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發現蝗災怎麼辦

中國發現蝗災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3-19 11:06:12

⑴ 中國古代多次發生蝗災,古人都有哪些治理蝗災的辦法呢

我國古代對於蝗蟲的防治經歷了多個朝代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最古老的方法就是人工防治法,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火將蝗蟲殺死。

其次還有用器具捕殺的方法。到了後期開始在農業上進行發展,培育特殊的種子來避免蝗蟲災害的發生。

還有一些地區採用生物防治法,利用其他生物來減少蝗蟲災害等。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政府的主要賦稅來源也來自農業,人民的生產生活也依靠農業。因此水災、旱災和蝗蟲並稱為我國歷史上三大自然災害。隨著華夏五千年的發展,蝗蟲曾多次威脅過華夏大地。為了戰勝這一災害,古人主要採取了政策+技術兩種措施來處理蝗災。

總結:

在我國古代,治理蝗蟲的方式有很多,這些都是古代人民勤勞創造的結果,蝗蟲災害也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我們不能夠過度開發破壞大自然,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

⑵ 蝗災被列為三大天災之一,用什麼辦法可以抗擊蝗災

舊時蝗災在我國與水災、旱災並列為三大天災,而且災害往往禍不單行,旱災過後,大面積的蝗災就會接踵而至,幾乎每隔三年就發生一次蝗災,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災民只好背井離鄉乞討為生,去年,巴基斯坦曾經因為蝗災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由此可見蝗蟲多麼厲害,蝗蟲的個頭一般都比較小,嚴重時候,每平方米的農田大概存有1.5億只蝗蟲,數量十分驚人,而且蝗蟲群還會向各個方向移動,移動速度每天約100~150公里,凡是有蝗蟲經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給農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從而發生飢荒。



我國治蝗的奠基人是生態學專家馬士俊院士,上世紀五十年代學成歸國,研究東亞飛蝗生理生態學,他在經濟生態學方面成果豐碩,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蟲"等理論,為我國防治蝗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之所以我們現在對蝗災沒有感覺,是因為有前人的努力,將蝗災消滅在萌芽狀態,沒有形成大面積的災害。

⑶ 中國歷史上多次克服蝗災,中國人民們都是用了哪些方法

蝗災在中國古代並不罕見,中國隊蝗災的記載,從夏商時代就有了。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800多次蝗災。拿黃河流域頻發蝗災的現象分析,主要原因基本上是先發生旱災,使河床裸露,沒有水分,比較適合蝗蟲的繁殖,要是第二年多雨的話,蝗蟲卵大量繁殖,蝗災便形成。

1951年馬世俊回國 ,他和他的團隊小夥伴們,通過調研觀察,實驗,分析數據提出治蝗措施。他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改造生態結構,將結構轉化為不利於蝗蟲生長的形式,從根本出發去除蝗蟲,通過各種努力,最終蝗災得到徹底治理。

⑷ 中國歷史上蝗災爆發如此頻繁,那麼古人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古代蟲災種類比較多,其中蝗災是蟲災中佔主要位置的災害。早在殷商的時候,就出現了蝗災,對農業生產造成危害。為了治理蝗災,人們起初採取占卜、祭祀等方式。但伴隨蝗災帶來的巨大災難,亦開始深入地探究治理蝗災的方法和對策。 陳家祥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用英文發表《中國文獻中關於蝗災之記載》一文。該文統計,從公元前707年到1935年的二千六百四十二年中,我國發生蝗災的年份共有七百九十六年。每次蝗災後,百姓苦不堪言。蝗蟲屬於暴食性的害蟲,歐陽修形容其為「口含鋒刃疾風雨,毒腸不滿疑常飢」。民間亦有歌謠:「蝗蟲發生連四鄰,飛在空中似黑雲。落地吃光青稞物,啃平房檐咬活人。」 蝗災危害如此之大,必然給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巨大影響。一是造成大量農作物受損。公元1163年8月,「飛蝗過都,蔽天日。徽、宣、湖三州及浙東郡縣,害稼。京東大蝗,襄、隨尤甚,民為乏食」。公元1436年,「直隸河間府靜海縣四月蝗蝻遍野,田禾被傷,民拾草子充食」。二是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蝗災危害農作物,導致樹木枯死,土地荒蕪,人口驟降。明代徐光啟認為,蝗災之害甚於水災、旱災:「凶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澤有偏被,水、旱為災,尚多倖免之處,惟旱極而蝗,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也。」三是引發社會動盪。王莽主政的時候,「枯旱霜蝗,飢饉薦臻,百姓睏乏,流離道路」,最後引發農民起義。 蝗災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與氣溫有關。蝗蟲的卵孵化成幼蟲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二是與地理環境有關。從我國歷史來看,蝗災形成與黃河中下游松軟的黃土有關。這些黃土具有松軟性、透氣性、直立性,比較適合蝗蟲產卵孵化和幼蟲的出土。三是與水旱災害有關。水旱災害致使沿河、濱海、內澇地區出現大面積荒地、荒灘,為蝗災發生提供了適宜的自然條件。 在治理蝗災方面,古人在觀察分析、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挖掘蟲卵,消滅蝗災於未成之時。公元1443年4月,「巡按山東監察御史鄭觀奏:山東濟南等府,長清、歷城等縣蝗蝻生發,已委官督捕,所掘蟲子少有一二百石,多至一二千石」。 有的通過開溝陷殺法來治理蝗災。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記載:「已成蝻子跳躍行動,便須開溝捕打,其法視蝻將到處,預掘長溝,深廣各二尺,溝中相去丈許即作一坑,以便掩埋。多集人眾,不論老弱,悉要趨赴沿溝排列,或持帚,或持撲打器具,或持鍬_。每五十人用一人鳴鑼其後,蝻聞金聲,努力跳躍,或作或立,漸令進溝,即大擊不止。蝻蟲驚入溝中,勢如注水,眾各致力,掃者自掃,撲者自撲,埋者自埋,至溝坑俱滿而止。前村如此,後村復然,一邑如此,他邑復然,當凈盡矣。」 清人張集馨在《道咸宦海見聞錄》中指出:「捕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余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面,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盡凈撲斃。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蝗入溝中,即將所堆浮土掀入捶實,何慮不死?」張集馨在書中所作記載,就是通過開溝陷殺法來捕殺蝗蟲。 有的則利用聲音和蝗蟲的趨光性特徵來捕蝗滅蝗。五代時期,「值天下飛蝗為害,在禮使比戶張幡幟,鳴顰鼓,蝗皆越境而去,人亦服其智焉」。《_唐書》記載唐代名臣姚崇運用蝗蟲趨光這一特性有效捕打飛蝗:「蝗既解飛,夜必赴火,夜中設火,火邊掘坑,且焚且瘞,除之可盡。」公元1763年,德州、濟南一帶發生蝗災。時任山東巡撫阿爾泰組織民眾「一面撲打,一面張網兜捕,俾無漏逸。又於隙地刨溝,夜間燃火,螞蚱見火奔趨群集溝內,加草焚燒,用土埋壓。並於黎明露重之時,上緊撲捕」。 還有的利用物種之間相剋來治理蝗災。在唐代,出現了飛鳥食蝗的記載:「開元二十五年貝州蝗,有白鳥數千萬,群飛食之,一夕而盡,禾稼不傷。」在宋代,公元982年3月,「北陽縣蝗,飛鳥數萬食之盡」;公元1076年5月,「金州生黑蟲食苗,黃雀來,食之皆盡」。明代的陳世元撰寫《治蝗傳習錄》,介紹養鴨、放鴨治蝗的成功經驗。 面對蝗災帶來的巨大災害,古代各朝統治者都重視以官促民予以應對,甚至給予適當獎勵。漢平帝元始二年(2),青州等地大旱,蝗蟲肆虐,朝廷「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斗受錢」。元代有「災有大小,而蝗旱為最」的說法。一旦某地發生蝗災,當地官員要切實負起責任來,否則就會受到懲罰。《憲台通紀》中有「蝗蝻生發,官司不即打捕,及申驗災傷不實者,糾察」的記載。張養浩在《為政忠告》中也強調:「蝗生境內,必馳聞於上,少淹頃刻,所坐不輕。」重視捕蝗滅蝗的機制逼著官員去重視蟲害治理。《紫山大全·捕蝗行》中記載,公元1269年,某地發生蝗災,官員動員組織民眾進行蝗災治理:「老農蹙額相告語,不憚捕蝗受辛苦。但恐妖蟲入田中,綠雲秋禾一掃空。」 清代,康熙帝極為重視治理蝗災。他多次下詔滅蝗,還親赴蝗區進行考察調研,且在總結前人捕蝗經驗基礎上,撰成《捕蝗說》一書,對蝗蟲生長規律和捕蝗方法進行較為詳細的論述。為了治理蝗災,康熙帝建立起皇帝——總督巡撫負責制。地方一旦發生蝗災,總督、巡撫第一時間要向皇帝奏報,康熙帝根據奏報,及時發出「上諭」,指導捕蝗工作。同時,為了推進捕蝗工作,康熙帝設計了責任制,對蝗災預防不力和發現蝗災後隱匿不報、申報不詳、稟報不實、捕打不及時等釀成嚴重後果的各級官員,一旦發現,便治其重罪。《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康熙四十八年(1709)作出規定:「州、縣、衛所官員,遇蝗蝻生發,不親身力行撲捕,借口鄰境飛來,希圖卸罪者,革職拿問;該管道、府不速催撲捕者,降三級留任;布政使不行查訪,速催撲捕者,降二級留任;督、撫不行查訪,嚴飭催捕者,降一級留任;協捕官不實力協捕,以致養成羽翼,為害禾稼者,將所委協捕各官革職。 來源:書屋 2020年09期

⑸ 蝗蟲肆虐印度:扒一扒中國歷史上的蝗災防治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會對其產量和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降低經濟效益。掌握病蟲害的徵兆和發生特點,盡早發現並採取方法進行治理,在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方面尤為重要。 當印度棉花收獲季遇上蝗蟲 我最近跟印度「 」杠上了」,沒錯,這期又是關於印度的內容! 印度最近出大事了,大批蝗蟲橫掃印度西北部,對當地的糧食、棉花、豆類、花生、蓖麻等作物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高度緊張,啟動了多重緊急預案控制蟲害,並宣稱目前已經控制了蝗蟲的傳播。 (今天主角就是圖中這位) 但這很有可能只是為了穩定當地農民而做出的表態。事實上,這場蝗災並不是最近才剛剛出現的,它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經在紅海西岸的非洲出現,一路跨過山和大海,如今抵達了南亞次大陸,沿途國家都沒有能力完全控制住害蟲。 印度的蝗災9月開始主要出現在該國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這是一個邊境邦,其西部插入印巴邊境的塔爾沙漠,氣候炎熱乾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邦。 (印度發生蝗災的主要區域) 但蝗蟲對所在地的食物種類並不算挑剔,即使是在沙漠環境中,它們依然能夠依靠啃食稀疏的沙漠植物維生,堅持到下一個目的地。而拉賈斯坦邦核心區的農業條件,對蝗蟲們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人能吃的糧食和蔬菜它們很喜歡,人不能吃的棉花莖稈它們也不拒絕。 而那時候正是印度棉花臨近收獲的季節,農民一年的血汗很輕松就被蝗蟲席捲一空了。 中國人為治理蝗災曾經跑斷腿 對於蝗蟲,相信中國人並不陌生。 在從春秋戰國至清末的兩千六百年間,中國歷代王朝共發生蝗災五百三十八次,等於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災。在那個「 」以農為本」且科技落後里,這樣鋪天蓋地的破壞景象,就是國家百姓的錐心災難! 所以,但凡靠譜的中國古代王朝,對於這樁災難,也是從來不敢怠慢,兩千多年裡,無數仁人志士更是開動腦筋,代代研發治蝗辦法。下面幾個辦法,比較出名。 辦法1:人工撲打法 這種起源春秋戰國時期的方法,是歷史最為悠的滅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記載,這種方法,主要是由鄉民們用竹竿撐起八尺長的白布,以順風的方向三面圍追,把蝗蟲驅趕到一處後,再集中力量撲打。這種方法雖說耗費體力,卻工具簡單方法簡便,且適合大批鄉民集體作戰。因此兩千年來,在中國農村十分普及。 辦法2:篝火誘殺法 火燒蝗蟲,《詩經》里就有「 」秉被蟊賊,以付炎火」的吶喊。到了唐朝時,這種「 」火燒蝗蟲」的操作,也終於成熟起來。 以《捕蝗圖冊》和《治蝗全法》里記載,要想「 」火燒蝗蟲」,就要在天黑時點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還要在蝗蟲密集的地區分路設燈,用密切配合的燈光,把大批蝗蟲吸引而來。然後被火燒到的蝗蟲,就會失去飛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機捕殺。 辦法3:據蟲除卵法 在農業科技井噴的宋代,防災意識也深入人心:與其在大災時累死累活滅蝗,不如提前斬草除根。趁著冬天的機會,把蝗蟲的蟲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 」據蟲除卵法」。 以《宋史》的記載,宋代的農民們,就常在冬天尋找蝗蟲滋生地。《治蝗全法》也總結了宋代以來「 」據蟲除卵」的經驗:凡是蝗蟲蟲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無數像蜂巢一樣的小孔,必須果斷挖土鏟除。明清年間,人們更開發出了原始「 」農葯」,比如「 」百步草濃汁」和「 」陳醋混合液」,專用滅殺蟲卵。 但這種找蟲卵的辦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說,簡直就是累斷腿。有時累死累活刨蟲卵,第二年蝗災還是洶涌而來。 治個蝗蟲跑斷腿,這還行!? 相對印度的「 」穩定人心治蝗法」和中國古人的「 」跑斷腿治蝗法」。在現代社會,各種科技手段成為治理預防蝗災等病蟲害的主要方法。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高光譜遙感技術在農業中獲得廣泛使用,因其實時、准確等優點成為病蟲害早期預警和病情控制的有效方法,逐漸成為農業遙感應用的主要前沿技術手段之一。 (珈和制圖:農業災害遙感監測) 高光譜遙感,通常其光譜具有低於10 nm的波譜寬度,其掃描系統可以同時獲取幾百乃至上千的光譜波段,所獲取的數據能夠形成一條完整而連續的光譜曲線,在極具成本效益的情況下取得很高的解析度,以准確獲取農作物病蟲害信息,在尚未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前,為生產決策者採取預防措施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也為農業政策實施提供科學支持。 使用高光譜遙感技術能夠得到三維的數據信息,即空間信息、輻射信息和光譜維信息。相比於常規遙感技術,光譜維信息能夠將常規遙感技術中的相應光譜波段再次細分,以探測作物葉片的生化組分(如葉綠素、氮含量、水含量等)信息和物理參數(如葉面積指數、生物量、冠層結構等)信息,為其精確反演提供可能。與正常作物高光譜曲線相比,感染了病蟲害作物的高光譜曲線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可見光波段和近紅外波段之間。 以光譜維為例,紅邊是綠色植被區別於其他地物最明顯的光譜特徵,其參數包括:紅邊位置、紅邊面積、紅邊反射率等,藍邊、黃邊的情況類似。當作物感染病蟲害發生生物量降低、色素量減少等生理化參數變化時,紅邊會向短波方向移動,稱為「 」藍移」,反之,紅邊「 」紅移」。 (珈和制圖:農業災害監測) 較之傳統病蟲害的監測技術而言,高光譜遙感不僅實時、准確,還具有多重優勢: (1) 高光譜遙感技術應用中,對敏感波段的選擇這一特性可以為監測所使用特定感測器的進一步研究提供輔助信息和理論保障。 (2) 遙感技術的使用可以擴大所需數據的來源,極大地提高獲取數據的速度和質量。 (3) 遙感、GIS和GPS等技術組合,可以在對作物本身狀況進行分析的同時為管理者提供及時、准確的決策信息。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會對其產量和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降低經濟效益。掌握病蟲害的徵兆和發生特點,盡早發現並採取方法進行治理,在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方面尤為重要。對於蝗災這類大面積爆發的病蟲害,准確率高、及時性強且成本低廉的病蟲害監測方法尤為重要。

⑹ 中國歷史上蝗蟲遺禍千年,最後是如何被控制的

中國歷史上蝗蟲遺禍千年,最後被控制的方法如下:

第一:直接撲打的方法。

在古代的時候出現了蝗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撲打,一般會在木棍上面安上一塊木板,然後直接拍打。由於木板的受力面積非常的大,所以一下打下去就可以殺死很多的蝗蟲。但是蝗災可不是只有幾十隻或者幾百隻蝗蟲,在當時是有幾十萬只的,這樣的蝗蟲的密度就是看起來天空都是灰濛蒙的一片,空氣中全部都是小蟲子。

第四:農葯殺蟲。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當時的農業專家才研究出來了殺蟲的農葯。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在田野裡面噴射殺蟲劑,這樣可以最大面積的殺死蝗蟲。當時的人為了盡早的解決掉蝗蟲,當時的人甚至還開始吃蝗蟲了,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最有效的方式還是使用農葯和火燒。

⑺ 中國古代多次發生蝗災,都有哪些治理蝗災的辦法呢

當非洲蝗蟲以3600億只的恐怖規模襲來時,我國古人總結的除蝗蟲五招,又將重出江湖。

只是不知蝗蟲界的高手,知道這個消息後,是龜縮不敢來,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以身涉險?

絕招五、殺蟲卵

《捕蝗》一詩中,有這樣的話語:雖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這句詩說明,古人早早便知曉,蝗蟲最大的威脅在於繁殖能力。

所以,古人便會刻意去尋找蝗蟲產卵的地方,然後倒入葯草汁殺死蟲卵。

以上,便是古人常用的驅除蝗蟲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中國發現蝗災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車費多少錢一公里 瀏覽:522
印度大蔥價格多少 瀏覽:453
印度lak是多少 瀏覽:387
印尼哪裡海鮮便宜 瀏覽:497
中國移動貓怎麼改密碼 瀏覽:456
9月份北京到英國機票怎麼預定 瀏覽:528
中國駕照能駕車到多少歲 瀏覽:123
越南明星捐款多少 瀏覽:692
在義大利哪裡買mrmrs 瀏覽:143
五萬以上存款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86
怎麼打開英國省錢快報的鏈接 瀏覽:415
中國西南三省哪個省最富 瀏覽:892
伊朗怎麼還不反擊美國 瀏覽:165
印尼重臉上怎麼洗掉的小妙招 瀏覽:353
印尼巴士怎麼買小轎車 瀏覽:825
如何撥打中國駐西班牙求助電話 瀏覽:623
義大利面怎麼做用哪些材料 瀏覽:874
2021伊朗核協議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瀏覽:326
住在義大利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173
印尼女孩收到多少封信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