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轉基因是什麼意思
非轉基因,即不是轉基因
非轉基因大豆是通過自然界優勝劣汰選擇基因的變化。從而消除了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潛在危害。長期食用,安全可靠。
2013年黑龍江非轉基因大豆產業遇危機,據有關專家判斷,如果不採取拯救措施,用不了幾年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可能消亡。
市場轉換
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生產在中國東北地區(非轉基因),價格很高,中國把這些大豆出口到美國,這些錢再從美國進口美國大豆,轉基因大豆由於產量大所以很便宜,而且出油量也很高,這樣回到中國的大豆數量就變成原來的3~4倍,主要做成大豆油,價格便宜。
市場歡迎率
在英國和日本,95%以上的人都不接受轉基因食品,是轉基因的要明顯標出來,而且價格特別便宜,但是也沒有什麼人買。
市場現狀
由於「洋大豆」大量進口等原因,中國大豆產業正面臨嚴重危機,黑龍江省九成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虧損停產。據有關專家判斷,如果不採取拯救措施,用不了幾年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可能消亡。大豆如果完全依賴進口,給中國糧油、飼料、農副產品價格帶來的影響不可估轎激量。
在農民棄種大豆的同時, 。據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統計,全省油脂加工企業日加工能力200噸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產能在1450萬噸左右,但現有九成以上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都已停產,實際加工量只有200萬噸左右,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已經到了「集體倒閉」的邊緣。
想知道什麼叫做非轉基因,即不是轉基因,要先了解轉基因
兩者區別:
非轉基因就是中國沿用幾千年來優選出來的種子,種出來的作物!
什麼是轉基因?
轉基因耐帆租作物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或幾個)基因從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之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狀的生物。例如科學家認為北極魚體內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於是將它提取出來,再植入蕃茄之內,製造新品種的耐寒蕃茄,就是轉基因生物。含有轉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稱為轉基因食物。
基因作物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或幾個)基因從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之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狀的生物。如Bt轉基因水稻是指將土壤中某種菌的抗蟲基因轉到水稻中,使得水稻具有抗蟲的性狀。到現在為止,轉基因食物對昌兆人體健康的長期安全性尚無定論。
轉基因生物具有外來的基因,對大自然生態系統來說是全新品種,若釋放到環境,會改變物種間的競爭關系,破壞原有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轉基因生物會在自然界中自我繁殖,並和其近親品種雜交,從而使得外來基因在自然中以不可控制方式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轉基因作物和食品對環境和健康影響的科學研究
2010年5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長達10多年的田間跟蹤試驗發現轉基因棉田的盲蝽蟓數量日益增加,成為棉鈴蟲以外的又一種棉花的主要害蟲。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志上。
2008年11月,義大利國家食品與營養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食用轉基因玉米後小白鼠的免疫系統出現影響。該研究結果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
2007年10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環境科學家發現,大面積種植各種轉基因玉米可能會對水生生態系統造成影響。該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雜志上。
2005年11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顯示,一項持續4個星期的實驗表明,被餵食了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症,小白鼠發生過敏反應,並對其他過敏原更加敏感。該研究結果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
轉基因作物和食品污染事件一覽
2010年,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發現違法的轉基因稻種、大米和米製品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的市場上流通。
2009年,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發現海南省存在違法種植轉基因木瓜的現象。
2008年,比利時油菜田被轉基因作物污染。
2006年,拜耳公司未獲批準的轉基因稻米在全球32個國家被相繼發現(包括中國),估計全球因此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12億美元(約為55-95億人民幣)。
2006年,綠色和平在廣州的超市發現違法轉基因大米;在銷往北京、廣州和香港的亨氏嬰兒食品中也發現同樣的轉基因成分。
2006年9月至2008年,在中國出口到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米製品中也發現了這種轉基因稻米成分。
2005年,綠色和平發現違法轉基因抗蟲水稻在湖北大面積種植。
2001年,《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墨西哥的地方品種受到轉基因玉米的污染。
2003年,在墨西哥的多個州包括都發現了污染,甚至有證據表明有一些本地品種被四種以上的轉基因玉米污染。
2000年,一種名為「星聯」的轉基因玉米在人類食品中被發現,由於這種轉基因玉米可能導致過敏而只被批准作為動物飼料。為了回收市場上可能含有星聯玉米的300多種食品,相關公司支付了約10億美元。
關於轉基因
轉基因技術的理論基礎來源於進化論衍生來的分子生物學。基因片段的來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體基因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轉入特定生物中,與其本身的基因組進行重組,再從重組體中進行數代的人工選育,從而獲得具有穩定表現特定的遺傳性狀的個體。該技術可以使重組生物增加人們所期望的新性狀,培育出新品種。
「轉基因」這個在全球承受無盡爭議的詞彙,成為2014年「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雜志年度十大科技熱詞之一。而爭議的關鍵在於人類是否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已經可以代替上帝改造自然。畢竟人類曾經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015年1月13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一項法令,允許歐盟成員國根據各自情況選擇批准、禁止或限制在本國種植轉基因作物。該法令還將提交歐洲理事會,如一切順利將於今春生效。
技術目的
(1)提取目的基因 從生物有機體復雜的基因組中,分離出帶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從基因文庫中提取相應的基因片段和PCR技術進行目的基因的增殖。
(2) 將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在細胞外, 將帶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過剪切、粘合連接到能夠自我復制並具有多個選擇性標記的運輸載體分子(通常有質粒、T4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上, 形成重組DNA分子。
(3) 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將重組DNA分子注入到受體細胞(亦稱宿主細胞或寄主細胞) ,將帶有重組體的細胞擴增,獲得大量的細胞繁殖體。
(4) 目的基因的篩選 從大量的細胞繁殖群體中,通過相應的試劑篩選出具有重組DNA分子的重組細胞。
(5) 目的基因的表達 將得到的重組細胞,進行大量的增殖,得到相應表達的功能蛋白,表現出預想的特性,達到人們的要求。
鑒別方法
人工轉基因技術和人工雜交技術是兩個概念,植物雜交技術是自體基因重組過程,不改變繁殖特性,但有組合優質基因的幾率,基本不會產生變異基因,即沒有剝奪其基本特性的作物。它可通過原生質體之間的融合、細胞自體細胞重組、自體遺傳物質自由組合轉移、自體染色體工程技術獲得,不改變植物的遺傳特性,可以提高優質率水平,從而培育出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等的作物新品種。
人工雜交技術可分為植物雜交和雜交畜牧,植物雜交是指近緣種間的有性繁殖,嫁接不屬於此列。利用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做到遠緣的雜交(比如紫菜甘藍、番茄馬鈴薯)。
雜交畜牧是指兩個不同近交系之間,優質品種的雌雄畜牧進行有計劃的交配,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動物,具有兩親本遺傳的優質特性,用於改良家畜品質,有著正常的生長周期和正常繁殖能力的畜牧品種。
自從人類耕種作物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從未停止過作物的遺傳改良。過去的幾千年裡農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對自然突變產生的優良基因和重組體的選擇和利用,通過隨機和自然的方式來積累優良基因。遺傳學創立後近百年的動植物育種則是採用人工雜交的方法,進行優良基因的重組和外源基因的導入而實現遺傳改良。
因此,人工轉基因技術與傳統技術有著同樣的目的,其本質都是通過獲得優良基因進行遺傳改良。但在基因轉移的范圍和效率上,人工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有兩點重要區別。
第一,傳統技術一般只能在生物種內個體間實現基因轉移,而人工轉基因技術所轉移的基因則不受生物體間親緣關系的限制。
第二,傳統的雜交和選擇技術一般是在生物個體水平上進行,操作對象是整個基因組,所轉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確地對某個基因進行操作和選擇,對後代的表現預見性較差。而人工轉基因技術所操作和轉移的一般是經過明確定義的基因,功能清楚,後代表現可准確預期。
因此,人工轉基因技術是對傳統技術的發展和補充。將兩者緊密結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動植物品種改良的效率。
應用領域
目前,轉基因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葯、工業、農業、環保、能源、新材料等領域 。
葯物領域
目前已有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胰島素和基因工程干擾素等葯物。其使用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即轉基因技術),指按照人們的意願,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產生出人類需要的基因產物,以此生產出的葯物原料和葯品。
基因工程疫苗
使用DNA重組生物技術,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遺傳物質定向插入細菌、酵母菌或哺乳動物細胞中,使之充分表達,經純化後而製得的疫苗。應用基因工程技術能制出不含感染性物質的亞單位疫苗、穩定的減毒疫苗及能預防多種疾病的多價疫苗。
已經商業化使用的部分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丙肝疫苗、百日咳基因工程疫苗、狂犬病基因工程滅活疫苗、腸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基因工程疫苗、輪狀病基因工程疫苗、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感染表位重組蛋白疫苗、弓形蟲基因工程疫苗、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基因工程疫苗等。
基因工程胰島素
在2013年舉辦的第七屆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活動上,與會專家指出「中國目前糖尿病患者數達1.14億,全球的1/3」。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所以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以注射胰島素的方式補充人體內胰島素。要獲得胰島素,最初只能從牛和豬的胰臟中提取。但是,每100千克動物胰腺只能提取出4-5克胰島素,產量低,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1980年代初,美國一家公司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了人體胰島素的工業生產。其原理是,將人的基因中負責表達胰島素的那一段「剪切」下來,轉入大腸桿菌或者酵母菌里,通過後者的快速增殖達到人體胰島素的大量生產。全球大多數糖尿病人才得到了很好的胰島素治療。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產業化案例:
國家衛計委2013年7月26日公布,全球3.5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有近1億中國人,全球每年大約70萬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人群中我國占近半。我國乙肝報告病例多年來居所有法定傳染病的首位,約占總傳染病總數的1/3。
20世紀80年代,轉基因乙肝疫苗被研製成功。其原理是,將乙肝病毒基因中負責表達表面抗原的那一段「剪切」下來,轉入酵母菌里。被轉入乙肝病毒基因的酵母菌生長時,就會生產出乙肝表面抗原。而酵母菌是一種能快速生長繁殖的生物,於是乙肝表面抗原就被大量生產出來。這種疫苗技術1994年被引進中國,隨後建成了兩條生產線。1997年9月1日衛生部以衛葯發(1997)第57號文下達了《關於基因乙肝疫苗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1998年1月起停止陽性血漿的採集;已採集的陽性血漿1998年上半年允許投料生產;合格血源乙肝疫苗使用期限截止於2000年底。2001年以後全部使用高安全性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1]
同年,利用酵母菌的轉基因乙肝疫苗被正式批准生產。從此,乙肝疫苗終於得以大量生產,中國政府也開始著手給兒童免費接種、甚至免費補種乙肝疫苗。2009至2011年,我國開展了15歲以下人群免費補種乙肝疫苗工作,共補種6800萬餘人。全面、免費疫苗接種的開展,使我國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感染率降至1%以下;我國每年乙肝新發感染者人數也降到了10萬。根據衛計委的數據,1992年至2009年,全國預防了8000萬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減少了近2000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萬人。[22]
食品領域
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農作物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從而得到轉基因農作物。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作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以及喂養家畜得到的衍生食品,在廣義上都可以稱為轉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被廣泛質疑,國際社會對其尚存有很大爭議。
它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真正的商業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場上第一個轉基因食品出現在美國,是一種保鮮番茄,這項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國研究成功的,但英國人沒敢將其商業化,美國人便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讓保守的英國人後悔不迭。此後,轉基因食品一發不可收。據統計,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確定的轉基因品種已有43種。
如常見的農作物轉入Bt(蘇雲金芽孢桿菌)基因和Ht基因。Bt基因編碼的是蘇雲金芽胞桿菌分泌的一種對鱗翅目鞘翅目昆蟲(比如小菜蛾)有毒的蛋白質,攜帶有Bt基因的農作物在生長時亦能自己產生這種毒性蛋白,因此不需要使用農葯,靠農作物自身殺蟲。這種毒蛋白只對蟲子有效,尚未證據顯示其對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有致毒致敏作用;Ht基因又叫抗除草劑基因,它指導的蛋白質能夠在植物體內分解除草劑物質,使植物獲得抵抗高濃度除草劑的能力。因此在田間噴灑除草劑之後,雜草會因為對除草劑的抵抗力不足而被殺死,而農作物得以正常存活。相對於非轉基因農作物使用機械來除草,種植轉Ht基因的農作物更加經濟。
發展前景
自1996年首例轉基因農作物產業化應用以來,全球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應用快速發展。發達國家紛紛把發展轉基因技術作為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發展中國家也積極跟進,並呈現以下發展態勢:
一是品種培育速度加快。隨著生命科學、基因組學、信息學等學科的發展,轉基因技術研究日新月異,研究手段、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基因克隆技術突飛猛進,一些新基因、新性狀和新產品不斷涌現。品種培育呈代際特徵,全球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已從抗蟲和抗除草劑等第一代產品,向改善營養品質和提高產量的第二代產品,以及工業、醫葯和生物反應器等第三代產品轉變,多基因聚合的復合性狀正成為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重點。
二是產業化應用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個國家批准了24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應用。以轉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為代表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由1996年的2550萬畝發展到2009年的20億畝,14年間增長了79倍。
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種植國,2009年種植面積9.6億畝;其次是巴西,3.21億畝;阿根廷,3.195億畝;印度,1.26億畝;加拿大,1.23億畝;中國,5550萬畝;巴拉圭,3300萬畝;南非,3150萬畝。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來,美國先後批准了6個抗除草劑和葯用轉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個轉基因抗蟲水稻商業化種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哥倫比亞4國批准了轉基因水稻進口,允許食用。
三是生態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累計收益高達440億美元,累計減少殺蟲劑使用35.9萬噸。2008年,全球轉基因產品市場價值達到75億美元。
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批准了「華恢1號」、「Bt汕優63」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BVLA430101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兩個產品分別限在湖北省和山東省生產應用。獲得兩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及其同事。這是中國首次為轉基因水稻頒發安全證書,也是全球首次為轉基因主糧發放安全證書。但是,有關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消息引來了各種擔憂,也引起了部分網民的強烈反對。
中國於2000年8月8日簽署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國務院於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該議定書,中國正式成為締約方。議定書的目標是保證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安全性,盡量減少其潛在的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損害,在缺乏足夠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可對他國試圖入境的轉基因生物及產品採取嚴格的限制與禁入措施。
該公約的第23條規定,對轉基因生物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增加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應在決策過程中徵求公眾意見,向公眾通報結果。
隨著轉基因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轉基因,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於轉基因的諸多爭議。
許多文章和書籍(例如《生化超限戰:轉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陰謀》)是反對轉基因的代表作之一。甚至有反對派把支持轉基因者說成了一種原教旨主義的歇斯底里。來自於支持和反對轉基因技術的聲音在科技原理、監控和意識形態范疇尚存在巨大紛爭。
主要影響
生態系統
減少溫室氣體排量
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發布2012轉基因作物年度發展報告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2》,指出2012年發展中國家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幅首次超過發達國家,並認為發展轉基因作物可減少溫室氣體排量。
ISAAA在年度報告中分析了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影響。報告指出,2011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節約了相當於47300公斤的殺蟲劑,高產的轉基因作物節省了相當於1.09億公頃的耕地,同時其效果相當於減少了約230億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種植轉基因作物不需要大面積野外田間耕作。減少耕作能使土壤中保留更多的殘留物,從而在土壤中捕獲更多的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較少的田間作業也必然降低燃料消耗和隨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3]
轉基因作物因為是人工製造的品種,我們可以把這些品種,看作為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外來種。一般說來,外來物種對環境或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或危險會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有時需10年的時間,或更長的時間。轉基因作物商品化種植至今最長也就是5~6年的時間,一些潛在風險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不一定能表現出來。可是有些風險在實驗室水平上已經證實。如Mikkelsen等證實抗除草劑轉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以通過基因流在一次雜交、一次回交的過程已轉到其野生近緣種中(Mikkelsen et al., 1996)。
對於農田生態系統(Agro-ecosystem),同樣存在各種風險,例如:
導致殺蟲劑用量增加(抗性的選擇和轉運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產生新的農田雜草(基因流和雜交)
轉基因植物自身變為雜草(插入性狀的競爭)
產生新的病毒(不同病毒基因組和轉基因作物的病毒外殼蛋白的重組)
產生新的作物害蟲
對非目標生物的傷害(食草動物的誤食)
動物影響
【真相】這個流言來源於2010年4月16日《俄羅斯之聲》(一個俄羅斯的電台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俄羅斯科學家證實轉基因食物是有害的》。
此文主要介紹了俄羅斯科學院生態與進化研究所研究人員Alexey Surov的一項研究結果。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坎貝爾倉鼠分為四組,都喂給它們常規的食物。不同的是,一組的食物不添加任何東西,一組添加非轉基因大豆,另一組添加轉基因大豆,最後一組則添加更多的轉基因大豆。結果發現,食用轉基因大豆的那些倉鼠,他們的後代相比對照組,在生長速度和性成熟速度上都要慢,並且部分倉鼠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外,在第三代的倉鼠中還發現了嘴裡長毛的畸形。
那麼,這個研究結論究竟有多可靠呢?
首先,這項研究結果並沒有正式發表在科學雜志上。我們檢索了絕大部分重要的科學資料庫(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重要的科學文獻),都未能找到與Alexey Surov博士這項研究相關的論文。在著名的反轉基因專家、國際暢銷書《種子的欺騙》(這是一本關於轉基因食品的最暢銷的書籍。——《生態學雜志》)的作者Jeffrey Smith發表於2010年4月20日的一篇網路文章里,看到了關於這項研究更為詳細的描述。
Jeffrey Smith的文章特別提及Alexey Surov的這項研究預計將於3個月後(也就是7月份)發表。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看到這項研究結果的論文。我們無法猜測論文沒有發表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通過「同行評議」機制的論文結論是不足信的。同時,作為一位科學工作者,在實驗結果尚未發表時,就向媒體透露所謂的「科學結論」,也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Alexey Surov的另一篇文章《一種新的器官異位:一些嚙齒動物口腔中的毛發》 [3]於2009年發表於俄國國內雜志《Doklady Biological Sciences》。文章中描述了實驗室飼養的倉鼠口中長出毛發的發現,並對毛發的生長分布、成分等作了介紹。在文末,作者並沒有發現確切的原因,而是猜測說「可能是實驗室飼養倉鼠用的大豆等食物中的含有的轉基因成分或者是污染物質引起的」。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偶然的觀察結果,而文章也並沒有對產生這種畸形的原因進行考察,也就不能得出是轉基因食物導致這種畸形的結論。
批准作物
截至2013年9月,我國批准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並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業化種植。證書的發放是根據研發人的申請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評審,經部級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後批準的,有效期一般為五年。證書的批准信息已經在農業部相關網站上公布,各批次的批准情況都可以查詢。
取得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一般只用於科研,並不能馬上進行商業化種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要求,轉基因作物還需要取得品種審定證書、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才能進入商業化種植。截至2013年9月,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種子法規定的審批,沒有商業化種植。而之前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番茄和甜椒的轉基因品種,已因為無明顯優勢而被市場淘汰,現證書已過期。
綜上所述,非轉基因即沒有轉基因,是在沒有經過轉基因技術操作的個體修飾詞。
同時,《非轉基因》是也一款Android平台的應用。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非轉基因則是不含轉基因成份或沒有經過轉基因的操作。非轉基因網為您提供轉基因危害信息、非轉基因食品指南,行業資訊等。另外本軟體還帶有周邊定位功能,用戶可以快速尋找到周邊的餐廳美食、商場超市、停車服務等信息,讓用戶更方便的體驗移動生活服務平台。溫馨提示:應用中「關於我們」及「服務」欄目都有熱線直撥功能!在使用過程中請注意!(支持版本1.6及以上固件版本)
⑵ 中國加入了哪些聯合國關於環境的機構
中國加入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一、歷史的回顧:聯合國與環境問題
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環境問題還沒有成為重大突出的國際性問題,人們沒有意識到有必要在國際層面來保護環境,也沒有預期到在環境問題上需要聯合國的行動。因此,《聯合國憲章》中沒有明確提及保護自然環境和促進可持續發展。而今,保護環境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問題可以從憲章第1條和第55條提到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中找到依據。聯合國針對環境目標採用政策、採取措施的權力來源於聯合國憲章上述條款寬泛的解釋以及聯合國的權力。
20世紀中葉以後,一系列重大社會公害事件的爆發,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拉開了一場超越國界的反污染、反公害的環境保護運動。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同時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和平成為其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環境問題就此進入了聯合國的議事范圍。1972年6月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行動計劃》和《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宣言》規定了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行動計劃》成為後來聯合國開展環境行動的指南。根據這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機構和資金安排的決議,聯合國大會建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這次會議標志著聯合國開始全面介入世界環境事務。
在聯合國的6個主要機構中,涉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機構主要有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和國際法院。自聯合國將環中沒境保護納入其重要議事議程以來,聯合國逐步設立了一些有關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機構。這些機構為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世界各國間進行合作的機構和論壇。聯合國大會在通過決議、召開立法會議和發起法典編纂上的權力,使它在與環境問題有關的許多方面的國際法發展上起中心作用。關於召開人類環境、海洋法及環境和發展會議的決定都是聯合國大會作出的。與環境有關的國際法的編纂則主要由聯合國大會的附屬機構國際法委員會進行。聯合國大會還設立了有關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輔助機關和組織,如為執行《21世紀議程》而設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CSD),實施聯合國技術援助計劃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國專門處理環境問題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安全理事會對環境問題的處理主要是1991年安理會通過了第687/1991號決議,認定伊拉克對其侵略科威特所造成的環境損害負責。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主要負責協調聯合國及各專門機構的經濟與社會工作,其中包括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如接受並向聯合國大會轉呈環境規劃署理事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國際法院1993年設立了一個環境庭,專門處理環境案件。
二、聯合國與環境保護展望:任重而道遠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成員之間就環境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談判,簽訂了包括保護臭氧層和控制有害廢物跨國轉移的條約。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提交給聯合國大會的報告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提出:由「在保護一切發展所依賴的環境資源的同時,確保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經濟利益」的發展觀來代替「完全以無節制的經濟增長為基礎」的發展觀。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鍵培迅里約熱內盧召開,通過了《里約宣言》、《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21世紀議程》。《里約宣言》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原則;《21世紀議程》是一個關於發展和環境的全球行動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開發計劃署根據《21世紀議程》中倡導的機構改革攜手合作,對1992年成立的為執行《21世紀議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負責。上述公約已成為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文獻。
(一)荒漠化問題
聯合國對荒漠化問題的關注開始於1977年,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召開了首次「聯合國荒漠化大會」,討論荒漠化問題,並將該問題列為一項全球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會議制定了《防治荒漠化行動計劃》,旨在幫助受影響國家擬訂計劃對付荒漠化問題,並促進和協調國際社會所提供的援助。198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世界土壤憲章》,隨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制定了《世界土壤政策》。在第39、40兩屆大會上,經社理事會就荒漠化和乾旱問題向聯大作了報告。
第40屆聯大作出決定,以後所有與荒漠化和乾旱有關稿此的問題均列入」荒漠化和乾旱」議題予以考慮。進入20世紀90年代,荒漠化問題的解決有了實質性進展。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中概括了荒漠化問題。1994年《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簡稱《防治荒漠化公約》)在巴黎簽訂,1996年12月26日生效。《防治荒漠化公約》注重土地生產力的提高、土地的改造以及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養護、管理。根據《防治荒漠化公約》,防止荒漠化的行動將定期由聯合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成員大會進行審查。為防治荒漠化,聯合國的各個機構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一個特別項目業已調動了4億美元的資金,外加以共同籌資方式募集到的3億5千萬美元。這些資金將用於受荒漠化嚴重威脅的25個非洲國家的防治荒漠化專項項目。但是世界上很多地區的土地荒漠化仍在不斷發展、擴大,直接威脅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聯合國和世界各國在治理荒漠化上還任重道遠。
(二)生物多樣性問題
20世紀70年代簽訂了一系列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國際公約,這些公約涉及到生物多樣性的各個方面,包括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濕地、遷徙物種、酸雨等。其中《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執行,《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負責執行。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管理委員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意在通過一個公約將現存的各個不協調的公約統一為一個整體,這促使了1992年裡約會議上達成的框架性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產生。2000年1月依據CBD,締約國會議通過談判正式通過了CBD的補充協議———《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該議定書意在尋求保護生物多樣性免受由現代生物技術的改性活生物體、轉基因產品潛在危險的影響。2002年8月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發表了《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承諾》中同意保護和恢復地球的生態一體化系統,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自然延續,作出至遲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樣性消失率的承諾。為了落實約翰內斯堡會議議定的目標,2003年5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公布了一份針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具體行動計劃和時間表,該行動計劃主要目標包括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即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樣性消失率。2004年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部長級會議通過《吉隆坡宣言》,決心通過更有效和協調一致的努力來實現到2010年年底前大幅度降低全球生物多樣性消失率的目標。《宣言》呼籲各國政府把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與各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建立更多的陸地和海洋保護區,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環境保護的援助。
2005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更多的自由》報告中提出「要扭轉生物多樣性消失的趨勢,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應當各自或集體採取步驟,實施《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及約翰內斯堡會議關於至遲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樣性消失率的承諾。」但是,國際上各國之間的利益沖突,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各國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問題,都使生物多樣性問題不易解決。
(三)氣候變化問題
氣候變化問題首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是在1979年的第一屆世界氣候大會上。在隨後的幾年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世界氣象組織舉行了與氣候變化問題有關的活動,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產生做了准備。1990年聯合國大會成立了關於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1992年6月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旨在使國際社會能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阻止全球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1997年在該公約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上通過了《京都議定書》,要求到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議定書已經在2005年2月生效。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排放總量四分之一的美國並沒有在該議定書上簽字,導致該議定書目標很難實現。除上述的公約及議定書外,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聯合國的工作還表現在聯合國框架內,世界氣象組織就地球大氣層和全球氣候的狀況及其變化情況提供的科學意見。2002年舉行的約翰內斯堡會議議定,減緩氣候變化和其他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形態的主要責任,必須由主要造成這些問題的國家承擔。這種義正詞嚴,合情合理的話語,還缺乏將之轉為普遍國際法的機制和力量。
綜上所述,聯合國在環境與發展領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環境與發展領域也離不開聯合國。當前聯合國在環境和發展領域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在進一步推動全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征途中,聯合國還任重道遠,有待聯合國與世界各國、全人類的共同努力
⑶ 中國有沒有加入 塔赫納生物安全協定書
2000年8月,全世界70多個國家簽署了 「生物握團敬多樣性公約」的或差《卡塔赫納生物安全協定書》
我國是在2005年正式核准段慎加入的。
⑷ 在聯合國環境署推動下並於1992年6月通過的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生物資源的法律文件是什麼
在聯合國環境署推動下並於1992年6月通過的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生物資源的法律文件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於1992年6月1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內羅畢通過,1992年6月5日,由簽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
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設秘書處設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是全球履行該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一切有關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大決定都要經過締約國大會的通過。
(4)中國與什麼簽署了生物安全協定書擴展閱讀:
中國於1992年6月11日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是簽署和批准公約的「元老」之一。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又獲得了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多年來,中國在履行公約、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展現了不一樣的行動力。
中國已將生物輪陪多樣性保護提升至國家宏觀戰略高度蔽岩,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環保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已建成自然保護區2729個,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並已基本建成以自然保護區為骨幹,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保護臘並蠢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體系。
⑸ 中國加入哪些與動物保護有關的國際公約
1、《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因為該條約系於1973年6月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所簽署,所以世稱:華盛頓公約。1975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於1980年12月25日加入了這個公約,並於1981年4月8日對中國正式生效。
2、《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
該公約是為了養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維護世界人民的共同權益而形成的一部區域性公約。中國於2006年9月19日加入該公約,自2006年10月19日對中國生效。
3、《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為保護全球濕地以及濕地資源,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薩爾共同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約》)。中國於悶攔蔽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
擴展螞州資料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按物種受國際貿易威脅的程度,將三萬多種瀕危動植物分別列入3個附錄內。
附錄I包括超過800個瀕臨絕種的高度瀕危物種。這些野生品種的商業性貿易已被禁止。為商業目的而圈養繁殖的動物(而該圈養繁殖作業已在《公約》注冊),以及為商業目的而人工培植的植物,一概被視為附錄II物種。
附錄II列出超過32000種物種,它們目前雖未瀕危絕種,但如對其貿易不嚴加管理,便可能變成有絕種危險。這些物種可以貿易,但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
附錄III的物種為個別締約國認為要求國際合作管制其貿易的物種。這些物種的貿易必須附有準許證或來源地證明衡擾書。
⑹ 我國或其他國家在對待轉基因生物及轉基因食品有哪些法律規定,並解釋這些法規所針對的安全性或其它問題。
國際組織轉基因食品管理
1993年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就提出了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實質等同性原則,即轉基因產界作為食品、食品添加劑或飼料時,必須與市場上出售的同類常規產品做「實質等同性」比較。其比較內容主要包括:天然有毒物質含量的變化;營養成分及抗營養因子的改變;過敏原及過敏性反應的變化;農藝性狀表達及導入基因的穩定性;標記基因的安全性。
2000年聯合國(UN)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通過了關於轉基因食品的貿易管理規則:出於對健康和環境的關注,任何國家有許可權制轉基因食品的進口。聯大的生物多樣化協議還規定:轉基因商品在裝運中應貼有標簽,註明其中「可能含有被修飾過的基因」。 2000年聯合國制定了轉基因產品(GMo)貿易協定——《卡塔赫納生物安全協定書》,並已由62個國家簽署通過。協辯乎廳定中規定:任何含CM0的產品都必須粘貼「可能含有 GMO」的標簽;出口商必須事先告知進口商,其產品是否含有GM0。2001年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下世界上第一個評價轉基因食品是否符合健康標準的原則,即轉基因食品在推向市場前,必須經過政府的檢驗和批准,必須符合衛生標准,特別需要檢驗轉基因食品引起過敏反應的可能性。
部分國家轉基因食品管理
美國是轉基因食品的發源地,也是當今世界上轉基因食品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 1983年,全球第一個轉基因農作物——馬鈴薯就誕生在美國。據估計,目前美國的零售食品中60%以上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都是轉基因產品。
美國是使用轉基因技術最廣泛的國家。 1992年,美國制定了轉基因產品監管協調框架,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嚴格的安全性評價。一種基因作物要投人生產,需要同時接受3項審核,農業部(USDA)負責監管基因作物團間試驗的結果,食品與葯品管理局 (FDA)負責對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審核,環保署(EPA)則負責對該基因作物影響環境的評估。
目前,已有51種基因成分通過了FDA 的審查獲准進入市場。2001年1月,FDA還出台了轉基因食品管理草案,規定來源於植物且用於人類或動物的轉基因食品在進入市場前120天,必須向FDA提出申請並提交相關資料,以確認產品與相應的傳統產品的等同性。FDA規定,只要某種基因產品的自然特性與傳統方式生產的作物無明顯差異,則無需特別標識,只有當該基因產品的外觀及特性與傳統生產方式生產的產品有明顯差異時,才需強制標識。
巴西在查清轉基因食品及作物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之前,暫停生產轉基因大豆。
歐盟對轉基因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持謹慎態度。2002年7月上旬,歐盟委員會遵循 「謹慎原則和對消費者負責的精神」,制定了新的轉基因食品法規。新的法規規定,凡涉及轉基因作物及其衍生食品的上市必須實行許可和標簽制度。該法規受到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各主要黨派頃褲的歡迎,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健全的轉基因法規。
為進一步加強管理,歐盟農業部長理事會於今年7 月22日通過了新的轉基因產品條例。該條例將經歐盟各國部長組成的理事會攜隱批准後正式生效。根據新條例,歐盟將簡化和統一食品的上市審批程序。同時規定轉基因物質含量在0.9%以上的所有轉基因產品,包括農作物、食品、動物飼料初植物油等,必須清楚地標明「本產品為轉基因產品」。
英國政府支持發展生物 科技,但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態度。政府立法規定,在開展轉基因食品研究項目前,必須就該產品對人、其它植物、環境等是否有害進行評估。相關項目審批機構為健康與安全執行委員會 (HSE)。由新產品加工顧問委員會(ACNFP)、獨立的專家委員會、大學和研究所有關人員共同進行評價工作。
ACNFP要求申報單位必須提供產品成分、作用、穩定性、營養特性、遺傳轉移的可能性方面的材料。但對轉基因食品是否需要像葯品那樣進行檢測和審批還存在爭議。在英國,大型連鎖超市和餐廳不得出售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等食物,多數地方禁止學校和老人院的餐廳使用轉基因食品。從1999年 9月開始,要求餐飲行業必須在菜單上標明食品里的轉基因成分,否則將被處以罰款。
法國政府一貫堅持積極研究、慎重開發的政策。早在1997年就明確要求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必須標識是否為轉基因產品,並且禁止除玉米以外其它農產品的種植。法國醫學科學院日前發表公告,呼籲建立長久的評估和生物監測預警系統,建立規范的轉基因產品標識體系。
德國的立場與法國基本一致,1997年就已公開宣布,不用轉基因大豆和菜子油原料生產的油加工製造人造奶油。
泰國作為全球大米出口第一大國和其它食品的主要進口國,對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關心日益增強,在未經科學證明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之前,泰國禁止進口轉基因種子。
中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採取的是「積極研究、慎重推廣、加強管理、穩妥推進」的方針政策,並已制定了非常完整和嚴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法規,以確保轉基因技術的平穩發展和應用。2001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隨後,國家農業部亦於去年年初對外公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三個配套文件,以強化規定中國對轉基因農作物實行安全評價審批和標識申報制度c 2002年7月15日,上海市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了《關於對農業轉基因生物進行標識的公告》。
澳大利亞醫療協會和澳大利亞公共健康協會認為,目前對轉基岡食品的測試尚不足以保證其「長期安全性」,人們對這種食品要謹慎從事。這些機構還呼籲停止生產轉基因食品,直至有新手段來評估這種食品的真正影響。另一方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部分科學家認為,通過降低食物中「化學殘余物」 的水平,可以提高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並有利於食品存放。
(信息來源:《中國醫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