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歷史現狀如何

中國歷史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2023-04-28 15:04:04

❶ 20世紀初中國的狀況

20世紀初,受民主思想的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國中央政府,不得不順應歷史潮流,採用西方的民主政治體制來維護其統治地位。這期間主要經歷了晚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它們形式上打著西方的君主立憲制或民主共和制的招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政治體制的進步,但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先天不正蔽足和後天畸形發展,資產階級沒有真正掌握實權,所以這種所謂的民主體制實際上只是地主階級為扼製革命而採取的自救措施。中國仍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繼續陷於苦難的深淵。

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進一步加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大力宣傳西方民主政治,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清政府為維護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不得不適應時代潮流,做出西學的姿態,「預備立憲」雖屬騙局,但使責任內閣製得以確立。北洋軍閥統治的前10年(1912-1919),控制北京政府的實權的軍閥,往往打著民主政治的幌子,實行專制統治。這致使北京政府政體形式幾經反復:封建君主專制 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總統制)

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內閣制) 總統制 君主立憲制 內閣制 君主立憲制 內閣制。這是造成中國近代北洋軍閥最黑暗統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紀初,面對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清政府一面加強專制,加強武力鎮壓;另一方面,導演一場「預備立憲」的丑劇,以圖欺騙人民,抵製革命。1911年5月,在立憲派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設立責任內閣,但這一皇族內閣,名為立憲,實為專制。君主立憲徒具虛名。

1911年10月的武昌起義以及全國各省的紛紛獨立,使清政府統治土崩瓦解。帝國主義拋棄支持清政府轉而扶植具有一定實力且依附於帝國主義的袁世凱。袁世凱很快被推上具有實權內閣總理大臣的寶座,組織了責任內閣,取代皇族內閣,從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全部統治大權。清王朝名存實亡。

1912年1月1日,南方革命黨人成立了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民主共和政體。各省代表通過選舉公推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各部部長、議長名單,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這種政體實則為總統制民主共和制。它的建立宣告了中國歷史上自秦漢以來封建帝制時代的終結。

於此同時,坐鎮北京的袁世凱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清政府中的地位。他在帝國主義支持和配合下,執行著一種左右開弓的兩面作戰的策略。一方面借南方革命勢力逼清帝退位;一方面挾北方勢力與南方討價還價,以圖由他奪取南北全部政權,統一中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逼清帝退位,確立共和政體。14日,孫中山提出辭職,並推薦袁代替自己。15日,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選舉袁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南北政權即將合並。限制袁的權力,孫在辭職前提出了三項條件,企圖以此使袁離開經營多年的北京老巢,置於南方革命黨人的監督和法律的運清嘩束縛之下。其中,<臨時約法>如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政權組織形式採用內閣制。內閣直接向國會負責。」

《臨時約法》使總統的大部分權力下放到內閣,即國家的行政大權不是在總統手中,而是在內閣總理手中。這使剛剛建立的總統制民主共和政體轉變為議會制民主共和政體。這樣,由議會產生的內閣實權的歸屬之爭,就成為革命黨人維護民主共和與袁走向專制獨裁的政治斗爭。

在第一屆內閣的組成過程中,袁世凱以欺騙手段最終控制了首屆內閣的實權。為此,資產階級革命派、立憲派、舊官僚等紛紛組成政治團體,都想爭取議會中多數席位,掌握大權,以宋教仁為首的同盟會,幻想在袁世凱統治下實現同盟會的責任內閣制。1912年8月,他把中國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以實現在國會大選中佔多數席位,組織內閣限制袁世凱的獨裁傾向,把中國政治納入資產階級政黨政治軌道。

國民黨以成立責任內閣為目標,成為權欲和野心極大的袁世凱走向獨裁的一個重大障礙,引起袁世凱的忌恨。1912年年底至次年2月,在國會選舉中,國民黨在615個席位中獲392席,占據絕對優勢。這樣由國民黨為主來組織責任內閣即將實現,但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由國民黨組閣成為泡影。同年9月,袁世凱又玩弄權術,軟硬兼施,控制國會。11月,下令解散國民黨,取消國民黨議員資格。1914年初又取消國會。3月份廢《臨時約法》為《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取消內閣制,實行總統制旁行,擴大總統的權力。不久又撤消國務院,成立由他親自任命的參政院。至此,責任內閣制、國會制等資產階級革命所留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已被破壞無遺。袁世凱「擁共和之名,行專制之實。」「中華民國」只剩下一塊空招牌。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袁世凱加快了復辟帝制的步伐,企圖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顧問日本人賀長雄拋出《共和憲政持久論》,宣揚「中國應效仿日本,集權於袁世凱」。在袁世凱的統一指揮下,各省選出國民代表,舉行國體投票,一致贊成「君主立憲」。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當上了君主立憲政體中的中華帝國的皇帝,並改明年(1916)為洪憲元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袁世凱加快了復辟的步伐,企圖建立袁家王朝。他的政治顧問日本人賀長雄拋出《共和憲政持久論》,宣揚「中年,元旦正式登極。這時北京政府由民主共和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政治體。袁世凱的權力不但沒有受到憲法的限制,反而通過《中華民國約法》據有至高無上的特權。此時,袁世凱名為實行君主立憲,實則實行君主專制。

袁世凱對內復辟帝制,鎮壓人民運動,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為恢復民主共和制度,掀起了護國運動。袁世凱眾叛親離,不得不在3月22日取消帝制,恢復內閣制,由段祺瑞組織內閣。袁世凱仍想賴在總統的位置上,在舉國上下一片反對和唾罵聲中,絕望而死。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憑借軍事實力,以在任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的身份,直接控制了北京政府的實權,確立了責任內閣制。規定:「元首居於不負責任地位。」「國務總理領袖內閣成員,綜攬政務,統一政策。」欲借責任內閣之名,行內閣總理獨裁製之實。總統黎元洪又不甘心做傀儡。北京政府內部總統與內閣總理權力之爭,逐步發展成為一場中國是否參加一戰為焦點的軒然大波。「府院之爭」的結果,黎元洪利用人民反段的要求,免去段祺瑞總理職務,但又無法控制當時的局勢,請張勛出面調停。一心夢想重整清室的復辟狂張勛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領「辮子軍」進入北京,驅趕了黎元洪,擁戴清廢帝溥儀復辟帝制。張勛自封為內閣總理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獨攬軍政大權。

張勛的復辟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一致聲討。段祺瑞見利用張勛驅逐黎元洪的目的達到,即而宣布聲討張勛,十二天的復辟丑劇草草收場。民主共和政體再度被恢復。段祺瑞以「再造民國」的元勛自居,重任國務總理,黎元洪下台。馮國璋繼任代總統。中央政府的實權仍操縱在段祺瑞的手中,但段祺瑞繼任後,拒絕恢復已被袁世凱拋棄的國會和《臨時約法》,企圖實現皖系軍閥的獨裁統治和武力統一。

孫中山一直認為,國會和臨時約法是中華民國的象徵。他對段毀法橫行的專制統治,進行了堅決斗爭,毅然舉起護法大旗,提出了「打倒假共和,建立真共和」的主張。但護法運動缺乏反帝反封內容,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沒有喚起民眾,只是依靠西南軍閥反對中央軍閥,結果在南北軍閥的勾結和夾擊下,恢復民主共和制度的願望落空。此後,段祺瑞逐漸操縱國會選舉,選舉徐世昌為總統,將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勢力,擠出中央政府。一戰後,英美等帝國主義從戰爭中解脫出來,加強了對中國的爭奪,反對日本獨霸中國。由於美英與日本在華利益沖突,1919年2月,北京政府和西南政府進行的南北和談沒有結果。5月份談判宣布破裂。中國仍處於軍閥割據與混戰之中,廣大人民群眾繼續陷於苦難的深淵。

這些都是別人的資料,我找給你看看
我: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1901不平等條約簽訂:辛丑條約,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0世紀初,中國在列強的瓜分下達到最高潮,國內先進階級為了國家的命運尋找出路,軍閥在列強的支持下紛紛割據自立為王。戰火紛飛

❷ 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的歷史狀況

1、之前是清王朝的苟延殘喘,全國革命分子躍躍欲試,列前在中國處處作威作福,分割中國的利益與國土,我國人民與當權者,外國侵略者的矛盾非常尖銳,所謂的三座大山壓著我們在革命。

2、之後,便是袁世凱攛掇了革命的果實,當了中國的大總統,並在他死後引起了長達20多年的軍閥混戰的局面,由此引出了共產黨的建立,以及南方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的北伐,進行二次革命與護法革命。

(2)中國歷史現狀如何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影響

經濟發展

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此外,從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開始,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混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大陸再度統一。

長期的分裂及戰亂知禪,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啟蒙革命

武漢地區的軍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義造成的革命形勢是反動力量無法扭轉的。

武昌起義後,短短一個多月,全國有14個省先後宣告「光復」和獨立,革命風暴席捲神州大地,最後終於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盡管以後還出現過幾次短命的復辟丑劇,武昌起義終究導致了中國2000多年來封建王朝統治的結束,它的歷史意義是不能抹煞的。

國際影響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鬧者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搭彎塵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❸ 中國100年前現狀如何描述

100年前,中國科技落後、教育落後、製造業更落後、經濟也是十分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也低,但100年後,中國人揚眉吐氣,經濟上成為世界第二大國,連續纖稿數超越了許多西方發達國家,製造業全球領先,工業體系最完整,軍事上擁有了原子彈氫彈,太空毀首有敬悶許多的中國衛星,對比強烈!

❹ 五四戰爭後中國的歷史現狀

①五四運動前,先進的知沒橡識分子就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謳歌十月革命,李大釗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②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思潮的主流;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與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③各地舉行「五一勞動節」的 活動,擴大馬克思主義虛察擾的傳播。④先進知識分子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與工人運動相結合。⑤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有計劃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差旦

❺ 1949年--1966年中國處於怎樣的現狀

處於初步工業化建設的時期,五年計劃實施。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為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

回顧五年計劃/規劃的歷史,不僅能描繪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大體脈絡,也能從中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通過對比與檢視過去,可以從歷史的發展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從而指導未來的經濟發展。

(5)中國歷史現狀如何擴展閱讀

五年規劃作為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干預形式最早並非源於中國,也非中國所獨有。20世紀30年代,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斯大林領導蘇聯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問題時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是按計劃進行的」。

其後在1929年4月舉行的聯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並通過了1928-1932年國民經濟計劃,標志著五年計劃在蘇聯的誕生。

蘇聯從自己的國情出發,通過五年計劃取得了輝煌的經濟建設成就,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已經實現了以空滾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化,工業總產值迅速躍升至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戰後,隨著歐亞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五年計劃被社會主義含猜陣營中很大一部分國家所借鑒,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相繼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五年計劃不僅深刻影響了蘇聯的經濟發展,還對戰後所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深遠影響,談虧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❻ 中國的和平與發展現狀

中國的和平與發展現狀:
當代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在上升,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疑慮。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通過和平的方式、漸進的方式,在與經濟全球化緊密相連的進程中因勢利導,趨利避害,走有中國特色的富國強民之路。中國的發展面臨著機遇,也有挑戰。一、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1、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朝著有利於和平、發展、合作的方向積極變化。由於國際力量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兩個超級大國對抗已不復存在;和平與發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從兩極走向一超多級;國際上遏制沖突和戰爭的和平力量將繼續發展壯大,地區性沖突和局部戰爭將會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種沖突和戰爭,其規模、目標、強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進一步增強。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中國目前也沒有明顯的、直接全面的軍事威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改革30多年以來,各方面實力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優勢,趨利避害,趕上發達國家。中國國內並沒有完成市場化進程,經濟卻可以保持高速增長。這正是因為中國正從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受益。中國趕上了經濟全球化時代和第三次技術革命,在經濟和技術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且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已經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穩定發展的道路。3、中國的基本國情具有和平發展的優勢。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雄厚,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市場尚未完全開發,人才的素質較高而且使用成本較低。這些為旅睜余和平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改革開放和體制創新,執政能力和動員能力不斷提高進一步帶來政局穩定、民族團結。這些為和平發展提供了政治保證、制度支持。先進的思想意識和深厚的早州傳統文化增強了13億人民的認同感和凝聚力這些為和平發展提供了思想保證、精神支持。
二、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挑戰1、人口老齡化。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老年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地區老齡化程度差異大、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特點。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進入老年型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 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國目前的水平與之相差較遠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3.39億,2040年達到頂峰14.91億後才開始下降。與此同時 65歲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為1.12億、2040年達到3.12後仍將繼續上升。這一升一降將使中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挑戰。2、能否解決「超大規模發展難題」大規模發展難題的內涵是:無論看似多小甚至可以忽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難點,只要乘以13億,那就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規模的問題;無論絕對數量多麼拆滾可觀的財力、物力,只要除以 13億,那就成為相當低甚至很低的人均水平。這個超大規模的發展難題包括能否做到可持續的發展、能否解決資源短缺、能否解決人口的壓力、能否解決就業、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社會穩定、非傳統性的安全因素等問題。「超大規模發展難題」將長期困擾中國的發展。3、政治生態安全、文化生態安全、自然生態安全的挑戰。在政治上,我們有兩極分化加劇,腐敗蔓延等問題。在文化方面,中華民族正遭遇著現實理想的喪失,民族主體意識的缺失等危機。商品交換的理念侵入了我們的思想。在環境上,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物種滅絕的問題正在折磨著我們的脆弱生態環境。4、一些大國和現有的國際秩序能否容忍我們的發展。一個國家的發展必然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時代大背景決定每個可能快速發展的國家的發展道路、前景和外部環境。西方大國的崛起與工業革命,與他們在世界范圍的擴張、掠奪和爭奪,是一個密不可分並相互促進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正在進入後工業化、信息化時代。中國的和平發展與這個新時代的到來幾乎同步進行,這決定了中國發展的道路、前景和影響,將在根本上不同於西方大國。現有的國際秩序有一些很不合理的地方,在這個方面我們還是要特別地謹慎,不要有意去挑戰大國的利益。後起的大國,能不能夠比較緩和地融入現存的國際秩序,然後在其中起作用,能不能讓一些大國不對抗我們,來容忍我們的發展,這也是一個挑戰。
5、主權問題是否會影響中國的和平發展。全球化時代中國更要維護自己的國家主權。在全球化時代,隨著世界整體化的加強,國家主權原則受到來自多方面的沖擊,導致了國家主權原則內涵的發展與變化,同時也出現了一股趁勢否定國家主權原則的潮流。發展中國家需要強化主權,,方能為自身融入全球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安全保障。某些霸權國家正是利用這一點推行新干涉主義,以實行全球治理為口號,危害別國的主權安全。由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斗爭構成了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維護安全的重大主題。國家統一與和平發展已成為中國最核心的國家利益。6、能否成功化解國際上「中國威脅論」 的疑慮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上對我們中國的戰略疑慮相對增大,西方美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不希望看到中國的強大,要扼制中國的強勁發展勢頭。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也存在中國威脅論的思潮,原因是他們對我們有一定的誤解。怎樣成功化解國際上「中國威脅論」 的疑慮,是堅持增信釋疑,積極營造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總之,一方面我們一定要認清我們的戰略機遇期,一定要看準機遇,重視機遇,珍惜機遇,用好機遇,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挑戰,要強化憂患意識,迎接挑戰,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之路。「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和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所得出的重大判斷。我們要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遇,發展自己,迎接挑戰。和平發展,就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中國仍擁有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浪潮持續推進,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層次全方位拓展,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擴大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具備更多有利條件。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
阻礙中國和平發展的因素也在增長。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盪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路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特別要看到,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國力大幅提升,引發了一些西方國家的擔憂和疑懼。近年來,美國高調「重返亞洲」,策動周邊國家牽制我們,我國和平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驟然增加。
中國自主把控和平發展大局的戰略能力在增強。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對自身的和平發展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會引發超級大國的掣肘和阻撓,增大和平發展的難度系數。另一方面,它也使中國具有越來越強的把握和平發展主動權的戰略能力。強大的實力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推動和平發展的力量支撐。日益凸顯的「中國貢獻」聚合了中國和平發展的「正能量」,彰顯了中國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中國發展紅利在為世界各國分享的同時,也在創造世界和平發展的新機遇.
所謂機遇,中國堅持走和平和發展道路是因為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挑戰就是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故意破壞。
「中國的崛起不僅給十幾億中國人民帶來發展紅利,還會給世界六十億人民帶來市場福利。」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預計,未來五年中國進口額累計將超過4萬億美元,可能為相關國家創造8千萬個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歐美日和東亞,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是中國的主要進口來源地。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隨著中國經濟、貿易特別是進口規模的擴大,中國將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和就業規模效應。胡鞍鋼說,2001-2005年中國累計進口額將逾2萬億美元,相當於為別國創造了4千萬個就業崗位。從2006年起的下一個五年規劃期間,中國的年均進口額將達8千億美元,5年累計超過4萬億美元,可能為他國創造8千萬個就業崗位。

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將突破1.4萬億美元,其中進口近7千億美元。據有關方面預計,到2010年中國的貿易總量可能達2.5-2.8萬億美元。

胡鞍鋼指出,中國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事實上,中美貿易不平衡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近3億的消費者。過去10年,中國產品使美國消費者節省了數千億美元。

「十一五」期間中國將走內、外需並重的發展道路。胡鞍鋼認為,中國今後利用外需既要促進出口增長,更要注重進口增長,特別是鼓勵各類企業等經濟活動主體在全球范圍內獲取、購買和配置優勢資源和緊缺資源,特別是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國際能源、原材料、高技術產品、先進設備,幫助企業利用國際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資源。

胡鞍鋼說,中國需要充分利用大國市場優勢,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中國也需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繼續拓展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需求,開放中國市場,就會發展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記者 顧錢江 高麗)

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外部挑戰
我國的和平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戰略目標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中國人民幾代甚至十幾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國的和平發展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風險,外部環境是復雜嚴峻的。從長遠和全局的觀點看,我國的和平發展是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密切相關的。面臨的主要挑戰有三:即霸權主義的威脅,國際競爭的壓力和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一、霸權主義的威脅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惟一超級大國。從力量對比看,它擁有其它各國無法比擬的綜合國力,而且這一現實絕非短時期內所能改變。力量對比的絕對優勢決定了美國確定建立由其「領導」的國際秩序,或者說稱霸全球並且「霸權永續」。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它憑借超強的綜合國力,尤其是金融優勢、科技領先和軍力超強,極力阻止出現任何可能對其「獨一無二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同時加緊搶佔全球化資源和戰略要地,這既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戰略迴旋餘地,又是為制約其他國家的發展壯大。美國實施這一戰略就把它自身擺在同謀求和平與發展的各國人民相對立的地位。換句話說,它是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以及各國的主權、安全的主要威脅。十幾年來,美國的這一戰略沒有改變,今後只要它還在力量對比上佔有絕對優勢也不可能改變。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的。只不過在不同時期它推行這一戰略的策略手法和部署上的輕重緩急會有所調整而已。
中國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新興國家,又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美國從其全球戰略出發是絕不會聽任中國順利地和平發展的,總會不遺餘力地進行阻撓、干預、破壞。這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本性所決定的。美國霸權主義的威脅將會長期存在,這是中國和平發展無法迴避的。在維護我國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大前提下,妥善處理中美之間的矛盾與分歧,爭取兩國關系平穩發展,這將是我國和平發展需要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
二、國際競爭的壓力
我國正積極謀求發展,而其他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在發展,各國之間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這是馬克思主義所講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必然現象。我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是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不管主觀意願如何,必然會受資本主義規律的影響和左右。在資本主義的體系內,對資源和市場的爭奪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現實的世界是資源、市場已被幾個主要發達國家「瓜分完畢」,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後起新興國家而言,確保自己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市場就更加困難。再加之,世界現有資源已被發達國家消耗很多,它們給世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已成事實,這些對於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發展構成更巨大的壓力。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和曾經歷過殖民地苦難的國家,我國不會也不能採取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靠「殖民手段」、使用武力拓展市場、掠奪資源。既要滿足我國發展的實際需要,又要堅持社會主義國家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這將是我國和平發展必會遇到的一大挑戰。
三、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全球化趨勢加快發展是必然的結果。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美國在全球金融、經濟、科技、政治各方面逐漸佔有優勢地位,現今的全球化是以美國新自由主義或者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為主導,美國跨國公司是主要的載體。實踐表明,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有利於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對維持社會公平卻是不利的。其結果是經濟增長的同時卻導致致貧富差距拉大,在全球范圍是這樣的,在各個國家(包括美國本身在內)也是這樣。貧富差距懸殊成了社會矛盾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這在各國的表現形式不一:政局動盪、經濟起伏、社會紊亂等等,但都會影響和平發展。從全球角度看,這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大不穩定因素,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滋生與發展,與此也是密切相連的。對於全球化的負面效應,國際社會的反應越來越強烈,全球反全球化運動的興起和壯大就是例證。對於中國來說,如何既能利用全球化給我國經濟帶來的發展機會,又要防範、遏制其負面效應,這是我國和平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摘要:中國所選擇的和平發展道路,是歷史上所有大國在其崛起過程中所未曾經歷的。黨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聯系的基礎上做出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決策。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國既面臨著擁有更大的國際合作空間等機遇,也面臨著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帶來的挑戰。我國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正確應對外部勢力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干擾和遏止,堅持多邊主義,堅持互利合作,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達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崛起過程中 中國面臨兩大內部難題

在中國崛起過程中,必然要遇到國家制度建設和社會財富再分配這兩大內部難題。首先,崛起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高速發展過程,這種發展必然對現存制度帶來巨大的壓力。如果說,過去20年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國崛起提供了經濟總量急劇擴張的空間,那麼,今後20年左右中國的整體制度建設將全面提高中國的社會文化質量和人的素質;同時,政治體制改革將為中國崛起提供內部緩沖機制和國際空間。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正處在「一個水流最快、最變化莫測的點的附近」,「在中國經濟的改革部分與未改革部分勢均力敵時,危險最大」。這個問題來自中國改革的長期遺留問題,即「沒有動手建立控制和管理一個現代社會所必需的體制」(吉姆*羅沃:《亞洲的崛起》)。這就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制度障礙。

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配套問題,可能是中國改革進程中的核心問題。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和民主政治,三者聯動,缺一不可。後二者的不完整使前者也不可能充分發展。最近出現的一系列腐敗案件,證明權力和市場資源結合或交換的嚴重性。

財富的急劇增加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同時產生貧富差距加大。積聚收入差距拉大和各種矛盾激化並不存在必然聯系。發達經濟的收入差距之大,並不影響它們的制度靈活性和穩定性。許多發展中經濟即使採取壓抑貧富分化的政策,依然社會動亂不已。強國和世界500強大公司之間的正相關系說明,如果沒有財富和資本的集中(通過市場競爭而不是權力支配的資源優化組合),中國就難以形成真正的國際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作為強國的崛起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因此,「均貧富」實際上是放慢或阻礙中國崛起的理論主張。問題的關鍵不是在於財富的均衡程度,而是在於財富集中和再分配的方式,在於最低收入階層的基本權利保障和這個階層的人口比例下降。

在制度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吸取前蘇聯東歐國家的教訓。目前我們對前蘇聯東歐國家的研究不應當停留在解體的原因等一般性研究。我們應十分注意蘇聯解體前蘇共黨內利益集團的構成、他們對蘇聯解體的作用以及蘇聯解體後他們蛻變為俄羅斯新貴集團的過程。分析這個集團的生成和發展對於我們了解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規律是極為重要的。我們目前面臨的腐敗現象同利益集團的形成和存在相關。鏟除這種利益集團產生的土壤和基礎,是執政黨建設和國家制度建設的核心問題。只有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崛起才能成為全國人民的信心所在。

中國崛起 需要軟力量的建構

軟力量是作為一個大國和強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根據「軟力量」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的定義:它是一種「影響別人選擇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識形態和制度」,硬力量和軟力量相互作用並相互加強。中國崛起的硬力量部分比軟力量部分較早較快提升,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重視。但是,軟力量的滯後可能成為中國崛起過程中被疏忽的重要內容。在軟力量中,制度因素又比文化因素更易於引起注意。因此,在中國崛起的大戰略中,應當形成硬力量和軟力量、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平衡協調發展的總體框架。

中國文化應當成為中國崛起的軟力量的重要構成。這種軟力量的作用在於對全中國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認同感;同時,它對全世界文化的吸收能力有助於改善和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系。中國儒家文化的優秀成分確實可以在國際關系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如「中庸」、「仁政」、「王道」等等。道家的哲學觀點對西方思想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亞洲國家對中華文化的天然崇拜正在發生深刻的作用。中國文化的特點使中國崛起具有某種親和力。

由於中國崛起需要幾代人的持續奮斗,中國青年一代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就具有特殊的意義。無須諱言,年輕一代(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出生的一代)在傳統文化承繼方面確實存在著某些缺陷。這並不是他們的過錯,而是我們的宣傳、教育不當的結果。整個國家的物質至上、急功近利傾向,電視等大眾傳媒的無孔不入以及幹部素質的下降,對年輕人的文化取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另一方面,青年人思維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也是中國社會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體現。青年一代的價值觀更具有世界性,對於中國崛起是積極因素,在未來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可以減少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摩擦,也會成為推動中國內部變革的力量。因此,應當把青年一代的精神狀態變化看作中國社會整體變化的組成部分,其主流是符合歷史趨勢的。問題在於,我們決策層和輿論媒體本身必須高度重視精神產品的質量和文化氛圍的培養,尤其是把軟力量的建設放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加以重點發展。

中國崛起需要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培養全民的國家利益意識、全球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感,應當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雙向結合過程,尤其是在社會基礎部分首先發生和發展。當前應特別注意在網路文化中培養和塑造新的民族精神和價值體系。網路文化的活躍和主流文化在網路世界的缺位,已經成為我們意識形態領域的極大反差。從某種意義上說,失去網路世界,就是失去未來的文化影響力,失去青年一代,失去中國的國際形象。中國社會經濟的信息化和中國崛起的同步發展,實際上是我們重構意識形態的極好機遇。中國崛起必須包括網路文化的發展戰略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當代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代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在上升,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疑慮。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通過和平的方式、漸進的方式,在與經濟全球化緊密相連的進程中因勢利導,趨利避害,走有中國特色的富國強民之路。中國的發展面臨著機遇,也有挑戰。
一、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
1、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第 1 頁
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朝著有利於和平、發展、合作的方向積極變化。由於國際力量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兩個超級大國對抗已不復存在;和平與發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從兩極走向一超多級;國際上遏制沖突和戰爭的和平力量將繼續發展壯大,地區性沖突和局部戰爭將會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種沖突和戰爭,其規模、目標、強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進一步增強。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中國目前也沒有明顯的、直接全面的軍事威脅。
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改革30多年以來,各方面實力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

❼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如何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擾兆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殲嘩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面對各種其他文化的入侵我們這些青年應該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民族意識,以傳播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己任。面對傳統文化時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緩改租糟粕。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行動中培養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情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發展觀,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做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部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❽ 新中國成立時,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狀況怎麼樣

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新中國經歷了五個大的歷史時期:
第一,(1949-1952年)人民政權建立鞏固,恢復時期。
第二,(1953-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和過渡時期。
第三,(1957-1965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第四,(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五,(1977-1978年)撥亂反正時期。
第六,(1979-至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49年至1956年,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率領全國人民鞏固了人民政權,恢復並發展了國民經濟,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政治、經濟制度。開展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中國人民結束百年屈辱歷史,終於真正站了起來。
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新中國的奠基大會。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舉行開國大典。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還沒有完全解放,中國百廢待興,面臨重重困難。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鞏固人民政權的斗爭。第一,我人民解放軍繼續解放全中國,解放大西南、海南島;和平解放西藏;第二,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為新中國的建設贏得了和平的局面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新中國的威望;第三,在農村完成了土地改革運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翻身的解放;第四,在城市開展「三反五反」運動,教育了挽救了大批黨的幹部,打擊了不法資本家的猖獗行徑;第五,開展肅清反革命運動,鞏固了人民政權,穩定了社會秩序。第六,完成整頓財政經濟秩序的工作,實現財政金融形勢的好轉;第七,恢復發展國民經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第八,改造舊社會,盪滌舊社會的污泥濁水,創建了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社會。第九,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建立友好關系,獲得寶貴的支援,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這一系列的措施鞏固了人民政權,中國人民的覺悟空前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中國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完成。
從1953年開始,我國開始施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展開。新中國以蘇聯為榜樣開始社會主義工業化,一五計劃也得到了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力支援。一五計劃的重點是,以蘇聯援建的156個大項目為中心,建立以東北為中心重工業基地,同時在西北、中部建立一批新工業基地。工業化的同時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和手工業實現了合作化生產,資本主義工商業通過公私合營運動完成,走出了一條通過贖買政策和平過渡的改造方式。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同時開展,1954年9月,第一屆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政治協商制度繼續保留。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基礎奠定。到差升稿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也初步形成。新民主主義制度過渡到社會主義制度。1957年我國勝利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以第一汽車製造廠、第一機床廠、第一重型機械製造廠、武漢長江大橋、青藏公路等為代表的工業交通大項目陸續建成。中國第一次擁有了現代化的重工業。汽車、機床、重型機械、飛機製造等部門首次出現,一五計劃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超笑激過了近代一百多年來的工業建設成就,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953年底,周恩來總理提出處理國與國外交的基本准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1955年出席著名的萬隆會議,新中國走上了國際舞台。
1957-1965年,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新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文化基礎。這一時期西藏完成民主改革。但是,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由於復雜的國內外原因和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不足,我們黨在領導國家建設上也出現過急於虛孝求成的教訓。1958年-1960年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等運動的嚴重失誤。1959-1962年國民經濟遇到嚴重的困難,尤其農業遭到嚴重自然災害再加上大躍進運動中錯誤的做法,人民生活出現困難。毛澤東坦誠的承認錯誤,在周恩來、劉少奇、陳雲、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努力下,1961年起逐步糾正大躍進中錯誤的政策,到1965年完成國民經濟的恢復和調整,我國的綜合實力,特別是工農業生產,進一步增強,建成了以大慶油田、包鋼、蘭新鐵路等為代表的一批工交項目;國防和科技領域出現重要突破,萬噸水壓機、中程導彈、原子彈、人工合成胰島素、超音速殲擊機都是在這一時期研製成功。但是黨內特別是毛澤東主席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比較嚴峻,1962年起開始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左」的錯誤進一步發展。1964年為了克服城鄉基層幹部的特權化、官僚化。中共中央搞了四清運動。四清運動形成了兩個套路。一個套路是極左,人整人。一個套路是依靠群眾,以批評教育治病救人為主。主席反對前者,支持後一種。1965年進行了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對於廉政和打擊官僚主義是有效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總的來說「左」的錯誤在發展。毛澤東和劉少奇、鄧小平等人的分歧在擴大。文革在醞釀。
這一時期,中蘇關系由朋友轉為敵對,美國依然對中國執行遏制封鎖政策,加緊對中國的戰略包圍,新疆、西藏等地區邊疆形勢緊張。在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外交家努力下,中國始終團結廣大亞非拉國家,支持亞非拉人民的革命解放事業。新中國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繼續為新中國贏得朋友。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文革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一次全局性的長期的嚴重錯誤,給黨和全國人民造成嚴重損失,但文革也是探索在中國怎樣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探索。文革十年黨和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政治運動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速度,沖擊了各項社會事業的正常發展。使不少知識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由於政治運動全國約有上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受到政治沖擊的家庭和個人身心處於緊張之中,其中的有政治問題的人,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文革期間有許多被懷疑和打倒的人中的大部分人是清白的。
文革期間備戰備荒,國防建設規模宏大,國家積累儲備比例較高,公共設施建設和住宅建設偏少、商品供應比較緊張。人民生活的實際水平提高緩慢。文革及其稍後時期,大約有1600多萬知識青年參加上山下鄉運動,上山下鄉運動開發建設了邊疆和廣大農村,鍛煉了一代青年。但是也使青年缺乏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教育,耽誤了一代人,並形成了花費國家巨大財力精力的「知青問題」。文革期間,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許多領域仍然取得較大的成就。文革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繼續向前推進,國民經濟、國防科技事業、對外交往取得重大進步。導彈核武器運載實驗、氫彈、雜交水稻、人造衛星、遠程戰略導彈、萬噸遠洋輪船、大型電子計算機、核潛艇、導彈驅逐艦都是在這一時期研製成功的。南京長江大橋、劉家峽水電站、攀枝花鋼鐵基地、成昆鐵路、第二汽車製造廠、大港油田等重大項目也都是在這一時期建成,有力的支撐起國民經濟發展。在外交方面: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訪華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與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建交、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掀起建交熱潮,這一切都顯示了新中國已經登上國際舞台,並以社會主義大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1956-1978年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的領導集體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建設經驗。在社會主義建設年代,全國人民艱苦奮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到1978年,新中國建立了獨立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期間,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建成了鐵路、公路、民航、水運交通運輸的骨架。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中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具有基本物質保障的生活,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社會主義共同的理想,思想道德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華民族以自立自強的面貌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矚目。這個時期英模人物輩出,涌現了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鄧稼先、錢學森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成為新中國億萬自強不息勤勞進取的人民的優秀代表。
從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上看那個年代
衣著:
那個時候,服裝的功能是遮體禦寒。到1978年時中國人民的穿衣問題得到了解決,人人有衣穿,基本能夠穿暖。但是服裝供應還是比較緊張的,新衣服只有年節才穿。人們講究樸素。農村人們日常的衣服上會打補丁。城鄉人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憑布票購買衣物,而且補票是限量的。衣著的色調以藍、灰、綠、黑、白為主。服裝樣式比較簡單。人們的著裝比較傳統。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裝、工裝、軍裝為主。男性在夏季以白襯衣,藍綠灰色的長褲為主。女性夏季一般著碎花襯衣或者碎花裙子。五六十年代以棉布為主,七十年代化纖衣物逐漸流行。五十年代,列寧服、連衣裙等具有蘇聯特點的服飾盛行。文革時期,綠軍裝風行全國。
飲食:
新中國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解決了九億多人民的吃飯問題,這是在人口增長近一倍的情況下完成的。食物種類較少,人們的食譜中主糧所佔的比例較大,平時人們以蔬菜和副食產品為下飯食物。肉類和水產品人們吃的較少,基本上過年過節才集中吃魚吃肉。平時肉類和水產品定量供應。東北和內蒙新疆牧區吃肉情況要好一些。農村居民直到70年代,還以粗糧為主,公社生產隊到年終才會分肉。蔬菜供應受季節和地域限制,種類比今天要少。肉類和水產品的供應比較緊張。南北東西地域之間的食物種類差異較大。總的來看建國以來的第一個三十年人們飲食的營養狀況逐步改善,但是不如今天快。經濟困難的1959-62年的經濟困難時期和1967-68年的文革動盪年代,人們的食物供應緊張,品種單調匱乏。從1956年之後,食品供應依靠國營商店。那時居民區里有糧店、菜店、副食店、煙酒糕點店等。1965-1978年,自由市場基本絕跡。城鄉之間是找不到公開經營糧食、蔬菜、禽蛋和水產品的小商販的。改革開放之前,實行供給制,票證幾乎和貨幣一樣重要,有錢沒有糧票是吃不上飯的。此外油票、糕點票、糧本、副食本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票證。
住宅: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居民住宅建設,建成了大批的居民樓,但是由於受國際國內政治大環境的影響,主要精力用於建設和國防方面,居民住宅建設的資金很緊張,再加上以前的基礎太差,和人口的迅速增長。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居住的條件普遍較差。1978年全國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凈面積3.7平方米。大約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裡面。天津、上海、北京、武漢、南京等老城市,有大面積平房區。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的破舊的平房之中,不少居民祖孫三代居住在十幾平米的平房裡。五十至七十年代人民政府興建了一批居民宿舍樓和工人新村,這些樓房多為三至六層的簡易樓房,這些住宅樓解決了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居住問題。住筒子樓、伙單是不會不少市民那是所經歷的。七十年代起,七層以上的高層樓房和綜合配套的大型居民區出現,如北京的前三門居住區。1976年唐山地震後,城市建築的抗震性能提到相當的高度。居民樓的抗震性和質量有了鮮明的提高。改革開放前城市居民的住宅依靠單位分配,住房供給極為緊張,分房得按照規定排隊,夠條件也得往往等相當長的時間。1978年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約8平方米。大多數農民住平房,磚瓦房不多。北方和北方50%以上的農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石頭房。西北地區大量農民住窯洞。蒙古新疆西藏的牧民住帳篷,東北林區木屋較常見。南方民族地區竹樓、土樓、木屋比較多,南方農村不少農民住在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民居里。但大城市周邊新建的的農村磚瓦房較多。
交通出行:
新中國成立後,交通建設迅速發展。到1978年我國約有5萬公里鐵路和94萬公里公路。除西藏外,全國通鐵路。除西藏墨脫外全國各縣通公路。改革開放前民航建立了國際國內航空網。1969年北京有了地鐵,1974年我國有了長距離的管道運輸。新中國前三十年我國有了立體化的交通運輸體系。中國有了自己生產的汽車、載重汽車、電氣化鐵路、電力機車、大型噴氣式客機(運十)。城市道路建設不斷加強。柏油路取代了泥土路。公共交通迅速發展,但是趕不上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那時坐車難,公共汽車比較擁擠。道路上,沒有私家車,計程車數量極少,坐計程車要憑介紹信提前預約。那時小汽車很少,北京牌吉普在大街上賓士。大街上有不少三碼在跑,大街上還能市場看到馬車。人們代步的工具是自行車。一到下班自行車如海洋一樣,十分壯觀。人們出遠途一般乘坐火車,改革開放前我國大約三分之一的機車是蒸汽機車,客車是國產電力機車或者柴油車。當時從天津到北京坐快車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民航歸空軍管理,只有夠級別的幹部才可以坐飛機。從祖國的邊遠山寨到北京一般需要好幾天時間。那時中國沒有高速公路,公路客運長途客車也比較少。農村居民出門仍靠步行、乘畜力車。七十年代拖拉機增多。也成為農民代步的工具。78年中國的電話普及率是0.4%,那時只有單位才有電話,用的是數字碼盤撥號電話,特別重要的事情才接打電話。中國人大事靠電報、日常寫信聯系。1978年全國電子計算機才6000台,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手機。
文化體育生活;
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娛樂活動主要有看電影、聽收音機、下棋、打牌、看書等。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生活領域很乾凈,沒有宣揚色情低俗的東西,引導人民積極向上,樹立共產主義思想道德風貌。電影、小說、戲劇的說教問道濃烈。文革期間鬥私批修、大批判成為時代的特色。不論是什麼都得分出個黑白是非出來。各個廠組織職工文體活動,如五一和國慶節的文藝演出,職工運動會、籃球賽、乒乓球賽、足球賽等等。青少年愛打乒乓球、踢足球。
教育:
建立了許多中小學,中小學學雜費很低,學生課業負擔輕,注重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勞動教育。學校文體活動開展得較好。但是辦學條件差,不少學校夏季沒有電扇,冬天沒有暖氣,五六十人一個大教室,點爐子取暖。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很少。文革期間,教育質量受政治運動影響較差。
就業:
畢業生國家包分配,在國營單位工作,鐵飯碗端一輩子。人們工作壓力小,但是在大鍋飯體制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成為問題。主席時代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干勁和熱情還是高漲的。
社會保障:
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有了基本的社會保障,人民享受普遍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城市居民享受退休金待遇,那個時代福利水平雖然較低,但是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免費的醫療,看病三聯單報銷。退休百分之百的工資。住房靠分配,分到住房後房租十分的低廉。子女入托入學學費低廉。住房得等待很長時間。農民享受合作醫療,看病比較便宜。縣鄉級衛生院建立起來。但是改革開放前,國家財力緊張,農民比較窮困,農民養老依舊主要靠子女。
家居和傢具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城鄉居民電器較為簡單。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是城市人們生活的四大件。俗稱「三轉一響」 七十年代中期,黑白電視機開始走入百姓家。農村逐步實現電氣化、電燈普及,每個公社都通上了電話、每個村都有廣播站大喇叭。但是邊遠山區還難以通電。
人際關系:
文革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同志式的真誠關系,人們彼此互助,人們很淳樸。但是那個時候,如果存在不正常的男女關系,人們的輿論會讓你無地自容,組織上也會嚴厲批判的。組織像家長,無處不在。你困難組織真管你。你不聽話時,組織會修理不聽話的人的。
文革發生後,起先人整人,人們之間的關系起了變化了,後來,人們都防著別人,怕被人打小報告。七十年代之後,人與人的關系不是那麼熱和了。

❾ 1921年的中國歷史狀況是怎樣的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我國「五·四運動」促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組織上和幹部上的准備。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相繼建立,標志著成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共老塌產黨組織的條件已經成熟。
從1920年春到1921年春,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開始醞釀組織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1 年7月23日,全國各地代表匯集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進行到第四天遭到帝國主義密探的干擾,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遊船上繼續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和《關於黨的任務的決議》。綱領明確宣布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以本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7月1日紀念日遂成定例。

1921年3月18日,由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組建的「蒙古人民軍」向駐守外蒙古買賣城(今恰克圖)的中猛薯國軍隊高在田部發起進攻,由於中國軍隊麻痹輕敵,被「蒙古人民軍」打敗。潰散的中國軍人一部分沿庫恰(庫倫--恰克圖)公路和張庫(張家口—庫倫)公路返回內地,另一部分北上經枝含者俄境回到東北。從此,中國軍隊再也沒有踏上過外蒙古這塊土地!!!!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黨領導的「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了。這與在庫倫的蒙古上層王公和恩琴匪幫形成了對立。由於實力相差懸殊,蒙古人民黨決定邀請蘇聯紅軍入蒙參戰。1921年5月,蘇聯紅軍進入外蒙古,在買賣城外打敗了恩琴匪幫,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軍。隨即於7月佔領了庫倫。 7月10日,蒙古上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外蒙古宣布「獨立」和建立「蒙古國」消息傳到內地,一時間輿論大嘩,國內各民間團體、民主黨派紛紛發表宣言,反對蒙古王公貴族分裂祖國的倒行逆施,譴責蘇俄對中國外蒙古的武裝佔領。北京政府的實權人物曹錕和吳佩孚早就對外蒙古鬧獨立十分惱火。東北的張作霖也大罵俄國人,對外蒙古的「獨立」異常憤慨。他一時沖動,竟准備發兵外蒙,以武力解決外蒙糾紛。然而,由於內戰原因,張作霖害怕曹錕、吳佩孚借機出兵東北,不敢對外蒙貿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吳在北邊要對付張作霖,南邊要對付其它各省軍閥,生怕出兵外蒙會喪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實權,因此只有隔岸觀火,無可奈何。作為一種外交形式,北京政府發布了一份措詞嚴厲的聲明,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然而自那時起,蘇聯紅軍就一直留在外蒙古。這期間,那些在蘇俄控制下被剝奪了權力的蒙古上層王公開始醒悟,後悔反抗中國的行為,紛紛逃到中國要求發兵收回蒙古主權,趕走俄國人。但是蘇聯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阻撓中國收回外蒙古主權的行動。內亂中的中國也一次次喪失了收回蒙古主權的機會。

❿ 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現狀是怎樣

這個時期中國的社會形態,屬於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的關繫上,則屬於半獨立半殖民地國家。

也賣納慎就是說,它屬於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開始的那個半封建半資本主義時代中的一個階段。中華民國時期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同晚清時期相比,只是封建主義的東西少了一些,而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一些,從而顯現了中華民國的歷史面貌與晚清帝國的差別。

1912年到1949年,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曾經出現過比較明顯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社會生產力的性質沒有重大變化,對社會形態的變化所起中敬的作用不大。而從事歷史活動的人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領導未完成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由此決定了中國社會開始由半封建半資本主茄輪義向新民主主義演進。所以,各主要政治集團力量的消長,成為觀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形態發展趨向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10)中國歷史現狀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民國成立的背景

1、《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還損害了國家主權。

2、辛亥革命的勝利。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意識的積聚,大大促進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空前高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現狀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賣的什麼油 瀏覽:254
如何看待中國田徑成績井噴 瀏覽:140
印尼虎飼養水溫多少合適 瀏覽:260
越南有多少人確診新冠肺炎 瀏覽:265
義大利語打籃球怎麼說 瀏覽:673
中國發票在越南怎麼入賬 瀏覽:416
義大利面為什麼那麼飽腹 瀏覽:331
中國援助伊朗多少只口罩 瀏覽:972
中國有志青年進行了哪些探索 瀏覽:669
印尼打工回國怎麼樣 瀏覽:797
中國話起源於哪裡 瀏覽:929
特朗普為什麼不敢打伊朗 瀏覽:968
常州等來伊朗人什麼梗 瀏覽:132
為什麼和平精英國際服沒許可權 瀏覽:745
印度話吃飯中文怎麼說 瀏覽:453
印度怎麼樣算富人 瀏覽:325
中國有哪些合法直銷公司 瀏覽:204
伊朗天氣熱怎麼防暑 瀏覽:761
英國葯店英文是什麼 瀏覽:871
義大利白蘭地在哪裡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