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國運怎麼樣

中國古代國運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18 19:35:07

Ⅰ 明朝國運600年怎麼只有300年

國運屬於無稽之言,主要是因為王朝後期統治階層的腐朽墮落,國民的麻木不仁,明朝就是在如此反復的狀態下由大亂到大治,再由大治到大亂,一步一步敗壞殆盡,以至於到了崇禎帝時代病入膏肓再怎麼努力也挽救不回來。

明朝三百年滅亡的主要原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千古不變的至理,一切關於政治形態的變化都與當時的社會經濟面貌脫不了干係。

以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小農生產模式為主導的自然經濟體制,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核心經濟架構,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服務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和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則是封建社會生產方式下最為不穩定的兩大因素。

地主土地私有制則導致了地主階級對於兼並和剝削小農階級的熱枕,大量自耕農出於地主壓迫和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孱弱,最終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淪為封建農奴,激化了社會矛盾。

重農抑商本來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政權和社會穩定製定的,因為商人是社會活動中最為活躍的群體,是封建時期最不安定的變數,但是過度的抑制商業實際上也會導致不良後果。

商人占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甚至可能高於部分地主,所以一些地位低下但不甘於自身處境的商人則會用自己的經濟資本去交換政治權力,從而擾亂封建政治體系的運行秩序。

正因為經濟上的不穩定因素固有地存在,但是相應的經濟改革往往卻不能夠跟上體制衰敗的進度,因為步子太大會損害封建統治階級既得利賀橘益集團的權益。

在政治方面,自秦朝以來到滿清,中國古代長期盛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種制度好在國家權力集中,對於叛亂和涉外事件的防禦能力強。

但壞也壞在過度的政權集中和「家天下」體系極易造成統治階級的日益膨脹腐化,這也正是勵精圖治的明君多出現在開國時期、而昏庸懦弱的皇帝多集中於一個朝代的末期的緣由。

所以,究其根本,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亦或者是生產方式的突破性飛躍,都會對固有的政治經濟面貌形成巨大的沖擊。

這種影響是循序漸進的,是伴隨土地兼並的不斷泛濫和最高統治者的逐漸耽溺安樂而演化的,並且,由於封建時代制度的相似性和歷史前進的偶合性,這一演化過程大約就都集中在三百年以內。

(1)中國古代國運怎麼樣擴展閱讀:

明朝滅亡前的局面與六國滅亡前的局面很像,權臣權貴長期把持朝政,以權謀私,陷害忠良。崇禎即使自己再節儉最後也無濟於事。明朝當時出現了黨爭的局面,即大家心目中沒有國家,大家只有小圈子的利益,小圈子之間斗來斗去,這個就是典型的勇於私鬥,怯於公戰。

與戰國時期,山東六國出現旁拍悶門客現象不同,此時出現的是以不同的地域出身等等來劃分勢力范圍的官場文化,宦官們組成閹黨,讀書人組成東林黨,某些省份的人組成個黨,大家之間斗來斗去,心目中完全沒有運彎統一的政權的存在。

Ⅱ 為什麼我國帝制王朝國運都不過300年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六合、統華夏,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制王朝,直至1912年清帝退位,中國共經歷了兩千餘年的帝制朝代,有包含祥型漢、唐、宋、明清等7個國祚超過150年的帝制王朝。

這些帝制朝代都沿襲了秦的郡縣制和強中央弱地方的中央集權化政治制度,總體來說,都具備以下特點:

1. 獨尊儒術的意識形態形成了強大且統一的思想力量。

2. 科舉制度保證了國家人才的充足供應。

3. 血緣道統倫理形成的 社會 基層治理體系。

這使得華夏文明形態穩定而又精緻,按道理來說,帝制朝代的國家應該非常穩定、國祚應該很長才對,但縱觀每個朝代, 國祚基本不會超過三百年,這個是一個巧螞搏合呢?還是有什麼內在的規律在支配?下列是筆者整理的我國重要朝代的國祚,供讀者參考:

表面上看,有這樣一個邏輯:每朝開國,上個王朝的利益階層全部被歸零,國家的利益格局重新分配,新的官僚集團崛起, 社會 資源分配相對公平合理。統治階級往往也會對前朝滅亡的原因進行總結,勵精圖治,國家逐步強盛,隨後在溫床中成長起來的帝王,治國理政能力漸衰,官僚體統逐步腐朽,道德正統逐步被既得利益集團裹挾,土地兼並嚴重,甚至民不聊生,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導致農民起義和改朝換代。

事實上,官僚腐敗、土地兼並和自然災害等要素,對老百姓而言,只要不威脅到最基本的生存,基本不會造反。道理很簡單,造反取得政權的成功率其實非常低,所以掉腦袋是大概率事件。 相反,如果老百姓最基本的生產無法保證時, 就會起來造反,因為橫豎都是死。

綜上,關於帝制朝代更替的周期問題,學者提出了一個更深層的邏輯,那就我國古代氣候冷暖更替基本上是每三百年一個循環,與朝代更迭周期大致吻合。 而農業文明的 社會 性質造成了它的全部生活資料都來源於農產品, 最重要的農產品是糧食,它的產量對氣候的依賴度非常大,到寒冷期時,糧食會大幅減產,政府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發飢荒,嚴重的話就會遍地流民、爆發農民起義。特別是在每個朝代後期,統治階層的腐朽和土地兼並等問題,通常會對農民起義爆發和朝代更迭起到了推波助謹物猜瀾的作用。

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 就從氣候的角度討論過王朝興衰的話題。通過對過往5000多年的氣候變化與王朝興衰進行對比,他發現氣候對 社會 發展存在著「冷抑暖揚」的文明韻律,具體來說就是寒冷時期,所處的 歷史 階段往往戰亂不斷、動盪不安,溫暖時期所處的 歷史 階段往往國富民強, 社會 穩定。

此外,香港大學教授章典,詹志勇等教授在2004年曾撰文《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戰爭、 社會 動亂和朝代變遷》說明唐末到清朝氣候與朝代更替、全國動亂的關系,並總結到「氣候變化確實在人類 社會 文明的發展中扮演了比我想像中更為重要的角色」。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我國 歷史 上中原王朝經常和北方游牧民族打仗,但為什麼秦朝和漢朝就能把游牧民族打得滿地找牙,魏晉南北朝就打不過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魏晉南北朝的天氣太冷了,年平均氣溫比以往低了兩三度。氣溫越低,雨水少,多耕荒蕪,糧食大量減產。而兩軍交戰,糧食越多,戰鬥力越強。所以沒有戰勝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氣候原因而導致了糧食極度短缺。

Ⅲ 歷朝歷代為什麼只要是皇帝篡位,建立朝代的大多國運都不好呢

你這個問題就不存在,因為中國歷史,只有漢和明不是篡位,其他都是篡位,所以說不含世是篡位的國運不好,而是所有陸顫朝代都一樣,都國運不好,多災多難,包括不是篡位的漢和明國運也不好,也是多災多難,嚴格來講,商周、秦、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早老敗、宋、明都是篡位得來的
另外元、清非篡位

Ⅳ 古代王朝真的有國運氣數嗎

是的,氣數的確有。每個朝代都一樣。一但天下人,人性喪志。社會黑白不分,好壞不明,亂了秩序,這個朝代就基本上無力回天了。要想改變命運。只能經死盤而後生。說白了。只有死一部分該死的人。才有可能重生。重新建立秩序!阿米吐佛。所以多行善,喚局毀少作惡。惡到頭了。就和備全得死。這是每一個朝代的自然規律,也是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自然規律。臘沖

Ⅳ 隋朝的國運如何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統治中國三十八年,前後僅文帝、煬帝兩代,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
隨著南北鉛塌弊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於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曾官居隋國公之職,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長安,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楊堅登基後,果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社會改革,鞏固了隋朝的統治,並於開皇八年(588 年)12月攻佔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後陳的都城建業(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滅亡。至此,長期分裂的中國又復統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於601年改年號為仁壽。仁壽四年,六十三歲的楊堅卒於仁壽宮。(後世有記載稱楊堅是被其子楊廣指使心腹張衡入宮行刺而亡。)
文帝死後,翌日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後,就開始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奢侈豪華的宮殿,開鑿大運河為自己享用。為了擴大其統治,他還不斷向外擴張。煬帝於大業十二年(612年)至大業十四年,三征遼東高麗(今朝鮮半島),但均告失利。連年征戰與煬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國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幾乎得不到保障。於是,全國各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較大的有:瓦崗山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江淮地區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後期,煬帝不得不四處攘亂,但隋朝終究大勢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將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驍果軍」騷動的機會,於江都發動兵變,勒死了殘暴的隋煬帝。從而,結束了隋王朝短暫的統治。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文帝與煬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這三十八年中,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恢復了被廢除多年的三師、三公、九卿的舊制。確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制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制度,為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面,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制,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於開皇四年(584年)開「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里,這就是現在所謂的京杭大運河。另外,由於隋朝以前連年的戰亂,各朝沒有統一的幣制和度量衡,這極大的影響了市場商品的交易與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後首先宣布禁用舊錢,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衫核斗鐵尺,頒行全國。這樣以來,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隋朝的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如著名天文學家劉焯制訂的《皇極歷》,他計算的歲差與現代計算出的准確值相差無幾。而在工程建築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過於河北趙縣安濟橋的興建。這座由李春監造的石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橋」。他的興建比歐洲同類建築泰克河上的塞雷橋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繪畫、音樂、舞蹈等各方面也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代表人物,如畫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圖》等。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系。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往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為後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系的改善和交流的發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它與另一個槐族兩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藉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Ⅵ 滿清如果不閉關鎖國,國運還能持續多久

清朝中後期實行了一項決定,那就是為了防止南洋人與內陸拿輪人勾結起來反清復明,因此閉關鎖國。不過這樣也導致中國逐漸與世界脫軌,閉關鎖國造成的直接結果是:西方統治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市場,他們脅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簽訂一條有一條的不平等條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通過中國做出的表現,西方更多的侵略者也侵入了中國,同樣脅迫大清簽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總結:清朝的國運有兩百多年,已經算不上短了。因此如果真的不閉關鎖國的話,內陸反清人士與南洋反清人士更會折騰的清朝無力回天,國運很可能會更短。

Ⅶ 明朝國運600年怎麼只有300年

明朝有600年的國運,這本來就段晌是個傳說,具有迷信色彩,事實上明朝在歷史上只有不到300年,但這也表明很多人都認為明朝不應當早亡,憑借其實力是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

畢竟明朝的軍事實力在中國握遲鋒古代達到了頂峰,明朝後期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其先進程度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可最後明朝只延續了276年,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打下的基礎可以說是非常扎實的,畢竟後來出了那麼多「不靠譜」的皇帝,有的不上朝,有的被俘虜,有的不務正業,國家卻還能照常運轉下去,況且歷史上最強盛的漢唐也不過三百餘年,明朝的滅亡也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的必然性。

明朝滅亡的影響:

明朝滅亡後,天命從中國人轉向了西方人,此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間幾乎與明朝滅亡的時間不謀而合。明朝末年當西方所謂的列強遇到強大的明朝海軍的時候,這些散兵游勇的海盜式部隊,不下幾個回合就被明朝海軍全殲。

明朝滅亡後,失去天旦激命的中國人,科技文化倒退幾百年,軍事技術上也是一蹶不振,當鴉片戰爭時期,清朝再次面對幾千英國海軍,最後卻一敗塗地,簽下城下之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明朝

Ⅷ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相信大家對我國歷史上的明朝並不陌生,明朝曾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但後來300年不到就衰敗了。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1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登基之後,明朝開國六公爵繼續為他寬段族效力,丟失400年的幽雲十六州都收回來了。此外,朱元璋大興水利,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污吏等,他的這一系列舉措讓明朝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有了一個極好的開端,史稱「洪武之治」,這樣看來明朝本來是有600年國運,不過明朝後期十分腐敗,出現了明朝最爛的一個皇帝,還有朱由檢的豹房等,經濟衰敗、不得民心之下,明朝存活了不到300年就亡了,想來朱元璋也沒預料到自己的後代都是些敗家子。

明朝閹黨專權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6位皇帝,很多人說他是明朝最爛的皇帝,因為他在位期間,寵信宦官,還殘害忠臣。尤其是明熹宗在位時大量啟用東林黨人,著名宦官魏宗賢趁此干涉朝政,公元1622年白蓮教起義,給明朝又來了當頭一棒,公元1626年,王恭廠發生大爆炸,導致2萬多人死亡,慎弊明朝在這么多事情的摧殘之下,走向滅亡才是正常的。

明朝天災不斷

明朝滅亡不僅是由人禍導致的,而且還發生了許多天災,比如說明朝恰逢小冰河時期,天氣十分惡劣,莊稼長不成,糧食供應不及,百姓們食不果腹,之後發生了農民起義,這讓明朝氣息奄奄,再經不起摧殘,女真部落趁此機會又來侵擾明朝,最後崇禎皇帝自縊而死,明朝滅亡,在歷史上只活躍了276年。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2

明朝有600年的國運,這本來就是個傳說,具有迷信色彩,事實上明朝在歷史上只有不到300年,但這也表明很多人都認為明朝不應當早亡,憑借其實力是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畢竟明朝的軍事實力在中國古代達到了頂峰,明朝後期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其先進程度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可最後明朝只延續了276年,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明朝末年可以說是國運極差,遇到小冰河時期,氣候惡劣,常常是糧食顆粒無收,大批大批的百姓流離失所,交不起收稅的農民們只好造反,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其勢力越來越大,三場戰爭將明朝打得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再加上外來女真部落的侵擾,明朝終於是抵擋不住,最後崇禎皇帝還在煤山上吊,上演了一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悲劇。

其次,明朝本身的政治體系也出了問題。從明中期開始,宦官集團就出現了掌權的情況,皇帝不上朝,國家大小事一應交給了太監,結果就形成了文官與宦官相抗衡的局面,像是劉瑾、魏忠賢都是明朝有名的權勢熏天的大太監,攪得朝廷烏煙瘴氣,貪污受賄,打擊與之對抗的正直文官,使得朝廷中忠義之士越來越少,肯為山河社稷著想的.官員越來越缺乏。並且明朝的黨爭也很嚴重,像是嘉靖年間大臣們不幹正事,只喜歡在朝堂上明爭暗鬥,到處搞陰謀,而明末時期東林黨的崛起徹底拉開了黨爭的帷幕,全國各地的老鄉組成的黨派相互爭斗,局面逐漸失衡,最終將明朝的家底都給折騰殆盡。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打下的基礎可以說是非常扎實的,畢竟後來出了那麼多「不靠譜」的皇帝,有的不上朝,有的被俘虜,有的不務正業,國家卻還能照常運轉下去,況且歷史上最強盛的漢唐也不過三百餘年,明朝的滅亡也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的必然性。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3

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什麼

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致使明英宗被王振集團出賣;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文官武將戰死。

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 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明英宗復位後更是殺了以於謙為首等眾多權臣,導致明朝軍政在土木之變之後第二次斷層。

隨著開國武人勛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皇帝只能通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

明英宗南歸後,以及皇儲問題,景泰、天順年間,明朝皇權斗爭愈發燃源激烈,朝臣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左右搖擺、嫁禍誣陷,斗爭也更加殘酷。

(8)中國古代國運怎麼樣擴展閱讀: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土木堡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這必然會引起相關的政策、制度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邊防形勢和軍事制度的改變上。

盡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達不到明朝頂峰時的狀態。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軍事制度上則是募兵制的興起。

Ⅸ 為什麼中國歷代王朝的國運不過兩三百年

從一個王朝的建立到滅亡,其實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當利益分配越來越不合理,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有人出現打破現有體系,推倒重來……
可是利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大,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的問題,外國也是如此,甚至外國歷史上,貧富差距比中國更大。

Ⅹ 若滿清沒有實行閉關鎖國,滿清的國運將會如何

在清朝中後期,一項決定被執行,以防止南洋人民與內陸人民勾結,反對清朝,從而將國家拒之門外。但是,這也導致中國逐漸脫離世界。關閉國家的直接結果是:西方統治者用強大的艦船和槍支打開了中國市場,他們迫使腐敗而無能的清政府簽署了一條不平等的條約。鴉片戰爭爆發後,由於中國的表現,更多的西方侵略者也入侵中國,並迫使清政府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最可恨的是,日本這個屬於亞洲的西方小國,也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大國之路。成為分裂中國的大國中的一員,中國的土地當時遭受重創,人民正遭受苦難。許多人討厭為什麼清政府當時沒有進行改革和改革?我可以告訴你,清政府也有類似「百日改革」和慈溪發起的「新政」之類的事情。這些都不能使中國再次崛起並讓中國再次騰飛。

我認為,即使是改革也無法重新出現的原因是,清政府的高層統治者無能為力。從「百日改革」的角度來看,如果這種改革能夠繼續下去,並且慈溪能夠完全下放政權,那麼光緒一定會做些什麼。這是中華民族再次崛起的機會。但是,由於慈溪認為這會削弱王室的力量,在短短一百天內,她召集新軍監禁光緒皇帝並殘酷地傷害了改革派。然而,慈禧太後仍留在北京大學的前身北京大學禮堂。

清朝的民族命運持續了267年。從中國古代開始,清朝的民族命運就不短了。許多人認為,清朝的民族命運會更長。如果沒有對中國關閉的大門,那麼清朝很可能會成為這些大國的主人。清朝從乾隆末期開始關閉中國。當時,英國即將進入熱武器時代。當時,世界上很少有國家使用熱武器。無疑,清朝也是冷武器時代。

在乾隆末期,英國仍想與清朝進行交流。當英國國王派遣使節向乾隆王朝致敬時,他們帶來了航海地圖,步槍和鐵包船的結構圖。但是乾隆皇帝認為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英國特使對乾隆說:這把槍很強大,可以殺死遠距離的人。但是乾隆握著步槍,以為這把槍只會殺死一隻鳥。

這足以看出清朝皇帝仍然相信他仍然是天上的國家,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相信,如果清朝能夠跟上乾隆時期西方工業革命的步伐,那麼清朝仍然可以成為世界霸主。即使它不能成為世界霸主,也不會成為清末被宰殺的羔羊。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要轉變為工業大國非常困難。

摘要:清代的民族財富已經有200多年了,而且已經不短了。因此,如果不關閉這個國家,內陸的反清人和南洋的反清人會更加擔心清朝無法重返天堂,而國運可能會更短。你怎麼看待這件事轎歲坦?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國運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穿什麼棉襖 瀏覽:443
500印尼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去印尼旅遊換多少錢 瀏覽:357
討價還價的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686
伊朗西班牙哪個厲害 瀏覽:533
義大利貝雷塔是什麼槍 瀏覽:78
服務業占據了英國多少的財富 瀏覽:650
義大利sr音響怎麼樣 瀏覽:145
伊朗電話卡怎麼打電話 瀏覽:19
三文魚水光鉑金和義大利哪個好 瀏覽:244
如何復習印度留學生 瀏覽:285
伊朗用什麼APP聊天 瀏覽:813
中國宮古海峽在哪裡 瀏覽:258
義大利火腿配什麼吃好 瀏覽:609
印尼小k島打工帶什麼東西 瀏覽:25
2021年印尼二季度gdp多少 瀏覽:733
雲南河口越南人有哪些產品 瀏覽:819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怎麼樣 瀏覽:769
杭州到英國航班有多少 瀏覽:41
從香港到英國多少錢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