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拯救美國,拜登開始在全世界薅羊毛,要中國和各國買單
新冠疫情肆虐一年多來,美國經濟遭遇斷崖式下滑,貨幣貶值、財政赤字、失業抗議遊行不止……為拯救美國,上任一個多月以來,拜登動作頻頻, 展開一系列大動作,「整合盟友」、「空襲敘利亞,高調告訴世界『霸主美國回來了』」等。
緊接著,拜登又開啟了在全世界「薅羊毛」計劃,讓美聯儲瘋狂印鈔1.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億元)巨資來刺激經濟。 那麼,為何美元可以充當「薅全世界羊毛」的工具?這要從1944年「 布雷頓森林體系 」的建立說起。
當前,美元扮演著世界貨幣的角色,就是拿著美元去世界任何地方都能進行消費交易行為,不受地域、國家的限制。 那麼,為什麼全世界都承認美元這個世界貨幣的地位呢? 這跟歷任美國政府不斷推進美元與黃金、石油掛鉤有關,從而確立了美元霸權的地位。
1944年,在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次大戰後, 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繁榮的經濟讓美國一躍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
戰後美國擁有全球75%左右的黃金儲備,當年7月,美國與眾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布林頓森林體系」,讓「美元」和「黃金」掛鉤,此後,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加入這個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中心的貨幣體系。
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終於美元與真正的世界貨幣——黃金成功掛鉤,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 從1944年起,美國嘗盡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帶來的甜頭。
只要世界各國不去向美國兌換黃金,那麼美國就可以一直靠著售賣這些印出來的美元賺錢、賺來物資,吃喝不愁,肆意玩樂。 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美國靠著印美元就能讓全世界為美國的消費買單」。
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後,1973年,美元危機大爆發,「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宣告結束。然而,1974年,美元和石油輸出國達成協議,又開始恢復了其霸主地位, 各個國家不得不存儲一定量的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用以石油的交易。
此時,美元的價值不再依靠黃金,而是靠著美國政府的軍事實力來維持。如果石油輸出國的結算貨幣不再使用美元,毫無意外地,美國會對這個國家進行嚴厲的軍事制裁, 例如伊拉克,作為最早破壞這個規則的國家,美國幾乎將其每一寸土地踏平。
至今還在堅持試圖繞過美元結算石油的中東國家,基本只剩下敘利亞和伊朗,它們幾乎被打成廢墟。於是,美國通過與石油掛鉤, 再次享受到了「通過印綠紙(美元)就能讓全世界為其消費買單」的特權。
目前,美國的新冠疫情防控不當,疫情發展幾近失控狀態,截止當前總確診人數已超過2900萬, 總死亡人數超過53萬,讓人觸目驚心。
疫情沖擊下,美國經濟大幅下滑,失業人數大為攀升,聯邦財政也早已捉襟見肘,拜登除了讓美聯儲開啟瘋狂印鈔模式、讓世界為此買單外, 也沒有辦法從其他地方掏出這1.9萬億美元的「天價」資助。
通過印鈔讓全世界分攤危機的方法,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使用過。2020年3月,美國通過了 2.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2020年12月, 特朗普硬是在卸任前「放出」 9000億美元;加上如今拜登的1.9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美國為了緩解疫情和刺激經濟,前後投入了5.2萬億美元。
這一年多時間里美聯儲在瘋狂印鈔,根據美國發布的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2019年底美國的資產規模還只有不到5萬億美元,現在已經飆升到接近8萬億美元,這就是說美聯儲狂印了三萬多億美元貨幣, 市場上的美元基礎貨幣數量在大量增加,漫天都是大水,由此導致了各類資產價格飛漲……
美聯儲無限「放水」,需要全球各國為其買單。雖然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超級大國,但同樣也是世界上外債最多的國家, 2019年美國外債超過20萬億美元,而這一年美國的GDP總量約為21.02萬億美元。
這就意味美國的外債幾乎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相持平或者超過,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美國債務規模中,約30%由外國持有,約合6萬億美元。 中國、日本、巴西、英國和其他不少國家都是美國的債主。
換句話說,只要是購買了美國的國債、債務的國家,在美聯儲大量印鈔這種情況下,最後會引起美元小幅度貶值,而美元貶值後出口價格下降, 貨物出口量增加,推動著本國就業、企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美元貶值後對應外債相比以前也會減輕了,但是,對持有美國債務的債主國是不利的, 在國際進出口貿易、債務關系等多方面均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同時兌換其他貨幣匯率會震盪下行。
除此之外,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因此, 美國持續放水會讓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貶值,國家財富縮水。
總的來說,美國連續放水是為了挽救經濟,而該舉動或將導致美元貶值,在美元貶值後部分持有美債的國家則成為了「接盤俠」,對於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債務方面等均會產生影響, 因為美國放水的背後會抑制其他國家商品出口。
事實上,量化寬松政策盡管能短期改善金融狀況和促進美國經濟復甦等,但卻依然存在較大的潛在隱患, 美元的霸權地位也會逐漸出現松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美聯儲大量印發美鈔,所有美元美債持有國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實際上美國此舉是在透支美元信用,濫用美元霸權。 需要注意的是,肆無忌憚地、超量發行貨幣將會給本國經濟帶來兩大直接負面影響,美國政客的行為或許帶來更大的本國經濟風險。
第一,美國債務規模將會出現通貨膨脹的風險。 很大程度上,美元的購買力來自於美國的償債能力,償債能力強則購買力強,償債能力弱則購買力弱。
美國國債佔GDP比重,1980年時不到40%,2000年時為還不到60%,然而如今已經高達到138%,並且居高不下。在當下美國經濟陷入較大萎縮的情況下,要解決龐大的債務問題,就需要更高的通貨膨脹率, 用來沖銷部分債務。而更高的通貨膨脹率,讓國家經濟難以平穩順利發展。
同時,據美國經濟學家統計,自1913年以來美元的購買力已經下降接近100%。也就是說,美國每一代人這時期的美元就會損失相對上一代一半的價值,這是相當驚人的,如此發展下去, 可以預見美元的價值將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第二,美國經濟市場出現通貨膨脹的風險。 根據最新數據,國際市場上的美元份額在2000年時該比例還是73%,到2020年第三季下降至兩年來最低,降至60.2%。
特別是疫情蔓延後,美國金融市場跌宕起伏,幾度跌停,反復無常,股市啟動了「熔斷」機制。美聯儲推出「超寬松」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短期內刺激了股市, 但與實體經濟的距離卻越來越遠,讓投資者感覺隱憂不斷。
美國不少投資者直言,「美元正處於失去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邊緣」。他們認為, 美聯儲瘋狂印鈔,或許在短期內對刺激美國經濟起到一定作用,但弊大於利。
此後,美國金融市場可能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投資者對美元投資的信心會越來越低,到最後會有大量的國家和投資者拋售美債。 由此發展下去,美元的霸權地位也將不再穩固。
「如果美國倒了,世界都要跟著遭殃」,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回擊那些認為美國會因新冠疫情而崩潰的機構,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其經濟確實面臨較大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就只能通過肆意的印鈔來解決, 作為美國現任總統的拜登也開始濫用美元霸權了,而現在的世界還會如美國的意嗎?
當前,不少國家開始「去美元化」已成為全球一大趨勢。美元是當前世界金融體系的核心要素,藉助美元霸權的地位, 美元也成了美國對他國實施金融制裁的重要工具。
在與其他國家貿易交往中,以強欺弱,隨意使用美元作為工具來進行金融制裁施壓其他國家,更嚴重時,對「違反」美國金融制裁的國家和企業實行連帶制裁。如此,要想避開美方經濟上的無理制裁, 其他國家只能選擇「去美元化」的道路。
例如,最為典型的金融制裁事件是,克里米亞危機後,2014 年以來美歐對俄羅斯的銀行業展開金融制裁,制裁手段包括將俄羅斯銀行機構、企業和人員在美資產實行凍結;全面封鎖受制裁銀行和企業的國際融資渠道;叫囂著要將俄羅斯逐出SWIFT 清算系統等, 金融制裁已經給俄羅斯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2008年以來,新興市場以及歐洲國家正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的速度,「去美元化」正日漸成為多個國家重要的政治和經濟行動。柬埔寨、俄羅斯、伊朗等,「去美元化」變成大勢所趨, 近期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就是「去美元化」開端的一個標志。
特別是特朗普上台後退出伊核協議,加大制裁力度,讓伊朗石油無法出口,已售貨款收不回來。對此,歐洲已經變得忍無可忍。 2021年1月,為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歐盟公開宣布要加強歐元國際作用, 並在政策上發布了減少對美元的依賴的相關官方文件。
歐盟公開宣布挑戰美元霸權, 帶來新的希望的同時,給國際 社會 消解美元霸權增加新的力量。 隨著美國經濟進一步萎縮,國際局勢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比如為了降低一定的風險,歐盟以及個別國家已經將部分儲備貨幣用人民幣替代美元。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以來,經濟陷入萎縮的美國已經通過美聯儲三番四次無限量印發美元, 從這一年多來看,中國釋放流動性,但相對有限。
當前,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全世界總需求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面臨著更大的下行壓力。美聯儲無限印鈔後,中美兩國利差拉大, 人民幣匯率壓力進一步減輕,甚至極有可能升值。
人民幣升值後會抑制中國商品對外出口,並且會削弱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 由於超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貨幣市場利率將處於低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印鈔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影響更大,當前疫情仍處於海外肆虐期,需要做好持久戰准備。
同時,雖然近年來,中國所持美債規模正在環比減少,例如2018年6月就減少44億美元,但仍穩坐美國第一債權國之位, 因此,相比較其他國家,美聯儲印鈔對中國的影響是極大的。
拜登政府上台後, 直言「中美將進行極端激烈的競爭」, 意味著中美雙方之間的貿易戰、金融戰不會在短時間內停止。
從雙方貿易戰中可以看出,雖然美國在 科技 產品上能夠掐住中國的脖子,可各種制裁打擊之下,中國仍能迎難而上,不為所懼, 展開大規模反制行動,中國有信心能夠抗擊強敵的野蠻無理。
綜合看來,無論美國政客如何標榜美國的「光輝偉岸」,媒體如何吹噓美國的「自由民主」,目前美國維護霸權體系仍然是軍事襲擊和美元強權為主, 一邊連射導彈威脅核戰爭,一邊印錢薅全球羊毛。
美元霸權就是在不斷搜刮世界人民辛苦勞動得來的財產,來填補美國自己造成的各種窟窿和各種享樂, 卻拉上全世界為其「墊背」。
只要美元霸權沒有下台,這樣的壓榨就永遠無休止,而全球化又使這種壓榨無法單純用抵制來打破的。想要瓦解或者改變當下美元霸權,需要更多的國家迎難而上,這不僅是對中國,對全世界都是一道艱難的難題。 多邊主義是人類 社會 發展趨勢,相信美國美元霸權終有落幕的一天。
㈡ 拜登正式向中國出手,出訪亞洲最大目標達成,13國組建反華經濟圈
5月23日,正在日本進行訪問的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標志著拜登的反華經濟圈組建完成,拜登正式向中國出手了!
據悉,「印太經濟框架」目前包含了13個初始成員國,分別為美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 「印太經濟框架」作為美國「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替代品,其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由13個初始成員國聯手在經濟領域孤立中國。
「印太經濟框架」並不是為了印太地區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和發展繁榮,未來必然給整個印太地區帶來消極影響。
對於「印太經濟框架」的性質,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就有言在先:「中國與其他印太地區國家一樣,希望見到有利於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但反對製造分裂對抗的圖謀」 ,而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屬於哪一類?需要劃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陷入僵持戰,美國已經將俄羅斯視為「次級威脅」,中國成了美國的頭號對手,拜登這次訪亞,標志著美國開始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印太地區。美國通過俄烏戰爭不僅削弱了俄羅斯,還順便增強了對於整個歐洲的控制力。
在俄烏軍事沖突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背景之下,整個歐洲的糧食、能源以及安全都被美國掌握在了手中。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烏克蘭的糧食儲備僅僅只能維持到今年的十月份,隨著歐洲大量運輸烏克蘭的儲備糧食,烏克蘭在2022年必然遭遇嚴重的糧食危機。除此之外,整個歐洲的安全格局也因為俄烏沖突的發生而改變,美國進而加強了對北約成員國的掌握力度。這也就意味著在美國急速衰落的時期,通過收割歐洲盟友的方式延緩了整個「帝國」衰落的速度。
俄羅斯雖然是軍事大國,但是經濟方面存在嚴重短板,綜合國力無法跟美國抗衡,而中國則是經濟大國與軍事強國,是美國眼中威脅更大的對手。因此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的政治精英就確定了打壓中國的既定戰略目標。
為此美國提出了宏大的「印太戰略」,企圖在經濟、軍事以及政治等多個領域對中國發起沖擊,而「印太經濟框架」就是「印太戰略」中的經濟一環, 美國希望通過「印太經濟框架」削弱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地位,甚至達到讓印太國家與中國經濟脫鉤的目的。
在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推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美國向其他協定內的國家作出了開放美國國內市場的承諾。要知道當時的美國幾乎已經失去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因此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美國市場是一個值得去 探索 和發掘的市場。但是開放國內市場的承諾,無疑會導致美國國內民眾就業環境的惡化和美國企業競爭力的下滑。因在特朗普上台後,商人本性的特朗普無法容忍「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對美國經濟市場的副作用,索性直接「退群」了,美國對中國的第一次大規模經濟孤立計劃流產。
而如今「印太經濟框架」只不過是「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一個替代品,或者說是閹割版。
在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美國希望以閹割版的「印太經濟框架」來服務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的初始成員國幾乎囊括了所有與中國有緊密經貿往來的印太國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初始成員國會真正參與到印太地區的經濟發展之中,因為「印太經濟框架」本身就是不用經由美國參眾兩院同意的總統行政命令而已。其次拜登也並沒有在「印太經濟框架」中向其它成員國承諾足夠的利益,在不開放美國國內市場的情況下,整個「印太經濟框架」根本不具備任何吸引力。即便在5月23日拜登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框架」的當天,整個框架的具體細則和內容仍然沒有確定。
美國目前僅僅給出了整個框架的四個大方向: 1、公平和有韌性的貿易;2、具有彈性的供應鏈;3、稅收改革;4、反腐敗。
但是在整個具體細則上,依然沒有制定具體的內容。這就意味著起初加入到「印太經濟框架」的國家需要與美國商務部和勞工部進行長達一年半的談判,這很顯然是整個印太經濟體在後疫情時代所不能接受的情況。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影響力愈發強大的當下,與美國進行經濟領域的談判很明顯是得不償失的選擇。這也就導致了東盟在收到美國的邀請後稱:「整個框架的模糊程度令人震驚」,很明顯美國此次的邀請只是單方面幻想而已。
總的來說,隨著中美兩國競爭關系的愈發激烈,未來美國將在多個領域孤立中國。 但是說到底經濟才是影響國與國關系的根本因素,在美國現階段無法為其他印太國家做出有利的經濟承諾時,印太國家必然不會為了美國還沒有承諾的蠅頭小利就切斷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尤其是在中國已經成為日韓乃至整個東盟最大貿易夥伴的背景之下, 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根本不具備任何吸引力。 在美國不開放市場、不共享技術以及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美國想要從經濟領域孤立中國的設想最終並不會實現。
㈢ 拜登上位對中國採取什麼政策
法律分析:1.拜登上位後,對中國採取對華三條政策。
2.拜登在美國對外關繫上將有可能改變特朗普的激進和極端路線,立足於恢復美國與西方盟國特別是美歐、美日、美韓、美澳、美加和美印等傳統關系,突出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設法修補過去四年的創傷裂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㈣ 喬拜登是什麼黨派
登屬於民主黨派,他全名為小約瑟夫·羅比內特·拜登(昵稱「喬」),1942年11月20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父親是英格蘭移民後裔,母親是愛爾蘭移民後裔。拜登兄妹四人,他是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拜登自小就顯示了對政治和法學極大的興趣,1961年拜登從克萊蒙特的阿克米爾學院畢業,1965年從紐瓦克的特拉華大學畢業,在那裡,他選修了歷史學與政治學的雙學位。
1968年他繼續在雪城大學法學院修習法律博士學位,並於1969年獲許進入特拉華律師會。拜登一家信奉羅馬天主教。拜登說這種宗教信仰以及父母的教育對他的為人和從政都有很大影響。
美國的政黨:
民主黨和共和黨是美國兩個主要政黨。民主黨於1791年建黨,當時由部分種植園主、農民和某些與南方奴隸主有聯系的資本家組成。曾名共和黨和民主共和黨,1828年改稱現名。
1933年至1953年,民主黨人羅斯福和杜魯門先後任總統,民主黨連續執政20年,是該黨最興旺發達時期。從1981年到1989年連任兩屆總統並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有「里根經濟學」之說)的羅納德·里根是共和黨人。
1992年上台擔任美國總統並於1996年競選連任獲得成功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是民主黨人。共和黨成立於1854年,當時主要是由反對擴大奴隸制的北方工商業資本家組成。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均為共和黨執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美國政黨
㈤ 拜登大勝對中國影響,有以下三種影響
拜登大勝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大致是利好的,緣故如下:
1 、 因競選究竟誰獲得勝利,這一可變性因素不會有了,資本市場會從觀望邁向積極;
2 、拜登的貿易政策針對貿易戰層面是利好的,包含遭受影響的電子、通訊、化工廠、進出口領域等行業;
3 、拜登是新能源的積極提倡者,因此新材料行業將間接性獲益。
以上就是拜登大勝對中國影響相關內容。
1 、經濟緣故:例如經濟並不是很理想,會直接造成用戶投資的沖動不高, 畢竟都擔心虧本,資金投入股票銷售市場的錢少了,股價就跌了;
2 、進到 熊市:牛市與熊市是互相輪動的,牛市以後會隨著熊市,用戶都說不清怎麼會跌,總之每日開啟股票市場便都是下跌的情況;
3 、利空消息:例如美聯儲年利率變化對中國內地的影響 還是非常大的,並且每一年都是會炒作好幾回,但實際上大多數是假消息。
本文主要寫的是拜登大勝對中國影響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