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先秦孟子的人性論是什麼
孟子人性論的核心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人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種道德屬性。
李存山曾指「孟子所講的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區別其他物類的特性」,張岱年認為,「孟子講性最注重對物類之不同。」在反駁告子提出的「生之謂性」時,孟子提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即人性和獸性是有區別的。那麼這種區別源自哪裡?孟子進一步指出「人之所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禽獸和人都有吃、感官等生理需求,而人區別於動物還有精神的需求,堅持這種精神需求(人性)就會成為君子,拋棄這種精神需求(人性)就會成為庶民甚至是禽獸。對於人性的定義,孟子進一步指出「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強調了仁義禮智是人類固有的本性,是君子與禽獸之間的差別。換言之,人有「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vii
第二,人性的共同規律是善的。
徐復觀說「因心善是『天之所與我者』,所以心善即是性善,而孟子便專從心的作用來指證性善」。首先,人性是有規律的,孟子認為,凡是同類者都有相似之處,人也不例外。其次,面對告子「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的追問,孟子回答「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意思是,人性的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水沒有不向下流的,同樣,人沒有不善的。即使有所改變也是外力造成,並非本性。此外,孟子強調,「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些都是善的表現,因此人性本善。
第三,人性善是一種傾向,轉化為現實需要後天努力。
孟子所講的善只是一種存在於先天的良知良能,只是一種傾向和可能性,要實現還需要在後天加強道德修養。首先,從「心」開始,「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即,如果能夠擴充「四心」就能夠保天下,如果不能連贍養父母都會成問題。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強思考,「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強調了用心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二是要加強學習,「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強調了仁是善心,義是正路,可以通過求學請教召回丟失的善心;三是要加強保養,「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強調注重心的保養。其次,從「性」開始,一是要知本性,「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viii強調盡善心,悟本性,懂天命,指出以善心和本性對待天命是正常方法;二是學養性,「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ix強調要通過減少慾望修養內心。
Ⅱ 中國人性論主要圍繞什麼談論人的本質
中國古代的人性論
人性論是關於人的共同本質的理論。通常指撇開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去解釋人的共同本質的觀點或學說。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我們便有了一個會思維的發達的大腦,於是就喜歡對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從而做出一個結論性的解釋。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視角對准了自己和同類,於是提出了「我是什麼?人是什麼?」的問題,先哲們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見解,於是紛紛著書立說,用自己的觀點解釋人和社會,於是就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古典人性觀,這些人性觀的一些觀點至今還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為前提的,善惡這兩個范疇是與人的倫理道德聯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斷、道德評價的結論,善即符合某種道德,惡即違背某種道德。如果沒有道德主體的人善惡的分別也沒有了意義,離開了道德善惡也就無從界定,所以人性善惡的問題也就是人性與道德的關系問題。在思想家們的眼裡,人性是與生俱來的先天固有的某種規定性,他在邏輯上先於善惡,善惡是其屬性,這樣,人性的善惡就成為道德主張的邏輯前提。人性論問題之所以重要在於如果沒有確定的人性論主張,道德的確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論是關於人的一般本質的思想觀點,先秦是人性論的繁盛時期,探討人性的理論很多。當時關於人性的學說可謂是各有特色,對人性的剖析可謂是入木三分他們圍繞人性的善惡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局面時常出現,但他們異中有同,形成了中國人性理論的總體特徵。其中雖然有很多思想與我們現在的思想不相協調,也不乏值得我們借鑒的有益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人性論的思想有性善論、性惡論、性有善有惡論、性無善惡論等學說 。
孟子人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國最先主張性善論的思想家,
孟子認為討論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這個所以然是什麼呢?他並未明言,他舉例說,禹治水的成功在於利用了水向低處流的規律,因勢利導,於是水就安然無事了。天雖然高,星辰雖然遠,但一千年後冬至的日期還是可以推算出來的。同樣人性也是有其規律,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在孟子看來,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論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說的善即人心中本來所固有的先驗的道德屬性的萌芽,即四個「善端」:「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來,這些「善端」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亦在人性之列。孟子引用《詩經》天生育的眾民,每一事物都有其規律,百姓把握了這些規律,就喜好優良的道德,在孟子看來,這個規律對於人本說就是向善,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在他那裡性在心中、心性為一。他認為人心中有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屬性的萌芽,即善的動機,它們能夠發展成仁義禮智等道德屬性,在孟子看來,因為人性中固有善的動機,所以人性是善的,顯然,他是在動機論的意義上說明人性本善的。
中國古代最先主張「性惡論」的是戰國中期人荀子(荀況),荀子認為,「人之生也固小人」,認為人生來就是出於自身本能的需要會去犧牲別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發展,《荀子·性惡》篇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乎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翻譯過來就是說,現在人的本性中,生來就貪圖名利,有惡的念頭,有耳目之欲、喜好聲色;如果對於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隨其所欲,那麼就會導致爭亂不止,忠信之士死於小人的讒言,個人生活淫靡而禮義廉恥都會被丟掉。
完全隨心所欲沒有約束的結果就是這么一個混亂而不得治理的社會狀況,這就證明了人性——是惡的。
「性惡論」對於當前官僚主義嚴重、腐敗橫生,社會整體道德水平下滑的社會現狀來說,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治理當前的學術腐敗、道德滑坡和政治腐敗,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理性而非本性作為人的行動准則,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規范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執政者的行為。在上,期以真正實現「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積極向上的社會道德。以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並最終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而中國古代 「無善無惡論」和「有善有惡論」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戰國中期人告子(告不害)和戰國初期人世碩。告子他說:「性無善與無不善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世碩則主張人生來就具有「善」和「惡」這兩種不同的自然屬性,這兩種屬性是先天具有的,與生俱來的。他雖然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與惡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發揚這種先天的本性,則在於養。後天養之善性,則是善性不斷增長;養之惡性,則是惡性不斷增長。後世贊成這個觀點的代表人物有漢代的董仲舒、揚雄、王充,唐代的韓愈等。王充在《論衡》一書中記載:「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
Ⅲ 中國古代的人性理論包括哪些
在中國古代歷代思想家在討論人性問題時,形成多種派別。
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即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擴而充之,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善性。
荀子的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荀子·性惡》)
善性是後天人為的。性無善無惡論,這包括: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墨家的性「素絲」論,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道家的性「素樸」論,莊子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欲的;
明代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王陽明的心學認為:「無善無惡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
性有善有惡論,這包括先秦世碩等的有善有惡論,漢楊雄的性善惡混論,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論等: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明清之際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論,認為人性絕非在「初生之頃」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隨著環境和教養的不同,「性屢移而異」,「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認為人性是可以培養和不斷完善的;北宋的司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論,司馬光認為人生來在人性善惡上就先天不平等,無論聖人還是愚人善惡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會占優勢,有些人在惡性上會占優勢。
Ⅳ 中國古代人性論的代表性觀點
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論兩種觀點。儒家傾向人性本善,強調教化功能,法家正好相反,強調以法威懾惡念。
Ⅳ 中國人性論總結
人性善惡是中國哲學的重大問題,自古以來人們爭論不休,可歸結為四種觀點: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性亦善亦惡論。
1.性善論。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本善的理論。戰國時孟子首先提出。他認為,人性即/人所以異於禽獸的本質屬性,具體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種道德心理,它們是仁、義、禮、智四德的根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肯定四德之善是四端之心的擴充和發展。後儒的人性論,雖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為善的心理根據,並賦予無不善的價值規定,以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為只有使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人之所以為人者才是人性。這就將人性與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級部分)等同起來,因而是片面的、錯誤的。
2.性惡論。中國古代一種主張人性本惡的理論。戰國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認為,論性必先明/性偽之分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等不待事而後生的感性慾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自然本性。禮義道德則是後天的人為。強調:如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認為孟子視人性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否定善的先驗論,而賦予人的自然屬性以惡的價值評價,或以自然屬性為後天行為惡的根源。據此論證了禮義的起源和禮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時又為/化性起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提供了理論依據。漢以後,由於正統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貶情慾,性惡論的影響不及性善論大。孟子是性善論的代表,荀子是性惡論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實則錯誤相同。這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來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愛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對於人性的界定卻都同樣是片面的;孟子以為人性僅僅是同情利他;荀子則以為人性僅僅是自愛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終極標准本來是增進社會和每個人利益。可是,孟荀卻都是道義論者,都誤以為道德目的在於完善每個人的品德,因而便把品德的完善境界無私利他亦即所謂的仁奉為評價行為善惡的終極標准。荀子用它來衡量他所謂的人性,自然要說人性是惡的,因為自愛利己不是品德的完善境界,不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終極標准;反之,孟子同樣用它來衡量他所謂的人性,自然要說人性是善的,因為同情利他是品德的完善境界,符合他所理解的道德目的和道德終極標准。
3.性無善惡論。戰國告子的人性論觀點。語見孟子告子上。從生之謂性立論,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本不具道德意義,善惡的產生乃後天習俗所致。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還以杞柳為喻:性猶杞柳也,義猶木否木卷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木否木卷。看到性和仁義道德的聯系與區別,對以後人性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北宋王安石認為性生於情,有情然後善惡形為,情當於理,則善;不當於理,則惡。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明清之際王夫子提出/性日生則日成,習成而性與成,認為純疵,善惡並不決定於初生頃命之性,而主要由後天習成,體現於現實人性即成性之中。近代康有為曾肯定告子之說:凡論性之說,皆告子是而孟子非。認為:性者,生之質也,未有善惡。萬木草堂口說而人之為善或為惡則決定於後天的學,否定了善惡天賦的道德先驗論。性無善惡的錯誤,就在於把人性這種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當做自然界之事物,因而由自然物不可言善惡而得出結論說:人性無所謂善惡。
4.性亦善亦惡論。此觀點始於戰國時的儒家世碩,發展於漢儒董仲舒,至楊雄則提出/性善惡混的著名論斷: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為惡人。氣也者,所以適善惡之馬也與!認為在人的天性中,並具善、惡兩種因素,兩者混雜。而善人、惡人之分則決定於後天的修養;發揚善的因素則為善人,發揚惡的因素則為惡人。而人的氣質,就是向善或向惡的憑借。其說是對孟子性善論和荀子性惡論的折中。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人性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愛心而必利己,是比較全面的,避免了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片面性。但是,對於另一個前提,即善惡標准,它卻與性善論、性惡論犯了同樣的錯誤:片面地把仁、無私利他奉為評價行為是否道德的惟一準則。這樣,它便與性善論和性惡論一樣,認為自愛利己是惡,而同情利他是善,只不過它把二者均看做人性罷了。
Ⅵ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論的觀點異同
首先我們要知道,孔子是不討論人性的,儒家討論人性是從孟子開始的。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是後天不良的熏染讓人性變壞。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還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因此相信人皆可以為堯舜,重點在於能否去行,知行合一。而國家也應當通過實行仁政,喚醒百姓心中本來的善,從而達到人人都是君子,到處洋溢著真善美的理想社會。
隨之而來的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他在其《性惡論》中,開篇就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還說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他認為人性正因為是惡的,所以才需要禮法去約束。到他的學生韓非子那裡,則更為激進,認為禮雖然重要,但更需要法的管制。
需要說明的是,孟子和荀子的論點都是殊途而同歸,是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禮法的重要性。一個認為禮法可以避惡,一個認為禮法可以制惡。
Ⅶ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關於人性問題的看法大致有哪幾種見解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關於人性問題的看法大致有兩種: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之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現,人之不為善,是違背其本性的。
2、性本惡:荀子所論及的人性,其本質恰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荀子的性惡論的思想在先秦百家關於人性的論斷中獨樹一幟,他的思想對後世今天的意義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7)中國傳統三大人性論有哪些觀點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思想家關於人性論的探討主要圍繞人性的本質、人性的品級層次、人性種類等問題展開,形成了具代表性的人性善惡理論、人性品級理論、兩種人性理論,不僅成為中國傳統修身文化的牢固基石,也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內容豐富的精神財富。
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漢唐宋明有許多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關於人性的學說,紛紜錯綜、爭論不休,他們的觀點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Ⅷ 歷史上關於人性論的觀點
關於人性論,我國古代的思想里有兩大派別,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關於人性善惡的問題自古以來很多學者都曾經深入地討論過。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惡,全憑外界因素影響,而周代的世碩認為人性有善有惡。而漢代大儒董仲舒的人性論,則是試圖調和善惡之間關系的一種嘗試。從這個路子出發,後人又多有論述,比如韓愈的先天性三品論,就是建基於董仲舒的三等人性論。可以說,董仲舒對人性論的貢獻,是基礎性的。
董仲舒把人性分為三等:"聖人之性""斗筲(shāo,1.古時盛飯的竹器。現稱淘米用的竹器為筲箕。2.水桶。)之性"和"中民之性",而以"中民之性"為主要研究對象。他說:"聖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實性》)因為"聖人之性"是先天至善的,不必教化;"斗筲之性"是先天至惡的,不可教化,所以兩者都不是研究的主要對象。大多數人屬於所謂"中民之性":既不是至善,也不是至惡,而是"有善質,而未能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有善質"因而有可能通過教化使之向善;"未能善"因而必須進行教育才能使之向善。
董仲舒的人性論可以說是孟子、荀子人性論的綜合和發展,與孟子、荀子的觀點都有同有異。在"天人感應"思想體系中,人是天的副本,人的一切都來源於天,人性也來源於天。這與孟子講人有"良知""良能",盡性可以知天有一致之處,而與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不同。但董仲舒進一步闡述了人性怎樣從天命而來,又是孟子所沒有論述的。在對人性的具體看法上,董仲舒的觀點則與孟子不同,而與荀子接近。他從文字學的角度解釋說,"性"就是"生","生之自然之質謂之性"。所謂"生之自然之質"是什麼樣的呢?他解釋說,性猶如禾、繭、卵,善猶如米、絲、雛。善出於性,猶如米出於禾,絲出於繭,雛出於卵。兩方面有聯系又有區別,性是天賦予的,善是人為的,所以說"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善與米,人之所繼天而成於外,非在天所為之內也"。董仲舒在強調對"自然之質"進行人為加工這點上,與荀子強調"性偽之分"有相似之處。
Ⅸ 中國傳統人性觀有哪些主要觀點
1.周人世碩的善惡兼有論:「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性惡,舉而致之則惡長。」
2.道家的人性真朴論:老子的「見朴抱真」,莊子的「為之偽,謂之失。」
3.墨子的人性自利、自愛論。
4.孟子的性善論:「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5.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人性如同「湍水」,「決之東則東,決之西則西。」
6.法家:人性逐利論,韓非:「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賣。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
7.荀子性惡論:「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8.「性三品」說:董仲舒將人性喻為「禾」,認為:「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他還論證人性有「善質」,並確定了具有「善質」者的范圍。他認為所謂「人性」不過是針對一般人,即「中民」而言的,並不包括大善大惡之人:「聖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東漢王充總結道:「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楊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在此基礎上,唐代韓愈提出了系統的「性三品」、「情三品」之說:「性之品上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
Ⅹ 人性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人性論,就是關於人的共同本質的理論。通常是撇開人的社會性與階級性去解釋人的共同本質的觀點和學說。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就有性善論、性惡論、性有善有惡論以及性無善惡論等學說。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
它的特性是食慾、性慾、權威欲、群體欲、表現欲;求生本能和暴力性;渴望休息、娛樂;猜疑性;渴望自由、平等;模仿;競爭性和順從性;羨慕和妒嫉心理;親情和友情;欺騙性和誠實性;渴望好的生存環境;自私與合作性;老弱病殘者渴望得到群體的照顧;人的精神性。人在精神性方面有自由的世界觀、審美觀、價值觀、信仰、理想以及信念等,渴望自由結社、自由的選舉權,渴望接受社會教育,還有年齡因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