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歌劇與外國歌劇間的區別
歌劇本身就屬於西方,在中國剛有歌劇時都是演國外的,後來我們自己演了,但是無論演唱還是表演上都和國外的基本一致,只是中國的歌劇都含有一些革命和民族的色彩,其他方面還真沒什麼區別!
㈡ 中國歌劇與西方歌劇有什麼區別
中國歌劇與西方歌劇的區別在於題材的不同。中國歌劇大多以農民反抗為題材,反映中國舊社會的階級矛盾與斗爭,以農民翻身做主過上新生活為主題。
一般以悲與喜結合的方式,慢慢的進行故事的情節發展。先悲,刻畫人物之前悲慘的遭遇,到後來通過斗爭贏得勝利,此為後喜,符合中國舊社會的背景及人們的願望。
在劇中,結合音樂設計,歌劇表演、各種樂器演奏及人物的唱腔,來烘托環境的變化,重在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從而進一步折射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生活。帶有很濃厚的民族主意色彩。
外國歌劇大多以浪漫愛情色彩為題材,描述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其音樂細致地對場景的抒寫和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心進行刻畫,以濃重的交響樂和輕快的舞蹈展開人物性格及情節的勾勒,結合人物與環境,極具浪漫玄幻色彩,表現了詩一般的意境,刻劃了主人公優美純潔的性格和忠貞不渝的愛情。並以磅礴的戲劇力量描繪了敵對勢力的矛盾沖突。 通過主題變形的手法,用音樂來揭示戲劇情節的發展和正義戰勝邪惡的主題思想,表達堅貞不渝的愛情,共同戰勝邪惡力量的主題。
㈢ 中國歌劇與外國歌劇區別到底是什麼
外國歌劇在歐洲是長期逐漸形成的愛好,它雖然沒有光明的未來,但也輝煌了幾百年。中國歌劇是臨時發明的,不是根深蒂固的愛好,屬於外交門面工程,既然歌劇在歐洲本土已經萎縮,中國歌劇的外交功能也就不大了,對外國年輕人起不了什麼討好的作用
㈣ 中國歌劇的簡介
歌劇是一門集詩歌、戲劇、聲樂、器樂、舞蹈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近代西洋歌劇產生於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十六世紀末的義大利。以後逐漸傳遍世界各地。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中國音樂工作者借鑒西洋歌劇開始了中國歌劇的探索之路。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以後,出現了盛極一時的新秧歌運動。隨著第一部新秧歌劇《兄妹開荒》到後來的《一朵紅花》、《夫妻識字》等數十部秧歌劇的先後上演,全國上下掀起了創作演出新秧歌劇的熱潮。40年代中期,民族風格歌劇《白毛女》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歌劇的創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開創了中國歌劇發展的新階段。 取材於長篇小說《紅岩》的歌劇《江姐》是中國民族歌劇的豐碑之作。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歌劇團1964年首演於北京。該劇由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擔任編劇,著名作曲家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該劇優美的音樂旋律,鮮明的人物形象,強烈的藝術力,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在全國歌劇舞台獨領風騷,成為久演不衰的民族歌劇精品。1964年後,歌劇《江姐》四次重排,在全國各地廣泛上演,享譽國內外,其中《紅梅贊》、《綉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五洲人民齊歡笑》等經典唱段影響了幾代觀眾。
㈤ 中國歌劇的介紹
中國宋元以來形成的戲曲多達300多種,他們具有歌劇性質。
㈥ 中國歌劇的特點是什麼
現代題材比較多,比如江姐、白毛女等等;音樂上面會使用有民族、地方戲曲等元素的音樂,比如江姐裡面就運用了很多川劇的元素,洪湖赤衛隊就用了湖南地方戲的音樂。
㈦ 中國歌劇的特點
中國歌劇有自己的發展歷史。可以說,從宋、元以來形成的各種戲曲,以歌舞、賓白並重,亦屬於「歌劇」性質,但還不是歌劇。歌劇可以說萌芽於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兒童舞劇《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黎錦暉作曲),配樂劇《揚子江暴風雨》(聶耳作曲)它們都將歌曲與對白並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 張昊作曲),《大地之歌》(錢仁康作曲),《秋子》(黃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劇特色以探索中國歌劇創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後,由延安秧歌劇發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劇《白毛女》(馬可,瞿維等作曲)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後來的歌劇創作有深刻的影響。為了與中國固有傳統戲曲相區別,此種歌劇被稱為新歌劇。到解放戰爭期間,又產生了不少新的歌劇創作,如《劉胡蘭》(羅宗賢等作曲),赤葉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鸞》(艾實惕等作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歌劇得到了新的發展,許多作品在繼承《白毛女》的傳統時,又吸收了地方戲曲的特點和西洋歌劇的一些有益經驗,陸續涌現出《小二黑結婚》(馬可作曲),《紅霞》(張銳作曲),《洪湖赤衛隊》(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江姐》(羊鳴等作曲),《草原之歌》(羅宗賢作曲),《阿依古麗》(石夫,烏斯滿江作曲),《傷逝》(施光南作曲)等優秀作品。
㈧ 中國的歌劇有什麼
《洪湖赤衛隊》、《劉三姐》 《原野》 《傷逝》 《八女投江》 《黨的女兒》 《蒼原》 《秦始皇》 《啟明星》 《紅珊瑚》 《劉胡蘭》 《梁祝》 《江姐》 《白毛女》
《圖蘭朵》中的女主人公雖為中國人,但此歌劇為義大利人作。
㈨ 中國歌劇和外國歌劇有什麼不同
歌劇是一門集詩歌、戲劇、聲樂、器樂、舞蹈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近代西洋歌劇產生於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十六世紀末的義大利。以後逐漸傳遍世界各地。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中國音樂工作者借鑒西洋歌劇開始了中國歌劇的探索之路。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以後,出現了盛極一時的新秧歌運動。隨著第一部新秧歌劇《兄妹開荒》到後來的《一朵紅花》、《夫妻識字》等數十部秧歌劇的先後上演,全國上下掀起了創作演出新秧歌劇的熱潮。40年代中期,民族風格歌劇《白毛女》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歌劇的創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開創了中國歌劇發展的新階段。 取材於長篇小說《紅岩》的歌劇《江姐》是中國民族歌劇的豐碑之作。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歌劇團1964年首演於北京。該劇由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擔任編劇,著名作曲家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該劇優美的音樂旋律,鮮明的人物形象,強烈的藝術力,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在全國歌劇舞台獨領風騷,成為久演不衰的民族歌劇精品。1964年後,歌劇《江姐》四次重排,在全國各地廣泛上演,享譽國內外,其中《紅梅贊》、《綉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五洲人民齊歡笑》等經典唱段影響了幾代觀眾。
http://www.wenhuacn.com/guoyue/lishi/02/29.htm
歌劇
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歌劇的起源】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歌劇的發展】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6�1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面,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朴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義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朴、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19世紀以後,義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20世紀的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聲樂】
歌劇中的聲樂部分包括獨唱、重唱與合唱,歌詞就是劇中人物的台詞(根據樣式不同,也可有說白);器樂部分通常在全劇開幕時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劇還間有獻詞性質的序幕(包括聲樂在內)。在每一幕中,器樂除作為歌唱的伴奏外,還起聯接的作用。幕與幕之間常用間奏曲連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戲劇進展中,還可以插入舞蹈。歌劇的音樂結構可以由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斷連接而成,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發展的統一結構。
歌劇中重要的聲樂樣式有朗誦調、詠嘆調、小詠嘆調、詠敘調、重唱、合唱等;其體裁樣式有正歌劇、喜歌劇、大歌劇、小歌劇、輕歌劇、音樂喜劇、室內歌劇、配樂劇等。
詠嘆調
詠嘆調是歌劇中主角們抒發感情的主要唱段,它們的音樂很好聽,結構較完整,能表現歌唱家的聲樂技巧,因而我們經常也會在音樂會上聽到它們,如《蝴蝶夫人》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詠嘆調「為什麼我的心這么激動」、和羅西娜的詠嘆調「我的心裡有一個聲音」等等。
宣敘調
宣敘調是開展劇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敘調里進行,這時角色有較多對話,這種段落不適宜歌唱性太強,就用了半說半唱的方式,叫做宣敘調,它很像京劇里的韻白。京劇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種帶有誇張語音音調的念白,它雖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於與前後的歌唱銜接,其功能與西方歌劇里的宣敘調很近似。歐洲歌劇早期的宣敘調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干宣敘調」,往往是用古鋼琴彈奏一個和弦給一個調,歌者就在這個調里用許多同音反復的道白來敘述,這種同音反復譯成中文非常難聽,因為中國語言是有四聲的抑揚頓挫的,我們中國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調唱:你今天吃飯了沒有?聽起來肯定好笑。所以我們在遇到這種「干宣敘調」時,乾脆就拿掉了說唱,改成對白了。但到19世紀,隨著歌劇宣敘調的逐漸旋律化,如我們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門》等歌劇時,就把宣敘調也譯配成中文了,有一點旋律性,就可以隨著旋律的高低,找到四聲合適的中文。
重唱
重唱就是幾個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緒和戲劇情節同時歌唱,兩個人同時唱的,叫二重唱,有時會把持贊成和反對意見的角色,組織在一個作品裡;就可能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在羅西尼的《塞維尼亞理發師》里有六重唱,在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姻》里甚至有七重唱,十幾個人一起唱,有時還分組,一組三、五個人,各有自己的主張,有同情費加羅的,有同情伯爵的,還有看笑話的,作曲家卓越的功力就表現在能把那麼多不同的戲劇音樂形象同時組織在一個音響協調、富有表情的音樂段落裡面,這就與我們的戲曲很不相同了。
還有一個形式就是群眾場面的合唱,前面已經說過了,它可以根據劇情要求是男聲的、女聲的、男女混聲的,或者童聲的。
歌劇有故事情節,歌唱有歌詞,它的歌詞與音樂和戲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而在中國介紹西方歌劇,是用翻譯的方式好呢,還是唱原文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呢?歷來就有各有千秋的兩種主張。建國後,中國的歌劇工作者在介紹西洋歌劇時,在翻譯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文學語言不僅要翻譯得好,在配到音樂里時,還要符合音樂的規律,聽眾才會覺得舒服,才能讓人接受,這是一門學問,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作,必須要有音樂修養很高的翻譯家,或者翻譯家和音樂家的合作才能做好。我個人的觀點是:既然觀眾是來劇院看戲,人們就要求能看得懂。在中國介紹西方歌劇,就最好翻譯成中文,才能讓人們較為便捷地隨時懂得劇情和歌劇音樂的戲劇性,欣賞到亦歌亦演的表演,它至少可以讓我們中國聽眾覺得我們的音樂工作者是很希望他們懂得西方歌劇的魅力的。而這幾年的社會時尚是用原文加中文字幕的演唱,它雖然可以表現我們的演員演唱原文的水平,而且有了可能被外國的經紀人看中,被邀請到國外去演出的機會,但據我了解,對聽眾來講,對西洋歌劇的接受程度就更遠了,觀眾面更狹窄了,大家會覺得算了,反正你們也不希望我們聽懂,何況一些演員的原文水平也不高,其實誰也聽不懂,這樣對推動西洋歌劇在中國的傳播並不有利。
一種戲劇形式。由配有音樂的戲劇文本(歌詞)組成,演唱時通常用音樂伴奏。除了獨唱演員、重唱演員、合唱和樂團團員外,從其一開始,歌劇演出還常常包括舞蹈演員。這種復雜的、開支龐大的音樂戲劇娛樂形式,5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聽眾喜愛。它與其他戲劇形式的明顯區分在於其台詞用歌唱而不用語言表達;與音樂戲劇式的戲劇,如輕歌劇和音樂喜劇等的區分,則在於其作品的莊重、結構的嚴密和伴隨音響的嚴肅。
古代已有詩劇和音樂相結合的作品。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在其劇作中就已採用合唱歌隊。中世紀以《聖經》為題材的宗教劇,如神跡劇和奇跡劇,一般也有某種音樂伴奏。這些以及其他音樂戲劇形式可視為歌劇的先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第一部歌劇是文藝復興時期田園詩人利努奇尼(Ottavio Rinuccini)和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合寫的《達夫尼》(Dafne),現已失傳;現存最早的歌劇劇本《尤麗狄西》(Euridice)也是他們的作品。然而,這兩位歌劇之父的作品在體裁和結構上均屬探索性質。此後約10年,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劇傑作《奧菲歐》(La favola d'Orfeo)問世。其中,器樂伴奏成為一種戲劇因素;其時歌劇題材多為希臘與羅馬神話、傳說和虛構的歷史故事。
㈩ 中國歌劇與西方歌劇的區別
西方歌劇是一門西方舞台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 歌劇在16世紀末,即1600年前後才出現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
中國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二者區別主要有以下方面:
1、感情表達。西方人感情表達直白、熾烈,中國人含蓄委婉,在腳本和音樂上,都要注意民族特點,抒情和詩意要多一些,但也不能太纏綿、讓觀眾昏昏欲睡。
2、腳本寫作。漢語演唱有個矛盾,大白話沒詩意,古體詩聽不懂,《再別康橋》那樣的今體詩唱出來也別扭。怎麼辦?想想《在水一方》、《鐵血丹心》的歌詞和演唱效果,你就知道什麼樣的唱詞好了。
3、譜曲問題。說實話,漢語不太適合唱美聲,一方面不像義大利語有那麼多母音,另一方面漢語聲調、節奏感可改動性不大,所以一定要按「文韻」譜「樂韻」。
4、聽眾習慣。中國歌曲作曲通常只傳達情感(如喜、怒、哀、思、恐)不表現性格(如陰險、油滑、幼稚、剛毅)。不是不能表達,而是聽眾不習慣接受。但歌劇音樂又講究表現人物性格、特別是內心深處的東西,怎麼辦?不能完全投聽眾所好,也不能全然不顧聽眾習慣,中庸就好。
5、聽覺沖擊力。京劇之所以比地方戲曲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臉譜、服飾的視覺沖擊力和抑揚頓挫唱腔的聽覺沖擊力。創作歌劇,不能照搬京劇,也不能太難為台上歌唱家。怎麼辦,要特別注意讓管弦樂隊和合唱團營造聽覺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