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琴在中國叫做「國樂之父」
應該指古琴。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七弦琴。它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樂態乎知器之一,是中國最早的彈弦樂器,稱為「國樂之父」。在頃攔古時文人心中視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遠,高山流水知音流傳至今。那時候帆消,我國文人雅士幾乎家家都有古琴。
古琴屬於典型的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古時也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是"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
Ⅱ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 ,分別指的是哪四大
引言: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是不僅是中國的猛差一大財富,在世界也是尤其引人注目的。為中國古代帶來豐富、流傳已久的曲調的同時,也為後來的研究提供了保障,這無不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古代的樂曲創作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成為了古代眾多名士消遣工具,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枝辯皮安慰。
三、積極傳承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承載的不僅僅是一份藝術上的遺產,更是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的悠久,在中國流傳到現在,不僅受世人的喜愛,更是受更多外國友人的關注,他們不僅贊美中國古代製作工藝的精湛,而且贊美中國古代人的智慧。對音樂和藝術的贊美和尊重不僅僅在現如今有所體現,在幾千年前他們就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了對其的熱愛。
Ⅲ 我想問問古代人彈的琴是什麼琴
古代人彈的琴是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和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冊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州棚物撥樂器,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更多關於古代人彈的琴是什麼琴,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66b6e161582289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中國樂器中用兩個棍子敲得琴是什麼琴
是「揚琴」
揚琴是一種東亞民族樂器,亦有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稱呼(現代幾乎統一稱作「揚琴」),其兼具打擊樂器及弦樂器之特色,但在民族管弦樂團里還是編制為「彈撥樂器」。
演奏——
以雙手持琴竹左右交段判替物磨擊奏或齊擊一音以加強音量。以裸竹一面(即無橡皮琴皮包覆之面)擊弦為「反竹」,音色尖銳有如金屬互碰;以琴竹尾部「鉤奏」,奏出彈撥樂效果。揚琴餘音悠長,可以手指按弦消音。戴上「滑音指套」後可奏滑音。在民族樂團中,位於指揮前方第一排,常奏和音或琶音。亦為胡琴、笛等樂器獨奏曲重要的伴奏樂器。
(4)什麼琴中國擴展閱讀:
構造——
揚琴以擊弦發聲,音箱以木製成,呈扁平梯形,上有100多條弦,雙手持「琴竹」擊奏。
1、弦
現代揚琴有100多條金屬弦,通常由1至5條弦1組發1音,低音弦最粗,有效弦長最長,1至2弦1組,高音弦最細;有效弦長短,4至5弦1組。有效弦長為橋碼左則一段,弦由左右兩端握螞改蓋板下的螺絲栓著,須以工具調音。
2、橋碼
常用的「五排碼」揚琴由右至左稱為低音碼、左碼、中碼、右碼、半音碼。亦有3排和4排橋碼的揚琴。
3、琴竹
亦稱琴筧、竹鍵,以具彈性的竹製作,為擊弦工具,常用有單音琴竹、單音雙面琴竹、雙音琴竹等。竹身細長,手握一端扁平;擊弦一端為錘狀,一面以橡皮或其他彈性材料包覆。揚琴最初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音色較琴竹清脆。
Ⅳ 中國就一根弦的樂器是什麼琴
中國的一根弦的樂器叫獨弦琴。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間竹製樂器,京語稱旦匏,流友手行於廣西壯族自搭大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知告豎
Ⅵ 中國四大古琴分別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1、「號鍾」是傳說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猶如辯好彎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盪胸生雲。
2、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3、「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襪笑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
4、「焦尾」是蔡邕用從火里搶救出來的木料斫成的琴,因為琴的尾部留下了火燒焦的痕跡,故名之。傳說此琴傳至明代為王逢年所收藏。
1、「號鍾」琴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
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
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3、「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攜悶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
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4、蔡邕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於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多了,靈帝漸漸討厭起他來。
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於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舍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捨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裡,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里,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里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鍾,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
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
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Ⅶ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是什麼
中國的古琴文化由來已久,古琴這種包含古韻的樂器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在新的時代散發出來新的光輝。中國的古代四大名琴分別是號鍾、繞梁、綠綺和焦尾,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四把名琴。
號鍾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號鍾所發出來的聲音如同號角一般響亮,具有穿透力,這把琴出現於周代,傳說古代著名琴師伯牙曾經用它來彈琴,而後來,這把琴被愛琴的齊桓公珍藏,他曾經彈奏號鍾,琴音引得身邊的侍者情不自禁的落淚。
這四把古琴都蘊含著一個時代獨特的魅力,關於這四把古琴,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Ⅷ 中國古代的琴叫什麼
古琴在古代被稱為七弦琴、瑤琴、玉琴。古琴屬於彈撥樂器,中國傳統彈撥弦鳴樂器。它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它的音色深沉,餘音悠遠,音域寬廣,在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Ⅸ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都是哪四大名琴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是繞梁、號鍾、綠綺、焦尾,在古樂界久負盛名,影響流傳至今天。
第一張琴「繞梁」。看到它名字的命名就知道這張琴與餘音繞梁有關。繞梁的名字源於「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出自《列子》中的故事:在周朝,韓國有名的歌伎韓娥在去齊國的路上,經過雍門時身財散盡,飯都吃不上,無奈之下,只能依靠賣唱求得眾人的施捨。她在屋中一開嗓子,便驚艷了聽唱的人,凄婉的歌聲在空氣中盪漾,宛如悲泣長鳴的孤雁。當韓娥已經離開三天,歌聲依然回盪在屋樑之間,悠遠不絕,實在令人驚嘆。用「繞梁」來命名,就能知道「繞梁」的音色特點,彈奏起來一定是餘音裊裊。據說,「繞梁」名為華元的人獻給君主楚莊王的禮物,而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後愛不釋手,整天整日抱著繞梁彈琴享樂,沉醉歌舞。
Ⅹ 中國十大古琴
中國十大古琴分別為:
1.周代「號鍾」(「號鍾」是傳說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盪胸生雲。)
2.春秋「繞梁」(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3.漢「綠綺」(相傳綠綺通體黑色,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於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
4.東漢「焦尾」(焦尾琴,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皆因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制。)
5.唐代「春雷」(「春雷」為唐代名琴的名稱,制琴世家雷威所作。)
6.唐代「九霄環佩」(「九霄環佩」是古琴中的精品,為盛唐開元年間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製作,是公元756年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繼位大典上用的。)
7.唐代「大聖遺音」(「大聖遺音」琴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緩兄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
8.唐代「獨幽」(靈機式,晚唐。通長120.4公分,琴額寬20公分,琴肩寬21公分,琴尾寬15公分。琴面桐木斵,琴底梓木斵,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
9.唐代「太古遺音」(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3050px,額寬550px,尾寬350px,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
10.明代「奔雷」(纖哪衫奔雷琴明長3190px肩寬475px尾寬390px故宮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20世紀20年代為與鋼琴區分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詩詞文賦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賦》雲:眾器之中毀腔,琴德最優。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養性,乃至以琴靜心悟道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華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目前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