一書記載當時菊花有黃色的54種,白色的32種,紅色的41種,紫色27種,共計154個品種。計楠的《菊說》載有菊花品種233個,其中新培育的品種有100多個,並提出了菊花育種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種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間還有人向清帝獻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當時花卉畫家鄒一注進宮作畫,並裝訂成冊。在文人中畫菊題詩,也蔚然成風。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未清初開始,1688年荷蘭商人從中國引種菊花到歐洲栽培,1689年荷蘭作家白里尼曾有《偉大的東方名花——菊花》一書。18世紀中葉,法國路易·比爾塔又將中國的大花菊花品種帶到法國。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窮(Fortune)曾先後在中國浙江省舟山群島和日本引入菊種,並進行雜交育種,而形成英國菊花各色類型。不久,又由英國傳至美國。從此,這一名花遍植於世界各地。中國的栽培菊花也就成為今天西洋菊花的重要親本。
民國以來,菊花品種大批失散,已無正式文獻可查。解放後,隨著園藝事業的發展,菊花也經歷了曲折歷程而日益發展壯大。菊花的栽培歷史,是中國花卉園藝發展的一部分。近年來,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高栽培技術,採用雜交育種、輻射誘變、組織培養等新技術,不僅提高了菊花的生產質量,並使品種數量劇增,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達7000個品種以上。大立菊一株可開花5000朵以上,案頭菊、盆景菊的發展。

5. 6.中國最早被傳入歐洲的花卉是哪一類

最早被傳中國入歐洲的花卉是桃花、萱草。

萱草

18世紀下半葉,西方通過各種途徑從中國輸入的花卉和觀賞樹木包括薔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銀杏、荷包牡丹、槐樹、臭椿、欒樹等。一些花卉植物還被西方人冠以動聽的名字,如荷包牡丹被稱為閃耀紅心,臭椿被稱為天堂樹,欒樹被稱為金雨樹……

6. 菊花的歷史

學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別名 鞠、壽客、傅延年、節華、更生、金 蕊、黃花、陰成、女莖、女華、帝女花、九華等
科屬 菊科、菊屬

栽培歷史 菊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就有關於菊花的記載。《禮記·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黃華即黃花)的記載。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至漢代,菊花又發展到作為葯用植物。《本草經》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的論述。以上所指的菊花,都是以野黃菊(D.indicum)為主的野生菊種。

自晉代起,人們將菊花作為觀賞對象。陶淵明(公元365~427年)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及「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的賞菊詩句,表明菊花已開始在田園栽種。至唐代(公元618~907年),有幾個不同花色的品種先後出現。如白居易、劉禹錫在詩中詠白菊,李商隱在詩中詠紫菊。在杜甫、韋庄和肖穎士的詩文中,不僅反映了唐代菊花花色品種漸多,而且說明栽培已較為普遍。

到了宋代,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發展到盆栽,並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種有了較大的發展。藝菊專著也相繼問世。劉蒙的《菊譜》(1104年)問世,這是我國第一部菊花專著。該譜記菊36品。分為黃色(17品)、白色(15品)與雜色(4品)等。書中還闡明菊花大朵、重瓣等變異之遺傳與育種的基本原理和途徑。此後藝菊專著漸多:有史正志的《菊譜》(1175年),記菊27品;范成大的《范村菊譜》(1186年),記菊35品。此外,還有沈競的《菊譜》(1213年),記菊58品,史鑄的《百菊集譜》(1242年),記菊品160個以上。

元代,菊花專著較少。楊維楨在《黃華傳》中記菊136品。

明代菊花又有發展,重要的菊花專著有:黃省曾的《菊譜》,記菊220品;王象晉的《群芳譜》(1630年),記菊270種,分為黃、白、紅、粉紅、異品等類,內有『五月』菊、『五九』菊與『七月』菊等品種出現;還有高濂的《遵生八踐》,記菊185種,並總結出種菊八法(分苗法。扶植法、和土法、澆灌法,捕蟲法、摘苗法、雨暘法、接菊法),很有參考價值。

明末清初,日本菊花已經輸入,乾隆時鄒小山繪有洋菊圖,品種類型甚多。

清代藝菊之風更甚,專著有陳淏子的《花鏡》(1688年),記菊153品;汪灝的《廣群芳譜》(1708年),記菊192種。此後,還有陸廷粲的《藝菊說》(1718年)等,菊書、菊譜如雨後春筍,不一而足。民國時期(1912~1948年),專著甚少,僅有黃藝錫的《菊鑒》(1932年)與繆甫孫的《由里山人菊譜》等。但解放前夕,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為國家保存了良菊630品,是值得慶幸的。

1949年前後菊花品種散失很多,如當時杭州的菊花只存下70多種。1953年上海的菊花也只存下150多種。但後來藝菊事業迅速得到恢復,至1963年上海龍華苗圃菊花達1,200種,北京北海公園的菊花則達到1,381種。「文革」期間菊花又受到二次摧殘。但近年來菊花有了很大的發展。南京農業大學對中國菊花品種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整理出3,000多個品種。藝菊專著自1950年起又不斷出版,近年更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國外雜志,學報上也常發表有關菊花的文章和報告。如自1957年陳封懷等開始研究以來,陳俊愉等從1962年起通過野生種之間的大量雜交試驗,對現代菊花的起源問題有所突破。以下是幾點重要論斷:
(一)原始菊花是通過野生種之間的天然雜交,再經人工選育而成。毛華菊阻(D.vestitum),野菊(D.indicum)和紫花野菊(D.zawadskii,特別是前兩者為主要,均野生於皖西、鄂西和豫西,甚易產生天然種間雜種。它們之間的雜種苗,在形態上與菊花原始類型(『九華』菊、『杭白』菊、『杭黃』菊,『滁』菊等)均頗類似。而這些原始類型均產於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可見二者之間的地理根源,決非偶合。

(二)菊花品種的染色體數為45~71條,其中小菊系品種為45~54條。近年人工種間雜交創選出「合成菊」,染色體數也為45~54。故從染色體數目來講,合成菊已可躋身於菊花(D. x morifolium)的行列。

(三)盡管野黃菊和毛華菊是雜交的基本原種,但菊花的起源還是多元的。看來,六倍體的紫野菊(2n=54)等可能後又參加雜交,並結合多代的天然雜交、人工選擇和培育,然後才成為較定型的、色彩更豐富的原始菊花,同時染色體數也逐漸加多。

(四)過去中外學者常推論,原產華北的小紅菊(D.chanetii)與野黃菊(D.indicum),是形成菊花的兩個直接雜交親本。經陳俊愉等多年來進行人工雜交授粉,卻只獲得了十多個品種的『北京』菊(D. x pekinense),它們僅是四倍體(2n=36),未達菊花的低限。

(五)若干日本學者,提出包括多種日產野生菊花(D.japonense、D.makinoi)等在內的種作為菊花起源雜交親本的假說。但菊花最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因此最早的D.x moriflium應由中國野生菊種為其雜交親本。

產地與分布 在菊屬Dendranthema 30餘種中,原產我國的17種。如野黃菊D.indicum全國均有分布,紫野菊D.zawadskii分布在華東、華北及東北地區,毛華菊D.vestitum分布在華中,甘菊D.lavenlifolium多分布於東北及華北,小紅菊D.chanetii多分布於華北及東北,菊花腦D.nankingense產於南京。

菊花品種遍布全國各城鎮與農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島、天津、開封、武漢、成都、長沙、湘潭、西安、沈陽、廣州、中山市小欖鎮等為盛。

8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我國傳至日本,被推崇為日本國徽的圖樣。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我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我國菊花遍及全球。

閱讀全文

與古代中國菊花怎麼傳到西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畫簡筆畫義大利面 瀏覽:377
英國動物園叫什麼 瀏覽:538
印尼最大火山是哪裡 瀏覽:322
伊朗用什麼樣的插座 瀏覽:80
義大利黑椰子有什麼功效 瀏覽:614
如何評價里皮中國足球 瀏覽:540
中國支援疫情有哪些國家 瀏覽:846
中國有哪些公司有硝硫基肥料 瀏覽:17
印尼兩天換多少錢合適 瀏覽:324
義大利人大舌音怎麼發 瀏覽:509
go義大利語怎麼讀 瀏覽:948
看看越南是如何切割木頭的 瀏覽:599
印尼1萬盧比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971
越南盾薯片多少錢 瀏覽:485
蘇聯支援越南多少人 瀏覽:737
印尼的什麼方便麵好吃 瀏覽:906
越南有多少公務機回國 瀏覽:385
如何解決越南兒童的營養不良問題 瀏覽:31
中國駐美國大使說了什麼 瀏覽:811
牙叔怎麼像印度人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