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對醫生的稱呼匯整
1、疾醫:周代醫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內科醫生。
2、醫師:首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代。
3、太常:醫官名,秦置奉常。拍伏公元前2世紀中期,漢景帝改稱太常。西漢時設太常、少府官職,屬於太常的為百官治病,屬於少府的在宮廷里治病。
4、太醫令:東漢曹魏時設置,隋唐改稱太醫署令。此系掌管醫療機構的職官。
5、太醫博士:北魏置太醫博士以教弟子。
6、葯醫師:唐代已設葯醫師(後稱葯師),負責采辦諸葯、調和制劑等。
7、醫生:此稱呼始於唐代。
8、醫士:此名首見於北宋。
9、郎中:始於宋代,皆稱醫生為郎中。
10、大夫:始於宋代,今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11、院使:隋唐設有太醫署,宋有醫官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下設御醫、吏目、醫士數十人,主要為宮廷服務。御醫,即皇帝內廷的醫生。
其它:
1.杏林
出處:董奉曾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 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飢念顆杏樹。所以四鄉 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雲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
杏子成熟後,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飢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二萬餘人。董奉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
2.大夫
出處: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今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3.郎中
出處:至宋代,北方稱醫生為大夫,南方則以郎中為對醫生的敬稱。
4.懸壺
出處:東漢時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是個管市場的官吏,常常看到一個老者用長桿挑壺行醫。每到散集的時候,老者就跳到壺里消失不見了。一次他隨老者同入壺中,發現壺里竟別有天地,於是拜其為師。數年後,他學成出山,從此懸壺行醫。
擴資資料:
中國自古不同於西爛賀困方,宋代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復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大夫。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
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泛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泛濫所致。
2. 古代醫生怎麼稱呼自己
有很多種稱呼,例如:
1、郎中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有寫道:「奇妙!奇妙」!郎中診罷,嘻嘻的冷笑,道:「五臟六腑又調和,不須醫療。」又問張生曰:「先生無病,何瘦弱如此?為個甚肌膚渾如削?」張生低道:「我心頭橫著這鶯鶯。」醫人曰:「我與服瀉葯。」
2、大夫
清以前太醫院長官的職位相當於大夫,因此,太醫院五品以上的醫官都稱大夫。
宋制翰林醫官院橋孝醫官就分七級,而官職就更多了,有二十二種,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敏悉稿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醫、和安郎、保安郎、翰林醫正、翰林醫痊、翰林醫令、翰林醫診、翰林醫學……
3、坐堂陸姿醫
相傳漢代名醫張仲景曾作過長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在辦公的大堂上為病人診脈開方,做到辦公、行醫兩不誤,曾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醫生」四個字。
為了紀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後人便仿效他,把在中葯店行醫的中醫稱為「坐堂醫生」,把中葯店多稱為「堂」。如北京同仁堂、貴州同濟堂、成都華安堂、溫州葉同仁堂、三餘堂等等。
4、疾醫
據《周禮.天官》記載,周代時醫學分為四科,既「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疾醫相當於現在的內科醫生。
5、食醫
《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是專門為帝王等管理飲食的醫生。
6、太醫
封建時代的宮廷醫生。
7、世醫
明 葉盛《水東日記·沉孟端》:「 沉孟端先生方學 ,雖本世醫,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風。」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 南朝士人重視醫學,往往世代相傳,名醫輩出, 許智藏就是為隋煬帝治病的南方著名世醫。」指世代以醫葯為業者。
3. 古代對醫生的稱呼
在古代,對醫生的稱呼常見的還有大夫、郎中、御醫、太醫、坐堂醫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走方醫、世醫、衙推、杏林等等不常見的。首先大夫是個多義詞。若是古代官名,讀作[ dà fū ];讀作[dài fu]時,指醫生。清以前太醫院長官的職位相當於大夫,段凳因此,太醫院五品以上的醫官都稱大夫,大夫一稱流傳至今成為對醫生的敬稱。
坐堂醫則是在中葯店中為病患的人診脈看病的中醫大夫。起於漢。為了紀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從此之後諸多中葯店都取名為某某堂,坐堂醫則是坐在葯店中首禪為診病的中醫大夫,這一稱呼也一直沿用至今。世醫指的是世世代代以醫葯為業者,從古至今歷來有不少醫生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從事醫葯職業的,人們稱這樣的醫生為「世醫」。此種形式為中醫傳統的傳授世醫:指世代以醫葯為業者,我國歷來有不少醫生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從事醫葯職業的,人們稱這樣的醫生為「世醫」。此種形式為中醫傳統的傳授及教育形式。
4. 古代對行醫人的稱號、
1.宋代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復雜,一般源盯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雹乎和為大夫。大夫本是官名。
2.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
3.秦漢以來,頃轎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
4.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
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泛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5. 古代醫生的自稱
1、坐堂醫
坐堂醫,指的是弊陸在中葯店中為患者診脈看病的中醫大夫。
這種叫法起源於漢代。相傳漢代名醫張仲景曾作過長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醫,並分文不取。為了紀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後來許多中葯店都冠以某某堂,並把坐在葯鋪里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
2、走方醫(鈴醫)
在舊時,周遊於農村城市,具有一技之長的醫生,因為他們以串鈴召呼病家,故名。這些人醫術大多來自於師傳口授,每有獨到之處。往往以少數草葯和簡便的醫療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雜著一些借醫行騙的人。也有將鈴醫稱為江湖郎中的。
3、郎中
郎中本是謹雹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時就開始有這種官職了。後世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於宋代,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
4、醫工
古代對一般醫生的稱謂。醫工一詞最早見於《內經》一書,漢代設醫工長,是主管宮廷醫葯的官名。唐代有醫工,針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職位在醫師,針帥和按摩師之下,而在醫生,針生和按摩生之上。
5、大夫
宋代始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大夫。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
宋朝宋徽宗年間,重新制定官階,增加了醫官這個編制。把醫官最高級別定為大夫,從此以後約定俗成把正規的醫生成為大夫,把那些非正式的醫生稱為郎中,一直延續至今。
6. 中醫醫生在古代怎麼稱呼-有6種叫法
醫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也是一個古老的職業,在我國古時候就已經有中醫的出現,那麼中醫醫生在古時候是怎麼稱呼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中醫醫生在古代被稱呼為:郎中、岐黃、杏林、懸壺、橘井、大夫等稱謂,在宋代,北方地區稱醫生為大夫,南方地區則稱為郎中。
1、郎中
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陵猜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2、岐黃
《黃帝內經》是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的書,於是後世的人們就稱《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為岐黃之術。因為《黃帝內經》是中國早期醫學中的經典,所以「岐黃」就成了中醫的代名詞。
3、杏林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隱居在江西廬山的名醫叫董奉,他為人看病從不收取錢財,只要求被治癒者在他屋後種杏樹。因他醫術遠近聞名,附近百姓都來橡滑找他看病。沒幾年,他屋後就變成一望無際的杏林。從此,人們開始稱中醫為「杏林」。
4、懸壺
東漢時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是個管市場的官吏,常常看到一個老者用長桿挑壺行醫。每到散集的時候,老者就跳到壺里消失不見了。一次他隨老者同入壺中,發現壺里竟別有天地,於是拜其為師。數年後,他學成出山,從此懸壺行醫。
5、橘井
蘇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訴母親將有瘟疫流行,用井中泉水泡橘葉可以治病。第二年過年疫病爆發,他母親用這個辦法醫治了無數病人。後來人們就用「橘井泉香」來稱贊中醫。
6、大夫
古代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因此為一般官員的通稱。秦漢以後,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至明清廢。又隋唐以後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清代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尺如型今仍沿稱醫生為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