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儒學包括什麼內容
儒家學說,亦稱儒學,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之一,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畢叢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儒兄孫家學說從內容、形式到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發展。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有些人認為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羨數鏈展階段。
B. 儒家思想是什麼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幾千年之後,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唯譽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中山晌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賣鋒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沖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在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為開明時代。
C. 中國儒家學說是在什麼時候確立正統地位的,又有如何發展、
中國儒家學說是在西漢確立正統地位的。
漢武告鄭帝獨尊儒術,確立儒學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魏晉玄學,唐朝佛學繁榮,傳統儒學受到挑戰,也促進了儒學的創新和發展。
到了宋代,儒佛道學說相互滲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闡釋儒學的新學派——理學。宋元時期,科技、史學、文化、藝術高度繁榮。明清之際,個性解放的思想出現。清初,君主專制高度發展,文字獄愈演愈烈,禁錮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3)中國儒學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漢武帝要解決王國問題,鞏固中央集權國家,需要一種符合實際的統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統一,鞏固政治上的統一。而在建立政權時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適應鞏固政權的需要,漢初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也不適應經濟發展後的變化。
這時,儒生董寬悉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張,對儒學加以發揮,提出了「君權神授」、「大一統」的思想,適應了當時政治的需要。也使自「焚書坑儒」以來陷於困境的傳統儒學在學術上得以發展。
董仲舒對儒學的發揮適應了西漢大一統局勢的需要,對加強君主專制中慎友乎央集權統治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因此,儒學的正統地位得以在西漢確立。
D. 儒家是什麼國學是什麼儒學和國學有什麼區別 這是個很幼稚的問題
在今天,燃帶枯「十三經」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皮洞》、行判《孝經》、《孟子》。
E. 儒學是什麼
1、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2、內容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禪宴——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弟子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坦襲差東漸的文化回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
3、評價
許倬雲: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體系的主軸。在此以前,西周建構的分封體制與其配套的觀念,其實已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讓皮礎。
於丹:孔子的思想對中國人是一種心靈減壓,讓我們在樸素而簡單的生活中回到本真。
齊進成:儒家思想是對西周時期的國家政治、禮制及社會文化理念的探究和整理,也是對西周時期統治者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以德治國」,倡導和諧社會使人民安居樂業的肯定和嚮往。
張辛:發源於山東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對世界的重要文化貢獻,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F. 為什麼說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神支柱
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儒學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它所倡導的“尊才重教的思想”“以人為本,和諧共處,”“憂國憂民,自強不息”“仁、義、禮、智、信”等思想,在當今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中,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 是人道的啟蒙者滾宴。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 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 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結晶。
G. 中國儒學包括什麼內容
具體內容:首先說說孔子學說思想。在「禮樂崩潰」、「天下大亂」的時局下,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理論,成為古代哲學史上最灶胡鉛早建立思想體系的思想家。{創作背景}孔子的思想主要分三種。第一,「仁學」思想。孔子認為「仁者,愛人」,而要做到愛人,就應該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以仁為基本范疇,建立起他的哲學和倫理學思想體系,從而為兩千多年的儒學發展和思想統治奠定了基礎。孔子「仁學」思想的提出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由自發走向自覺的標志。第二,禮樂思想。孔子所說之禮,表現在對古代思想的改造上。其內容分別是:其一,補充周禮。孔子打破西周「禮不下庶人」的傳統,主張「齊之以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禮樂能調和社會各階層之做讓間的關系。他以仁釋禮,將仁禮結合,提出克己復禮,賦予周禮更加豐富的內容。其二,孔子所說的禮是「禮制、禮儀」。儒家將禮樂結合,不只是把禮作為外在的行為規范,而是力圖進入精神層面,用禮樂培養內在的純真美好感情。他言稱必禮。禮樂同仁義一樣,成為儒家最重視的基本觀念,對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三,其他思想。有「知之為知之隱好,不知為不知」的務實精神;「中而不傷」的中庸之道;還有重視「父慈,子孝,兄良…….」的道德修養;主張「德政」,提出重德輕刑的政治主張;提倡「有教無類」。
H. 儒學是什麼意思
1。 儒學曾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秩序、社會秩序、政治秩序構成的理論基礎,也是中國民族國民個體恪守的修身養性、入世立身之道。20世紀的孔子、儒學研究融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於一體,使孔子、儒學的研究在方法及內容新質的建構上擁有了新的意義,基本形成了儒學合理內核與現代社會文明精神整合的積極認知。今天,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文化視野和新的秩序建設,特別是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人類對生存環境的深層頌纖思考。這一情勢中的孔子、儒學所擁有的科學內涵,必然成為新世紀專家、學者熱切關注的重點。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孔子、儒學特別是孔子、儒學本原關於人與社會、自然、自身關系的詢問,以及這一思想體系所致力於營造的人與人統一、人與物統一、人人慎獨的和諧氛圍,對以「利」為追求終極的商品經濟運作所形成的人與人、人與物關系的隔閡、冷漠,無疑是有益的補充。即使是法制社會發達的今天,倫理道德的個體堅守陪源依然是涉及我們人類生存秩序的永恆主題,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需要。在人類生存發展的進程中蘆櫻態,他律與自律永遠是一對矛盾,然而只有文明他律與文明自律的有機統一,才會構成生存環境的秩序和安定。孔子、儒學倫理道德理念的價值、意義,代表了東方古代先賢對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它是擁有數千年文明史的生民對生存認識的智慧結晶,是世界倫理道德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秩序面臨著新的建設,文化亦在重構之中,人類需要怎樣的生存氛圍,是全球有識之士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此時的孔子、儒學突破了西方中心論的束縛,以昂揚的姿態邁向世界多元文化對話的舞台上,並以一種「普世倫理」的資源參與全球倫理道德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設中,這決不是簡單的復古或獵奇,而是孔子、儒學本體具有的真理的客觀性仍表現出旺盛的現實活力,是人類理性認知的必然結果。正是基於此種世界文化背景,誕生於21世紀初的《20世紀儒學研究大系》,整理學問,研究問題,傳播學理,弘揚國學,為孔子、儒學研究的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就更加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未來意義.
I. 儒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
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備坦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9)中國儒學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儒家的特徵
1、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2、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書為經典。
3、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仿舉桐的一種張力結構。
4、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答緩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5、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參考資料:網路-儒家
J. 為什麼說儒家思想是中國的「根」文化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九大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儒家思想 仁 義 禮 智 信
中華民族發源於大河流域,沿岸的肥沃土地滋養著先民的幸福家園。而頻繁的洪水是打破完美的一大憂患。由此而必須的長期大型水利工程建設,使先民們習慣於服從統一的領導,頌揚著勇敢忘我的治水英雄。而集眾人之力抗拒自然之力並逐步取得勝利的過程亦是先民們很好的認識自身的契機。較之於縹緲無跡的上帝,先民們更多的崇拜傳運此咐授給自己生存本領的祖先和領導他們治水的英雄,也更多的關注得之不易的安寧生旁純活。這種理性的關懷映射到意識形態領域,便出現了關懷人本身和生活本身的思想言論。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形成的先秦儒家思想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產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 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更是文化上的優勢。對儒家文化發源地中國來說,它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既不能妄自菲薄,對孔孟之學全盤否定,又不能陶醉於歷史,在故紙堆中被束縛。至關重要的是,在各種不良思潮泛濫和沖擊的形勢下,中國必須保持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簡述儒家思想,其核心思想對中國影響深遠。
儒家思想之九大核心內容
儒家思想之九大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 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論語。學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愛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是愛人的基礎,但是「為仁」不是僅止在「親親」上,而必須「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作為「為仁」的准則。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廣到整個社會,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克已復禮曰仁,—日克已復禮,大下歸仁。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認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常有誤。(我自已過去的解釋也不正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往往把「克己」與「復禮」解釋為平列的兩個相對的方面,我認為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謂「克己復禮」是說,在「克己」基礎上的「復禮」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內在品質,「克己」是要靠人對自身內在品質(即「愛人」的品德)的自覺:「禮」是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規范,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禮之用,和為貴」。要人們遵守禮儀規范必須是自覺的才有意義,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對「仁」和「禮」的關系,孔子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雲禮雲,玉帛乎哉!樂雲樂雲,鍾鼓乎哉!」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認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內在自覺性。有了「求仁」的內在自覺性,「我欲仁,斯仁至矣」,並實踐於日用倫常之中,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極高明」要求我們尋求倫理體系中的終極理念,「道中庸」要求我們把它實踐於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極高明」是分不開的。哪怕是尋求最低限度的倫理觀念的「認同」,也是和某種倫理體系的終極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如果說,孔子的「仁學」充分討論了「仁」和「人」(人道)的關系,還沒有來得及去充分討論「仁」與「天扒激」(天道)的關系,那麼孟子在後一方面發揮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說:「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心本仁,與「天心」本是相通的。對此朱烹說得更明白,他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己矣。」 此則從「天心」本「仁」,而說「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與「天心」實是相貫通的,因此儒家的倫理學說實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學之上,故《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儒家這一「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有其特殊的倫理意義,而貢獻於人類社會。 例如,我們現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講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長久影響中國社會的倫理思想體系聯系起來,那怎麼能讓它有個根基呢?「尊重他人」(「愛他人」)這樣的道德觀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學」相聯系的。如果我們拋棄了孔子的「仁學」理論,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於人」,提倡什麼「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那麼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嗎?你能真正地愛護別人嗎?所以任何對人們的社會規范的具體要求它都必須有—套倫理學理論作支撐,而這套倫理學理論又是內傳統積累而成的。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范知識。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游",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局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范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孔子作為多少年來古老中國的精神領袖與思想聖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柱與血脈。雖然在當今的社會,已沒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話掛在嘴邊,作為行為、處事的准則,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澱為中國人的一種深層文化心理,並決定了中國的命運走向是一種內斂的發展方式。然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命題、范疇與孔子的思想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不僅是因為儒家文化經過朝朝代代的變更,已與孔子原初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出入,也是因為我們在不斷吸收其他領域的文化,對我們固有的思想形成一種沖擊。 當今社會利益沖突、物質泛濫,人們對於自身的關懷和對他人的仁愛觀念越來越淡,很多中國傳統的思想美德流於形式,甚至逐漸淪喪,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為之捶胸頓足之事。在儒家文化影響極深的我們所謂「筷子文化圈」中,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為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和禮儀。在現時代,眾多關於中國文化斷代、中國沒有精神支柱的說法日益廣泛之時,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為廣大國人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頭。而我看,這一點上最容易被提倡、被認同的就是孔子思想中關於孝道的提法。因為這一點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體會,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這種思想在我們心中也在已經紮根,接受起來更為容易。像孔子當年的思想一樣,通過教育人們對自己父母慈孝的親子之愛,而層層外推,逐漸將著這愛推廣到社會每一個人的身上,讓人們學會「惻隱」和「不忍」,讓它成為化洽天下之誠愛。雖然愛有親疏、遠近,但只要在被教育的人們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愛的觀念,則很容易將社會中所有的人融合起來,激發人們對於本民族的內在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使整個民族有了向心力,從而將社會中的所有人員維系起來,維持社會的平穩、安定還有和諧。 當然,在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拘泥於表面形式的地方,如嚴格的要求人們守三年之喪等;缺乏平等民主的思想,如對父母一味的服從等。雖然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對待孝道嚴肅、鄭重的態度,但在這些方面,我們當今的人們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繼承孔子的思想的主體部分,用變通的觀點接受他孝的思想的精華,並將其運用到當今社會中,以求得社會更快的向前發展。 孔子的思想包羅萬象,作為他思想核心的「仁」的思想也是也就是他所認為的人的修養中的最高境界,是指導人們生活行動和衡量人們生活行為的最高准則。對於這個標准,孔子定的很高,他認為堯、舜都很難做到,自己更是不敢當,所以多數「仁」的思想只是作為一種理想的目標提出,只要求人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孝道被提為「仁」之根本的地位,也足見孔子對孝的思想的重視。況且,孝道也是在孔子思想中能夠被實現、被達到的一種行為,體現了人類發展中一種不可推卸的一責任。所以,即使是現在將孝道提出,規范人們的言語、行為,也是具有其深刻的意義的
儒文化不像希臘哲學一樣從世界中去尋找終極。世界是我們人的世界,與我們人的先天性是一致的,離開了人的先天感性和理性,世界只是「無」。不管是根本性的物質形態,還是微觀的原子和宏觀的宇宙,它們只是我們感性和理性的表象,終極存在也只能是作為本源的「心」。所以說,儒文化也是一種形而上的學說。它不像宗教學說一樣從彼岸的上帝中祈求恩賜。萬物都有普遍性,人也一樣,人的主觀不管怎樣努力,人的意志不管如何超脫,人只能在他本性的范圍內活動,先天規定了他的責任和使命。有的人成功,是他悟到了自己的本性,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有的人碌碌無為,是他與自己的本性分離,成了自然體系中的一顆浮塵。儒文化注重人的性情發掘,培養人的崇高和偉大。儒文化是「心性」哲學,這是它精神性的根本一面,它不同於經驗知識,來源於實踐的總結和理性的推理,而是來源於思想的領悟和自我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