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別稱
中國的別稱有」神州「、「九州」、」華夏「、「中原」。另外還有「諸華」、「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跡」、「禹甸」、「九牧」等。
B. 中國還有哪些別稱
1、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里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2、中華: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其他四方而稱為中國 (古代「中國」與「中原」同義)。後隨著歷史演化,與各民族不斷融合,因此凡屬於中華文化范疇的皆屬中國。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位於華山之西,今西安市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3、九州:九州,意即漢地。五嶽五鎮四瀆都在九州這個地理范圍內[20-21],九州這個地理范圍是在漢代確立。1912年後,「中國」是指代含有漢地、藏區等各個民族地區在內,達960萬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國家。
4、海內,是指國境之內,也就是指九州全境。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現在,一般認為大西洋以東太平洋以西算是「海內」。
5、神州(shén zhōu),俗稱「神州大地」,又名「赤縣神州」、「九州」(中國),是屬於黃種人漢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C.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呢
中國的別稱有:華夏、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還有赤縣、(諸)華、(諸)夏、中夏、區夏、方夏、函夏、海內、禹城、禹跡、禹甸、九牧、九區、九域、八州、九囿、九土、九野等等。
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
古時候,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戰國齊人鄒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
中國的歷史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D.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
中國別名有九州、華夏、中土、中華、神州、中原等。
九州:源於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傳說。九州,相傳夏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
華夏:商朝時,由於實行了裕民政治,華夏族是當時的主要民族,後來人們就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稱。
中土:中土指中國本土或中原王朝,也叫中原、中華、中夏、華夏、諸華。古指中原地區。
中華:秦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秦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而又有「中華民族」的說法。「中」即中國,「華」是華夏族的簡稱。
神州:神州漢地的地理范圍萌芽於先秦,其地理范圍大體自漢武帝以後穩定不變。
中原:中華文明發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
E. 「中國」的別稱有哪些例如「神州」
「中國」的別稱有:
天朝、華夏、瓷器之國、絲綢之國、茶葉之國、神州、九州等。
拓展資料:
古時稱中國為「赤縣神州」 ;後用「神州」做中國的別稱。
在《淮南子》中所列的九個州 中,其中位於東南方的神州即是中國、,因為中國是位於一塊被大海所包圍的大陸的東南方。
先秦的華夏之域僅限於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及行周禮的宋、陳等中原諸國。漢代在先秦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
參考資料:別稱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