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航空航天得發展歷史和過程
中國航天事業成就有:
1、經過50多年的創業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航天事業經過發展導彈、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航天等幾個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體系,形成了規模。2017年6月,我國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飛入太空,它可以觀測黑洞、中子星和伽馬射線暴等爆發活動天體。
面向未來,中國人對「星空奧秘」的追問永不止步。未來五年,中國計劃研製並發射5顆新的科學衛星;基於X射線屬性特徵、高能電子和伽馬射線能量與空間分布等的科學探測將進一步深入,在空間科學探索中中國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2、我們國家在衛星方面已經擁有通訊、遙感、資源、導航定位、氣象、科學實驗、海洋七大衛星系列,我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把衛星送上天的國家,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
3、在運載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國共有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運載火箭,具備了9.5噸的近地軌道、5.2噸的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
4、在測控通信領域,建立了覆蓋國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區的航天測控網,基本滿足了航天活動的測控需要。
5、在地面和應用系統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等衛星地面和應用系統。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長征運載火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長征火箭已經擁有退役、現役共計4代17種型號。其中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E、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甲5個型號已退役;
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F、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和長征十一號12個型號在役。另有長征五號乙、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4個型號在研,長征十一號甲、長征九號2個型號論證中
Ⅱ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受命組建的中國第一個火箭與導彈研究機構成立。1956年也被認為是中國導彈夢、航天夢的元年。
1970年,中國用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1975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第一次實現人造衛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科學實驗衛星,成為第四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隨後「神州二號」「神州三號」「神州四號」陸續順利發射升空。
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穿越大氣層,不遠萬里為浩瀚星空增添了一抹中國紅,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7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號」用相機掀開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2008年,「神州七號」搭載三名航天員,完成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2010年,「嫦娥二號」獲得更高精度的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物質成分、月壤特性、地月與近月空間環境,刷新中國航天新高度。
2012年,「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號」成為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6年,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2018年,「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來到了月球背面,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為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2019年,新一代固體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填補了中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海射技術的國家。
2020年7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長征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托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拖曳著紅色尾焰升空。「最強雙十二」聯手,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
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准備後,先後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後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新聞背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回顧
Ⅲ 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
要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空間技術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主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地球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運載 。
中國自主地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3.航天器發射場。
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完成了各種運載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測控。
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載人航天
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參考:
1.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主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地球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Ⅳ 中國航天發展史歷程是怎麼樣的
中國航天發展的四大里程碑: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了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
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