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53式重機槍有哪些戰績
一些軍事愛好者對國產53式7.62毫米重機槍並不陌生,這不僅因為它是「國」字產品中的第一機槍,更主要的是它有著驕人的戰績和不凡的身份。
原蘇聯sg43機槍是中國53式重機槍的「母體」。這個「母體」不僅經受了二戰的考驗,也在朝鮮戰爭中大放光彩。53式重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二次供彈,能實施長點射和短點射。該機槍無論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且高寒、缺氧的中印邊境地帶,還是在熱帶雨林的越南山地,都表現出了良好的適應性。
53式的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鍾,戰斗射速為300發/分鍾。良好的武器機械性能,再加上強大的射速,使敵人產生心靈的震撼,膽小一點的敵人當聽到53式的怒吼時,立馬精神緊張。
美中不足的是,53式重機槍採用笨重的輪式槍架,全重40.4千克,不僅士兵不勝重負,在山地作戰中更暴露出不利的一面。有時為了在山坡上架槍,不得不由其他戰士用肩膀架起一個架輪。
該槍一般是編在步兵團機槍連和步兵營機炮連里。一挺槍編六七名戰士,為一個最小作戰單元,平時以連為單位集中管理與訓練,戰時配屬到步兵連戰斗。其主要任務是以有效的火力支援步兵連作戰,有時對空射擊,為步兵提供空中安全。
1952年10月前後,我志願軍在三八線附近的部隊已經使用上了擬定名為53式的重機槍,新槍下到部隊一經使用就受到戰士的歡迎。這槍在防禦作戰中優勢最明顯,因為機槍設有護板,槍手在戰場上的生存系數高。在火力攔阻敵人的攻擊中,用戰士的話講,機槍像割草機一樣,使前沿的敵人一排排倒下。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一次,為阻擊潰逃印軍,重機槍火力發揮了重大作用。敵「拉加普特」聯隊第2營營部和第4連,共140餘人企圖向後方退縮,我邊防某部配屬的兩挺53式重機槍架在距敵1000米距離的有利地形上,形成了絕對的火力優勢,使敵動彈不得,為我方迫擊炮佔領陣地贏得了時間。最後打掃戰場時發現,死亡的敵人中有30多人是被53式重機槍擊中的。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戰爭中,53式重機槍更是一展神威。有資料顯示,越南人民軍1972年的春季攻勢中,僅4月9日~19日,平定地區軍民就殲敵3700名,輕武器殺傷人員佔80%,而53式重機槍殺傷人員占輕武器殺傷人員的50%。曾大難不死且後來訪問過越南的美軍退役中士約翰說,當時聽到對方猛烈的槍聲,並能感覺到子彈在頭頂呼嘯,真恨不得鑽進地下面。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53式才完全退出人民軍隊現役序列。1884年,世界上第一挺真正的機槍,即馬克沁機槍問世,至今機槍已經走過漫漫120年歷程。在這120年中,機槍在彈火紛飛的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機槍在英文中稱作「machinegun」,我國早期也有人稱之為機關槍。
據說,世界上第一挺機槍是由一位叫伐商的比利時工程師於1851年設計的,這是一種擁有50根槍管,使用硬紙殼製成的彈殼槍彈,該槍曾在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但不久便銷聲匿跡。1861年,美國人加林特研製出了的4管的集束管武器,並逐步發展到6管、10管。這種機槍曾在俄土戰爭中使用過,馬克沁機槍問世後,它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馬克沁機槍威力巨大,射速高達600發/分鍾。1893年,羅得西亞警察曾使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士兵的猛烈進攻,當場擊斃3000多人。當馬克沁拿著自己研製的機槍到德國為國王表演後,國王驚呼:「此乃我需,別無其他。」
一戰中,馬克沁機槍成為射殺士兵最多的武器。一戰後的近30年,各國又相繼研製了結構不同、性能各異的機槍。比較著名的有蘇制7.62毫米dp式輕機槍和捷克7.62毫米zb-26輕機槍。而舊中國的國民黨軍隊則將捷克的zb-26作為自己的制式裝備。
二戰期間,德國人在mg34機槍的基礎上,又研製出了mg42機槍。1942年秋,德軍在突尼西亞卡塞林山口同美軍的一場惡戰中,mg42的槍聲像撕亞麻布一樣,嚇得數千名美國兵驚呼:這挺機槍太厲害了!約2400名美國士兵在mg42的威力下舉起了雙手。
1959年,蘇聯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加長、加粗槍管,改成rpk輕機槍,使其既具有突擊步槍的輕便靈活,又有接近輕機槍的點射精度和火力持續性。與此同時,美國人研製的m60通用機槍也是經典的槍型。
上世紀60年代後,小口徑班用機槍應運而生。小口徑機槍可分兩種,一類是專門設計的輕機槍,如比利時的「米尼米」、西班牙的「阿梅利」和新加坡的「烏蒂瑪斯」等;一類像ak槍族那樣,以小口徑突擊步槍為基礎,換裝重型槍管和加裝兩腳架後成為與步槍同一槍族的輕機槍,如英國的l86a1式輕機槍和奧地利的aug輕機槍。
大口徑機槍通常口徑≥12.7毫米。二戰中,大口徑機槍曾是有效的防低空武器。現在,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已由原來的以高射為主轉為以平射為主,14.5毫米防空機槍則仍以高射為主。目前,世界上現裝備的大口徑機槍主要是這兩種口徑。進入21世紀,機槍雖然在未來戰場不會出現當年橫掃千軍的壯觀場面,但機槍仍然是士兵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貳』 中國男籃在世界盃都取得過哪些傲人的成績
我們中國籃球隊是在1978年開始正式的征戰世錦賽,這也是當時第1次征戰世界,是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舉行的。並且當時中國籃球取得了第11名的好成績。此後我們國家也一直都在參與到世界錦標賽世錦賽的舉行,到如今應該是第9次,我們中國男籃上世界盃發起攜晌征輪埋討。前面幾次的征途之中,我們也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打入了一次8強,兩次16強。
隨後三年裡,比如說,02年06年,10年,我們國家都是一直穩定在十幾名左右。但是如今我們臘隱螞國家對於籃球也是更加的重視,籃球小將也是發揮的逐漸的穩定,所以說也是很有希望能夠打出我們中國的風采。
『叄』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國的成就有:
1、兩彈一星:臘祥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圓局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中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誕生:
我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103機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誕生,並於1958年交付使用。參與研發的骨幹有董占球、王行剛等年輕人。
3、珠港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
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該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4、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
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5、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於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號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做任務後,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這標志著中橘局讓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肆』 中國在歷史上有過哪些在世界稱雄的戰績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稱雄的領域,一個是達到什麼什麼程度算是稱雄。泛泛而言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中國一直是世界頭號強國的。當然綜合實力最強的是唐朝,這其中尤以唐玄宗安史之亂前那一瞬間最強,那時候按照經濟而言,唐朝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90%還多隱陵鍵,從唐太宗開始到唐玄宗滅掉的能在歷史上留有一席之地的民族性政權達到43個。剩下的日本等國也非常恭順。整個遠東只剩下吐蕃和南詔 就是後來的大理保持了獨立性。唐玄宗年間漢人勢力第一次越過西域,達到河中地區,與伊斯蘭勢力爭雄,唐朝的影響力在那個年代是十個美國都拍馬趕不上的。
如果算上蒙古的話,當然蒙古算不算中國都還兩說。蒙古的軍事勢力也的確算是世界爭雄了,當時北線蒙古遠征軍達到波蘭匈牙利地區,南線一度達到伊斯蘭聖雄薩拉丁後人的埃及王朝邊界,但是與北線大勝不同,南線蒙古敗給了埃及馬穆魯克騎兵。因此蒙古沒有到達地中海。很奇怪的是蒙古沒有對孱弱的東汪如羅馬下手,兩路兵馬一路從黑海北邊劃過,一路從中東劃過。正好把東羅馬包在中間沒動。但是蒙古征服了花了子模,將伊斯蘭文明打擊的夠嗆,俄羅斯地區也被征服。這個軍事上稱雄是毫無疑問的。
至於其他朝代,明代時期只能算稱雄一方,朱棣靖難時期,河中霸主瘸豪帖木兒,以蒙古河中波斯阿拉伯乃至小亞細亞地區的繼承者身份,起兵60萬准備入侵明國,卻在新疆那兒一病不起,直接滾蛋了,隨後他基業四分五裂,所以有帖木兒在明朝前期是沒資格稱雄的,中後期大航海時代興起,明朝已經徹底衰弱,就連豐臣秀吉這個靠喔草灶巧鞋發家的猴子都敢跟明朝叫板。
清代更不用說了。懶得動嘴。
宋代,在經濟和文化上稱雄世界是沒問題的,至於政治軍事上么。。。。。。。。。我覺得他連同時期的薩拉丁都有點夠嗆更何況遼金呢。
唐代以前,統一的大王朝只有秦漢了,但是很可惜,同時也正是西方羅馬帝國的時代。稱雄世界實在不好意思說出口的。
『伍』 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派遣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爆發後,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岩,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灘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其間因爆破,墜岩,墜江,土石重壓,惡性痢疾而死去的民眾不計其數。1938年底通車,從此,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
抗戰開始後,日本圖謀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援華活動。1939年冬,日佔我南寧,斷我通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
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狂轟爛炸;6月迫使法國接受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盡管如此如此,日寇並不罷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並與泰國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後因情況變化取消),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陸』 中國遠征軍都有哪些戰績呢
中國遠征軍揚威緬甸
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分兵進犯東南亞各國。12月15日,日軍佔領了緬甸最南端的城鎮高東等地和三個機場。12月23日至25日,日軍轟炸仰光,緬甸形勢岌岌可危。英國為了挽救其在緬甸的危機,於12月25日與中國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在美、英兩國的建議下,於1942年1月2日成立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該戰區包括中國、越南、泰國和緬甸,由蔣介石任總司令,美國將軍史迪威任參謀長。從此,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組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1942年1月初,氣焰囂張的10萬日軍分三路入侵緬甸。緬甸戰場上打響了大規模的保衛戰。為了援助緬甸的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為了保衛滇緬公路,從2月16日起,我國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遠征軍由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組成,軍長分別是杜聿民、甘麗初、張軫。3月1日,滇緬公路上車輪滾滾,空中有盟軍的飛機護航,在遮放集結的遠征軍乘上英軍的紅頭大卡車,直奔國門畹町而去。這是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一次派遣軍隊出國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後第一次援助他國作戰。這次出兵,受到了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後,戰局已十分危急。為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遠征軍立即組織了東瓜戰役,集中7個師的兵力,將敵五十五師圍困在仰光北面的東瓜。3月19日戰役打響。遠征軍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採用「深築高坑、坑道串通、廣設埋伏、近距殺傷、利用夜間、短促突擊」的戰術,激戰12天,消滅敵人5000多人,俘敵400多人。這就是有名的「東瓜大捷」。六十六軍於4月上旬入緬。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軍第一師及戰車營已被日軍包圍了兩晝夜,他們糧盡彈缺,水源斷絕,一再告急。六十六軍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少將率部奉命救援。經過3天苦戰,擊潰了日軍主力,日軍丟下1200多具屍體狼狽退出陣地。是役,遠征軍克復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軍7000多人,取得了入緬作戰之後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大捷後,齊學啟將軍因公與師部失去聯系,與本師負傷官兵18人向深山覓路西進,追趕師部。在離荷馬林20英里處遭日寇騎兵追擊,在機槍掃射之下,16人壯烈犧牲,1人落水逃生,齊將軍頭部中三彈、身中四彈,倒卧血泊中昏迷過去。他蘇醒後,方知重傷被俘,被關在仰光中央監獄俘虜營。1944年5月,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赴仰光勸降,遭齊將軍嚴辭拒絕。1945年3月7日,齊將軍在獄中被漢奸行刺,於13日去世。馮玉祥將軍曾在詩中贊頌齊將軍:「還有將軍齊啟學,寧死不屈世驚嘆……壯烈足稱中華魂,光輝史冊萬萬年。」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輝煌的戰績開始,一度扼制了日軍的猖狂進攻,對整個戰局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特別是東瓜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和棠吉攻擊戰的勝利,為中國軍隊打出了軍威和國威,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響。
然而,事與願違,因盟軍指揮失策,協作不力,加之日軍於1942年4月28日偷襲臘戍成功,切斷了我方後路,16萬盟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由主動陷入被動,並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悲劇——兵敗「野人山」(克欽山)。在這場災難性的國際大撤退中,中國遠征軍除了第90師、第96師、第200師、新28師、新29師的殘余部隊得以撤退回國外,歸路被截斷的其他幾個師只好於5月15日通過胡康河谷的原始森林撤往印度,其中新編38師跟隨英軍撤入印度利多,保住了隊伍。北撤的遠征軍殘部進入克欽山,彈盡糧絕,飢寒交迫,在縱橫千里、地老天荒的原始熱帶叢林中艱難跋涉,與野獸和熱帶傳染病進行殊死的拚鬥……這片地球上的黑三角,竟吞噬了無數遠征軍官兵!一個半月前出征時浩浩盪盪的10萬之眾,僅殘剩4萬多人,那6萬人多數不是在戰斗中死傷,而是在潰敗中被俘虜、被炸死、被餓死和被傳染病奪去生命。於是,緬甸全境淪陷。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晤,決定在中印緬戰場反攻日軍,奪回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供給線,並重組遠征軍戰區,由陳誠任司令長官(不久衛立煌接任),節制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14個師,總兵力達16萬餘人。中國駐印軍6萬人,也已早有準備,於同年10月從印度阿薩姆省出發,反攻緬北日軍,形成了三麵包圍日軍的有利態勢。12月,中國駐印軍在於邦打響了反攻緬北戰役的第一仗。1944年3月,肅清了胡康河谷之敵,並攻入勐拱城,直逼緬北重鎮密支那。與此同時,滇西遠征軍於年初強渡怒江天險,進入高黎貢山地區,與駐印軍對敵形成東西夾擊的態勢。8月底,中美盟軍以傷亡5000多人的慘重代價,奪取密支那,挫敗了曾經在中國發動蘆溝橋事變的日軍「常勝師團」——第五十六師團。10月中旬,中美盟軍南攻八莫,12月收復南坎。1945年1月27日,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中緬邊境的芒友會師。至此,緬北戰役取得了勝利,接著揮師南下光復臘戍,重新開通了滇緬公路。
根據戰後盟軍公布的檔案材料,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兵員為10萬人,傷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5萬人是在撤退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盟軍傷亡及被俘約1.5萬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為中緬關系史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患難與共的中緬兩國人民,將永遠珍惜這經過戰火考驗的「胞波」友誼。
『柒』 中國男籃世錦賽最好成績
第8名。
1994年加拿大世錦賽,蔣興權為主帥,胡衛東、劉玉棟、孫軍、鞏曉彬等球員為核心的中國男籃孫如以2勝6負的戰啟掘績,最終獲得了第八名,這也是中國男籃迄今為止在世錦賽當中獲得的最高排名。
為中國男籃立下赫赫戰功的這批球員,日後也被稱為黃金一代。
1978年,中國男籃首次出征男籃世錦賽。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辦的第8屆男籃世錦賽中,以穆鐵柱、張衛平等球員為核心的中國男籃展現出了中國男籃該有的實力,他們102-90擊敗韓國,115-112險勝多米尼加,最終以2勝5負的戰績,拿到了第11名。
然而,1998年希臘世錦賽,中國男籃便沒有獲得參加世錦賽的資格。1986年西班牙世錦賽,中國男籃一共出戰了10場比賽,獲得了4勝6負的戰績,最終奪取了第九名。本屆世錦賽中國男籃創造了多項紀錄。
10場比賽為歷屆中國男籃世錦賽之旅打的最多的比賽場次;4場勝利為中國男籃歷屆世錦賽贏的最多的比賽場次;第九名也是中國男籃世錦賽首次殺進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