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是怎樣的
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首要目標,中國的減貧成績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在全球減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世界銀行中國局
經濟政策國別業務主任蘇薰燮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很顯然,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中國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
了經濟的增長,大幅度減少了貧困人口,這不僅使中國人民受益,更對世界減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蘇薰燮表示,世界銀行應該向中國學習減貧知識與經驗並與其他國家分享。實際上,作為全球減貧的良好實踐案例之一,中國已經成為其他國家獲取減貧知識與經驗的重要來源。
肯定是好的。⑵ 國際人士如何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
去年暑假,江蘇大學「大眼睛」和「桑梓心」支教團的50多名中外大學生奔赴安徽金寨、貴州六盤水、江西吉安等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益支教活動,為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送去關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庄嚴承諾。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
越南媒體對中國的減貧措施和經驗非常關注。越南國家電視台曾專門采訪中國雲南、四川等脫貧民眾的「致富經」,稱贊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功。越南夢想廣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錫忠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減貧措施從最初的輸血型向造血型、精準幫扶轉變,放眼未來、立足長遠,非常值得借鑒。
「正是中國的成功經驗啟迪了衣索比亞的快速發展。」衣索比亞總理首席經濟顧問尼瓦伊·吉布里阿布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減貧的成功經驗在於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創造大量就業、經濟增長成果為人民所共享。目前,衣索比亞正在進行「農業導向的工業化發展計劃」的第二階段,著重發展工業,建立了十多座工業園區,大量青年人有了工作,幫助他們的家庭走出貧困。
墨西哥專欄作家、中國問題專家阿爾伯特·羅德里格斯指出,中國承諾將實現新的減貧目標,並做出了具體的規劃。「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有的國情和發展道路,中國顯然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這讓中國人民享受到發展成果,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信心和啟示。」
美國「全球未來」研究所主席、知名未來學家詹姆斯·坎頓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把消滅絕對貧困現象,實現全國繁榮作為目標,本身也是一項成就。未來10年,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互聯網的普及將繼續減少貧困。教育、就業增長、數字經濟,以及支持創新的強勁經濟,都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卡瑪奇亞認為,按照中國政府的脫貧路線圖,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不僅是中國消滅貧窮問題,更是為人類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做出了榜樣,這是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對世界的貢獻。
⑶ 美國小伙探訪大涼山懸崖村,中美的扶貧區別在哪
這位美國小伙叫郭傑瑞,原本是嗶哩嗶頃信哩的美食up主一名,會講不錯的中文,原本因為疫情被阻隔在美國,最近才回到中國,重新拍起了各類短視頻,原本是一名美食up主的他,在見識了中美抗疫差異後,對中美生活的不同,再次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一次他來到了懸崖村。
爬上懸崖村
在視頻里,郭傑瑞親自爬上了懸崖村,見到了上面的村民,也了解到了現在的村民很多在山下已經有房子了,但也有一部分人住在山上,並坦因為山上的消費比較低。山上還有學校,對孩子們來說生活是方便的,因為讀書寫字和在學校里的食物都是免費的。未來這個地方可能發展成旅遊地,都時候村民的收入可能會更多。郭傑瑞表示爬上快一千米的鋼鐵梯子,表示腿很抖,途中也有一些村民在休息,也有些人在直播。要知雀蔽輪道在2017年前,這里的人們都在用木梯走懸崖,連個扶手都沒有。當郭傑瑞爬上懸崖村後發現山上還有信號,表示很驚喜,上山花了四小時,下山花了2個半小時。
⑷ 援助非洲,中國和西方有哪些不同
中國和西方援助非洲的模式區別:
一、中國對非援助特點
對非援助是中國對外援助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對外援助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摒棄任何附加條件
中國對非洲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維護非洲國家自我選擇發展模式的權利。2006年1月《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中指出,中國政府將根據自身財力和經濟發展狀況,繼續向非洲國家提供並逐步增加力所能及和不附加政治條件的援助。
2、信守承諾
在宣布一系列對非援助項目、做出援助承諾之後,中國政府都積極採取措施落實,從不向非洲國家開「空頭支票」,這一點備受非洲受援國的好評。
3、優先考慮非洲的實際需要
中國確定具體援助項目時優先考慮非洲國家的需要。援助項目主要以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員培訓為主,與西方援助形成互補,填補了對非援助的空白。教育、醫療、減貧等民生項目也是中國對非援助的著力點。
二、西方國家對非援助的特點
西方發達國家對非洲的援助由來已久,西方國家將援助作為維系對櫻橡非關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形成了自身的特徵:
1、援助規模大
西方國家在當今國際援助體系中占據主要地位。二戰後西方國家對非援助的投入超過1萬億美元。數據顯示,2011年發展援助委員會(DAC)成員國向非洲提供的雙邊官山告方發展援助總金額達到326.11億美元。
2、援助附加政治條件
西方國家在對非洲援助時經常附加政治條件。只有達到有關民主和良治標准、按其要求改造本國政治經濟體系的非洲國家才可獲得援助。一些最需要援助的國家反而可能得不到援助。在援助資金、技術的同時,西方國家也極力把其價值觀與行為准則「援助」給非洲。
3、重視與各方協調合作
西方國家主張在對非援助領域加強與其他援助方的合作。他們認為,在發展合作領域,各國的對非援助政策應形成互補,並加強相互協調磋商。同時,西方國家也十分重視與新興援助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希望各國能夠在一個透明和有序的環境下共同開展援助工作
(4)如何看待中國與美國的扶貧擴展閱讀
一、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幫助受援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踐證明,一國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盡力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二、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絕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三、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著力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四、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五、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對外援助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對外援助方式,及時調整改革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對外援助工作水平。
六、 白皮書介紹說,1950年,中國開脊唯旁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實行改革開放後,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問題:援助非洲,中才國和西方有哪些不同?
七、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幫助受援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踐證明,一國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盡力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八、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絕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九、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著力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十、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十一、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對外援助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對外援助方式,及時調整改革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對外援助工作水平。
十二、 白皮書介紹說,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實行改革開放後,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由過去單純提供援助發展為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
十三、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9.4%。
十四、 由過去單純提供援助發展為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
十五、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