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傳統美德都有什麼,為什麼
中華五千年來積攢的不僅僅是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美德被後人繼承下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愛國敬業、自強不息、勤儉務實、好學厚仁,誠信尊師等等,這些美德之所以被後人傳揚,就是因為中華傳統美德是世界都無法復制的品質,所謂世人都非常敬仰中國人的氣節和品德,正是傳統美德的意義所在。
一個人的素質會從他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而一個真正有涵養的人,他們絕不會出口就是臟話,出手就是傷人,他們骨子的教養是不允許他們這么做的,所以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素質都是大家贊賞的,因為這個是世界都無法復制的文化文明教養。
2. 中華傳統美德16字的有哪些
中華傳統美德有孝敬父母、尊師敬長、團結友愛、立志勤學、自強不息、謙虛禮貌、誠實守信、嚴己寬人、人貴有恥、見義勇為、整潔健身、求索攻堅、勤勞節儉、見利思義、敬業盡責、清正廉潔、愛國愛民,天下為公。
中華傳統美德的釋義
1、勤勞儉朴,艱苦奮斗
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富於創造力而著稱於世。所謂「奉公以勤,律身以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等,集中體現了這一美德的內涵。教材中,墨翟主張「節用」、「節葬」、「非樂」。
反對統治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隋文帝身體力行,崇尚節儉,形成隋初良好的社會風氣;馬鈞發明翻車,李春營建趙州橋,黃道婆改進、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都是這一美德的傑出代表。
2、文明禮貌,仁者愛人
我國是禮儀之幫,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個鮮明特性。羅盛教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而英勇犧牲的壯舉,都充滿了對人民的關心、熱愛之情,表現了民族的傳統美德。3. 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
1、愛國。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
2、利義。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系。主張「義以為上」,「以義統利」,「先義後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
3、仁愛。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4、提倡美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准則。
5、「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
6、「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