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兒童社會應如何發展

中國兒童社會應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3-03-27 11:13:29

『壹』 如何引導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呢

1.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很關鍵的,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正常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

2.性別角色意識能夠幫助孩子成長,雖然當今社會追求男女平等,可是這種平等的前提是尊重不同的性別,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說每個人要完全一樣。

3.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後,注意向異性學習,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加強大,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比如男孩要向女孩學習細心,關心他人,女孩要向男孩學習堅強缺棗和勇敢。

4.現在提倡的「中性化」就是要綜合男性和女性的優點,兼收並蓄,並不是說要混亂孩子的性別。

5.孩子在童年時就能夠清卜旦楚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角色,讓孩子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個性風格。

6.互聯網時代對孩子影響深遠,但其中的信息良莠不齊,甚至會干擾孩子的健康成長。

盡早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對於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2 性別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

3歲起建立性別教育 正常情況下,
3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樹立男女的性別概念了,那時他就開始知道有男女之分了,此時期就可以簡單地進行性別教育,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能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人格,為以後乃至整個人生更好的處理兩性關系型扮擾打下良好的基礎。

3-6歲兒童需要性別教育 科學調查顯示,孩子所接收的性別教育,幼兒階段的作用要比青春期階段更加顯著。

在中國,性別教育還不夠完善,幼兒園里小朋友不論性別共用同一廁所的狀況時有發生,全然不顧分廁對孩子辨別性別的重大影響。

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幼稚園,都應該意識到性別教育對三歲至六歲的孩子來說非常關鍵。應教導一些相關基本知識,讓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我,並可以保護好自己。

『貳』 兒童的社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學前兒童社會領域包括了以下兩個大的方面的內容:
一、人際交往告派茄

1、願意與人交往

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4、關心尊重他人


二、社會適應
1、喜歡並適襪察應群體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3、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一個綜合的、長期的過程。兒童從一個自然人向一個社會人轉變,會受到多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兒童進行社會性教育的途徑也是多方面的。

可以概括為三大方面:

1、專門的教育活動

2、隨機教育

3、家園合作

這三方面的教育各有特色、各有專長,羨睜而且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共同為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提供幫助。


『叄』 如何促進兒童社會化的發展

最佳答案
兒童的社會化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兒童的社會化是指兒童形成、發展個性及社會性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在特定的人類物質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是其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不斷掌握社會規范、社會技能、價值體系等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品質,由一個自然人發展為社會人的過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個過程貫穿整個生命歷程。社會化發展的程度直接影響個體對社會的適應程度,而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社會化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不同家庭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形成和獲得的社會價值觀和行為習慣也不同,其將來的社會化發展也會有不同的表現。發表在漢斯出版社的滾伏(心理學進展)中的研究論文,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家庭教養方式的分類更加具體化,分為情感溫暖、理解型;塵高懲罰、嚴厲型;過分干涉型;偏愛型;拒絕、否認型;過度保護型六種類型。以期更為具體的研究不同的家派備尺庭教養方式和兒童社會化的關系。

『肆』 如何推動兒童社會工作的發展

1.快速性
從出生到年滿18周歲,兒童的身體,包括腦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內臟器官、肌肉、骨骼等都處於迅猛地成長過程中。兒童的認知和社會行為也隨著他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到18周歲時,其心理人格基本形成,社會行為規范也處在基本完成的狀態。每好御一個人只在兒童期經歷這樣快速且全面的發展。
2.階段性
兒童生長發育的階段性也被稱為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它是指在兒童發展的連續過程中,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會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有的典型特點。兒童從出生到18周歲,其成長階段通常包括嬰兒階段(0?1歲)、幼兒階段(2?3歲)、學前階段(4?5歲)、學齡階段(6?12歲)和青少年階段(13?18歲)。不同階段的兒童不僅具有較為相似的生理發展特點,也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會心理發展任務。
3.順序性
在兒童身體的快速生長和發育的過程中,遵循從上到下、由近到遠、從小到大、由低
級向高級的順序性。如嬰幼兒先會抬頭,後會抬胸,再會坐、立、行,這是從上到下的順序;嬰幼兒的身體運動遵循從臂到手,從腿到腳的順序;在骨骼和肌肉的協調發展中遵循先大骨骼與大肌肉,再小骨骼與小肌肉的順序。
兒童的社會心理發展也具有順序性。從積極人友逗岩格培養的角度,嬰兒時期的兒指螞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養,幼兒時期的兒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養,學前階段兒童則需要完成勤奮的人格培養、這些社會心理人格的培養必須在兒童成長發展的某一個階段完成,這些階段無法變更順序。
4.不均衡性
在迅速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兒童各系統的發育是不均衡的:從出生到年滿18周歲,兒童會經歷兩個相對來說更加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一是從出生到1周歲,這之後生長速度會減慢;二是青春期,這個階段的生長速度又會加快,到18周歲吋骨骼的發育基本定型。從系統來說,兒童的神經系統,如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等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較晚,免疫系統到12歲左右趨於成人水平。
5.個體差異性
兒童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性是指由於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兒童在具有整體共同特徵的基礎上,在身心發展的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於整體特徵的個性化特點,具有不同於他人的成長軌跡。
6.分化與互補性
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分化與互補的特點。兒童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發展和成熟,多數情況下都依賴於明確分化的生理機能的作用,但在總體發展水平方面又表現出一定的機能互補性特點。這種協調性能協調人的各種能力,使有生理缺陷的兒童不至於因某種生理機能的缺陷而嚴重地阻礙其整體發展水平的實現,相反,能使其盡可能地適應自己的生活環境。

『伍』 如何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的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讓幼兒通過語言媒介進行交往。

教師老液茄要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可以藉助幼兒豐富的語言表達來實現。3-6歲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只需進行引導即可。

比如,教師要告訴幼兒在與同伴打交道時,需要使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請求,在幼兒想玩其他幼兒的東西時,不能直接去「搶」,而是要說「請問,我能玩一下你的玩具嗎?」,在同伴同意後再說聲「謝謝」!長此以往,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就學會了用禮貌用語來進行交往。

第三,帶領幼兒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合作學會交往。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方式,大部分幼兒也是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的,因埋襲此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活動如《小猴運球》游戲,要求兩名幼兒通過合作,用肚子夾著球把球運到球籃里。

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對同伴的選擇上進行引導,如能力強的搭配能力弱的,性格上調皮點的搭配乖巧點的等。這樣同伴間的互動增強了,同伴間的交往也就密切了。

『陸』 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的策略與措施

(一)人口、計劃生育。
1.繼續推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今後十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5‰以內。
2.廣泛宣傳計劃生育的意義、政策,向所有育齡夫婦普及避孕知識,並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葯具與節育技術的指導和服務。
3.二○○○年節育手術並發症發生率控制在10/萬以下。
4.廣泛宣傳、積極倡導婚前檢查,到一九九五年,使60%的縣(市)具備婚前檢查的條件,開展優生咨詢服務。80%以上的省、地級婦幼保健機構具備對先天性缺陷的篩查能力,到二000年,使先天性病殘兒發生率減少二分之一。
(二)婦幼保健與營養。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以加強預防保健、加強農村衛生為戰略重點,適當調整內部投入結構,爭取對婦幼保健、衛生防疫的資金投入以高於衛生事業總投入的增長速度而增加,切實貫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
2.孕產婦能由受過培訓的接生人員助產,二000年農村新法接生率達到95%,使多數農村產婦能住院分娩,二000年因產後出血引起的死亡減少一半。
加強對婦幼衛生專業人員、女鄉醫和接生員的在職培訓,不斷提高現有隊伍的素質。
3.生產孕婦及乳母強化食品,增強對孕產婦及乳母的營養指導,使孕婦缺鐵性貧血減少三分之一。提高四至六個月以內嬰兒的純母乳喂養率,二000年使母乳喂養率以省為單位達到80%;制訂母乳代乳品銷售守則。提倡家庭自製嬰兒輔食,有條件的地方增加配方乳粉、嬰兒輔食、幼兒不同配方的營養基食品以及學齡兒童配餐食品的生產;「八五」期間50%.二000年80%營養缺乏症兒童得到符合國家標準的工業化強化的食品、營養基食品的供應。
4.一九九五年七歲以下兒童和孕產婦保健覆蓋率以省為單位分別達到85%;充實完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重點配賀加強鄉、村兩級婦幼保健、衛生防疫服務能力;合理解決報酬問題,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5.保持高水平的計劃免疫覆蓋率,到一九九五年以鄉鎮為單位兒童計劃免疫(包括破傷風類毒素的預防接種)接種率達到85%,二000年達到90%;一九九五年消滅小兒麻痹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與實行免疫前相比,麻疹死亡率降低95%,發病率降低90%。
6.二○○○年使五歲以下兒童因腹瀉死亡的人數減少一半,腹瀉患病人數減少25%。
7.到二000年,使90%以上的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實行病案管理及臨床管理,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的人數減少三分之一。到二000年,基本上消除兒童碘缺乏症,並進一步防治維生素A缺乏症。
(三)提高生活與環境質量,加強安全飲水和衛生處置排泄物工作。
1.十年內,全國以鄉鎮為單位共興建供水工程(自來水供水到戶)四干五百處,水質符合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並保障一般乾旱年份正常供水。
2.大力宣傳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水利部《關於農村人畜飲水工作暫行規定》,加強水源保護,防止水質污染。
3.繼續深入開展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推進農村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推廣農村糞便處理示範區工作經驗,盡快制定愛國衛生和控制吸煙危害的有關條例和法規,提高城鄉人民的生活與環境質量。
4.繼續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和全國綠地面積,積極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生活與生態環境。
(四)基礎教育與掃盲。
1.全面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培宏派的建設者和絕核接班人」的方針。
2.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堅持「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發展幼兒教育」的方針。城市入園(班)率達70%;農村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班)率達60%;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和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區、牧區要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學前教育。
3.繼續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掃除文盲工作條例》,根據我國各地不同情況按地區、分階段、有步驟地執行。現階段已經普及了小學教育和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的地區,要繼續充實、完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掃盲後的繼續教育。尚未普及小學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地區,要切實解決小學生輟學和脫盲後復盲問題,經濟特別困難的地區,首先普及小學三年和四年的教育。
4.進一步完善「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新體制,建立起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充分調動社會參與辦學的有效機制,進一步緩解經費不足的緊張狀況。
5.優先發展師范教育,大力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工作,盡快建立起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的教師隊伍。到二000年,使大多數小學教師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和國家規定的學歷。多種形式培訓幼兒教師,提高師資水平,掃盲工作要形成適應需要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6.加強校舍和教學設施建設,使辦學條件逐步達到規范化要求。已經基本解決了校舍和消除危房的地區,要重點抓好校舍配套建設和教學儀器、圖書資料、文娛、體育器材配置等添置工作。校舍不足的地區,要繼續解決「一無兩有」問題(即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
7.今後十年,我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的任務主要集中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突出問題是解決女童就學困難。要採取特殊措施,在這些地域遼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省份,擴建和新建一部分小學或教學點,在有需要的地方,辦好寄宿制小學和民族小學。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女教師,在貧困地區建立女童獎學金制度,促進女童入學工作,繼續辦好女童班。
(五)社區、家庭保障。
1.發展社區教育,建立起學校(托幼園所)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的育人機制,創造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社會和家庭環境。
2.通過政策性傾斜促進兒童食品、玩具、生活用品的科研、生產和銷售,促進兒童影視、讀物的創作、生產和傳播。
3.加強兒童校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娛樂等活動場所的建設。可採取政府投入和多渠道籌措資金的辦法,改善、增設和擴建兒童活動設施,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師資水平和社會效益,城市規劃要考慮兒童活動場所與設施的配套建設。
4.因地制宜,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深入地宣傳、普及家庭優生、優育、優教的基本知識。在城市以社區為依託,舉辦新婚夫婦學校、孕婦學校和嬰幼兒、小學生、中學生的家長學校,向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家長提供較全面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在農村,通過廣播父母學校與縣、鄉、村的家長學校、家庭教育輔導站、輔導員相結合的方式,推廣正確的保育、教育方法。
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全國性家庭教育宣傳、咨詢、服務工作。層層培訓家庭教育工作骨幹。
5.師范院校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有關學術機構和學術團體要開展家庭教育的理論研究,為改善兒童成長的家庭、社會環境提供理論支持。
6.婦女在兒童發展和兒童幸福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婦女地位,使他們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教育、培訓和得到廣泛的社會服務,有機會謀求適當職業並積極參與社會發展。要特別重視對農村婦女的培訓,使她們有機會掌握生產實用技術,提高家庭收入。同時,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廣大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六)保護處於困難條件下的兒童。
1.在城市鼓勵建立健全生育社會補償制度;在有條件的農村推廣獨生子女、女童家長養老專項保險,逐步消除在生育、就學、從業等方面的性別差異。
2.加強對殘疾患兒的早期診斷、護理、康復和教育工作。在全國完善四至五個殘兒康復人員培訓基地,在社區內建立殘疾兒童寄託所、聾兒語訓中心。採取建特殊教育學校、在普通學校舉辦特殊教育班和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等方式,使多數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在全社會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道德風尚,繼續開展「紅領巾助殘活動」。
3.要特別關注離異家庭的兒童保護和教育,幫助單親家庭的家長為兒童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妥善安排流浪兒的生活和教育。重點扶持各省的兒童福利事業單位,使福利有一定的康復醫療設備,並改造全部危房。嚴重自然災害發生地的兒童能普遍獲得援助。
4.對經濟不發達地區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給予特殊支持。繼續實施「希望工程」,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就學。
(七)兒童權益保護。
1.切實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兒童權利公約》。
2.切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於一九九五年前制定出本地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實施細則。
4.制定、完善有關保護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法規,如優生保健法、家庭教育法、兒童健康管理條例、中國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等。
(八)優生、優育、優教。
1.繼續在全社會倡導優生、優育、優教,大力宣傳普及「三優」科學知識,提高兒童工作質量。
2.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三優工程」的試點工作,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3.積極開展優生、優育、優教方面的科學研究,建立「三優」科研基金,設立「三優」重大科研成果獎。

『柒』 如何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通過家園合作

家園共育活動是親子個性發展課程中的一部分,是孩子社會性發展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幼兒園與家庭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可割裂開來,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揮同等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幼兒良好興趣、習慣的養成, 不是僅僅在幼兒園中就能完成的, 在家庭中也必須堅持, 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努力。
有效地實施家園共育,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教師與家長相互信任是家園共育的前提。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兒教師是專門受過學前教育專業學習、培訓的幼教專業人士,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掌握著科學的學前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的專家。幼兒家長應該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給予充分的認同和信任。而幼兒教師要想得到家長的認可和信任,就應該放下架子,與家長真誠平等地交流溝通,設身處地地為家長著想,解決家長在教養孩子中的困難,取得家長的信任。只有家長信任幼兒園和教師的前提下,幼兒園所希望家長合作、配合等教育舉措,才會被家長欣然接受。
陪碰轎第二,教師與吵物家長及時溝通交流是家園共育的基礎。
眾所周知,幼兒有其一般的發展規律,也有其特殊的發展特點,幼兒之間是有個性發展差異的。因此,教師在幼兒園實施教育時,不僅需要對每個幼兒進行細致的觀察、了解,還需要與其家長多做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具體情況和表現,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實施適宜性的、個性化的教育。同時。家長也要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生活、學習情況,以便在此基礎上,幫助、支持孩子更好地在幼兒園生活、游戲、學習,促進孩子和諧、健康而全面地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越便捷。在傳統的面談、電話聯系、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家園聯系冊、家長志願者等幾種溝通方式的基礎上我們教師又採用了電子郵件、網站、論壇、QQ、MSN等新的手段與家長交流溝通給你加便捷暢通。比如,過去教師有事往往通過班級門口的黑板進行通知,但接送孩子家長隨時都在換,所以很多時候不能與老師活動的安排很好呼
應,現在班班有了校訊通,老師只要一個信息,家長直接就能跟老師進行互動,避免了家長工作忙帶來的不便。
第三,教師與家長達成教育理念的共識是家園共育的關鍵。
教育理念是人們對教育的一些堅信不移的理性認識,是教育者對理想教育、應然教育的自覺表述,包含著人們對某種好的教育的理解和想像。教育理念是人們對「教育是什麼」和「教育應該是什麼」的一種內在統一的理性認識,是對教育所作的實然判斷和應然判斷的有機統一,是人們對理想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基於此,只有做到教師與家長達成教育理念達成共識,才能保證家園共育的達到實效。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的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幼兒教育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持有先進正確的教育理念,而且,還需要幼兒家長同樣有先進正確的育兒理念。因此,教師與家長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是學前教育成功的有力保證之一。
為了與家長在教育理念上達成共識,我園注重了利用各蘆肆種途徑向家長宣傳現代科學的學前兒童教育理念,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如聘請幼教專家來園為家長講座;每學期向家長定期發放學前教育、兒童保健的宣傳材料等;鼓勵家長努力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採取中華民族一些優良的教養方式,促進學前兒童社會性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第四,充分挖掘利用幼兒園和家長的教育優勢是家園共育的資源。 幼兒園是專門從事學前兒童教育的專業機構,它是按照未來對人才的要求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點,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因此,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力軍。但是,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責任,家長和社會同樣對幼兒富有教育的責任。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幼兒園應該認識到:每個家長都來自不同的社區(區域),有著不同的專業和職業、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關系,這其中都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把它成為幼兒教育的巨大財富。例如:我們請來了巨川酒店的廚師給炊事員教授伙食花樣;請當交警的家長給孩子講交通規則;請當醫生的
家長給他們將如何保護自己的小常識;在一些大型戶外活動中更凸顯了家長參與的優勢。 再如,過去我們組織幼兒遠足活動、春遊活動,大都是全園幼兒一起參加,因為沒有家長的參與,這些活動只能完成幼兒園教師預設的教育目標和任務。特別是對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的需求與教育,幼兒教師在活動中不能完全滿足。現在,我們組織的這些活動,則更多的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並且請家長參加。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使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與同齡的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 , 另一方面使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之間可以進行更多的交流 , 促進彼此間的溝通與理解。
第五,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幼兒發展評估是家園共育的保障。
新《綱要》就明確指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實質上也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為此,我園根據家庭優勢及特點,請家長參與幼兒社會性發展課程評估,特別在家長實施親子課程中,請他們認真觀察孩子在家中的社會性發展和表現,並及時地將觀察記錄在幼兒園提供的記錄表中,定期與幼兒所在班級的老師夠統統交流。同時,幼兒所在班級的老師也將該幼兒平時在園發展情況的觀察記錄,提供給家長參閱,並共同商討幼兒進一步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
總之,家園共育活動提高了學前兒童社會性教育的成效,豐富和增強了兒童的社會認知,激發兒童的社會情感,培養兒童的良好社會行為等,有效促進了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特別是家園合作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關鍵的核心性影響作用,能夠促進幼兒最大限度地發展並全面引導他們走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生活。

『捌』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社會性發展

學前兒童社會領域包括了以下兩個大的方面的內容:
一、人際交往 (一)願意與人交往
1.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成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2.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
(二)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1.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
2.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
3.和幼兒一敏宏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1.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2.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關心尊重他人
1.成人以身作則,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
2.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尊重他人勞動及成果。
3.引導幼兒學慣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
二、社會適應
(一)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1. 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為入學做好心理准備。
2. 幼兒園組織活動時,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
3.經常和幼兒一起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讓幼兒體會群體活動的樂趣。
(二)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1.成人要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為幼頌鎮兒樹立良好的野拿粗榜樣。
2.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3.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
(三)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1. 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
2.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集體意識。
3.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玖』 如何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

一、 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的意義
兒童期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在這段時間的社會性發展狀況對他們將來能否適應社會,能否處理好各種人際關棗並系,能否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起到重要作用。而家庭作為幼兒第一個生存環境,家長是幼兒第一個交往對象。家庭成員的教養方式形成幼兒與他人交往的重要途徑。所以家庭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起著重要作侍岩衫用。
二、 家庭教育對幼兒社會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建議
(一) 幼兒家庭的生活結構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核心家庭老腔主要是由父母和孩子兩代人所組成的家庭,而擴大家庭主要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孩子等三代人所構成的家庭。
現在的家庭環境通常是這樣一種現象,有些父母親在工作日時和孩子一起住在祖輩家長那裡,周末時再帶著孩子回到自己的家裡。孩子的衣食起居幾乎都是祖父母輩負責。就連班級重要活動「家長開放日」前來參與的祖輩家長們也占絕大一部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有幾個方面。
分析:
1. 社會競爭的激烈,工作時間的不穩定,無暇看管孩子,祖輩家長便義不容辭承擔起這一重任;2.
祖輩家長退休後的生活比較單調,孤獨,因此,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吃同住,可給他們增添一點生活的樂趣,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不同的家庭結構類型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起著不同的影響作用。在核心家庭中,由於只有兩代家庭成員,家庭結構比較簡單,所以家庭成員之間交往增多,容易形成親密感情,這種親密感情是父母對兒女實施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社會化過程影響較大。但由於家庭成員較少,孩子交往單一,不利於形成較強的交往能力。擴大家庭與核心家庭相比,家庭人際關系更為復雜,這對幼兒特別是獨生子女的成長來說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如果祖輩的文化層次較高,會理智地管教孫輩,寬嚴適度,這樣自然對兒童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如果祖父母對孫輩嬌慣溺愛,教育無方,甚至與孩子父母的教育態度不一致,形成分歧,就無法使兒童形成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缺乏獨立性,自控性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等。這樣對幼兒的生長與發展是尤其不利的。
建議:
家長要根據家庭結構的特點,選擇好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幼兒,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拾』 我國兒童社會工作的發展趨勢

我國兒童社會工作的發展趨勢會越來越好。

兒童社會工作就是把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方法和技巧應用到兒童的教育和保護工作中,不僅救助和保護不幸兒童,而且關心一般兒童,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兒童社會工作是一項兒童福利工作,需要充分運用一切能促使兒童成長發展的個人和環境的資源,以確保兒童福利服務的實施。兒童社會工作以其內正冊涵包容程度的差異,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兒童社會工作是一種事後補救性的工作,多採取機構服務的方式,面向特定兒童和家庭的服務,特別是面向家庭或其他社會機構未能滿足其需求的兒童,包括孤兒、殘疾兒、流浪兒、棄兒、受虐待兒童、情緒或行為偏差的兒童等等。

開展兒童社會必須遵循的原則

尊重兒童原則。無論兒童來自什麼樣的地區、什麼樣的家庭,無論兒童擁有什麼樣的智力水平、身體狀況、容貌,無論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行為舉止,社會工作者都應該一視同仁。

充分尊重和接納他們,並能設身處地地為兒童案主著想。如有例外,社會工作者不能接受案主,應適時轉介給其他合適的組織機構。

兒童利益至上原則。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應從兒童最大利益出發,實施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兒童社會工作作為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一環,無疑應奉行此原則。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開展兒童舉談宏社會工作時,都應從兒童權利和利益出發,盡最大侍晌可能促進和改善兒童狀況。

閱讀全文

與中國兒童社會應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多少個名字叫劉建清 瀏覽:630
中國在英國屬於什麼名單 瀏覽:83
伊朗蘇萊曼尼是什麼官職 瀏覽:87
為什麼娶越南老婆不給出生證明 瀏覽:439
中國銀行積存金的起點金額是多少 瀏覽:299
印度怎麼沒來奧運會 瀏覽:544
越南芽庄租房住宿多少錢 瀏覽:641
北京到伊朗寄快遞多少錢 瀏覽:22
去越南做服裝廠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8
中國有多少叫吳皎的 瀏覽:798
中國哪裡四季如春的城市 瀏覽:926
如何加入中國畫院會員 瀏覽:354
印度電動車怎麼用 瀏覽:104
中國哪裡有和牛 瀏覽:813
中國中央是在哪裡 瀏覽:255
印尼咖啡怎麼賣到中國 瀏覽:308
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伊朗有什麼影響 瀏覽:724
越南人如何吃甘蔗 瀏覽:940
在印度什麼都不能吃嗎 瀏覽:674
印度與廣東哪個地方比較熱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