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是怎麼建成的
1884年,法國侵略者侵略中國,中法戰爭爆發了。福建水師,擔任著海戰方面第一線的戰斗。中法海戰一觸即發,各兵艦的管帶紛紛請求迎戰,海疆事宜大臣張佩倫不採納。法國正式通知開戰,中國兵艦虛弱暴露無遺。
詹天佑早已看透福建水師的兵艦,虛有其表,不堪一戰。詹天佑告訴管帶說:「我艦奉令不準先開火,但決不能不準備還擊。」當法將孤拔派5艘法艦向它圍攻,揚武輪當即予以還擊。
激戰進行了近6個小時。最後,法國兵艦暗放魚雷,打中揚武輪的船底,大艙進水,船身傾斜。管帶張成乘小船先走,詹天佑鎮靜如常,他從水中救起多人後,才離開沉艦游上岸。
中法交戰後,兩廣總督張之洞將詹天佑調到廣州測繪海圖。詹天佑在很多地方都遇到外國傳教士在鬼鬼祟祟地偷測我國的海岸圖。1年之後「沿海險要圖」完成,他被調到水陸師學堂擔任洋文教師。這一年他與譚伯的四女兒結婚。
水上生活,使他感到厭倦。正在這時候,忽然接到老同學鄺孫謀的信,問他願不願意北上擔任中國鐵路公司的工程師,他本來是學工程的,現在有機會干本行,他決定辭職北上,於是打點行裝來到天津。
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是1887年建立的「官督商辦」公司之一,由伍廷芳、唐景星分任公司的總理和經理,他們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100萬兩,收買了唐胥路。在修路時,英、德兩國工程師發生了爭執。
英籍工程師金達偶然看到中國留美學生鄺孫謀,要他出來和鮑爾對抗,鄺孫謀推薦了詹天佑,他認為必須有一個十分懂技術的工程師才能勝任。
詹天佑進入鐵路公司後不久,就看出金達和鮑爾之間的矛盾。他不願留在天津,卷進糾紛,他和工人在工地一起工作,他在80天內指揮完成了塘沽到天津間的鋪軌工程,1888年9月5日,唐山天津線全路通車。
李鴻章依靠匯豐銀行借款,打算將唐津鐵路延長,金達怕詹天佑出人頭地,就自己帶人測勘天津至通州的線路。詹天佑留在天津做室內工作,一面埋頭研究,一面幫助青年人鑽研技術。
1890年,清朝政府決定先修關內外線,詹天佑被調到工地工作,督修石門段的工程。他按著科學的測量來辦事,發現藍圖有錯誤,立即指出來,要求設計人員修改。
工程進展到灤河大橋時,金達看灤河鐵橋工程有油水可賺,就聘請英國人來包工,但工程上一再失敗,後來德國工程師用空氣打樁法也失敗了,金達眼看交工期限將到,才授意找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研究了灤河河床的地質土壤情況,讓懂水性的人潛入灤河深處,用中國傳統的方法,配合機器打樁,他虛心接受工人們的意見,吃住在工地上,終於順利奠定了橋基,完成了灤河鐵路全部工程。
這一成功,不僅使那些平素自命不凡的外國工程師感到驚奇,同時使詹天佑和他的助手們堅定了信心。這一年,他收到了英國土木工程研究會送來的榮譽會員證書。這說明中國已經有力量來做自己鐵路上的工程師。
1903年,那拉氏要赴西陵祭祖。袁世凱獻媚修築一條由高碑店直達西陵的新易鐵路,路長39千米,限6個月完工。詹天佑被指定為總工程師。這條路沒借外資,沒聘外國人,是中國人自力修築的第一條路,而且不到4個月就完成了。
後來袁世凱又提出撥用關內外鐵路的餘利興建京張鐵路的計劃。1905年4月,清政府委派陳昭常為總辦,詹天佑為總工。詹天佑一接到任務,就帶學生和他的工程隊來北京開始測線。
京張鐵路的初勘,由詹天佑帶領學生張鴻浩、徐士遠從豐台京奉路柳村的10號橋測量起,經西直門向張家口。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技術要求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不應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復測中,詹天佑又親自率領工程人員,背著標桿、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制圖。他為尋找一條好的線路,多方搜集資料,常常騎著毛驢在小路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嶺,晚上還要伏在油燈下繪圖計算。
1905年8月初,第一分段動工。外國工程師嘲笑說:「中國會修關溝段鐵路的工程師還沒誕生呢。」詹天佑說:「我們會修鐵路的工程師沒有誕生倒不重要,我們有很多要學習工程的人,這些人互相幫助,互相依靠,就什麼都可以做到。」表現了他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自信心。一開始修建京張鐵路,確實困難重重。這條鐵路全長200多千米,「中隔高山峻嶺……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未有。」
詹天佑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承擔起負責建築京張鐵路的重任。他和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經過多次勘測,最後為京張鐵路選定了經過南口——居庸關——八達嶺的路線。
1905年12月12日,開始從豐台車站鋪軌,詹天佑在工程隊人員的歡呼聲中親手在路軌上釘下第一顆道釘。
這一天,京張鐵路工程隊的工程列車中有一節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費很大力氣才恢復,影響到部分列車的行駛。詹天佑想,不僅要有堅固的路基和標准化的軌距,還要使列車的車廂之間能緊緊地聯在一起,這樣爬高滑低才會安全。
京張鐵路釘道工程開始以後,困難無數,首先是大量的材料在運輸上的困難,既少機械又缺輕軌,一切都靠人力,人又沒很好地組織起來。廣安門外遇到白雲觀,繞路耗時費工,沿途的皇親貴族墓地不讓通過……
京張鐵路第一段工程完工後,緊接著就開始修南口至岔道城的第二段工程,這是最艱巨的一段工程,也是全部工程成敗的關鍵。開鑿隧道,要有豐富的經驗、精密的測量,還要有開山機、抽水機和通風機等等機器設備。
八達嶺、居庸關兩個隧道開通後,又面臨一個難題:如何使列車爬上關溝的最高峰——八達嶺?如果沿山直上,坡度太大,行車也危險。
詹天佑設計成依著山腰作「人」字形的線路,車到這里,改用2—8—8—2大馬力機車,先推列車前進,到交叉點再上拉,加上每節車廂之間改為自動掛鉤,也就不易脫落,十幾節車廂結合成一整體,緩慢爬上八達嶺的嶺巔。
京張鐵路於1909年7月4日完成全線鋪軌工程,到9月24日就全線通車。這條原計劃需6年才能修完的鐵路,只用4年時間就提前完工了,而且工程費用還結餘28萬余兩銀子。總計費用只有外國人承包商索價的1/5。而且工程質量之高,連參觀了京張鐵路的歐美工程師都稱贊不已。
詹天佑於1919年4月24日與世長辭。1922年,中華工程師學會和京綏鐵路工人在京綏鐵路的青龍橋車站上,為中國鐵路最早的、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建立全身銅像,紀念他在中國鐵路建設中的不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