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1、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要深入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和精神實質,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強大生命力。要科學領會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特別是要領悟和體察經典作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戰略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與駕馭全局能力。
2、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關鍵是要牢牢把握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把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任務、目標結合起來,堅持和讓鋒鉛用好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防止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干擾。要突基核出問題導向,著眼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把「用」落實到解決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坦好踐問題上來,落實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
3、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既要及時跟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要注重吸納一切有益的人類文明成果,推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
(1)馬克思主義如何與中國相結合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國的實踐、中國的歷史傳統、中國的民族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正是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當前,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從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際出發作出新概括、獲得新認識、形成新成果;堅持問題導向,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關注和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為解決新時代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以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密切關注和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新成果。
㈡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經歷了幾次結合
1、第一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
第一次渣老結合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世梁(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三大改造」)。
第一次結合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2、第二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搜梁運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的結合。
第二次結合的理論成果包括:
①發展了的毛'澤東思想;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等等)。
3、兩次結合的時間分界線是1956年。
㈢ 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一、中國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使中國共產黨人最終選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中國共產黨創立之時,中國所面對和需要解決的最大的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一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不斷推進的偉大歷程
「使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的任務則更重、更艱巨。做好結合的文章,其基礎和前提,就是釐清並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真正了解並懂得中國的實際即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求解放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選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中國人民經歷了在黑暗中長期探索和徘徊、對各種主義和思潮反復比較之後的歷史選擇。
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在這個歷史大潮中,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㈣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經過了幾次結合
1、第一次結合,是在1935年遵義會議以後,而就全黨來講,則是在1941年延安整風以後。
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等都曾經提出過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應用到中國的實踐當中去的思想,但在黨的幼年時期,對於這個問題還沒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統一的認識。黨的中央領導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義會議以後,而就全黨來講,則是在延安整風以後。延安整風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為全黨的共識。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他指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
2、第二次結合,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到1997年中國共產黨十五大,鄧小平理論正式確立。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春激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主題進行了科學回答,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道。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論形態的偉大創新。
(4)馬克思主義如何與中國相結合擴展閱讀:
科學內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
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扒中襪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培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根植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㈤ 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就是將馬克銷亮滑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一、要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相結合。二、要把發展理論同運用理虧臘論相結合。三、中國的實際需要馬克思的指導,同樣的,馬克思主義也需要中鍵廳國實際來驗證,豐富,才能發揮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
㈥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兩次結合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兩陸飢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早改返革命與建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這一歷史進程大體上可分為五個時期:開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繼續發展、曲折發展階段。
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闡明了中國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國的理論,也建立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理論,是一個科學的思想體系,是我殲液們黨的正確的指導思想。
(6)馬克思主義如何與中國相結合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的政治信仰,在偉大的歷史進程中顯現出巨大的指導作用,根本原因就在於它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
因為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才能實事求是,防止教條主義;因為與時代發展同進步,才能與時俱進,防止固步自封;因為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以人為本,防止官僚主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生機與活力的奧秘所在。
㈦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結合
1、第一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
第一次結合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三大改造」)。第一次結合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
2、第二次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的結合。
第二次結合的理論成果包括:發展了的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等等)。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
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這就揭示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由此人們可以自然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
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8頁)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旦走出書齋,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
反過來則橋局說,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上的先鋒隊——共產黨,要想成消雹功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把這一原理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用新的實踐、新的內容、新的語言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互為依託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孫讓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力量源泉。
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如何實現的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過程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
1、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
2、馬克思主義中國文化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包括實踐詮釋,而且包括文化解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內容要在中國社會實踐和中國文化傳統兩個維度上展開。與中國實踐和中國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基本途徑。
二、只有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結合、融合、磨合、整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確立,以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才能成為現實。儒家講的「行」「躬行」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學說之間,傳統文化講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馬克思主義強調的改造世界之間,中國哲學講的相反相成、物極必反與馬克思的辯證法之間,傳統文化中的「大同社會」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共產主義之間,都有某種契合和相通之處。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中所蘊涵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與發展,並為人們選擇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基因。
這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需要民族性的形式,也需要民族性的內容,需要內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鏈接。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兼容性和柔韌度,在於它的開放性和現代性,從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以人為本」,到構建和諧社會體現的「以和為貴」,滲透著中國文化傳統的思想精華,彰顯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內涵。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面向2l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反映時代特徵和實踐要求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並根據實踐的新鮮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先進性、不斷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液鬧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斗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理論成果。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鬧悄罩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理論高度,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範,又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在實踐中推進理論創新打開了新的理論視野。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而奮斗的根本指針。
四、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宏偉目標令人振奮又十分艱巨。在實現這個目標的征程中,我們將長期面對以下三個重大課題:
1、要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在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國發展的主動權。
2、要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3、要科學運迅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始終為團結帶領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能否始終解決好這三個重大課題,關系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重大課題提供了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指明了方向。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最新發展,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就使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明確了指導思想,使黨的執政有了共同的理論基礎,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始終具有強大的力量。
㈨ 現實中怎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但不能抽象地空洞地談,必須堅持實踐觀點,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立足於解決中國的具體實際問題,著眼於中國正在做的事情。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所處的時代特徵相結合。也就是說,要從世界發展潮流中看待中國,從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中把握發展大勢。沒有這一條,我們在實踐上就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理論上也不能實現與時俱進,從而就會落後於時代,被時代大潮和歷史潮流所拋棄。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從廣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也屬於文化范疇,要使這樣一種理論形態為中國廣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須使之與中國歷史文化相結合、相融合,使之在中國真正落地生根,成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辯證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並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能力,提升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性與世界性,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面向未來、價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發展的內在需要。
(9)馬克思主義如何與中國相結合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進程,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日益結合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
黨在幼年時期,由於理論准備和實踐經驗都不足,對於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不甚了解,還不善於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使中國革命走了一些彎路,出現了嚴重的曲折。遵義會議以後,黨的理論和實踐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的基礎上,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
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的新變化,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關繫到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深化了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繼續推進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迎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開拓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境界,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雖然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面對著不同的歷史任務,具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這是它們的基本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
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如何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的
馬克思主義是指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但是無產階級是指工人階級。中國當時的工人階級太卜扮態小太弱,農民才是社會主體。最後中國沒有按照蘇聯模式工人起義,而是農民革命,奪型源取政權缺寬。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