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合唱是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

合唱是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3-05-03 08:11:38

① 合唱傳如中國的基本情況 還有合唱的起源 要詳細一點的。謝謝了!

合唱藝術起源於17世紀歐洲教堂的唱詩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如今在歐美等國,合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稱為前攔叢「合唱生活」。合唱藝術從五四運動開始才傳入中國,到現在還不滿一百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後,合唱藝術得到快速發展,有一些團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合唱講究聲和、音和、情和,做到了「三和」聲音就有了美感。聲和即發聲方法和諧,統一採用直聲唱法;音和即節奏一致;情和即對歌曲的情感處理要一致,每一段、每一句的感覺要一樣。具體演唱中還要解決好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咬字的方法等幾個問題。合唱力求共性,不求個性,要求整體的和諧。無論在旋律、節奏、速度、力度、聲部的平衡與和諧方面都必須從整個歌曲的要求出發,通過個人與聲部、聲部與聲部、聲部與整體之間的默契,來達到歌曲所需表達的情感。合唱隊員不僅要有基本的聲學基礎,更必須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聲音的意識和能力,必須按整體音響的需要控制情感的變化、控制音量的變化和力度的強弱。

中國的合唱藝術可以說是音樂領地中最年輕的家族。黃自先生於1933年寫的清唱劇《長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後很快傳遍了全中國。他的《生產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犧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國成立以後,合唱事業蓬勃發展,建立了許多專業性的合唱團體,業余合唱也十分活躍。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肖白、王久芳、王強、張英民等創作的《幸福河大合唱》,榮獲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音樂比賽一等獎,60年代初期問世的《長征組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瞿希賢等作曲家們改編的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牧慧櫻歌衡皮》、《阿拉木汗》、《烏蘇里船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等,都成為我國合唱經典之品,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還有大量創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們的合唱舞台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大學校園從來就是合唱的搖籃,歷史上的革命學生運動幾乎都伴隨著歌詠活動。現代的學校音樂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種最受歡迎、最活躍的形式。
中國地區與外國不同,有些是民間故有的:少數民族地區有偶然性的多聲部組合音樂,大部分都是合唱音樂雛形,有支聲復調,與音樂的汪洋大海比起來,還顯得不夠豐富。但作為研究很有價值。中國合唱應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從西方傳入,是第一期。第二期是學堂樂歌時期。沈心工、李淑同的《春遊》、《送別》、趙元任的《海韻》(1927年,中國專業合唱作品第一部)、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抗戰時期聶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專業技法)的《救國軍歌》、《在太行山上》、及《黃河大合唱》等可稱為合唱之魂。也還有學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
第四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50―60年代是輝煌期,50年代的《祖國頌》、《祖國萬歲》;60年代的《長征組歌》;70年代有政治合唱。瞿希賢的無伴奏合唱《牧歌》,《烏蘇里船歌》等許多優秀作品。
最近20 年中國合唱有很大發展突破,田青的《雲南風情》、譚盾的《蜀道行》、陸在易的《祖國母親》等等大量合唱作品,但受市場經濟的約束,有些不能在國內發表而只能在國外發表。
男女聲分四個聲部的叫混聲合唱;男聲多聲部群唱叫男聲合唱;女聲多聲部群唱叫女聲合唱。人數較少的多聲部群唱有人稱作小合唱。但不能把人數眾多的多聲部群唱叫大合唱。因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說的另一種含義。五、表演唱也稱歌表演。指以唱為主、輔以必要動作(包括簡單的舞蹈動作)的一種演唱形式。

② 合唱的起源

合唱起源於宗教音盯侍帶樂
中國在夏商時期即出現合唱活動。西方合唱從公元2世紀產生,當時主要是宗教活動談肆。凱蘆

③ 合唱的起源與發展

合唱起源於胡明褲17世紀歐洲教堂的唱詩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如今合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稱為「合唱生活」。合唱藝術從五四運動開始傳入中褲簡國,到現在還不滿一百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後槐跡,合唱藝術得到快速發展,有一些團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拓展資料

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

④ 合唱是什麼意思

合唱指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

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戚中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空禪。

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

中國合唱應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從西方傳入,是第一期。第二期是學堂樂歌時期。沈心工、李叔同的《春遊》、《送別》、趙元任的《海韻》(1927年,中國專業合唱作品第一部)、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抗戰時期聶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專業高虧山技法)的《救國軍歌》、《在太行山上》、及《黃河大合唱》等可稱為合唱之魂。

⑤ 中國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

漢族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系的。現存最早的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為人民大眾口頭傳唱的。

中國古代的音樂理論發展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沒有能留下更多的書面資料。但音樂和文學一樣,是古代知識分子階層的必修課(詳見「六藝」),在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疑有著重要地位;民間則更是充滿了多彩的旋律。

在北伐戰爭時期,中國的音樂家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國民革命軍中廣為傳唱,有的是用國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詞。在抗日戰爭時期,音樂家更是同仇敵愾,寫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流行歌曲除革命歌曲之後,又加入翻譯成中文的蘇聯流行歌曲。各地開始建立交響曲團,演奏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作曲家的新作。

東歐的樂團曾多次到中國表演,中國樂團也參加了許多國際表演會。中國音樂家也嘗試用西方的樂器方法寫作具有中國風味的音樂,比較成功的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採納了越劇的部分旋律。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首先從香港及台灣地區進入中國,尤其是台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在大陸中國大受歡迎。

(5)合唱是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擴展閱讀

人類社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無法考察。但是早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

古代音、樂有別。後渾稱「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⑥ 合唱的起源與發展

合唱的起源與發展如下: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戲劇中,已經有歌隊的表演。在今日的音樂理論定義下,多以「齊唱」與「合唱」做為聲部多寡的區隔,古代希臘、羅馬戲劇里的歌隊,則被稱為「齊唱」而非合唱。

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於中世紀基督教教會的唱詩班。經過素歌、清唱、神劇等階段,最後發展到市民世俗音樂合唱。

10~16世紀,歐洲復調音樂從早期的奧加農發展至復調寫作的完善階段當復調音樂的各聲部

17世紀,早期巴羅克時代隨著單旋律樂曲的形成和歌劇的產生,採取為單聲部歌唱加和弦式伴奏的方法。開始應用數字低音以指示伴奏部分的和聲,由鍵盤樂器演奏者即興彈奏,以縱的音程結合為基礎,使和聲的作用加強,並形成以平均節奏持續流動的低音線條。

18世紀後半葉,古典樂派時期主調音樂成為主要的體制。當時所追求的思想內容與結構形式上的單純明晰的特點,也表現在和聲手法的簡朴方面。大、小調體系成為和聲的基礎,中古調式消失其影響。

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19世紀初,和聲手法基本上與上世紀後期相同。此後,由於題材和內容範圍的擴大,音樂作品中情感的表達、心理的刻劃、風景的描繪和情節的表現等需要,促使作曲家不斷發展新的和聲語匯,豐富和聲的表現力。

20世紀在19世紀後期大、小調體系和聲發展至極限的基礎上,不少作曲家探索新的創作手法,或回復至古老的音樂風格,其結果都打破了過去200年來傳統和聲的規范。

30年代中,由於民族傳統岩晌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影缺滑響,音樂的民族風格問題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對和聲也有了更多的探索和試驗,如借鑒歐洲民族樂派以至印象派(如德彪西)的某些和聲方法,自然調式和聲的應用增多,在三和弦的基礎上採用附加音或代替音的方法。

40年代中,音樂創作較前一時期有進一步的發展,以民歌或以民歌風的旋律為素材的作品逐漸增多。和聲上重視應用調式和聲方法,並嘗試一些適合於五聲音調的和弦結構,如四、五度和弦、替代音和弦等。

拓展資料

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

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粗扮鋒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

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

它包含:

①和弦,是和聲的基本素材,由3個或3個以上不同的音,根據三度疊置或其他方法同時結合構成,這是和聲的縱向結構。

②和聲進行,指各和弦的先後連接,這是和聲的橫向運動。補充一句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參考鏈接

合唱 (聲樂演唱形式集體演唱)——網路

⑦ 我國合唱藝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推行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來華傳教的大門被打開,大量基督教新式學堂在華設立,基督教唱詩合唱藝術也傳進中國。現代中國的合唱藝術是從西方引進的。

民國初期,中國人開始創作本土世俗音樂的合唱作品,出現了趙元任作曲的《海韻》等合唱歌曲。此外,晚清時期,清政府邀請西洋外國教官訓練新軍。西方軍歌合唱也被帶進中國。

例如德國教官傳授的一首德國軍歌《徳皇威廉練兵歌》,被重新填詞改為《大帥練禪氏兵歌》,以後又被馮玉祥國民軍重新填詞,成為《練兵歌》,後來又被中國紅軍重新填詞,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合唱軍歌。

(7)合唱是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擴展閱讀:

合唱與其它歌唱形式在名稱上的區別

合唱需要包括旋律不同的多個聲部,且有聲部由多人組成。僅有一人的歌唱稱作獨唱。所有人同時唱相同的旋律稱作齊唱。所有人按相同的旋律做者,但各聲部按一定時間賀胡散間隔交錯開唱,稱作輪唱。僅有少數人組成,每個人唱不同的聲部則稱做重唱。

閱讀全文

與合唱是什麼時期傳入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城港過越南的關口叫什麼 瀏覽:543
印度語沒有怎麼表達 瀏覽:490
義大利國現在是什麼季節 瀏覽:440
近代中國主要政治力量是如何探索救國道路的 瀏覽:172
英國世錦賽門票多少錢 瀏覽:112
五十萬伊朗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30
越南留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609
英國體檢本地要怎麼預約 瀏覽:831
義大利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疫情的 瀏覽:466
如何咨詢人工服務中國移動 瀏覽:967
梅州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940
美國中國哪個市場好 瀏覽:872
印尼產什麼藤 瀏覽:570
印尼金田黃硬度是多少 瀏覽:691
一塊人民幣換多少印尼 瀏覽:210
為什麼說最好的大理石在義大利 瀏覽:218
越南拐賣過來沒有戶口怎麼辦 瀏覽:253
埃及與伊朗哪個國家發達 瀏覽:447
印尼烏木什麼時候停產的 瀏覽:422
越南人嫁到中國為什麼逃跑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