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9年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同時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 中蘇之間的裂痕加大。
從美方來說,美國經過二十幾年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逐漸意識到外交政策的失敗,而當時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劣勢,不得不考慮改善中美關系。中蘇關系的惡化為中美關系改善提供了契機。
1966年2月12日, 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講話中提出, 美國應在堅持抵制亞洲共產主義擴張的同時, 嘗試同中國接觸的可能性。邦迪的講話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松動的開始。
自邦迪的講話起, 美國官員改用「北京」來稱中國的首都, 而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沿用「北平」的稱呼。作為對這些變化的回應, 中國政府於1966年春傳達給美國政府一個信息:如果美國不侵略中國和越南北方, 而且不轟炸紅河河堤, 中國將不直接介入越南戰爭。美國政府接受了這一條件。
1966年7月,約翰遜總統在一個題為《亞洲和平的要素》的講話中, 呼籲在亞洲的敵對國家相互和解, 重申他對進行雙邊接觸的興趣。這是15年來第一位美國總統對新中國做出的最為和解的姿態。
(1)中國和美國如何建交擴展閱讀:
中美建交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結束了長期的對峙,開始了兩國關系的新階段。
2、提高了兩國的戰略地位,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重大的意義。
3、有利於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
4、中國處於美蘇之間的關鍵性制衡地位,使中國戰略地位空前提高。
中美建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西方關系突破的標志性大事。30年來,在兩國幾代領導人和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取得了歷史性發展,雙方在廣泛領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與日俱增,中美關系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