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傳承孝文化
1、利用談話引導幼兒知道孝。 2、引導幼兒讓幼兒觀察自己父母對待長輩的孝行。 3、利用故事和視頻教育幼兒。 4、利用傳統節假日對幼兒進行孝的傳承。 5、利用我國傳統佳節中親朋好友對長輩的孝心進行言傳身教。 6、隨時隨地教育。 7、隨機教育,比如在公共場合見到孝的言行,都可以對幼兒進行教育。
B. 如何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學生教育環境孝,作為我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起到了積極作用,可以說功不可沒。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一段時間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對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不夠重視,在學校教育領域中幾乎是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孝為何物的人比比皆是,社會上忤逆不孝的人和事也屢見不鮮。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急劇轉型,獨生子女比例的不斷增大,人囗老齡化的加劇,一對年輕夫妻至少要贍養兩對父母,後輩對長輩奉行孝道已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加之部分青少年的孝道觀念處於斷裂與沖突之中,他們的家庭觀念淡化,功利思想嚴重,責任感缺失。因此,在學校開展孝道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和需要。這既是社會賦予教育工作者的歷史重任和神聖權利,更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一個重要內容。
一、注重校園環境,營造孝道教育氛圍
花峴子學校始終將良好教育氛圍的營造作為一種重要教育資源和教育途徑,強調學生在共同參與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過程中得到熏陶和啟發,從而提供良好的孝道教育環境。
為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我們校園內的標語、圖片,到宣傳櫥窗里張貼的展版,都緊緊圍繞「孝道」這個主題,精心設計,合理規劃,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述說著孝道」的話題;班級里通過黑板報創消轎橡辦、學習園地布置、手抄報編輯、普通話比賽等活動形式,讓「孝」的氣息滲透到每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心中。
二、採用多種形式,深入理解孝道真諦
孝,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就像兒子背著老子。從這里不難看出,只有上下兩代融為一體,才有「孝」,所以做子女的要時刻想著孝順老人,時刻要把「孝」字放在心上。基於此,我利用班會,給學生講解我國古代孝文化,提高學生對孝文化的重視程度。並布置課外作業:利用信息課查閱孝道及論孝道的文章,摘取有益信息為我所用。綜合每一位同學的資料,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一致同意把「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作為我們的孝道觀,並將極具普世價值的「敬親、奉養」作為我們行孝道的關鍵。因為孝的基本含義就是「善事父母」,奉養就是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給。子女幼小時受到父母的撫育,而當父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時,子女則有贍養、扶助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社會責任。對於贍養父母僅僅有養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贍養的過程中體現出「敬親」,即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人的愛戴、尊敬之情,常回家看看。
三、利用語文教學,自然滲透孝道教育
課堂,尤其是語文課堂,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主戰場,在這里,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傳統孝道教育的因素,自覺的、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孝道教育。新課程改革重視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教材中涉及或者純粹講孝道文化的帆拆課文也不少。如七年級課文《散步》,以散步這一不起眼的休息方式,作為凝聚親情的紐帶拿旁,表現一個家庭中各成員之間互敬互愛,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又如,《金色花》《荷葉母親》這些優美的短文,讓我們體會到家庭之愛,體會到了這種感情的美好和聖潔,讓我們明白了責任,懂得了感恩和無私的報答。這樣能讓學生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孝道的要求。
另外,在寫作教學中,我也從不忽視孝道文化。學了有關孝道的課文,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孝文化信息,我就出一些有關孝道的文題,讓學生去發現並積累家庭生活的素材,讓學生思考其中蘊含的深情,從而能更深切地感悟親情,培養對家庭的熱愛,對父母的熱愛並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同時,我讓學生走出課堂,搜集當今社會上那些行孝與忤逆的人與事,作為反面教材,讓學生在正反對照中明了善與惡、美與丑、好與壞,為寫作提供素材。
孝道不能光寫在紙上,關鍵要付諸行動。為此,還要多渠道,多形式去體驗,去實踐。
四、瞄準特殊節日,組織開展孝敬活動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原先並不是非常強調的傳統節日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中國人的傳統,使得我們在表達感情的時候還是比較內斂的,平時很少會把愛爸爸、愛媽媽的話掛在嘴邊。那麼,節日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比如,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重陽」節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教師」節可以讓學生開展感謝老師的活動。也可以利用教師、同伴、父輩的生日,指導學生親自為自己的教師、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書寫祝福和感恩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而作為班主任,當這些節日即將來臨時,我會通過班級日記的渠道,或者利用學校午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相關節日的宣傳和提醒。使學生們能充分利用節日,對父母表達感恩之心,感謝之情。
五、實施家校聯系,促進學生孝道教育
為了給學生傳遞孝敬信息,樹立良好榜樣,當我們聽到有的山區孩子老人得病時,一方面組織老師親自去看望,帶去師生的愛心捐款,還給因照料老人耽誤學業的學生補課輔導,讓他們體會到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溫暖,更高更深層感悟到孝順和孝敬的真正含義。有的孩子家人不幸去世,老師會抽空前去弔唁,深表哀悼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精神安慰和經濟幫助。學校助學金許可范圍內特別照顧弱勢群體,讓他們懂得孝敬不是單方付出,而是全社會愛的互換與真情傳遞。
山區學校的許多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更多時候則更需要我們去引導感悟。所以作為他們的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愛心、榜樣、機會,更需要讓他們學會珍惜、欣賞。肯定孩子的示愛和感恩的表現,我們的孩子才會不僅有愛的意識,更會有那些感恩的行為。他們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師利用家訪或家長來校等機會和家長一起商討德育教育的良策。如製作「感恩卡」「為父母洗一次腳」「跟隨家長一天的勞動」「愛心小信箱」(家庭與孩子的真情傳遞)、「送給家長一個驚喜」「給父母過生日,親手製作小禮物」「和爸爸媽媽說聲『我愛您』」等一系列的活動展開,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恩中享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教育學生知恩,學會感恩,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身邊的人,乃至發展到愛自然、愛祖國等。
「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在學校孝道文化的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知道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永遠銘記父母之恩、老師之恩、社會之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並將這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C.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那麼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呢?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故事滋養心田
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孝心故事。小黃香為父親扇枕溫衾,王祥為繼母卧冰求鯉,楊香奮不顧身打虎救父……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都是教育孩子的好素材,父母時常講一講,便是煲給孩子最好的心靈雞湯。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也有一些感人肺腑的孝心事跡,例如張尚昀背母求學,田世國捐腎救母……這些事跡與古老的孝文化遙相呼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它們像是和煦的春風,能夠悄悄溫暖孩子們的內心,使其懂得去愛。有了愛的土壤,孝心才會生根發芽,最終綻開嬌艷的花朵。
家長做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孝心教育時要做好榜樣,通過點滴小事言傳身教,讓孩子耳濡目染。例如,工作之餘常帶著孩子回家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既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又為孩子做出榜樣。父母對長輩兄游滑的態度會打動孩子純真的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尊老敬老的種子。
加強責任教育羨臘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一味地慣著孩子,只會助長他們的嬌氣,使他們產生「只要索取就能得到滿足」的感覺。孝心源於責任,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目前正值暑假,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實踐和社會實踐,比如讓孩子試著安排一天的生活,買菜、洗衣、做飯,讓他們感受父母平時的辛苦;還可以帶孩子去條件艱苦的山村體驗生活,感受幸福的來之不易。只有讓孩子真磨者正懂得生活的艱辛,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責任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這種優良品德不僅要表現在家中,還應體現在孩子的社會交往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長輩。比如教導他們在公交車上要為老年人讓座,與長輩交談時應恭敬有禮,過馬路時要主動去攙扶老人等,讓孩子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享受行孝行善帶來的喜悅,將良好行為轉化成習慣。傳統美德應代代相傳,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孝」傳承下去,為自己,更為整個社會。
D. 如何傳承中華孝文化七年級政治
在長安家風裡面,最最要緊,幾乎沒有哪一家敢不提的,就叫做孝道。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我們中華文化最重視的就是孝道,有一句悉圓哪話大家非常熟悉,中華文化源以易而呈以象,我們整個的中國文化是從《易經》來,所以《易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總源頭,你要解釋《諸子百家》,一定要先了解《易經》,站在《易經》的思路來解釋,那就比較保險。
但是不管你怎麼精通《諸子百家》,如果你不能在孝道方面有良好的表現,那都是讀死書,那是沒有用的。所以中國人你跟他講這個,他就想辦法給你爭,講那個,他就有辦法給你辯,但是講到孝大家都非常地同意,這個是大家隨時可以印證的事實。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是我們所想像地說天下父母都是對的,那是不合理的是吧,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意思是告訴我們,天下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人,只要是人他一定會犯錯,但是你是他的子女,你就不要去想他,再說嚴肅一點,你根本沒有資格去想他,為什麼?
因為那種養育之恩呢腔吵,不是說你可以忘記,你可以用什麼來抵消的,沒有。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什麼我們誰都可以謝,就是父母不能謝,大恩不言謝。
中國人孝順父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最起碼要分成三個等級,第一個,大孝尊親。你真正的是個孝子,你這輩子努力,是要讓你的父母能夠揚名於世,你看我們不管什麼比賽,只要你得到冠軍了,你會發現你的眼睛就趕快去找你的父母,在哪裡?就在暗示主持人說我爸爸在哪裡,你最好讓他睜碼出來,讓他有光彩,這是人之常情的。
E. 百善孝為先,生活中你會怎樣引導孩子孝敬父母
我認為在中華傳統當中有很多優秀傳統,值得我們發揚和繼承,就例如百善孝為先,注重是孝重要性,那麼大家都能夠一直到孝此手心這樣選為由,引發了森手嫌一些思考,該如何教導現在孩子孝敬父母?對於這個教育性地問題,我想每一個家長都會有自己不同教育方式,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所提倡教導方式。最後,我也應該讓他意識到這一方面所具有重大作用,也就是讓他意識到這樣做必要性,只有讓她意識到這件事情是有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他才會更加上心,願意去實踐。
F. 孝是什麼如何落實孝文化如何做孩子的榜樣
「孝道」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孝」字。「孝」是一個會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攙扶著長著長長胡須的老人。《爾雅·釋訓》雲:「善父母為孝」,《說文解字·老部》說:「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注曰:「《禮記》:『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畜者,養也。「孝」的基本含義是善於侍奉和贍養父母的意思。《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因此孝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孝有三個層次 第一是愛父母。孝敬父母要從心裡發出來。富人有錢,窮人沒錢,孝敬父母不能以給錢多少來衡量,要用心。 第二是愛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不要讓父母擔心,這樣才孝。 第三是愛別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愛祖國愛家庭,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這樣才沒有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養育你是他們的社會責任,而我們養育孩子孝順父母,為社會做貢獻,也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要做什麼樣的人,孩子模仿能力很強,你是他們最近的榜樣。
G. 中國的孝文化都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學習
中國傳統孝文化是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中孕育、誕生和發展起來的。 黑格爾曾說過「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孝文化還具備信仰意義。人要有信仰,信仰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支撐,人的生存和追求,都需要有一種超越於個人生活之上的力量和目標來作為精神的寄託,否則,人在現實當中就會感到迷茫和無望,就會失去生存的要求,而且無法解脫。而傳統的家族社會關系就是通過「孝」聯結起來的一代代人的「生命共同體」,承擔了緩解人的生死憂患和抒發生存迷茫的作用。因此,在中國,道以孝為道德之基,儒以孝為百行之本,佛以孝為至道之宗。
傳統文化要求人做到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為只有愛父母的人,才能進一步去愛別人的父母,進而把這種愛擴展到對待身邊的一切人上,最終達到一種超越了血緣關系的更廣意義上的博愛。
孟子說:「唯順於父母可以解憂。」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先哲提倡的孝道曾經被揚棄過,如今又重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並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使之融入當今社會的德育范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至於如何弘揚立足當代、著眼未來的孝文化,則是放在當代中華兒女面前的一個急待解決的課題。
H. 百善孝為先,該怎麼給孩子灌輸孝的禮儀呢
個人認為要想給孩子灌輸“孝”文化,讓他們成為一個有孝心的人,就應該從細節入手,從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模虧慣入手,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然後以身作則,讓他們受到良好環境的熏陶。
其實關注教育學以及各種育兒經的父母應該都知道,從孩子出生開始的前三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孩子三歲以後他們的大腦才會慢慢變得成熟,所以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我們就要進行一些相應的教育。或許會有許多人認為年紀不到三歲的孩子年齡實在是太小了,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其實,那個階段的早敬敏教是十分重要的。
人生在世,很重要的便是學會獨立,但是人終究是會長大的,孩子終究是會成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所以,讓孩子學會主動的關心和關愛別人是很重要的。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和灌輸“孝”文化以外,我們也要真正的去關注孩子,真心方能換真心,這樣真情才會永存。
I. 關於如何繼承傳統「孝」文化,字數四百字左右
繼承傳統「孝」早做文化只有通過社會的規范、倡導、鼓勵,學校具體地實施,再加上家庭的配合,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1、利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燃禪。
2、樹立典型,抓住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事例,進行青少年孝道教育,樹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範,政府、社會應該給他們以崇高的榮譽。
3、把孝道文化建設融於家庭教育之中,充分發揮家庭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讓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受到熏陶,充分發揮家長的孝道表率作用。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家庭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其政治思想、道德品 質及生活細節都會給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極大的示範表率作用。
4、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應高度重視孝道教育。要抓好孝道教育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孝道教育作用,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有關孝道的專題講座。此外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實踐活動。
孝文化的內涵:
孝敬是孝道文化新理念的基礎,也是傳統孝道文化的根本。離開對老年人的孝敬,就談不上孝道。具體來說,孝敬老年人就是在家庭、在社會各種場合對待老年人的精神狀態,也就是孔子說的要以愉悅的精神對待自己的父母和社會老年人,換句話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從某種意義皮睜塵上說,孝敬是中華民族孝道文化的真諦,也是東方文化的鮮明特徵。因此,在新時期弘揚孝道文化,首先要樹立公民的孝敬意識。
J. 如何傳承中華孝文化七年級政治
對於當代中學生而言,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講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我們能做到在空改物質上體諒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態度上尊敬父母,這些是社會福利和其他保障機制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對父母所應盡的基本道德義務孝虧粗和社會責任。如何傳承中華孝文化,我談談個人的見解。
首先我認為孝順父母是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倘若能把父母照顧得很周全,三餐飲食照料無欠無缺,行動無拘無束,物質方面使父母覺得無憂無慮,這就算得上孝了。但精神方面卻不然,為人子女每每不能讓父母稱心如意,比如父母在家獨守門庭、孤獨、寂寞無聊、心生凄涼、恐懼不安,做子女的不知如何安慰或安頓才好;或當子女以語言對父母有形無形地刺激諷刺,乃至尖酸刻薄的話傷及父母,這時候,雖然物質上給予父母充足不缺欠,已得到父母的歡心,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喜悅,所以只能稱之為物質孝順。
其次對待父母能細膩周圓,態度能低聲下氣,順從父母之意,在精神上能得到父母的滿意,但是物質上當子女的實有巧鎮困境,經濟瓶頸,無能施與 父母得享,雖已盡心盡力了,亦不能兩全其美,這稱之為精神孝順。
所以要想很好地傳承孝的文化和美德,我們最應該從小處做起,從自身做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讓「孝」的傳統在自己身上有所體現,那麼這就是對「孝」文化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