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的禮俗有哪些
古代各種禮俗介紹這篇文章由成功勵志網收集整理,希望有關於古代各種禮俗介紹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1、祭祀與齋戒
祭祀活動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qi)。
古代,從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諸侯祭祖先在宗廟。宗廟又叫太廟、祖廟。古人認為君權神授,是依靠祖先得來的,所以古代天子、諸侯都建立宗廟以供祭祀並求取庇佑。國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廟祭告,以示對祖先的尊敬。宗廟是國家的象徵。其數量和建立有嚴格規定,天子七廟(供奉七代祖先),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很多重大的國事活動要在宗廟進行。古代皇帝即位時,在宗廟內拜祖先、會群臣、受印璽、稱之為「廟見」,廟見表明正式掌握了國家政權。如果宗廟被毀,則表明國家滅亡。如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宗廟里的祖先牌位上不直書其名,而另起一個稱號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二字,如漢高祖、唐太宗、清太宗等,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曹劌論戰》說:「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其中的犧牲玉帛就是祭品。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叫「犧牲」,後來引申為為了正義的目的而舍棄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祭品牛、羊、豬三牲齊備叫「太牢」或「大牢」,只有羊和豬叫「少牢」,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廟,清明節掃墓,中元節上墳時也要祭祀。
祭祀天地的儀式叫「封禪(shan)」,祭天叫封,祭地叫禪,儀式一般由帝王親自在東岳泰山舉行。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都舉行過這種大典,後世又在京城設天壇、地壇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禪活動。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祭禮,在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天神稱上帝、天帝、皇帝、地神稱社神、後土、土地神,成語「黃天後土」即指天地之神。管五穀的神叫「稷」。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穀神,「社稷」是國家的代稱。《毛遂自薦》中楚王說:「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以從。」其中「社稷」指楚國。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其中「社稷」也指代國家。天子祭社稷(京都是社稷壇)目的是為天下「求福」。我國古代專有祭社稷的節日叫「社日」。神日分春社和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後。
我國上古時代是多神崇拜。神有日神、雲神、水神、河神、山神等。山神廟、河神廟等都是專供祭祀用的。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節,祭的是灶神(俗稱灶王爺)。「祖餞」是古代舉行筵飲送別、祭祀路神的儀式。「餞」是親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設亭帳,用酒食饗飲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柳永《雨霖鈴》中的「都門帳飲無緒」,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最有名的餞行詩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祭祀路神叫「祖」,又稱「祖道」、「祖行」,是親朋好友為行人祭祀路神,禱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禱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設帳,備酒食,祭者行禮後奉酒禱祝,然後灑酒於地。《荊軻剌秦王》中的「既祖」,即已以經過了祭路神之禮。 「餞行」與「祖祭」都是在道上舉行的儀式,後來便合而為一了。
祭祀時灑酒於地叫「酹」,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尊還酹江月。」
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又簡稱「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相如度秦王雖齋」。「葷」在現代意義主要指魚肉類食品,通常與「腥」字連在一起用。古代則不然,齋戒中的不吃葷,並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還要變著花樣吃肉。因為這里的「葷」,指蔥蒜韭姜等有刺激氣味的菜,不吃它們,目的在於防止在祭祀或會客時口裡發出難聞的氣味,造成對神靈、祖先或賓客的不尊敬。
2、婚姻
結婚,今義是男女正式結合為夫妻。古文中,則常常是結成親家的意思,如《漢書。霍光傳》:「大將軍霍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男女結為夫妻又叫結發,如《孔雀東南飛》:「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女子出嫁叫「於歸」,又叫歸。女子出嫁後回娘家看望父母叫「歸寧」。《項脊軒志》中「吾妻來歸」的'歸就是出嫁,「吾妻歸寧」的歸寧即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子改嫁叫「再嫁」。
古代結婚講究「父母之命,媒妁(shuò)之言。」「媒妁」就是婚姻介紹人,又稱「月老」、「冰人」、「代軻人」等。還講究六合相應,選好日子。六合相應是年月日干支都相合,既年月日的天干相連,地支相連,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如《孔雀東南飛》:「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
古代婚姻有「六禮」之說。六禮包括納采(商議婚配)、問名(詢問女方姓名)、納吉(訂婚)、納征(送聘禮)、請期(通告結婚佳期)、親迎(迎娶)。六禮包括了議婚到完婚的整個過程。
婚禮過程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儀式:拜堂、合巹(jǐn)。拜堂有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是夫妻對拜。一拜過堂,就算正式結婚了,合巹是指新夫婦在洞房內共飲合歡酒。巹是一種苦葫蘆被破為兩半而成的瓢,盛酒於內,新郎新娘各飲一巹,表示要同甘共苦、和睦相愛。
在古文中常見的「結成秦晉之好」就是結成婚姻。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如《西廂記》:「倒陪嫁門,情願於英雄結婚姻,成秦晉。」古書上常見的「琴瑟之好」是說夫妻相親相愛、感情和諧。
古代有七出的規定,即男家可依據這七條把妻子趕出家門,即休掉。七出的條件是;不順父母、無子、淫*(放縱)、嫉妒、惡疾、多言、盜竊。《孔雀東南飛》中焦母趕劉蘭芝的借口就是第一條。女子出嫁後娘家不往回接是不能回娘家的,一旦不經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說明出了事,所以劉蘭芝的母親說:「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與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鄒忌諷齊王納諫》:「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一「私」一「畏」說明地位的不同。妻生子為嫡出,妾生子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財產、權利的繼承方面是不平衡的。
3、喪葬
葬禮分為五個階段:復、殮、殯、葬、服。人死後,活人登上屋頂,面向北方呼喚死者,為死者招魂,這叫「復」。為死者穿裹衣衾並把屍體放入棺材叫「殮」,盛著屍體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槨(guǒ)」,停棺待葬叫「殯」,即棺材槨埋入地下叫「葬」。如《祭妹文》:「今予殮汝葬汝。」墓穴稱為「窀 (zhūn)穸(xī)」,埋土隆起稱「墳」。埋葬時用殉葬品,上古有人殉,即用活人為陪葬品,後來用「俑」——象人形的偶像。隨葬物品稱為明器(冥器)。為死人守孝服喪叫「服」,服喪期間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墳墓叫「廬墓」或「廬冢」。如《游褒禪山記》所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古代喪禮中親屬們根據與死者關系的遠近要穿一定的喪服,有斬衰(服期三年)、齊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個月)、小功(服期五個月)、緦麻(服期三個月;緦)五等。衰(cui)就是喪服。《餚之戰》說:「子墨衰絰」,絰是喪服上的帶子。
古代出殯時還有唱輓歌的習俗。《記念劉和珍君》中曾引用了陶淵明作的一首輓歌。
4、賓禮
賓禮指諸侯朝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互相交往時的禮節。「朝」是諸侯按規定的時間拜見天子。「聘」是國與國之間遣使訪問。使臣奉命出使,持有特殊信物一節,所以使臣又叫使節。後人用「節」來比喻人的情操、品德,如「氣節」、「節操」等詞;改變了節操叫「失節」。「盟」是數國為了某種共同利益或目的,為求共同行動而於神前立誓締約。成為盟主,就可以號令諸侯,因此,會盟成為爭奪霸主地位的途徑。訂盟締約時要舉行「歃(sha)血」儀式,歃血就是在嘴唇上塗牲畜的血,表示誠意。如《毛遂自薦》中,毛遂命令「取雞、狗、馬之血來」,然後對楚王說 「王當歃血而定從。」
古文中常提到的「九賓之禮」是外交上最隆重的禮節,由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延引上殿。
5、幾個典型詞語
①六親(六姻):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姻(夫妻)、姻婭(親家和連襟)。②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③五常:封建禮教所規定 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關系。④三從四德:古代奴役婦女的精神伽鎖。「三從」指幼時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 容、婦功。
6、跪拜禮及其它
古人很講究禮貌,要求冠正衣潔,舉止溫文爾雅。禮貌就是彬彬有禮的樣子。不戴冠或戴冠不正屬於不講禮貌。當眾免冠則是用來表示請罪、謝罪的動作。
交往拜謁時要行禮。「拜」的意思是對人行禮。由於身份、親系、場合不同,行禮的動作、輕重都不一樣,但統稱為「拜」。所謂「再拜」,就是拜了兩次。跪下,兩手相拱至地、頭伏在手上叫「拜手」;跪拜並伏在地上叫「拜伏」;恭敬地跪下行禮叫「拜倒」。跪下並以兩手扶地叩頭叫「跪拜」;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禮,跪下,拱手至地,頭碰地,多時停留後再起身;「頓首」是跪下叩頭,但時間短暫,頭觸地即可;作揖是最輕的禮,也就是拱手禮,行禮時,立正,身略俯折,雙手合抱高舉,自上而下,引至胸前為止。
拜見時往往有見面禮物,如劉邦赴鴻門宴時持白壁一雙獻於項王,玉斗一雙獻於范增。見面時的禮物叫「贄」。如《送東陽馬生序》中說馬生「撰長書以為贄」。官員互相拜訪時要「投刺」,「刺」就是名片。
就座時,尊者先坐,居於上位, 者後坐,居於下位。古代的「坐」是與「行」相對的最基本的表示止息的方式: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跟上。古代起初尚無椅凳,坐於席(草墊、竹墊),因而稱 「席地而坐」,這個成語在現代已經是泛指坐在地上。宴飲之時,要求盡量靠前坐;以免食物玷污座席。非宴飲之時,要求盡量靠後坐,以便與別人拉開距離,表示謙恭。坐的時候要保持謙恭之態,往往挺直腰身,端坐,謂之「正襟危坐」。如果把坐姿改為兩膝著地,腰股伸直,則為「跪」,這種坐姿往往表示謝罪或對長者的尊敬。「長跪」與「跪」意思接近,區別在於長跪比跪時直腰挺身的動作更為明顯。長跪又叫「跽」,一般表示因受驚嚇而聳身,如《鴻門宴》:「項王按劍而跽。」「箕踞」又稱「箕坐」,是指臀部著地,兩腿前伸叉開成畚箕狀。這是一種輕慢無禮、帶有侮辱性*的動作。如《荊軻剌秦王》:「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古人的坐具有筵、席、床、榻等。筵一般用蒲葦等粗料編成,較為長大。席一般用竹篾等細料編成,四邊用帛圍綴,做工較為精緻。筵和席常合在一起用,筵先鋪放於地,席則放在筵上面。最初,設筵席只是為了坐,只是古人一種就餐方式,到了隋唐,椅凳出現了,人們進食時不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椅凳上伏桌而食。於是 「筵席」意義改變,不再指坐墊,而是指宴飲的酒席了,床和榻都是高出地面的坐具,有足、可坐可卧。
7、位次
中國古代的官位以右為尊,(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因功升遷,「位在廉頗之右」,因而引起了廉頗的不滿。朝堂上的位置以東為尊,以西為卑。封建社會重文輕武,文臣列於東,武臣列排在西。
古代的屋舍方位以北為尊,北房為正房,東次之,西再次之。如皇帝住北房(正宮),皇後和太子住東宮,妃子住西宮。
堂上座位以南向上座為尊,西向(面向西)次之,東向再次,北向最次。室內座位以東向為尊,南向為次之,北向更次,西向最次。如《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劉邦北向坐,張良西向待。項羽、劉邦當是都是楚將,各領一軍,互不統屬,項羽留劉邦飲酒,則劉邦是客,理當居於尊位。而項羽卻自恃強大,傲然上坐,表現了他的驕傲與淺薄。劉邦屈居於項伯、范增之下,依然不動聲色*,充分表現了他善於審時度事、忍小全大的不凡氣度。
古代的車位一般以左為尊,御者在中,陪乘在右。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兵車是御者居中,左邊甲士持弓,右邊戈士持戈矛。帥車以中為尊,主帥居中,御者在左,武士(護兵)在右。
8、避諱
封建時代,君主和尊長的名是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來的,因此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迴避。常見方法是換字。如:-陰-歷一月叫正月,因避秦始皇贏政的諱,稱之為端月。漢代人為避漢文帝劉恆的諱,把地名「恆山」改為「常山」,把「妲娥」改為「嫦娥」;又為避漢宣帝劉詢的諱,把被人們尊為「荀卿」的戰國思想家荀況稱為 「孫卿」。晉人為避司馬昭的諱把王昭君稱為「明君」、「明妃」。隋朝為避隋文帝的父親楊忠的諱,把官職名「中書」改稱「內史」,唐朝人為避太宗李世民的諱,把「民」字改為「人」,如《捕蛇者說》:「以夫俟觀人風者得焉。」又為避唐高宗李治的諱,將「治」改為「理」,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的諱,將「玄」改寫為「元」,如把玄孫寫作元孫。
不僅要避帝王的諱,還要避官吏的諱。宋朝田登做州官,不許人們叫他的名字。因為「燈」與「登」同音,全州人都須把燈叫作「火」。到了元宵節放燈時,布告上寫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於是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成語。
還要避尊者諱。在宗族和家族中,祖先和尊長是受尊敬的,他們的名字,家長不得再用,這叫家諱。唐朝詩人李賀的父親名「晉肅」,因「晉」與「進」同音,連李賀參加進士考試都要受到非難,以致李賀終生未能參加進士考試。蘇詢父名「序」,所以蘇詢將文體「序」改名「引」。《紅樓夢》中,林黛玉每讀至「敏」字都改讀為「密」,就是因為她母親名「敏」。
古人對「死」也有許多諱稱。
諱稱天子太後公卿王侯之死的有薨、崩、百歲、千秋、賓天、大行、晏駕、山陵崩等。
諱稱佛道徒之死的有涅盤、圓寂、坐化、羽升、仙游、仙逝等。仙逝現在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諱稱父母之死的有見背、孤露、棄養等。
非有專指的死有亡化、亡故、長眠、長逝、不諱、不幸、棄世、過世、委世、謝世、物故、壽終、殂謝、殂落、殞命、捐生、捐館舍、捐背、就木、溘逝、溘謝、永蟄及黃泉、沒世、老、故、逝、終......
B. 禮儀之邦需知禮,我國古代的禮儀都有哪些
禮儀之邦需知禮,我國古代的禮儀都有哪些?
【拜手】古代的一種跪拜禮。行禮時,跪下,兩手拱合到地,頭靠在手上。《周禮》中作"空首";也作"拜首"。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屈原(節選)》)。
【再拜】拜兩次為再拜,表示禮節之隆重。如"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鴻門宴》)。過去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古人席地而坐,姿勢近似於跪,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稍停即起。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稽首】跪拜之禮,行禮方法與頓首相似,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在手後。頭觸地後必須有較長時間停留。稽首是最重的禮節,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如"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崤之戰》)。
【空首】行空首禮時,先取跪姿,然後拱手至地,接著引頭至手。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上,而是懸在空中。古人在行稽首、頓首禮時,一般要先行空首禮。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勢是:兩膝跪在席上,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時身體要聳直,臀部不得落在腳踵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跽】跪時,臀離開腳跟,挺身直腰,這時人的身體似乎加長,故又叫"長跪"。"府吏長跪告。"(《孔雀東南飛》)跽也是將要站立的准備姿勢,往往表示跽者將有所作為。
【居】古代一種較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勢是腳板著地。兩膝聳起,殿部向下而不貼地,像蹲一樣。
【箕踞】古人認為最不恭敬的一種坐法。姿勢是: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樣。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對對方的極不尊重。
C. 中國古代禮儀有哪些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志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
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
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①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後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周歲」時行抓周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②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發髻等儀式。③饗燕飲食禮儀。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系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④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⑤五祀。指祭門、戶、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⑥儺儀。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律」的作用。
D. 中國從古至今的禮儀
中國禮儀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聖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中文名
中國禮儀
外文名
Chinese Etiquette
實質
中國的禮節與儀式
相關描述
中國古代的五禮之說
意義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津」的作用
快速
導航
起源發展史動作詳解政治禮儀生活禮儀社交禮儀
基本資料
漢族古代有五禮之說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1]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中國禮儀在中國文化中起著「准法津」的作用。中國禮儀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餐桌上的禮儀,待客之道,拜訪致禮等。現推廣「八禮四儀」
E. 中國有哪些古代傳統禮節
中國的傳統禮節有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相對而言,這里的「禮」包含了傳統禮制的精神原則與傳統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