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土中國概念是什麼呢
中國的鄉土社會。
費孝通「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他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
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
其二,不流動性。
其三,熟人社會。這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基層社會的社會根源都在於「鄉土性」。
基本概念:
1.村落:依附於土地的人們因為耕地面積小、需要合作、為了安全、平等繼承等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區。
2.熟悉社會:因見證了每個人的生長過程從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為熟悉的社會關系的村落式社會形態。
3.面對面社群:由於人們終日面對面相處而形成直接交流會意有時甚至無需語言這一媒介的社區形態。
4.文化: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驗。
5.差序格局:是指鄉土社會里的人際關系是以個人為中心依據私人關系向外不斷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縮變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關系圈。
6.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為中心的主義。
7.團體格局:是指由各種各樣由若幹人組成的關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團體構成的社會形態。
8.小家族:以父系關系為主線沿親屬序差向外擴大而形成的具有經營事務功能的團體性社群。
9.家: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群。
10.感情定向:文化規定感情可以發展的方向。
B. 鄉土中國的概念是什麼
概念。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社會?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提煉出的一些概念,它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生活的各個方面。概念在這個意義上,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
泥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即泥土。我們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土」是命根,直接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
居住。在中國,大多數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這一點對於我們鄉土社會的性質很有影響。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稱一個單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事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我們中國很少類似的情形。
地方。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裡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繫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兩種社會。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Tonnies的話說:前者是Gemeinschaft,後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後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在這里,我想說明的是在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並不是由於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需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
生育制度。孝是什麼?歸結到心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去承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和人相處的基本辦法。
智力。鄉下人沒有見過城裡的市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那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正等於城裡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一般。「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麼識字不識字卻 並非愚不愚的標准。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麼的。鄉下孩子在教室里認字認不過教授們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不過鄉下的孩子,在意義上是相同的。這不是他們日常混熟的環境。
知識。這樣看來,鄉村工作的朋友們說鄉下人愚,顯然不是指他們智力不及人,而是說他們知識不及人了。這一點,依我們上面所說的,還是不太能自圓其說。至多是說,鄉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上是不及城裡人多,這是正確的。
語言。文字是一種雙方用來代表一種意義的記號。語言本是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徵體系。象徵是附著意義的事物或動作,我說「附著」是因為「意義」是靠聯想作用加上去的,並不是事物或動作本身具有的性質。這是社會的產物,因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為的時候,個人才需要有所表達;而且表達的結果必須使對方明白所要表達的意義。所以象徵是包括多數人共認的意義,也就是這一事物或動作會在多數人中引起相同的反應。因之,我們絕不能有個人的語言,只能有社會的語言。要使多數人能對同一象徵具有同一意義,他們必須有相同的經歷,就是說在相似的環境中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著了同一意義。因此在每個特色的生活團體中,必有他們特殊的語言,有許多別種語言所無法翻譯的子句。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學習。學是模仿,習是反復,反復地做,靠時間的磨練,是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
文化。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著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梁,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梁,不然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經驗。在鄉土社會中,歷代不移的結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長大,而且還在熟悉的地方上出生長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極長時間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們在這地方混熟了,他們的經驗也必然就是子孫們所會得到的經驗。時間的悠久是從譜繫上說的,從每個人可能得到的經驗說,確實同一方式的重復上演。同一戲台上演著同一的戲,這個班子里演員所需記得的,也只有一套戲文。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
C. 你如何理解「鄉土中國」
個人感覺是思維和語言,文化的融合已經在思維和語言上展現出來了!象徵體系。
隨著社會發展,工業革命的進行已經替代農業社會,後工業社會已經來臨,鄉土中國好像也隨著拆遷而概念變遷,尤其是體現在思維和語言上,從城鎮化打破鄉土發展的過程。
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社會?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提煉出的一些概念,它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生活的各個方面。概念在這個意義上,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
泥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即泥土。我們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土」是命根,直接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
《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
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
其二,不流動性。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並不是說鄉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說在人與空間的關繫上是不流動的,安土重遷,各自保持著孤立與隔膜。
其三,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這種人口流動性緩慢的特點使鄉村生活很富於「地方性」特點,聚村而居,終老是鄉。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這一章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同時也是全書的基礎,後文差序格局,禮俗社會之根源,都在於此「鄉土性」。
《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這兩章說明了一個問題——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文字是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阻隔的產物,但在鄉土社會中,「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麼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文字呢?」
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徵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