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彩畫什麼時候傳入我國
水彩畫於19世紀末自西方傳入中國迄今有一百多年歷史
西方水彩畫傳入我國,主要通過兩個渠道:一是西方傳教士輸入及聘請西方畫家的傳授;二是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而中國大眾的廣泛接受、普及,主要依靠19世紀下半葉興起的西式學堂和各地的美術專科學校.
最初,西方水彩畫是隨著西方傳教士的足跡,走向世界各地。
我國同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
特別在16世紀20年代,中國與歐洲的海上交通已比較發達。
據史書記載,公元1579年,(明萬曆七年)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MichaeIeRuggieri,15431607年)來到中國,帶來了一些西洋的宗教畫,3年之後的1582年,義大利的另一個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l,1552~1610年)也來到中國.他帶來的聖像及經書中的插圖就是用水彩手繪的,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看到的西方水彩畫。
這種以水性為媒介的繪畫,不但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水分,而且清新、明朗、瀟灑、秀潤和流暢, 視覺效果更細膩,形象逼真,引起了人們的驚嘆,當然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彩畫傳播。
比較有影響的是在1715年,義大利畫家郎士寧(Giuseppe Cattio1ione,1688~1766年)被召入清宮中作畫師,他一方面採用中國的畫具和材料,一方面仍用西方人的審美觀念與技法作畫,他所畫的花鳥畫,有很強的寫實感,面貌煥然一新。
這些作品雖然不是純粹的水彩畫,但在潛移默化之中,中國人接受了西方人作畫的許多觀念,比如色彩、光影和透視等。
18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後,西學東漸。
隨著中外通商貿易的蓬勃發展,廣州口岸出現了批從事商品畫的畫師,其中就有英國的水彩畫。
1843年上海開辦商埠,外國教會獲得了在中國傳教的自由,西方文化也迅速影響東方的這塊古老的土地。
13年之後,徐家匯的天主教堂和土山灣畫館,由西班牙傳教土范延佐(Jeannes Ferren,181 7~1856年)和法籍傳教士潘相公(Fnere Couper生卒年代不詳)傳授擦筆炭畫、油畫和水彩畫。
它是中國最早的西洋美術傳習機構,許多中國青年繪畫學子都在那裡學習過,其中比較優秀的學員有徐泳清肢緩、張光紅、周湘等人,他們是中國水彩畫的先驅。
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敗導致了中國的洋務運動。
當年清 *** 為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選派了100多名學童去美國留學。
「五四」運動以後,許多進步青年東渡日本或遠赴英、法、德、意等國家學習繪畫藝術。
北方的關廣志、南方的李劍晨以及王濟遠、張眉孫等都是早年留學英、法或專攻水彩畫的著名畫家,他們在從事藝術教育和水彩畫創作方面,為中國水彩藝術的開創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批學子在出國前都有中國文化教育的傳統基礎,有較好的人文素質和修養。
他們接觸了西方的水彩畫藝術之後便很自然地將其與中國的傳統藝術結合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西方的水彩畫從傳入之日起,就中西合璧了。
中國歷史上水彩畫真正開始傳播是清末民初的事情。
隨著變法維新運動,「廢科舉、興學校」,1898年,維新變法後,我國國民教育受到西歐和東洋教育思潮的影響,官辦學堂中,出歷鬧模現了仿照西方美術教育模式的學校,採用了新的學制、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課程設置,在教科書中水彩畫成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02年清 *** 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明確規定了圖畫課在各級學堂中必須設置。
水彩, 也作為圖畫課的一項重要內容步入了中國的普通教育。
1906年南京創立了兩江優秀級師范學堂(中央大學藝術系前身),興辦了中國近代美術教育史上的「美術科」。
在保定創立了直隸師范學堂,其中的西畫部分就有素描、油畫和水彩。
之後,浙江兩級師范、北京高等師范等都有水彩畫的教學。
1912年創立了上海國畫美術院(上海美專前身),1918年成立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1928年杭州成立國立藝術院(中央美術學院前身)……這些學校的西畫科均開設水彩畫課程。
1922年起,我國的小學課程中正式開設了水彩畫課,為水彩畫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開辟了道路。
此後,中國興辦的各類私立和公立的普通學校的美術教學中,水彩彎核畫因審美的輕松靈動和工具材料的簡便等原因一直受到特殊的青睞,其重視程度甚至高於油畫之上。
許多從事水彩畫藝術的研究者也在美術教學的崗位上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是中國水彩畫家隊伍的主要力量。
與此同時,各地也相繼成立了水彩畫會,這也是推動中國水彩畫發展的重要力量。
如1919年徐泳清、顏文梁等在蘇州成立了「美術賽畫會」;1926年李劍晨、張諤等在北京成立「藝光社」;劉開渠、李有行等也在北京成立了「水彩畫會」;1928年潘思同、陳秋草在上海成立了「白鵝畫會」,並出版了《白鵝畫刊》——這些水彩畫組織,在為我國水彩畫藝術的繁榮及培養水彩畫人才等方面都哦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此外,在李毅士、李超士、陳抱一等一批先輩水彩畫家熱心的倡導下,水彩,這一新的畫種,逐步在我國奠定了,寬泛的社會基礎。
水彩畫進入中國,意味著西方人觀看世界的方式進入中國。
即符合人的眼睛生理結構的觀看事物的方式,以不不斷「逼真」地敘事的視覺框架與策略看世界,從而使中國人在傳移摹寫、意象審美理念的基礎上,有了另一隻眼睛的參照,其意義是重大的。
中國水彩畫的萌芽期(1715-1911)
中國水彩畫的成長期(1911-1949)
中國水彩畫的形成期(1949-1978)
中國水彩畫的革新期(1978-1998)
② 水彩畫的特點和局限性分別是什麼
水彩畫起源於西方,是用水質顏料在紙上描繪而成。
水彩畫的最大特點是在畫面上體現一種輕快感、透明感和滋潤感。這些特點比較合適記錄風景,也有表現人物和靜物的。水彩畫存在先天性的局限性就是:水彩的顏色和紙都薄而脆,不宜反復塗改,也不及油畫牢固、厚重,更不能作巨幅作品。但是,隨著水彩畫的技法的發展,材料的革新,這些局限性也會迎刃而解。
水彩畫傳入我國,並被繼承和發展。許多專家和學者認為,中國水彩畫在發展水平和成就方面都可居於世界前列。
③ 中國畫的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畫在我國藝術文化領域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是我國文化中最美麗的寶石之一。中國畫有著悠長很歷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變,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中國畫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表現手法、構圖布局還有造型色彩這三個方面。
中國畫有著很長的歷史,是世界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經歷多個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現代中國畫,其中中國畫的發展中主要體現在表現手法、構圖布局和造型色彩這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