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文是什麼傳入中國的xiexie
英語起源 ( 簡版 )
---- 英文源自中文篆字
作者 良立華影
最初的英語,只要是在兩千年前,日常生活,交流中用的單詞,是按中國的古文同音,同義和同音會義的方法創造的。是用篆字的偏旁仿造出了英語字母。
首先解說一下發音差異:有些單詞的發音與漢語存在有差異。這是不同地區的人,因語言發聲習慣的不同 ,在初學同一種語言時,存在有發音習慣的差異。如同中國的廣東人說的中文,寫在紙上的文字可以認識,不會粵語的人是聽不懂的。這正是因為發音偏差過大的結果。
一、 英語單詞的創造方法有:
1.按中文 同音,同義創造的單詞.
2.按中文 同音,會義的方法創造的單詞.
3.按中原方言創造的單詞.
4.直接用篆字形成的方法創造的單詞.
5.英語字母是用篆字的偏旁仿造的。並且每個英語字母都有所要表達的中文字義(此略),還用「英語字母中文解說」組合了部分單詞,不能按發音注漢字理解。正好可以驗證我解說的真實性!
單詞有: out, red, time, fail, pity, light, leg,sorry 等。
二、能證明是女人創造的單詞:
字典中有很多用女人的口吻創造的單詞。還有用中原婦女專用口語創造的單詞:
absorb, 哦不騷啵,吸引人。
apiece, 哦屁刺, 每人。(此語為半玩笑,半責罵)
三、是中原人創造的英語,因為英語字典中有很多按中原方言特有的發音創造的單詞,如:糖 sugar 穴個。
字典中還有歧視英國人的單詞,
如:嘴 mouth, 茅廁(si),意說英國人的嘴臭的像中原地區的廁所一樣。
頭 head 憨的,憨頭。說他們的頭是「憨的」,英國人只能跟著學,至今尚不解為何意。
字典中還有更難聽的單詞,不再列舉。
四、英語創造者的故鄉是中原地區
把 果皮說成 皮嘔,peel, 尾音帶嘔,
把 來玩吧說成 來玩啵(或:吧嘔 連讀) lovable 的地方。
字典中還有尾音帶嘔的單詞 有:
傻瓜 fool 福嘔(傻人有傻福) 滿的 full 富嘔
雄的 male 美嘔(公雞,孔雀) 一頓飯 meal 米嘔
玩水 dabble 得啵 狗窩 kennel 啃嘔(狗啃骨頭)
⑵ 英語是怎樣傳到中國的
不是英語主動傳到中國的,是中國主動去西方學的。但清朝末年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時,一些愛國志士為了拯救中國,想向西方學習其先進的生產力和政治體系,所以開始了留洋學習,在回來拯救中國,同時帝國主義的入侵,也使得在與帝國相處交流時體現了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才在國內運用起來。中國懂這么多國家的語言是外交的必要。同時也在交際上體現了中國的友好性。
⑶ 英語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英語是怎麼傳入中國的?寫回答有獎勵
英語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15
英語老師的奇怪問題。
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展開講講...
收起 有獎發布
問題不好答?加入戰隊答題,獎勵更多
3條回答
匿名用戶
2013-11-30
英語是怎麼傳入中國:
英國人很早就通過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購得中國的絲綢,瓷器,茶等商品. 中國商品有很大的需求,以往的利潤被地中海和中亞國家壟斷盤剝.
地圓學說激發了哥倫布向西航行到中國的慾望,但他只到了美洲.後來英國海上霸權超過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於1600年在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以此為大本營與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交往.
英語是在商務和傳教士的交往中逐步傳到中國,大量頻繁的交流出現於
門戶開放的洋務運動之後。
什麼時候
鴉片戰爭時傳入
⑷ 請問英語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現代英語形成於公元1500年至1700年之間(當時中國經歷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隨著英國成為殖民強國後,英語的使用范圍更廣了。
清朝以後英語進入中國,鴉片戰爭後一些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的商人和政府官員開始學英語。
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英語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外語。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英語由古代從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德國、荷蘭及周邊移民至不列顛群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說的語言演變而來,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由於在歷史上曾和多種民族語言接觸,它的詞彙從一元變為多元,語法從「多屈折」變為「少屈折」,語音也發生了規律性的變化。在19至20世紀,英國以及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使得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如今,許多國際場合都使用英語做為溝通媒介。
英語也是與電腦聯系最密切的語言,大多數編程語言都與英語有聯系,而且隨著網路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 蘇格蘭語、低地撒克遜語、丹麥語、德語、荷蘭語、南非荷蘭語和英語也很接近。擁有法國血統的諾曼人於11世紀征服英格蘭王國,帶來數萬法語詞彙和拉丁語詞彙,很大程度地豐富了英語詞彙外,相對也驅使不少原生的語匯作廢。
唐朝時期,長安就有5%的外國常駐人口(據悉),那時候就有「古英語」了,只不過清朝「閉關鎖國」,歐洲工業革命,最後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後,歐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地方,全世界的頭都轉向了歐洲,因為其強盛,其他地界自然爭相效仿... ...,學習歐洲的技術,學習歐洲的科學,學習歐洲的人文,學習歐洲的語言,當時美國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自然然成為「世界第一語」,電腦又由美國發明出來,網路基礎編程代碼也是數字和英文,當時兵荒馬亂,了解世界,也靠英文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才有了大量的留學生,「崇洋媚外」這個詞就是那時候來的,所以說英語一直都在滲透到中國(文化的互相借鑒,沒有貶低的意思),最快速進入應該是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的時候最高峰進入中國,現在更是近乎「全民英語」。
現代英語是1500年以後形成的,在那之前是古英語且在歐洲並不流行(英語流行是大英帝國形成以後的事),所以那些傳教士不大可能會說英語,像中國很有名的利瑪竇就會拉丁文和希臘語,而且也會使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但是並不會英語,另外,明末一些比較開明的士大夫主要對西方的科學技術感興趣,而當時的科學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寫的,所以他們學習的應該是拉丁文,所以中國人會英語只應該是在清朝以後,比較有名的馬葛爾尼訪華沒有查到當時中國官員會不會講英語,不過可能出於需要或者好奇應該會學一點,反正大規模學習英語是在鴉片戰爭後,而且從清朝1862年才設立「同文館」培養外語人才來看,這之前會外語的不多且多是自願學的,所以我認為如果是會講英語的話那些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的中國商人或者地方官員出於需要可能會一點,但時間肯定不會早於清朝,至於專門學習進而掌握,精通應該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⑸ 英語怎樣傳入中國
中國大陸從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與蘇聯的關系極為密切,外語主要以俄語為第一外語,從1960年代中期以後,選擇英語[1]作為第一外語,1978年特別是1983年以後,英語(外語)是在高等學校升學考試中,和其他科目一樣同等對待。以此為導向,中國的中學課程,特別是初中教育基本上全部以英語作為外語教學課程的必修課,高中課程超過80%英語作為必修課;除非英語外語專業,在全日制普通大學,一般以英語作為必修課,其他外語作為選修課。
⑹ 英語是怎麼傳來中國的
回溯到隋唐朝代或更早期,西方的傳教士已經進入中國,其中少數來自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傳教士就是早期引入英語的源頭,至於當時的英語和後來的英語和美語(僅僅不足300年歷史)大不相同;
⑺ 英語是什麼時候流傳到中國的
十九世紀中葉,五口通商的結果使廣州成為中國人從實用角度開始學習英語的最早地方。當時在廣州出現了一本英語教科書,叫做《鬼話》(Devil's Talk)。其實,這部旨在教中國人學習英語的課本不過是一種粗淺的、用漢語注音的英語詞彙入門書。例如:把today 注為「土地」,把man注為「曼」。1884年上海的點石齋石印了一本可以被稱之為最早的英語900句的會話書,書名叫《無師自通英語錄》。這部書突破了《鬼話》只以單詞為核心的編排方式,而代之以譯成漢語的英文句子為核心。當然,它仍採用漢語的字詞來標注英文的讀音。例如:How many chapters are there in this book? 這句英文被注成了「好美呢卻迫忒兒司阿兒則兒意因祭司不克」。另外,英文在上海更發展成了以通俗的、類似打油詩一樣壓韻的竹枝詞為載體的不乏趣味的「洋涇浜」英語,這就是所謂的「別琴」竹枝詞。「別琴」這兩個字原本是英文business(生意)的近似漢語讀音,後來英國人惡意地取笑這種不準確的讀音,於是就用pidgin這個發音相近的英文詞來表示胡編亂造的、不規范、不準確的英文。Pidgin English便成了「洋涇浜英語」的代稱。舉個例子博大家一笑:「清晨相見好貓迎(早上見面說good morning),好度油圖噓闊情(相互問候說how do you do);若不從中市歸市(squeeze,意思是敲詐),如何覓市叫先生(先生為Mr.)。
⑻ 外語是怎樣傳入中國的求答案
從外語傳入說到同文館文/王學泰排異反應大約是生物的特性,不僅在身體內部很難容忍外來的東西,身體之外也是這樣。每當有了異於自己的事物出現在眼前,人的本能反應第一是驚訝,第二就是排斥。語言是最能表現人的體內外特徵的,因此人們對於異於自己的語言尤其敏感。自周代起統治者就提倡「雅言」(當時以關中話為「雅言」)了,要求讀《詩》《書》,典禮司儀都要用「雅言」,無形中這是對方言的排斥。《孟子》中提到說楚方言的人是「南蠻舌」之人。對於同屬華夏的方言尚且如此,對於外國人說的外國話自然是不在眼下了。一然而很奇怪,東漢中葉以後當我們第一次較大規模與完全陌生的外國文——梵文、盧文——接觸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什麼風波,更沒有發生引人注目的歧視與排斥。甚至與常態相反,我們對懂得這些文字的人們還很欽佩、尊敬。在《維摩詰經注序》中描寫西域和尚鳩摩羅什開壇講經的豐采時「手執梵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復」。鳩摩羅什一面翻譯,一面講經,僧俗聽眾,畢恭畢敬,表現出對精通佛理和諳熟梵文高僧的尊重。那時不僅把精通外語者請進來,而且還不辭辛苦地走出去,東晉的法顯,唐代的玄奘歷經瀚海大漠,西天取經,都是勇於向外學習的典範。為什麼文人士大夫對這些外語外文沒有抵觸,反而羨慕精通梵文的人呢?這與佛教很快被國人接受,並在中土紮下根來有關;另外,當時華夏文化正處於發展上升時期,文人士大夫胸懷寬廣,對於異邦文化很有容納量。
第二次陌生的大規模外國語傳入則是十九世紀下半葉以後的歐洲語言文字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英語。這次的外語西來與那次「番語」截然不同,它是伴隨著炮艦鴉片一起來的,因此國人一開始就對它充滿惡感,稱之為「蟹行文字」(英文等橫排,如同螃蟹橫行)。有文化的上層人士也由於文化的衰敗腐朽,頭腦冬烘,除了一部分為了個人利益無恥媚外以外,大多對於涉外的事情是持敵視態度的。同光年間,與外國互派使節。中國使節是代表皇帝出使外洋,一路也稱「欽差」。途徑州縣都要按照欽差的規格迎送,各處州縣官多鄙視。有的竟說:「此算什麼欽差,直是一群漢奸耳」。郭嵩燾被任命為駐英公使,要找十幾個隨員,竟無有應者(皆見佚名《外交小史》)。這些在今人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
到了咸豐年間,英法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直進北京。洋鬼子登堂入室,你想閉著眼睛不理他不成了。此時語言交流自然成了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清官員中幾乎沒有會外語的,要找翻譯也很難。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英國人佔領的香港和已經開放通商口岸的城市如上海等地,由於現實生活的需要和貿易的需要,一些商人懂得了外語。最初清政府的官員用他們作通事,能夠解決一些日常的交流,但很難與外國人做深入的交談,因為這些懂外語的商人知識面有限,所懂的外語一般也是與商業貿易有關的,如貨物名稱,價格多少之類,很難登大雅之堂。
為了了解「夷情」和外交的需要,洋務派的領袖李鴻章向朝廷上奏《請設上海學館折》。提出了清政府應該建立培養外語人材的學館,以便利與外國溝通。他說:「互市二十年來,彼酋之習我語言文字者夥。其尤者能讀我經史,於翰章、憲典、吏治、民情,言之歷歷。」然而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作為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的倭仁(當時的理學家)還上奏「正學自任,力言其不可」。他說中國問題的根本「在人心不在技藝」。御史張盛藻上奏也反對建學館事。他說,天文算術之類的事情,應該由欽天監(掌管天文歷算的衙門)去管,製造工作,應該由工部管(因為擬議籌辦學館除了學習西洋語言文字外,還要學西學,如數學物理之類),文儒近臣,不應當「崇尚技能,師法夷裔」。這種無知愚蠢的奏文竟然在北京官場中廣為傳誦,以為至論。可見當時北京的風氣。此時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二十多年了,挨了那麼多打,頭腦也沒有清醒過來。
寫到這里不由得使我想起清王朝歷史責任問題,現在許多史學家在吹捧「我大清」,對康雍乾贊頌已經到了肉麻的程度;對於晚清則多以「賣國」二字輕輕了之。其實,有清一代,最高統治者的所作所為更多的是誤國。清朝歷代皇帝最關注的還是如何統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除了漢文化圈以外的世界是兩眼一抹黑的,他們絕對不接受外界的新事物。從康熙起就失去了許多使國家富強的機會,失去了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機遇。鴉片戰爭以後,顢頇的清統治者又死抱住祖宗之法不放,不肯進步,連外語這個簡單交際工具都不想去掌握,舉國之大,有四億人口,與外邦打交道卻連一個合格的翻譯都沒有,簡直是荒唐而又可恥。清政府在外交上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不可勝計。二政治現實的需要是迫切的,以教授外語和西學為主的官辦學校同文館終於在同治元年開張了。此年六月十一日正式開學只招到了十名學生。從學生數看來很可憐,但它是我國第一所官辦的外語和西學學院。
首先這個名字就很可笑,「同文館」本來是宋代接待外國使節的招待所之一。因為它是接待高麗人,高麗與宋同屬漢文化圈,高麗也使用漢字,高麗與大宋是屬於「書同文」的,所以以此命名。清廷把教授自己子弟學外語的地方取了這樣一個怪名字,是你去與西洋人「同文」,還是讓西洋人與你「同文」呢?有人把「同文」解釋作「通文」也很勉強。
同文館在頑固派的反對聲中開鑼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招不到學生。現在學外語是個熱門,外語學院與藝術院校是目前最有錢的高校,就是有千軍萬馬在擠這兩條道。那時彌漫社會的是科舉崇拜,誰肯問津洋鬼子的東西呢?漢人的讀書人家認為只有讀儒書,寫八股,考秀才、舉人、最後中進士,當官,才是人生中的正途。正像《儒林外史》中的馬二先生所說,人生在世,總以「文章舉業」為主,就是孔夫子活到今天也得如此,他老講「言寡尤,行寡悔」,誰給他官做?這就是社會輿論,也是漢族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態。
同文館最初只能在「天資聰慧,年在十三四歲以下八旗子弟」中遴選。即使是旗人也受到漢人科舉至上風氣的影響,旗人也不願意去。怕把自己賣給洋鬼子。朝廷只好以物質刺激的辦法,多給助學金(當時稱作「膏火費」意為晚上點燈閱讀的花費),每月三兩白銀(《儒林外史》中開篇講的那位鄉村塾師周進,一年薪金才十二兩白銀),讀一兩年後,可升至六兩。學生學習成績好,高班學生如能給低班學生輔導的話,還要給以報酬,最多可以拿到十五六兩銀子。這樣一個學生一年可以拿到近二百兩的銀子。那時一個七品知縣,正式的年薪才七十多兩。至於同文館學生的伙食更是現在學生難以想像的,天天三頓宴席。甚至夜裡聽戲晚歸,可叫廚子做夜宵,送到寢室來。就是這樣來學習的學生仍自覺矮人一等。同文館優秀學生張德彝後來做到駐英國、法國等國公使,官至三品,就這樣,他晚年回憶自己一生時,還對子弟說:「余不學無術,未入正途。愧與正途為伍,而正途亦間藐與為伍。」可見當時洋務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問題是教師多不合格。同文館很少聘到真正的教師,當時中國人沒有精通外語的,只能從來華洋人中選。這些洋人多是外國駐華公使或總稅務司署負責的洋人推薦的。這些被推薦來教書的人流品復雜,大多沒有教書經歷。有的是西洋浪人,看上了每月三百兩銀子的薪金;有的是為了在同文館中學中文的,邊教邊學,學好了也就走了。有的是推薦者的親屬,如夫人之類。這些人沒有學問,對教學也不認真,很難培養出水平高的學生。有的學俄文的,學了六七年連字母表都背不下來。
當然,更成問題的是,主持同文館者沒有近代辦學理念,把學校辦成了衙門,學生都是老爺。最初連學制都沒有,成了混日子的地方。光緒十一年(1885)同文館整頓、制定了《同文館章程》18條,《續增同文館條規》8條。在招收學生方面,有了改進,招收的主要對象是年齡大,已通漢文,有了出身(指舉人、進士之類的功名)的人。並建立了科目。分語言文字和科學兩類。語言文字有英、法、德(當時成為「布文」,即布魯士文)、東(日本)文;科學分算學、格致(物理)、化學、醫學。光緒二十四年開辦京師大學堂,科學各科並入大學堂。學生按照學習時間的長短和實際水平,分為前館、後館。前館即高年級,相當現在的專科;後館為低年級,相當於現在的中學。學制八年。
同文館在當時腐敗老朽的中國彷彿是怪物,受到人們的嫉視,最後在要掃盪一切洋鬼子的義和團運動中被摧毀。1900年義和團在老佛爺的支持下開進北京,在各衙門設壇作法。同文館的老師學生皆屬於洋鬼子和二毛子,為團民鎮壓對象,早已逃之夭夭。大師兄在這里開壇辦公。令人驚奇的是,大師兄下達訓令和代天發布文告時用的印信,卻是同文館總教習的圖章。圖章上滿是「蟹行文字」。團民們不認識,大師兄說:這是「天文」,你們不懂,是洪鈞老祖賜給我的。這也是一種「洋為中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