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明星怎麼看待中國崛起

明星怎麼看待中國崛起

發布時間:2023-03-05 14:38:53

『壹』 如何看待當今中國的強勢崛起

其實國際格局的重組變化、國際力量對比的此消彼長、各主要大國綜合國力的興衰交替,歸根結底在於哪個國家能擁有good governance capacity,即良善治理的能力,能實現good governance,即良善的治理。近四十年中國的迅速崛起,最主要的就是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要了解這個命題,需要從歷史與現實,政治與經濟,國內與國際幾個大的范疇去論述。
主要分三個部分吧,第一部分,中國崛起的依據是什麼。第二部分,中國崛起的原因為何?第三部分,中國繼續崛起的挑戰是什麼。第一部分一帶而過,重點談第二、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迅速崛起的依據是什麼。直接上數據。

綠色曲線代表中國,曲線的斜率代表國力增長的速度。從2001年以後,中國的斜率是最大的,增長是最快的,2009年輕松超越日本,把印度越落越遠,但和美國仍有一定差距。(美帝確實厲害,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保持了一個非常穩定的增速。九十年代後,美帝在發展程度已經很高的情況下,經濟增速仍然能秒殺日本,且在次貸危機後迅速恢復,率先走出了經濟衰退。)

上圖是按照購買力計算的經濟體量,按照這個標准,中國在2015年已經超越了美帝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僅供參考)

上圖是不同時期世界上主要經濟體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如圖所示,紅色代表中國,可以看到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中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都能達到25%以上,明朝與清朝後中國的經濟總量最高佔到世界的35%,此後在1940年代迅速下滑至5%不到,之後又從1970年代起逐步恢復到今天的15%。用短短40年的時間使得自己國家在世界經濟的比重從不到5%迅速上升到15%,實在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其他的指標,諸如貿易總量、人均期望壽命、科技創新能力、工業生產能力、對外投資總量等數據均有了質的飛躍。這些指標,加上中國在國際社會與日俱增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一並構成了中國崛起的最好注腳。因這一過程是在短短幾十年內發生的,所以我們說中國的崛起是快速的崛起。

第二部分:中國崛起的原因為何?主要談三個原因,內在因素(體制因素)、外在因素(國際環境),歷史因素(數千年綿延不斷的偉大文明和一以貫之的強大治理能力)

1.內在因素: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選擇了合適的政治治理體制,形成了一個有力、開明、且學習能力強的領導核心。這一核心顯著的加快了崛起的速度,充分發揮了發展中國家在追趕先進國家過程中的後發優勢。

『貳』 看西方專家如何評價中國崛起

中國的崛起已經在我們眼前進行了近40年,改變了十幾億人的生活。以下是來自世界銀行的一組數據,它們可以反映中國人的生活從1980年前後至今的變化:

中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比例,從總人口的80%降至6%左右。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美元增至8200美元。

人均預期壽命從66歲提高到76歲。

嬰兒死亡率從48‰降至8‰。

15歲及以上人口識字率從66%提高到96%。

當然,類似數據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十幾億中國人擺脫了窮困潦倒、體弱多病和教育水平低下的狀態,達到了世界銀行的「中等以上收入水平」。那些在1980年剛剛成年的人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而他們如今還未到退休年齡。

『叄』 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

我認為中國民眾和西方世界都應該用客觀的心態來看待中國的 崛起。原因在於: 一、中國發展對世界的積極作用不容抹殺 「中國如果不發展,對世界來說就是一種災難」。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如是說。他說,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的作用,國際社會作出了不同解讀和猜測,有些人歡迎,有些人驚奇,有些人擔憂,有些人誤讀中國,有些人甚至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快速發展為世人矚目,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有巨大的積極意義,中國解決了地球上約1/5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銷售市場和豐富的產品,中國的發展意味著世界和平力量的加強,有利於地區和全球穩定。中國致力於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對任何國家都不構成威脅。 在談到如何客觀真實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在世界的作用時,德國沃分布特赫爾佐格(Herzog August)圖書館館長赫爾維格·施密特(Helwig Schmidt-Glintzer)教授也對誤讀中國的現象表達了批評之意,他指出,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傳統,有自己的文化根源,有自己的發展道路,德國100年與中國100年的進程就不一樣。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但必須帶著感情去認識中國,在認識中國的時候應該多考慮中國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和人民的願望。西班牙中國政治研究所主任楊恩瑞在題為「多極世界的同路人」的演講中也說,中國與西方發展程度不同,但這不應成為雙方認識事物保持距離的理由。中國政府贊成聯合國憲章,簽署了兩個人權宣言,帶頭叫響「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一再承諾尊重人權。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市場經濟發展,注重社會公正,把民主這個好東西納入社會的發展方向。 「中國決定自己的路,發展本國的經濟,並且虛心向世界其他國家學習,我就不明白:虛心的學生怎麼會得到那麼多批評呢?」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院士周弘曾經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她強調,每一個民族、國家都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中國也不例外,但是應該看到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改進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從來不想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發展模式強加給別人,中國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發展模式。 二、媒體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近年來,有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時,雖然力度在不斷加大,但不可否認,的確存在片面、不客觀的現象。 有專家就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有些媒體在涉及中國的報道中,根據意識形態的劃分,完全是冷戰思維,片面、不客觀,甚至是憑想像歪曲、編造事實詆毀中國形象,而對中國的發展事實、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視而不見,甚至多次宣揚中國威脅論,不僅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不利於中西方之間的良好關系。 目前西方國家在看待中國的問題上,有一種錯誤認識,那就是以為可以去「印象」中國。歐美的一些媒體甚至認為通過報道去影響中國,進而影響中國的發展,這是完全錯誤的。中國過去的發展道路是由自己決定的,今後的發展道路也是由自己決定的。作為媒體的記者,首先要看清這一點。否則,就不能讓世界各國的讀者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和中國的真相。 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時有一個不良現象,即忽略信息,看重結果。作為一名記者,首先應收集信息,對信息負責,必須保證向讀者提供准確的信息,不能簡單地看到一條信息,甚至不知道信息的來源,就根據自己的印象作出判斷。然而,這種現象在西方記者關於中國的許多報道中都經常出現。 西方媒體在過去幾年中關注中國的力度明顯增大,應該承認有一些報道或節目是客觀的,是有事實根據的,並且經過了詳細調查,但確實也有一些報道或節目是片面的,甚至搞一些聳人聽聞、虛構事實的報道。真實是報道的生命,為了討好讀者,滿足一部分人的慾望,編造那些不真實、不客觀的報道,是不應該的。 三、應該辯證看待中國社會轉型中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和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首先分析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三個階段,即傳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知識型社會。他認為,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正進入加速階段,中國正在逐步邁向知識型社會,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挑戰,對世界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姜鋒博士認為,中國在邁向知識型社會的進程中有兩大挑戰:一是中國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二是中國怎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接下來,他從教育的角度,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教育發展的現狀以及中國人在提高知識素養方面的努力。 德國不來梅大學尼古拉·斯帕科斯基(Nicola Spakowski)教授在演講中說,中國快速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知識與技術相結合的發展,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中國有許多精英。在中國的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那種崇尚知識、渴求知識的程度,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與中國相比,德國在這方面就有很大差距。 德國波鴻大學辜學武教授則認為,知識是一種能力,它具有隱秘性、轉換性、淘汰性和被動性四個特徵。而知識型社會這一概念應該包括:知識型經濟、學習型社會、開放共享的社會和具有高度組織能力的社會。他認為當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還沒有形成知識型社會,要邁向知識型社會,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在談到中國工業化和社會轉型問題時,分析了中國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介紹了工業化、農村改革、城市化和社會結構調整的情況。而德國作家兼記者蘇珊·梅斯表(Susanne Messmer)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了自己對社會轉型期中國的印象和看法。她曾經多次來中國采風,今年她用同中國許多老年人的對話和采訪作為素材出版了一本書——《中國故事》。她認為中國的確變化很大,如果隔一段時間再來,就會找不到原來的地方。 潘家華一方面介紹了中國在減少廢氣排放、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呼籲世界各國要辯證地看待中國在社會轉型期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更應看到中國政府為此採取的措施。 我們真誠希望世界與中國應該加強溝通與交流,增進共識和合作。認識中國非常的不容易。她是一個多棱鏡,你看到的是五顏六色。看中國必須用望遠鏡,同時也要用顯微鏡。另外,中國第一是大國。第二是個發展中國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第三,中國還很特別。所以想加深相互了解溝通的最好辦法還是進行對話、合作。通過辯論來增加我們的了解,來增進我們的共識,加強合作。

『肆』 如何理解和看待當前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崛起

經濟和軍事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都源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思路和效果,國力的積累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撐,世界格局在悄悄改變,中國從默默無聞到現在人人皆知的中國聲音,都是崛起的最好例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越來越寬了,相信中國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

『伍』 如何理性看待中國的崛起

回顧歷史,中國曾經是地球上不可撼動的最強大的國家,而美國則只是英國的一部分而已。中國人一向受儒雅文化的熏陶,再加上封建階層的本身屬性,所以對外不是那麼有野心(個例除外,如成吉思汗),本身又不思上進,總認為「天朝之國,物產豐富」,從來沒有危機感。這也決定了中國的歷史趨勢,只有當自身的利益受到外界的侵害時才奮起直追。
當年中國的崛起一方面是由於領導到人的正確決策,另一方面則是趕上了WTO的東風,使中國有了世界這個大舞台;而美國則是依靠自己的科技能力,在兩戰之間大量斂財,給自己的霸主地位極大的促進作用。
如今世界都在說中國崛起了,的確在某些方面:如整體GDP總量,受世界的關注度,基礎建設,在某些高尖領域的技術創新等等;然而巨大的貧富差距,嚴重破壞的環境,不斷惡化的官民關系,失敗的教育,以及盲目的投資(用的是人民的血汗錢)。這一切不難說明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做作和無能。

『陸』 你如何看待民族品牌的崛起

民族品牌的崛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民族品牌的崛起意味著我國的經濟正在朝著繁榮的未來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迎來了顯著的提高,在這個過程裡面,國外的經濟對我們本國的經濟形成了很大的沖突,但是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優秀,出色的創業者們也開始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隨即不少的民族企業開始慢慢崛起,向中國人民乃至於世界的消費者們都在推銷自己的產品,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象徵著我國的實力正在不斷的強大,而且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了潮流詞彙的代名詞之一。

我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民族企業將會越來越優秀,除了這些正在崛起當中的企業之外,還有很多全新的品牌正在孵化當中,有朝一日我們的中國製造一定可以遠銷全世界各地,受到所有人的喜愛。

閱讀全文

與明星怎麼看待中國崛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怎麼打索馬裏海盜 瀏覽:306
中國5月15日是印尼的什麼節日 瀏覽:632
在越南有多少錢才叫有錢 瀏覽:912
黑葉印度榕怎麼打頂 瀏覽:764
義大利製造哪些鞋子 瀏覽:550
在印尼感染新冠怎麼辦 瀏覽:320
義大利國旗蛋糕怎麼做 瀏覽:576
去越南按個摩多少錢 瀏覽:625
伊朗式客氣是什麼梗 瀏覽:685
三亞去越南可以帶多少現金 瀏覽:881
現在去伊朗打工怎麼樣 瀏覽:971
中國地圖加上經緯線怎麼畫 瀏覽:866
檯球多久在中國出現 瀏覽:851
米紙越南小館哪個好吃 瀏覽:433
疫情日本向中國援助了什麼 瀏覽:379
中國聯通如何辦理小聖卡 瀏覽:680
中國限電需要多久 瀏覽:276
英國法官一年多少工資 瀏覽:434
印度的甘地在哪裡 瀏覽:187
印度尼西亞首都發生了什麼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