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
《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山海經》、《楚辭》、《莊子》、《列子》、《淮南子》、《尚書》、《管子》、《韓非子》、《論語》、《周易》、《周禮》、《孟子》、《大學》、《中庸》、《孫子兵法》、《韓非子》、《墨子》、《詩經》。
《論語》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畢簡桐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周易》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咐掘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手坦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B. 「先秦散文」是指什麼「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有哪些呢
先秦散文主要指的是秦代以前的散文,其中包含歷史散文以及諸子散文兩類。在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散文蓬勃發展的階段,當中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散文著作,這也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先秦文化。先秦散文當中的代表作就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還有包含一些學派的文章,比如《墨子》,《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等。其中《尚書》也保存了我們國家最早期的一些沉澱,散文主要是針對一些官文的公告,沒有特別明確的體裁之分。
最後先秦散文當中還有非常多的優秀文學作品可以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學習。
C. 先秦文學的代表作品
先秦文學的代表作品如下。
先秦是指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代表作品有《詩經》。
祭祀詩:主要見於《周頌》民族史詩:《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
戰爭徭役:《採薇》《無衣》。
宴饗:《小雅·鹿鳴》。
農事詩:《七月》。
怨刺詩:知吵《十月之交》《碩鼠》《伐檀》。
婚戀詩:求偶相思《關雎》歡聚幽會《靜女》愛情受阻《柏舟》婚嫁喜搭洞侍慶之詩《桃夭》。
生死離別《葛生》。
棄婦詩《氓》《谷風》顫困。
其他:《卷耳》《芣苢》《載馳》《伯兮》《黍離》《君子於役》《蒹葭》《月出》《東山》。
D. 先秦方面的文學包括哪些內容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統—天下以前的歷史,包括中國原始先喚念秦文學1社會、奴隸社會和早期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先秦文學要討論中國文學的起源、口頭文學、早期書面文學和成熟的書面文學。文學的起源和口頭文學須上溯到史前史,即沒有成文歷史以前的人類歷史階段。先秦文學的主體部分是成熟的周代書面文學,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
先秦文學概說
在此說一下概述部分的「1」取消(1)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統—天下以前的歷史,包攔洞括中國原始
先秦文學1
社會、奴隸社會和早期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先秦文學要討論中國文學的起源、口頭文學、早期書面文學和成熟的書面文學。文學的起源和口頭文學須上溯到史前史,即沒有成文歷史和衡困以前的人類歷史階段。先秦文學的主體部分是成熟的周代書面文學,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這一時代由天下統一的分封到諸侯異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權的統一,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體現了華夏范圍內由分裂而尋求統一的基本時代特徵。
(2)「先秦」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歷史時期。先秦文學是我國古代文學發生發展的最早階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在這一階段里產生了很多優秀作品,有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先導的古代神話和古代歌謠,有標志著我國文學光輝起點的《詩經》,有作為後代史傳體文學和小說、戲劇濫觴的歷史散文,有體現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之局的諸子散文,有我國寓言文學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楚辭》,等等。豐富多彩,斑駁燦爛,奠定了我國兩千幾百年文學發展的堅實基礎。
先秦文學內容
先秦文學主要由上古歌謠和神話、《詩經》、先秦散文、楚辭為構成內容。
E. 先秦文學有什麼
一、主要分類:歌謠神話、詩經、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楚辭、口耳相傳。
二、具體介紹:
1、文字產生之前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文字產生之後的書面文學的萌芽。文字產生以後,中國文學才脫離了傳說時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現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產生為口耳相傳的文學發展成為書面文學提供了條件,標志著中國書面文學的萌芽。
2、《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3、歷史散文。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並成熟起來的。
4、諸子散文。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
5、楚辭。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楚信圓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西姿行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它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史的源頭。
6、原始社會至夏代的歌謠和神話傳
...展開一、主要分類:歌謠神話、詩經、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楚辭、口耳相傳。
二、具體介紹:
1、文字產生之前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文字產生之後的書面文學的萌芽。文字產生以後,中國文學才脫離了傳說時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現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產生為口耳相傳的文學發展成為書面文學提供了條件,標志著中國書面文學的萌芽。
2、《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3、歷史散文。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並成熟起來的。
4、諸子散文。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跡坦嘩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
5、楚辭。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楚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它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史的源頭。
6、原始社會至夏代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都是口耳相傳,屬於口頭文學,被保存在後世的著述之中。雖然在流傳的過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傳時代的烙印,但就其內容的本質而言,與原始社會的其他文化藝術有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是中國文學的萌芽。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