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教是什麼時候開始傳入中國的
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依史料記載,一般認為為漢明帝時期,「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說法最為有名,證據更充分,三國以來即被流傳。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庄(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永平求法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梁代慧皎《高僧傳》記載此事雲:「漢明帝夢一金人於殿廷,以占所夢,傅毅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於彼遇見摩騰、竺法蘭二梵僧,乃要還漢地,譯《四十二章經》,二僧住處,今雒陽門白馬寺也。」因此在佛教史上,多以漢明帝永平十年(六七),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像來華,是為佛教傳入之年。明帝為紀念白馬馱經,將二僧所住的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成為中國第一座佛寺。爾後,凡僧尼所住之處即稱為「寺」。白馬寺被後世佛弟子尊為「祖源」和「釋源」,而二僧所合譯的《四十二章經》,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繼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之後,陸續有梵僧來華,他們主要經由絲路前來。然梵僧弘化有顯著事跡者,始於東漢末年以洛陽為中心的譯經工作。據《開元釋教錄》載,從桓帝到獻帝(一八九-二二○)的四十年中,譯有經典一八七部三七九卷,這說明中國佛教開始了較大規模的發展。而譯經高僧中以安世高和支婁迦讖最具代表性。
安世高,原為安息太子,東漢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東來洛陽,二十餘年間,致力譯經,共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四諦經》、《八正道經》等三十餘部,多為小乘禪數「阿毗曇」之學,是中國早期傳譯小乘思想的第一人。其次第禪觀的修行及傳譯的平易精簡,對佛教的傳播貢獻卓著,是中國早期佛學流布的奠基者。
支婁迦讖(簡稱支讖),大月氏人,桓帝末年游化至洛陽,於靈帝時譯出經典十四部二十七卷,皆為大乘之學,以《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最為重要。《道行般若經》乃中國般若系經典最早的譯本,其後魏晉玄學興起,般若思想能相應盛行,此經居啟蒙之大功;《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是介紹大乘禪觀的著作。其中,《般舟三昧經》又為阿彌陀佛信仰傳入漢地的開始。支讖的譯典,為後世大乘佛教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綜觀中國佛教初期的弘譯可分為二系:一為安世高小乘禪數阿毗曇系,二為支婁迦讖大乘方等般若系。這是由於時當印度大小乘兼暢之世,所以漢末二大譯師實代表印度佛教的兩大系統,也可以說中國一開始所接受的佛教便是兼具大小乘,這是中國佛教初傳的特色。
印度佛教最初傳入中國,因文化背景全然不同,故被視為與當時流行的黃老神仙方術同類,僅通行於少數的王公貴族之間,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圖之仁祠」、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圖之祠」。爾後,在社會政治上,宦官外戚斗爭為患,天災時起,黃巾起義,軍閥混戰而民不聊生;在學術上,兩漢儒家困於「經學考據」、「讖緯合流」而抑鬱難抒。因此平民、士子在長期生活悲苦、心靈困頓之時,佛教的無常及因果觀,紓解了他們的情緒,而方等般若的精深更啟迪了他們的思想。所以,到了漢末三國時代,佛教逐漸由上層遍及民間,由少數人逐漸擴展到多數人,弘化地區也由洛陽、長安往南方開展。
⑵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佛教是東漢明帝傳入中國的。
傳言是漢明帝在夢中看握扒胡到一個頭頂上帶有白光的人金甲神人現身西方,第二天,漢明帝便召集群臣,將這個奇怪的夢說給了他們聽,大臣分析這個神人應該是西方印度國家的一個聖人,所以漢明帝就派人去西方尋找這個神人的原型,最後,大官帶著佛畫回來。
佛教自此在中國流程開來。佛教是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以後廣泛傳播於亞洲及世界各此嘩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
佛教介紹
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生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間。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
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擁有越段攔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80歲時在拘屍那迦涅槃。
⑶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佛 教 傳入中 國的年 代,依史料記載,一般認為為漢明 帝時期,「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說法最為有名,證 據更充分,三國以來即被流傳。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 帝劉庄(漢光武 帝劉秀之 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 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 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 方有 神,稱為 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永平求 法 樣」。漢明 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 域,拜求 佛 經、佛 法。
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 國 第一座 佛 寺白馬 寺,白馬寺 位於洛陽市東12公里,北依邙山,南近洛水,是中 國 佛 教的發源地,是 佛 教 傳入中 國 後興建的第一座 官 辦寺 院,有中 國 佛 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 史 。
⑷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佛教傳入我國是在西漢時期。
西漢末年,西域佛教國大月氏派來使臣,這是佛教思想傳入我國最早的記載。後來,公元67年,東漢也派使臣去大哪凱月氏,邀請天竺和尚,用白馬馱載佛經及釋迦牟李信喚尼像,到達洛陽。東漢朝廷專修白馬寺迎候,據此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歷史發展
三國時西來傳教者以曇摩迦羅、曇帝、康僧鎧、康僧會、支謙等最著名:曇摩迦羅(法時、曇柯迦羅),中天竺人,嘉平二年(251年)於魏都洛陽譯僧祗戒心,立羯磨法授戒、為中土有佛教戒律受戒之始。曇帝(諦),安息人,譯有曇無德羯摩四分律受戒法、摩訶僧祗律之戒本等。康僧鎧(僧伽跋摩、僧伽婆羅),在白馬寺譯有郁伽長者等四部經。
康僧會,其先祖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移交阯從商。會十餘歲父母雙亡,孝服畢出家,明三藏,博六經,通天文,初行佛教於江左。譯有六度集經。
支讖弟子支亮,支亮弟子支謙(恭明),其父月氏人,漢靈帝世來中國,謙於漢末避亂於吳,孫權驚其才慧,拜為博士。留吳三十餘年,譯有維摩坦旦、大明度無極、瑞應本起、大般泥洹等經至今仍存。其他尚譯有本業、首楞嚴、阿彌陀等經今已不存,共三十部。
⑸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佛教是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的。
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內地,目前有文獻記載的,最早搜帆舉在公元前2年。隋唐時期,漢傳佛教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天台宗、凈土宗、禪宗等獨具特色的中國漢傳佛教宗派,並傳播到朝鮮、日本、轎缺越南等地。
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分別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賢首宗(又名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凈、律、密八大宗派,其中禪宗和凈土宗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宗派。
佛教語系
佛教是當今三大世界宗教之一,產生於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釋迦族的喬答摩·悉達多。佛教在中國有三大語系,分別是漢傳佛教、世碧藏傳佛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佛教正式由印度和內地傳入西藏。藏傳佛教由於傳承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派,較大的有寧瑪派(紅教)、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格魯派(黃教)等,還形成了活佛轉世傳承繼位制度。其中格魯派是15世紀初宗喀巴在原噶當派基礎上創立的,之後成為藏傳佛教諸宗派中影響最大的宗派。
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德宏等地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史料記載的約在7世紀由緬甸傳入。雲南的南傳佛教有潤、擺庄、多列、佐底四派,主要在傣族、布朗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中傳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佛教
⑹ 佛教最早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最早的時間應在秦始皇時代。
根據多年考古實踐與文獻研究,中國有考古學家認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或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斷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最早的時間應在秦始皇時代。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
(6)佛教從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佛教觀點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2、緣起論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
那麼,什麼是因緣呢?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緣起論是般若思想的基礎。般若重視「緣起」。《佛說造塔功德經》里有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今天,我們不論站在什麼立場上來看,這四句話都是對的,世界並不是神創造的,確實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的,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緣起」是我們理解般若思想的一個重點。
3、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回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傳印會長指出,佛教既反對殺生,也反對自殺,更倡導護生。對自殺行為,佛陀有明確的呵責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豈不聞我所說慈忍護念眾生,而今雲何不憶此法?」並制定戒律:「若自殺身,得偷羅遮罪。」因此,所謂「自焚不違背教規教義」的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4、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