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中國人口的現狀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現狀: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都較低,人口增長模式為「三低模式」;人口分布呈東南向西北遞減。問題: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老齡化趨勢加強;人口素質偏低。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538萬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比2017年末增加530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
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從年齡結構看,2018年中國大陸0-15歲(含不滿16周歲)總人口為2億486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8%。
歷史發展:
歷史上,中國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較大比例。
1850年中國人口約4.3億,佔世界人口的34%。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
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
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1990年,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到更低水平以下。由於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長,但佔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
② 中國人口現狀及趨勢中國目前的人口現狀和發展
一、我國的人口現狀
(一)人口基數大
2000
年我國人口達到
12.95
億,
佔世界人口的
22%
以上,
也就是說世界上每
5
個人中就有
1
個中國人,而世界上的國家好幾百個。目前,我國人口比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之和還要多
1
億。世界上超過
1
億人口的國家,除我國還有印度、蘇聯、印尼、巴西、日本,我國人口比
這
6
國之和還多,這些數字說明,我國人口數量之多,不僅居世界之冠,而且大大超過其它
人口大國。
(二)增長速度快
由於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日益發展,
人民生活改善了,
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了,
人口死亡率大幅
度下降,
到七十年代由解放前的
28
‰降到了
36~38
‰,
死亡率的下降,
造成了人口壽命的延
長,
我國平均預期壽命達到
68
歲到
70
歲。
但是人口出生率卻持續在高水平上,
這就是造成
了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據統計,從
1949
年到
1982
年的
33
年裡,人口由
5
億
4
千萬增加
到
10
億
800
多萬,比解放前人口增長率高了
7
倍多,
1982
年—
2002
年增加了
3
億。
(三)年齡結構輕
我國人口中
30
歲以下的青少年占
50%
左右,這樣的年齡結構,潛在著強的生育後備軍。五
十年代同一年齡的媽媽只有四、
五百萬,
而現在,同一年齡的媽媽將有
1
千
2
百萬以上,
未
來人口增長的勢頭仍然很猛。
(四)農村人口比例大
我國
13
億多人口中,
大約有
10
億人口在農村,
而農村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高於城市,
所以農
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城市高。
另外,
農村人口年齡構成比城市更輕,
意味著未來農村人口
增長速度仍然會高於城市,
這就告訴我們,
大力控制農村人口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
也是
實現人口發展的近期目標的關鍵。
(五)分布不均衡
全國人口集中於東南沿海各省,
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種表現。
例如西
北地區的
13
個省、市、自治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
60%
而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
27%
我國人口現狀的這些特點,充分說明,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是擺在我們全黨、全軍、全國人
民面前的一次極為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每一名官兵同時也肩負著這項光榮而偉大的責
任。
二、我國人口現狀帶來的影響
(
一
)
就業矛盾更趨突出
就業問題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長期問題。
目前,
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近
800
萬,
國有企業和
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大體上有
600
萬,同時我國又正和在勞動力增長高峰期,每年新增勞力
1000
萬左右,農村還有
1.5
億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勞動力總量過剩的矛盾突出。
(二)生活水平始終處於低層次徘徊
從經濟總量來看,
2001
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躍升到世界第六位,但只相當於美國的
11%
,
日本的
23%
;
2000
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854
美元,但只排在世界第
120
我位,仍
屬於中下水平。
1
、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素質存在天然的聯系
從宏觀的角度說,出生人數減少為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
人口素質提高的主要受惠者是實行計劃生育的父母一代和計劃生育後出
生的子女一代,年齡大體在
50
歲以下。在中國的經濟和教育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由於開展
計劃生育而導致的家庭規模小型化,使育齡夫婦能擺脫較重的經濟負擔和繁重的家務拖累,
把較多資源用於自身及子女的教育支出。
1990
年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
8
。
2
年,
2000
年提高到
11
年。其中計劃生育功不可沒。如果是在開展計劃生育以前,每年出生人口超過
2500
萬的條件下,依我國的經濟實力,很難如此迅速地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
2
、生育率迅速下降使我國勞動力比重高、負擔輕,在國際上有競爭的優勢
實地計劃生育後,我斬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齡化初露端倪。到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時,我國
1
—
14
歲青少年人口不到
3
億;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
0.88
億;
15
—
65
歲勞動年齡人
口
8.88
億,占總人口的
70%
以上,超過所有發達國這勞動年齡人口的總和;人口負擔系數
低至
43
,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低撫養比。
3
、控制人口增長為提高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創造了機遇
控制人口增長、
節約和利用自然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三項基本國策,
是我
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我國人均資源少,
經濟發展落後,
長期以來,
為了生存,
人們便不惜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諸如亂砍亂濫伐、毀林開荒、陡坡開荒、圍湖造田、草原開荒、超載放牧、竭澤而漁等是造
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根源。
4
、公共衛生預防保健體系十分薄弱。
80%
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
2000
年農村人均預防保
健經綱僅有
12
元;
3
億左右的人喝不上潔凈水;
1
億多人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
乙肝病毒
攜帶者
1
。
2
億人;艾滋病傳播進入快速增長期,
80%
的感染者在農村,暴發傳染的可能性
極大。
5
、新的困難群體開始顯現。率先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父母相繼地入老年,特別是獨生子
女和雙女戶家庭父母年邁而缺乏保障,
生活陷入困難。
獨生子女因天災人禍傷殘死亡,
其父
母承受著心理、
經濟、
生存的巨大壓力負擔。
因計劃生育手術引發並發症而喪失勞動能力的
公民同樣如此。這些人群已經成為新的困難群本,如果不予以解決,政策將難以取信於民,
帶來嚴重後果。
6
、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依然尖銳。我國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學發展的狀況下自然環境
容量的極限。龐大的人口在未來幾十年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和影響極為深遠。
7
、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農村稅費改革全面實施後,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
作的正常經費缺口很大。
20
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基層工作和服務網路在不少地方特別是貧困
地區陷入困境。
三、未來人口的發展政策
(一)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③ 如何正確看待我國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對社會發展起制約和影響作用。第一、一定數量的人口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狀況對社會的發展可以起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只有與物質生產相適應的人口狀況,才有利於促進社會發展。
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泛指影響人口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問題,分為人口社會問題、人口經濟問題、人口生物問題、人口生態問題。
人口問題包括人口自身的發展以及人口與社會、人口與經濟、人口與自然相互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生存、發展問題。
就本質而言,人口問題是人類自身生產和再生產與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兩者的相互適應問題。人口問題是人口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矛盾的統稱。
④ 如何客觀看待中國當前人口問題
1、中國人口形勢:總量危機和結構性危機並存。
中國人口危機,既面臨人口規模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性別嚴重失衡的結構性危機,這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帶來並將繼續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人口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人口形勢因人為拖延愈加嚴峻。
中國生育政策收緊很急很快,但放開卻是小步微調,有關人士對二孩政策過於樂觀,但實際效果均大幅低於預期。
改善
一方面,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切實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當前許多年輕人不想生、不敢生,生得起、養不起。
另一方面,加快構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體系,讓每個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平均壽命延長將使得帶病生存狀態延長,健康管理和財富管理需求將日益上升。
⑤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人口發展的新特點
看待當前我國人口發展的新特點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從人口遷徙流動情況看,人口流動依然活躍,人口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普查結果表明,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現象已相當普遍,2020年我國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約占總人口的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了將近70%。
2、從流向上看,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長迅速,集聚度加大。
3、從人口的城鄉結構看,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個百分點,比上一個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個百分點。
4、普查結果表明,加快實施促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