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日語里有漢字
為什麼日語里會有那麼多漢字呢?
這是因為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
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古事記》用的是漢式和文,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的。
後來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
日本前賢所思所悟而得的學問,也是用漢字留存的,廢棄了漢字,等於割斷了歷史,前人經驗以及學問的傳承。如果廢除了漢字,兩三代人後就看不懂了,還談什麼繼承歷史遺產?
在當今日本,能認識很多漢字的人,能引起周圍人群的尊重。
在日本說到漢字,以及一些基本漢字文化,日本人都毫不猶豫地承認是從中國傳承過來的。他們也為能寫很多漢字的中國人感到欽佩。
在日本不少大學、高中將是否擁有「漢檢」資格證書,作為入學選拔標准之一,甚至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也會不時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者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
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日本人不服都不行。
B. 日語中為什麼有中國字
公賀瞎元四、五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後,從借用漢字的音,發展到借用漢字的意,以至於後來根據漢字創造出日本的文字--假名文字.日本人把兩個發音、構造、特性等方面截然不同的語言系統融合在一起,將漢字改變成適合他們本民族的文字,使漢字成為有別於中國漢字的獨洞好特體系.雖禪顫空然,在其使用的過程中也受到過種種懷疑、排斥,
並由於外來文化的湧入,也受到了並將繼續受到沖擊,但漢字在日本文字乃至日本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它將以自身的價值確立在日語中無可取代的地位.
C. 為什麼日本的文字裡面會有中文
原因:漢字傳入日本
從公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以強大的輻射力量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由此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漢字文化區。
據史志文獻以及日本的考古發現,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福岡等地。漢字的小篆體和隸書體多以銘刻在銅鏡上的形式傳入日本,這些文字元號和銅鏡上的其他圖案一樣,被日本人視為庄嚴、神聖、吉祥的象徵符號。
據日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載,應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論語》、《千字文》等漢文書籍傳入日本。尤其是在公元世紀,有大批懂漢文的朝鮮人渡海到達日本,大大推動了漢字在日本的傳播。
日本歷史上,由於長期使用漢語文,大量的漢語詞彙進入日語,如《角川國語詞典》所收的60218個日語詞彙中,據統計,漢語借詞多達33143個,占詞彙總數的55%。由於漢字在日本的長期使用及其深遠影響,即使假名創制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
(3)日本怎麼有中國文字呢擴展閱讀:
關於漢字何時傳入日本,當在正史記載漢字之傳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記載漢字漢學之正式傳入日本者,當為應神天皇之世(約當公元三世紀末葉,即二四八年王仁從百濟渡日,獻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為漢字漢學傳入日本的開始)。
自漢字輸入日本後,歷經歲月,迨至八世紀中葉,日人始用漢字楷書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為平假名,以為注漢字音,及標注日本語音之用。當時稱漢字為男文字,而稱假名為女文字。日本學者有謂吉備真備作片假名,弘法大師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憑信,充其量或由他們兩人集其大成而已。
D. 為什麼日文裡面有中文字
日語里有中文字是因為日語來源於漢字。在古代日本只有語森基早言沒有文字。到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鋒斗記載自己的語言。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即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這樣,一篇文章中並用真名、假名,顯得非常混亂。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漢字很多,加上漢字筆劃多,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後來就把假名逐漸簡化而創造了自己的文字。
20世紀以後各自向簡體轉化,產生一些差異,日本漢字的音讀多為一字二音,這是因為保留了六朝時由中國的吳國引進吳音,以及後來從唐朝的長安引進漢音的結果,此外,宋元明清時代的`字音也有一部分傳到日本,叫做唐音。
日本在二戰後進行了文字改革,有部分文字是以草書楷化的方法進行簡化。中國也在50年代也進行了漢字簡化,簡化方法也包括草書楷化,並且有一些字參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曰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寫曰語時,一定要寫此雀曰語漢字,不能寫中文的簡化漢字。日本規定了一些漢字作為使用的范圍,共有1850個,這叫做當用漢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日本又公布實行了「常用漢字表」,規定1945個常用漢字作為「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准。
E. 日本文字為什麼有漢字
因為日本文字是漢字傳入於日本的。
歷史:
漢字傳入於日本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彌生時代中期後半)。考古學家在當時的墓葬中發掘出西漢時制悔嘩造的直徑為7.4厘米的連弧文鏡,上有銘文「久不相見,長毋相忘」,同時還發現了王莽新政時傳入的「貨泉」、「貨布」等刻有漢字的貨幣。
當時的日本並沒有自己的文字,《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胡租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正式傳入日本的。雖然具體傳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籍最早在五世紀初流入日本。
漢字並非由中國本土直接進入日本的,而是通過日本所謂渡來人或稱歸化人(即朝鮮與中國來到日本的僑民)帶入的。應神十五年(404年)百濟國(朝鮮半島一國家)派阿直岐赴倭教太子菟道稚郎子漢文,次年王仁來日本,成為太子師傅。這說明當時社會上層已注重漢字、漢文的學習。
日語的起源一直爭論不斷
明治時代褲前兆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此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即扶余語系)。
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認為日本語言和琉球語言可以組成日本語系。有一種假設認為南島語系、壯侗語族和日本語系可以組成南島-台語門(Austro-Tai languages),即認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日語
網路——日文
F.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早期的日本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藉助更發達的中原地區的漢字使用。
之後發現漢字與日語融合困難,乾脆中笑又用漢字造出了畝判平假名與片假名,也就是如今的日文。
很多人其實都會有個誤會,那就是覺得文字語言都是相對的,然而事實上,全球語言種類的數量比文字種類要多出幾十倍的樣子,大多數的語言並迅培改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只能藉助別的文字來進行標注書寫。
G. 在日文中,為何會夾雜著很多的中國漢字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語言,漢語作為一大語言在世界上也是廣泛流傳。而有趣的是,我們會發現,在日語中會有著一些中國漢字。那是因為日文借用了中國的文字系統。
而在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並沒有位元組集的語言,只有自己的發音系統,但是在很久的歷史發展中,就必須有自己的語言系統,於是他們發現了中國。
在歷史的發展中,文化的融合時有發生,而日文之所以會有中文的出現就是引文他們借用了漢語的文字系統,所以在今天我們才會看到在日文里會出現一些漢字。
H.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問題一:日本為何用中文字!? 日本在唐朝的時候,屬於中國文化圈的一員。當時唐朝對其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的文字中包含漢字和假名。這就是最好的說明。所謂假名就是唐朝時草書的偏旁。這是當時中國強大的表現。強大了誰都和你做生意,誰都來研究你,向你靠攏,學你的語言。就像現在大家都去學英語,就是同樣的道理。那些英語系國家強大,所以語言也就具有滲透力。這也是文化上的侵略。。。所以你問的問題不算日本侵權,而是中國強大的表現。
問題二:為什麼日本的文字裡面會有中文? 很早以前,日本是一個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國家。據我國《漢書》記載,公元
前57年後漢光武帝賜給倭國(現在的日本)的奴國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的金印,
從那時起中國的水稻栽培技術、制鐵技術等傳到日本,漢字也隨之傳入了日本。到我國的
隋唐時代(日本的飛鳥、奈良、平安時期)即公元7世紀初到9世紀,日本先後派出了22次
遣隋史和遣唐史來到中國學習,通過這些遣隋史和遣唐史,漢字大量地傳入日本。
最初他們是把漢字作為音符來使用的,即用漢字來注音,如:當時日語中代表「我」
意義的詞為四個音,他們就用發音相近的四個漢字來表達,即為「和多久志」,(當時傳
到日本的漢字的讀音為各地方言),就是說當時日本人如果要把代表「我」意義的詞用文
字表達出來,就必須記住「和多久志」四個漢字。因為漢字寫法非常復雜,使用起來相當
不便,公元9世紀(中國北宋初期),日本人採用簡化的辦法,模仿漢字草體創造了平假
名,切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如:
漢 字:
平假名:
漢 字:
片假名:
但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他們也感到漢字有很多方便之處,所以很多詞仍借用漢字
書寫。所以現在使用的日語實際為漢字和假名的混合體。
當前位置>>第一章>>第一節
問題三:日本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漢字 有很大一部分一樣,而且都是古代中國的讀法,但不全是一樣,但是一些日常用的詞都和繁體字相似,但是有一部分是日本文化特有的字,但是用漢字的形式表達,只有日本才使用。
意義方面都是古代中國的用法,跟現在的用法不相同。
讀音是起源於中國的詞彙部分讀音相似,不是全部。這估計有些新事物有中國引進,日本人聞所未聞的事情,所以採用中國的叫法,但是日本社會本來就有的詞彙,雖採用漢字表達,但保留傳統日本叫法。
再有很多中國用的詞彙是日本發明,例如, *** ,警察,社會主義,幾乎佔了現在經常用的漢語的三分之一都是日本人造的詞。
中日兩國文化是相互影響,中國當了日本1800年的老師,但對於最近的100多年,對於現在的中國,不管語言,思想還是歷史記憶,不管好壞,都有日本影響。
問題四:日本字中為什麼有中國字,那意思同嗎 相同,因為小褲世日本的文字是唐朝時那些到中國來的留學生回國後演變轉化而來的,只是讀音不同。中國漢字是日語的老祖宗!!
採納哦
問題五:為什麼日本文字中有我們的漢語? 首先,日本現在沿用的不是「中國的漢字」,而是「日本漢字」。
所謂日本漢字,就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由日本人進行重新構詞,賦予新意而產生的漢字詞語。
從歷史上講,日本最早是幾乎原封不動的將漢字從朝鮮半島學來,然後逐漸在貴族階級自上而下的普及開來。對於當時的日本(也鉛純沒包括朝鮮)來說,通漢字就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就像是英國最早上層流行法語是一個道理。
不過漢字的使用也有麻煩。中國人是漢字和漢語彼此對照匹配來使用的,而日本語則跟漢語有天壤之別,所以後來慢慢加入了片假名平假名來輔助寫作和閱讀,功能類似於拼音。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舉國掀起脫亞入歐的狂潮,西方著作經典等紛紛流傳入日本。在翻譯這些內容的時候,由於很多概念都是聞所未聞的,所以翻譯家只有深造一個新詞來表達西方流入的新概念。很多那一時期發明的詞現在不僅在日本使用,在中國也在大規模運用。
比如「社會主義,由福地源一郎在1878年首次以漢字構詞翻譯引進日本,再比如 *** ,是日本最早的社會主義者幸德秋水以漢字構詞翻譯,而後又被中國的社會主義者陳望道、朱執信等人引入國內。
有的人可能會問了,中國為什麼沒槐納有人翻譯這些詞呢?其實是有的。清末就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到了新文化運動就更加流行外來語了。可惜的是很多中國人翻譯的外來詞都沒被採用,反而是日本版得到了流行。關鍵原因在於中國人的翻譯過於考究和復古,而日本人更傾向於實用。比如evolution,嚴復先生翻譯成「天演」,而日本人則翻譯成「進化」;之前提到的社會主義,則被康梁二人譯為了「人群之說」。。。當然也不是全部照搬日本人的翻譯,比如麥克風什麼的還是中國人譯的。日本漢字對於中國現今使用的漢字也有著驚人的影響,有統計說社會學科學領域七成的漢字翻譯都是引入的日本漢字。舉個最奇葩的栗子,「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中華是漢語自古有之的,「人民」和「共和國」都是日本人譯的日本漢字。。。題主現在還覺得是日本人沿用中國的漢字么。。
當然,雖然日本部分人士從明治時期到現在叫囂了N年的廢除漢字活動,但是漢字依然堅挺在日本的字里行間。很多日本人甚至覺得平假片假不正式,漢字才顯得尊重和莊重,這就是為什麼越是正式的場合漢字的使用越頻繁。當然大趨勢上漢字的使用應該是在遞減的,私以為這是由於新一代日本人途方便吧,畢竟漢字比較難寫難記。
問題六:日語中為什麼有漢字? 日語的所有漢字讀音都可以用假名表示,但是很多時候會見到寫成漢字而不寫成假名,而有些看上去寫成假名的單詞,查字典又會發現其實是有漢字的!
記得之前學日語的時候老師說過,大約有一千多個常用的當用漢字吧,一般在遇到這些漢字組成的單詞時會寫成漢字。具體可以上網找一下日語的常用漢字表。如果你是有教材學習的話,那麼課文後面的單詞表上有標注漢貳的單詞,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漢字的。
有漢字不用而寫假名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那個漢字非常難寫、復雜,不夠簡便,不在常用漢字的范圍內。又或者是作者在寫文章中出於一語雙關等文學手法,或者其他特殊情況。
而報刊雜志等等當中,又會偏向使用漢語詞彙,因為這樣看起來簡潔一目瞭然,不像一大串假名那樣拖泥帶水的。
既然你是初學者,就先不用這么著急,學一個漢字詞彙就記一個,積少成多就好,不用刻意說要一下子就記完全部漢字的。記漢字不僅要記它的寫法,還要記住它的假名讀音哦~
問題七:日本、韓國等國家為什麼要使用漢字? 朝鮮的「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文字,由於政治文化地位的低下,諺文屬於
二流文字。只有貴族和官吏使用的「吏讀文字」屬於朝鮮一流文字。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
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
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
義與基本文法。3、純朝鮮字:就是朝鮮世宗創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鮮的「諺文」。
雖然1446年意味著朝鮮韓文的正式誕生,但是並不意味朝鮮拼音文字的真正使用,由於中
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拼音文字一直作為「韓語拼音」 而存在,被朝鮮婦
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朝鮮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的「諺文」,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
是繼續使用漢字「吏讀文字」。朝鮮拼音文字的廣泛使用是從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的,比世
宗頒布「訓民正音」晚了450年,為什麼?
這當然不符合世宗450年前的本願,也是一個對歷史的疑問:朝鮮拼音文字一直到十九世紀
末都被視為「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直到十九世紀末,拼音文字在朝鮮
都被看成二流文字。是什麼原因使朝鮮人在450年後,突然將婦女和平民使用的拼音文字的
地位大力提高,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將其地位扶正,成為官方語言?而且將使用了千年之久
的高雅的官方文字DD中國漢字幾乎干凈徹底地清除出南北朝鮮,使漢字的地位從母體文
字被貶為「諺文」的呢?
其實很簡單,原因就在於中國自身的衰落!
朝鮮世宗450年以後的1896年,中國清朝被日本擊敗,二十世紀中國清朝被歐美列強瓜分,
已經自身難保的中華文明古國自然不再是被朝鮮、日本尊敬的國家,甚至成為日本欺侮的
對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的文化和文字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朝鮮走下神壇,被
降格為朝鮮「諺文」的二流文字了,朝鮮世宗十五世紀苦心創造的韓文在使用漢字的母國
中國強大之時得不到實質性的應用,卻在中國衰敗,朝鮮被日本人佔領之時得以通行,曾
經的二流拼音文字卻成為朝鮮一流的官方文字,實在是諷刺啊。
朝鮮半島在1945年被蘇聯、美國分割成為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也叫南北朝鮮,西方社
會稱為南北高麗(Korea)。所以世宗450年前創造的拼音文字在朝鮮被稱為「朝鮮文」,
在韓國被稱為「韓文」,其實都是一樣的。區別是:韓國的「韓文」至今還允許少量夾用
漢字;而「朝鮮文」在1948年和1954年兩次『廢除』漢字,不允許夾用漢字,現在的朝鮮
文已經是純朝鮮文了,而且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朝鮮族自治區的學校也使用純朝鮮文。
可是到了2005年,歷史文化又發生了有趣的逆轉。2005年2月9日,韓國 *** 宣布:在所有
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
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
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
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
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後面注
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
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
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字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
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
I.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1、它們國家的文字就是我們漢字的偏旁、部首拆分而成的,因為古代日本沒有文字,他們最開始直接用漢字作記載,但是因為日語跟漢語完全不同,表達起來不方便,所以後來根據漢字發明了假名,就用假名跟漢字夾雜在一起表達日本民族的語言,這就是日文。
2、因為日語對事物的稱呼跟漢語不同,所以,許多漢字要採取「訓讀」,比如「山」,我們寫作「山」,也讀做「山」,全國多一樣,只有北方捲舌,南方不捲舌的差別,再加上江蘇上海讀做se,但是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沒有什麼根本區別。
3、但是日本人在訓讀時就讀做「yama」,像「山下」,就是「yamaha」,「yama」是「山」的訓讀,「ha」是「下」的音讀。
4、所以我們看日文,好多字都認得棚襲盯,可是日本人一讀,發音根本就不一樣。
5、讀音是起源於中國的詞彙部分讀音相似,不是全部。這估計有些新事物有中鏈和國引進,日本人聞所未聞的事情,所以採用中國的叫法,但是日本社會本來就有的詞彙,雖採用漢字表達,但保留傳統日本叫法。
6、再有很多中國用的詞彙是日本發明,例如,政府,警察,社會主義,幾乎佔了現在經常用的漢語的三分之一都是日本人造的詞。
7、中日兩國文化是相互影響,中國當了日本1800年的老師,但對於最近的100多年,對於現在的中國,不禪鋒管語言,思想還是歷史記憶,不管好壞,都有日本影響。
J. 為什麼日本文字有那麼多中國字
因為漢字在古代傳入日本,日本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從公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以強大的輻射力量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由此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漢字文化區。
據史志文獻以及日本的考古發現,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福岡等地。漢字的小篆體和隸書體多以銘刻在銅鏡上的形式傳入日本,這些文字元號和銅鏡上的其他圖案一樣,被日本人視為庄嚴、神聖、吉祥的象徵符號。此後日本在仿製銅鏡時,也開始仿製漢字銘文。
漢字傳入日本後,不僅成為公家用以記錄史實,且為一般學者用以著作寫書,而成為當時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不過漢字在日本的讀法有訓讀及音讀兩種。前者即日本原來的語言,而後者則系外來傳入之音。然音讀又因傳入的時地之異而復分為漢音、唐音、吳音。漢字傳入日本後,不僅促進了日本古代文化的進步,同時亦因而促成了所謂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現。雖然自公元九世紀初葉以來,因日本「國風文化」的確立,絕大多數書籍都採用日本文字(假名)記述,但漢字降至明治初年,一直為公家官方用來記事的正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