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復雜形勢和種種困難指什麼
第一,解放全中國的任務還沒有完全結束,在廣大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第二,中國的經濟十分落後;
第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企圖通過實行強硬的對華政策,即以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政策,從根本上搞垮新中國;
第四,中國共產黨能不能經受住執政的考驗,必須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⑵ 新中國成立的艱難歷程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55分,浩浩盪盪的車隊從中南海東門開出,車上坐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員們。通往天安門城樓的古磚道有整整一百級。毛澤東從容地走向城樓。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2)新中國成立前有哪些磨難擴展閱讀: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有23個單位,134人參加。籌備會選舉了它的常務委員會,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是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
籌備會的任務是完成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項必要的准備工作。常務委員會下設6個小組分頭開展工作。9月17日,召開了籌備會第二次會議。這次會議一致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⑶ 建國之初黨和人民面對哪些困難及哪些應對措施
第一,在軍事政治方面,能不能保衛住人民勝利的成果,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當時,解放全中國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國民黨遺留的反動勢力還有待肅清;在新解放區約有3億多人口的地區,土地制度的改革尚未進行。
第二,在財政經濟方面,能不能戰勝嚴重的經濟困難,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由於帝國主義的長期侵略與掠奪,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統治,加上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和國民黨反人民戰爭的摧殘,工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整個國民經濟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許多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失業,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人民生活遇到極大的困難。
第三,在國際政治方面,能不能鞏固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新中國的誕生打破了帝國主義在東方劃定的勢力范圍,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不願意看到的。它們企圖通過實行強硬的對華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政策,從根本上搞挎新中國。
第四,在黨的建設方面,能不能經受住執政的考驗,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
措施: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實現全國大陸的解放和統一,建立各級地方人民政權。實行土地改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領導國民經濟恢復工作。沒收官僚資本,確立起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
第三,鞏固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廢除了帝國主義國家依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享有的一切特權;同蘇聯訂立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第四,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1950年,在全黨范圍開展整風、整黨運動,1951年底到1952年,開展了「三反」運動、 「五反」運動。這些舉措對於在執政的條件下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促進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⑷ 祖國經歷了哪些苦難
從1840年近代史開始,中國幾經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的磨難。新中國成立後,又經歷了大躍進運動和十年文革,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走向富強。
⑸ 1新中國建立前遇到了哪些困難 2、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困難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人民為了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抗戰八年,當時比較貧窮落後,少吃無穿,在這種情況下同國民黨奮戰三年,終於戰勝各種困難,贏得勝利,逐步走向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