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怎麼開展西部大開發

中國人怎麼開展西部大開發

發布時間:2023-03-01 13:12:15

『壹』 中國西部應該如何才能得到發展

國家扶持,自己努力 ,西部大開發一、開發中的新進展和主要成效

西部大開發戰略是2000年初開始啟動的,但實際上是在「九五」時期的1998年,我國經濟應對普遍性供大於求為特徵的通貨緊縮趨勢下,中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以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為核心,拉動經濟增長。按照西部大開發的基本戰略設想,「十五」初期,西部的投入重點仍是完善基礎設施,以農村農電水利、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建設為核心。在城市以交通樞紐,周邊高等級公路以及通信設施建設為核心。現在西部的基礎設施條件已經有了清晰可見的變化。

目前「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和光纜通訊等信息化的建設以及水利資源大規模的開發,鐵路、機場、高等級公路建設和一系列環保項目的上馬已經進入大規模投入高潮,政策的效用開始顯現,投資逐年增長,比東中部地區分別高出6和3個百分點。

城市化發展的「集聚效應」明顯加快。在我國實施的城市化進程中,西部地區普遍出現了以新城區建設和城市改造中心外移為特徵的城市規模擴張建設,城市化發展趨勢具有明顯的資源集聚特點,不僅基礎設施投入呈現出向城市集中,而且新興產業也向城市集中。

西部產業結構正處於轉換而變動階段,優勢產業正在成長,各省區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從目前實際發展態勢來看,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產業,外部競爭少,市場前景廣,且市場需求具有持續性。如有特色的綠色畜牧農產品、稀有的礦產品及天然氣水電、特殊自然地貌、民族風情的旅遊業。這些資源的規模前景區外是無法競爭的。二是具有區域性壟斷市場資源產業,由於地域遼闊特點,為其滿足特定市場需求的一些產業提供了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如西部的鋼鐵、水泥、建材等產業,由於運距使外部競爭者很難參與到某一區內競爭中來。同時區域內的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產生的大規模需求為這種就地生產就地銷售提供了長期的發展基礎和本地性的區域壟斷優勢。這些都將成為西部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二、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西部發展不平衡。

首先是自然稟賦和發展歷史階段的投資不平衡。在自然稟賦不平衡中,西南各省區域水資源極其豐富而土地資源利用少。西北各省區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水資源嚴重匱乏。二是體制資源配置不平衡。如西部廣大農村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城市經濟、工業發展相脫離,地區城鄉之間差距很大。三是歷史投資發展的基礎不平衡。如內蒙的鋼鐵、煉鋁、軍工、陝西的棉紡、甘肅的石化、軍工、有色金屬、棉毛紡、都是「一五」和「二五」計劃時期發展起來的。陝西、四川、貴州等省的電子、航空、汽車製造、家電都是「三線建設」時期而投資的。而青海、寧夏、雲南、廣西等地在那時幾乎沒有過戰略性的投資。雖然這些工業的生產能力在過去的一些年內經過多次擴張改造,但根本的技術工藝未脫離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按照固定資產折舊壽命,企業經濟壽命已經完結。因此還存在著技術改造、產品更新的更大的投資問題和面對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2.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工作和人才資源利用問題。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要素,而西部地區由於地域遼闊,人口居住分散,民族眾多,教育機會不平等。成人文盲率高,成人文盲率與人均GDP水平呈負相關系,特別是廣大貧困山區,人的科技知識文化素質太低,是貧困地區難以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近年來由於地、縣、鄉財政分灶吃飯,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在機構改革中,由於沒有財政轉移支付,許多基礎教育中的中小學縮減,許多偏遠居住人口的孩子不能得到完全義務教育,這將是影響西部農村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同時在西部許多老工業基地中,由於效益差、條件差、加之各級政府部門對落實人才的實質性問題重視不夠,留不住已有的人才,更談不上吸引外部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工業中的技術改造與創新還存著許多的問題。

3.以人為本的社會全面發展問題。

社會發展是指人類在生產能力增長的基礎上,基本消除貧困實現充分就業,享受更好的衛生保健、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健康的精神生活,更好的工作環境。一切經濟發展都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而西部地區發展和貧困問題,人均差距較大。目前尚存在的農村貧困人口多集中在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的西部偏遠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同時在經濟欠發達的區域中的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生態環境及人均居住條件、飲水問題的生存條件比較困難。

三、對未來發展中要解決和研究的問題

西部的發展關繫到國家的根本利益和發展戰略目標的全局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是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需要。因此在開發中要和國家的總體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在開發中不但要分階段進行,更要注重研究在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以及未來的戰略問題。

1.各省區要認真研究自身的特點,發揮優勢,消減劣勢。

西部的自然資源優勢是不平衡的,只有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才能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西部現處在工業化的初始階段,工業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個百分點。而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1/10。西部地區的主要工業大多數都是圍繞其自然資源優勢逐步發展起來的,這種資源導向性的產業,在工業初期階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但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推進,特別是知識經濟已現端倪的現代經濟時代,自然資源和一般勞動力資源相對下降,其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而技術、管理、信息、專利、品牌、網路環境等後天獲得性資源和創新人才的作用漸顯其重要性。因此西部地區在工業發展中應培養和創造企業競爭優勢,要改變過去那種對當地資源高度依賴的狀況,從資源導向型逐步轉變為市場導向型戰略,注重人才培育和引進。在企業投資中,加強技術開發,強化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加快西部人才戰略的研究與開發。

在西部地區勞動力素質偏低,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競爭力的重要瓶頸。在西部開發中要重新審視和謀劃教育培訓的發展與人力資源的開發,把潛在優勢變為巨大的現實優勢。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先例來看,在世界發展史上曾經先後三次出現後進國家追趕先行國家發展的成功範例。如美國趕超英國,日本趕超美國,韓國追趕西歐國家,這些國家的發展不僅是人均GDP的高速增長,更主要的是人力資源的加速積累。因此西部大開發必須確立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並把人才的培養目標從滿足傳統工業化需求向滿足新型工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求轉變。實行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提高他們的生產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在人才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地區的各級政府應加快多層次培訓和建立促進優秀人才到西部基層和艱苦地方工作的政策機制。要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實行公平競爭,完善激勵制度,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創造應用人才的良好環境。

3.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

貧困是許多社會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而沒有就業機會或就業不充分又是貧困的主要根源。加快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西部地區,廣大貧困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還存在著脫貧問題。而過去在「一五」、「二五」、和「三線」期建設的企業以及城鎮居民貧困問題仍比較突出。因此政府要盡快改善欠發達地區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國家要採取財政轉移支付手段,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環境保護等建設。積極實施以工代賑,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就業、改善其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其自身發展能力。政府要改善落後地區軟硬投資環境,為落後地區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創造有利條件,緩解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縮小地區居民生活福利差距,特別是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生活福利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4.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西部大開發是政府的政策行為,而發展的手段要遵循市場化原則。要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加速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主要職責是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和促進社會公平。政府的任務應做好開發中的制度環境改造,建立好法律基礎,投資於基本的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保護承受力差的階層,保護自然環境。並制定好西部中長期及短期開發戰略規劃和優惠政策,處理好發展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培育市場投資主體,建立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維護市場秩序,建立和培養地方政府、企業及公民信用意識。建立維護地方形象與知名度吸引資本與人才。

『貳』 西部大開發的資料

「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餘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

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主要就是要開荒,依託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我國西部有特色的西隴海蘭新線、長江上游、南(寧)貴(陽)昆(明)等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

(2)中國人怎麼開展西部大開發擴展閱讀

戰略地位:

1、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舉措

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以來,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展,東部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現代化建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人們普遍過上了小康生活。

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途徑

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技術和勞動力需要尋求新的生產領域、新的市場、新的發展空間。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客觀需要

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與其他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任務更為艱巨。

4、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適應世界范圍結構調整,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

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全球范圍內廣泛而深刻地進行,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叄』 我國西部大開發有哪些戰略未來中國西部發迎開怎樣的發展

我國西部大開發,在構建區域方面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強化主體功能。在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方面改善民生是出發點和落腳點。未來中國西部將會迎來,全新的經濟發展。西部的經濟呈現出經濟恢復有力,質量改善的情,目前西部大開發主要是,要讓經濟指標保持30%以上的增速。

中國西部迎來經濟發展,30%的增速

經過改善之後,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是有所恢復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變,目前的勢頭是比較好的。所以未來西部必須要迎來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西部大開發的目的就是讓經濟指標保持30%以上的增速。只有目標上去了,速度增快了,那麼我們的國家才能越來越發達,經濟實力才能越來越高端。那麼經濟實力肯定是離不開投資和發展,隨著居民消費的不斷回升,那麼西部大開發未來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經濟實力。

『肆』 如何進一步加快西部大開發

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年來,西部地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當前,西部大開發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間是西部地區立足新起點、形成新突破、邁上新台階的關鍵時期。在新形勢下,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進一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明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定位、重點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努力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西部大開發邁出更大步伐,形成新的發展機制,構築新的競爭優勢,取得更大的成就,使西部地區的發展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和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一、階段性調整一個基本思路

「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間是西部地區立足新起點、形成新突破、邁上新台階的關鍵時期。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應盡最大努力保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趨勢的延續,鞏固近些年來其良好的發展勢頭,使統籌區域發展進入到縮小地區差距的軌道;在「十三五」時期,繼續穩步全面推進,顯著縮小西部地區與東中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差距,最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性突破。這既是西部地區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要求。

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新的戰略思路,有必要立足於新的起點,對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思路進行調整。「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間,應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深入推進、加快發展」這一主線,全面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西部大開發邁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就,使西部地區的發展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和水平,在縮小地區差距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二、抓住三個有利時機,增強六個發展能力

第一,抓住國際間、地區間產業調整與轉移加快的有利時機,推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國際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步伐不斷加快。一方面世界製造業持續向中國轉移,這一趨勢仍沒有改變;另一方面,東部地區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壓力很大,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加快。西部地區要素成本低,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發展具備了較好的基礎,近年來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產業轉移承接地。這為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應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向西部地區有序轉移,積極鼓勵和引導西部各地根據各自的特點承接產業轉移,把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作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的一項重要戰略。

第二,抓住西部地區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的有利時機,推進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西部地區工業化進程從總體上看,正處於由初期向中期過渡的階段,而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已進入中期階段。按照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階段發展規律,進入中期發展階段後,工業化和城鎮化具備加快發展的內在動力,一般情況下將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並且這種趨勢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這一階段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聯系更加緊密,工業化與城鎮化將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全面進步。近年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的實際情況與這一階段發展規律是相符的。可以預計,「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間,在發展環境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西部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西部地區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和發展基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第三,抓住金融危機後經濟振興和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推進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民生工程建設。國家在擴大內需中所確定的若乾重要舉措,如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等,正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也是西部地區亟待解決的急需領域。這些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中,其投資的重點很大部分是在西部地區,其中明確提出了用於西部地區的工程和項目,如游牧民定居工程;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西部地區應抓住國家擴大投資需求的有利時機,爭取更多國家財政支持,在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增強長期發展能力,推動西部地區的持續快速發展。

同時,要繼續增強六個發展能力,即繼續壯大優勢產業發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繼續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保障能力;繼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增強科學發展能力;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三、著力實現五個戰略性轉變

第一,在開發思路上,由夯實基礎向謀求突破轉變。「十二五」及到2020年期間,西部大開發將進入全面深入推進的第二階段,開發的總體思路應當由「夯實基礎」向「力求突破」轉變,其核心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步伐,保持快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發展速度,在縮小與東中部地區經濟社會差距、促進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上實現轉折性突破,最終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上實現實質性突破。

第二,在開發模式上,由以資源型為主向以加工製造型為主轉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西部地區發展要發揮資源優勢,但不能長期依賴於資源產品的輸出,要防止陷入「資源陷阱」。目前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中資源型、初加工型工業比重較高,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高。在工業化初期這種情況較為普遍,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患上了資源依賴症,就會掉入發展的陷阱。為防止這種情況,今後西部地區在開發模式上應該有所轉變,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完善產業配套,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促使產業結構由資源開發型向加工製造型轉變,構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競爭力強、具有西部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在開發機制上,由政府為主向政府支持引導與市場機制共同推動轉變。要把政府支持引導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制定相應的投資引導措施,鼓勵、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投入,形成多元化開發的格局。

第四,在開發目標上,由單純的經濟發展向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轉變。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應該承認,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將長期存在,但在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以及人居環境方面應該有大的邁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應當接近全國其他地區乃至均等化,使全體人民平等享有發展的權利,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最終目標是在人均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圍的同時,居民綜合生活質量趨於平衡。

第五,在開發重點上,由以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核心,向在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體系為核心轉變。發展是西部大開發的第一要務,在繼續完善西部地區發展環境的基礎上,應著力增強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資源型特色優勢產業,繼續發展壯大能源及化學工業、重要礦產開發及加工業、特色農牧業及加工業等資源型特色優勢產業,集中力量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非資源型現代優勢產業,積極扶持培育新興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規劃發展一批重點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促進特色優勢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促使產業發展達到新的水平。

與中國人怎麼開展西部大開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裡生產優盤 瀏覽:273
中國的最南端是哪裡 瀏覽:15
中國的富人如何傳承自己的財富 瀏覽:26
印尼有多少種國旗 瀏覽:880
中國銀行高速通行後多久出賬單 瀏覽:838
中國郡縣在哪裡 瀏覽:231
義大利面的汁掉到衣服上怎麼 瀏覽:379
越南國府在哪個城市 瀏覽:927
中國富起來是多久 瀏覽:45
飄揚的中國國旗如何畫 瀏覽:762
美國寄貨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534
越南2017年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734
越南買奢侈品去哪個國家 瀏覽:910
中國廣電怎麼樣 瀏覽:456
中國科技大學和中科大哪個好考 瀏覽:680
越南過關費用是多少 瀏覽:343
印度交流用什麼語言 瀏覽:7
去伊朗寄藏紅花怎麼收費 瀏覽:651
印度算盤怎麼打 瀏覽:695
中國有哪些航空學院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