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什麼變化
我國改革開放25年來的成就
25年來,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開放型經濟已經形成,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從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4%。25年前,中國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473億美元,去年已達到14000多億美元。25年前,中國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去年已達到8512億美元。25年前,中國外匯儲備為1.67億美元,去年已達到4033億美元。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四。中國之所以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激發了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中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發展很不平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雖然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一百位以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使全體人民都過上富裕生活,還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艱苦奮斗。
我們已經明確了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這就是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❷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新變化有哪些
1、中國距離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越來越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時代主旋律。
2、「八項規定」立竿見影。剎住「四風」人人歡迎 ,「打虎」「拍蠅」激濁揚清,政風、民風風清氣正,從嚴治黨進入新常態。好乾部的標准更加清晰,好乾部成長的土壤更加肥沃。
3、群眾路線深入人心,簡政放權闊步推進,創業門檻降低,創業大潮興起。
4、國家信息化戰略邁出新的步伐,「互聯網+」迅速延伸,網購走進大眾生活,高鐵讓人們出行更加便捷,出國游火爆起來,智能產品快速普及發展。
5、「一帶一路」舉世矚目,世界「朋友圈」日漸擴大,亞投行彰顯中國擔當,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中國是一個求和平謀發展的負責任大國。
(2)中國有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當前,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認真總結歷史對於成功開創未來更為關鍵。十年發展,成就輝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成就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❸ 中國近年來的變化
從2008到2020這十二年裡,中國發生的變化可以說是舉世矚目的,2008的汶川大地震讓全中國人民的心緊緊的靠在一起,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團結。「嫦娥一號」探月器飛上太空,意味著中國科技開始高速發展。世界奧運會首次在北京舉行,意味著世界各國對我們中國的認可。2009的國慶閱兵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軍事力量。青海省玉樹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發生6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發生在7點49分,地震震中位於市區附近。上海世博會開幕讓中國增添色彩。
2019年的70周年大閱兵展現了我國一流的軍事水平
在今年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南方的水災更是讓中國更加團結
❹ 祖國有哪些重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回到來到我們現實的生活中, 30年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0年前,當拖拉機第一次駛入農村時,農民群眾還十分好奇。而現如今,傳統的耕作方式正逐漸被轟鳴的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機所代替,許多農民已不再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農民買拖拉機或汽車,已不再稀奇。
而現在在城裡,購買轎車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在楓涇的道路上,「大眾」「尼桑」等品牌家用轎車正自由地疾馳,體現出了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公民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民們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樓,城市居民更是從以前的平房轉變成現在的小高層,復式住宅。
人們的居住都向著「更高大,更寬敞,更環保」發展,處處折射出人們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縫紉機、黑白電視機、自行車』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換上了高檔的家庭電器了。
30年前的夏季,人們只能靠搖著蒲扇來解暑,如今也被空調所替代了.30年前,由於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資金主要是優先考慮吃飯,加上國家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生產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兩條腿,極個別家境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車代步。
如今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大發展、大飛躍,城市基礎道路建設、交通設施大大改善,人們平時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種多樣,近途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公交車、私家車,出遠門地上有火車、汽車,天上有飛機,水路有輪船,可隨意挑選組合,使居民時時處處感受到方便快捷。
30年前,人們的娛樂方式非常單一.改革開放後,國家大力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發展.影視歌舞、讀書看報、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上網沖浪、旅遊遠足、運動健身等這些過去屬於富人的娛樂項目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大豐富了百姓的業餘生活。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再到遍及城鄉的衛生服務體系,公共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得到較好的詮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成為可能。
許多居民家庭沒有後顧之憂,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條件飛速提高,居民平時從細微之處開始的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從過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現象有了較大改變。
三十年努力拚搏,三十年滄桑巨變.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富足。
(4)中國有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題為「中國急劇變化的五年」的社論,指出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中國和外部世界都有一種期盼與懷疑交織的復雜心情。
既有嚮往和憧憬,又有焦慮和不安。在所有世貿成員當中,恐怕只有中國的入世才使得這種矛盾心理顯得格外強烈。
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後來者」,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卻迅速地後來居上。在短短五年時間里,中國經濟和市場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不僅使世界為之矚目和震驚,而且還對當今和未來的全球秩序發揮著重要影響。
社論表示,就在入世後的幾年時間里,中國的經濟規模接連超越了多個老牌工業國,包括義大利、加拿大、法國和英國。中國僅居德國、日本和美國之後,其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目標,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由此開始,由七大工業國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人們所沒有料到的。
社論指出,當然還遠遠不止於此。在入世之初,中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貿易國,但今天卻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體之一。
當初,其外匯儲備只相當於新加坡或台灣,但今天卻超越了曾經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當初,其貨幣還不受重視,甚至受到歧視,但今天人民幣卻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所有這些,似乎都在瞬間發生。
然而,中國入世五年來最深刻的變化,還在於整個社會的變遷。
❺ 新中國有哪些變化具體一點!!!
1、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立起來,被國外列強蹂躪、踐踏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2、中國人民富裕起來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物資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如,別墅、家用轎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現實。
3、中國人民富強起來了。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進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如,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11.2%,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20%,GDP總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
❻ 中國成立後的巨大變化有哪些
衣: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
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
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
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住: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
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6)中國有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1、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2、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3、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斗,整個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
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11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中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台階。
在世界風雲急劇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❼ 中國近年來的變化
一、第五代戰機殲20正式服役
2017年8月16日凌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在中國酒泉順利發射,被命名為「墨子號」為我國科研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❽ 新中國有什麼變化
國家全面蘇聯化,從生活中的日常稱呼到大學的院系設置全面學習蘇聯,中國傳統逐漸淡化;工農地位上升,知識分子迅速邊緣化;西方的外國勢力從中國全面撤退
❾ 中國都有哪些變化
1,樓高了。
2,事故多了。
3,物價漲了。
4,通貨膨脹了。
5,人民覺醒了。
6,貪官多了。
7,小姐多了。
8,女人頭發染黃了。
9,男人花心了。
10,中央下決心了。
11,基層害怕了。
12,房價漲了。
13,跳樓人多了。
14,奧運來了。
15,明星惡心了。
16,電影票房慘淡了。
17,電視選秀了。
18,全民娛樂了。
19,老百姓好像錢多了些。。。
20,少女故作白痴了。
21,陰盛陽衰了。
22,國際來往頻繁了。
23,自我感覺好了。
24,大學生不好好學習了。
25,知識分子懶惰了。
26,民主意識加強了。
27,到了受災關鍵時刻,人心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