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現有的喪葬方式有哪些哪個最常見
我國現有的喪葬方式有哪些?哪個最常見?
一、我國現有的喪葬方式有哪些?在我國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非常多的喪葬方式,包括現在最常見的火葬,農村比較流行的土葬,還有在青藏高原一些地方人們比較常用的天葬,有的地方還流行水葬,這都是由於當地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再加上當地宗教信仰的影響才逐漸形成的。
⑵ 說說中國的喪葬類型有哪些
1.土葬
除漢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漢族貴族的棺木有數重,外層叫「槨」,內層叫「棺」,製作很講究。有錢人家會在棺蓋雕刻精美的動物圖形。一般百姓的墳墓是很簡便的,他們選擇一塊「吉地」之後,就在那裡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後在上邊堆成圓錐或土堆兒。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個陸耐地區,形成一個墳區,俗稱祖墳地。每座墳頭都按家族輩份的大小,前後依次排序,以便後世能辨別清楚,哪個墳屬於哪一輩。人們把死後能埋入祖墳,看作一種禮遇,是做人的起碼條件之一。因為許多人不能入祖墳,如優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漢族死在外鄉的人,一般也不能回鄉安葬,即使千里迢迢運回屍體,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謂「野鬼不能見家神」。
漢代崇尚黃色,歷代帝皇都以黃色為顯貴之色,黃色實為土色。在陰陽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人死後葬於土中襪型,被認為是使靈魂得到安息最好辦法。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有地則生,無地則死」的傳統觀念,所以土葬千百年來一直是漢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國最古老,並對現今社會影響最大的喪葬習俗,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了火葬,火葬開始之時,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這在先秦之時就有記載。《墨子·節葬下》雲:「秦之西有儀渠國,其親戚死,聚薪柴則焚之, 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列子·楊朱》也曾記載曼平仲的話:「既死,豈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東漢後期,佛教也傳入我國,佛教徒實行火葬,漢族一般百姓實行火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時期。《宋史·禮志二十二》說:今民人俗有所謂火化者,……河東地狹人早好春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許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聖政國相典章》記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於柴薪之上,以火焚之,這一時期的火葬,往往與家境貧窮,無錢或無地埋葬有關。有的屬客死異鄉,路途遙遠,難以扶屍回鄉而火化;個別情況屬戰死沙場,軍情緊急,火焚了事。在民間,對部分傳染病死者,也採取火化方式,這時間,漢族火葬也曾受儒學干擾,宋大祖趙匡胤、南宋高宗趙構,都曾下詔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我國古代廣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木懸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將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之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船棺,長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船,分為頭、尾和侖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樞,安放屍體。
廣義的懸葬又指在石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的一種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結構形式。在四川三峽崖洞中,曾發現戰國時代此類崖墓,這一階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業於緩坡崖上,有的開於懸崖峭壁之中。墓分為單室墓,夫妻合葬有雙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種,通常在墓室內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種圖案,有的還銘刻有銘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語。
4.天葬
天葬是我國青藏高原藏族人民採用的一種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專門的場地,那裡地勢平垣、開闊,中心點上得有一塊平坦的石頭。送葬的家屬把死者抬到這里,就遠遠地避開。天葬場有專門的師傅。他先將屍體用繩索捆綁在石頭上,然後舉起鋒利無比的刀子,將屍體剖開,皮肉、內臟。骨骼各自分為一堆,一般分八大塊。骨骼(包括頭骨)必須用石頭,細細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這些工作做完後,天葬師圍繞著那石頭,點燃一堆堆柴禾,並在火上灑上酥油。這時,整個天葬場煙霧滾滾,酥油的氣味四下飄,不一會兒,大批的禿鷲就從四面八方飛來。性急的擁在火堆旁邊,性悠的展開巨大的雙翅在空中盤旋。當天葬師估計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決問題後,便揚起雙臂,向天空「嗚嘎!嗚嘎!」地呼喚。還不等天葬師退離葬場,成百隻鷲鳥就從天上、地下一齊撲上屍堆。整個葬場你爭我奪,殘煙繚繞。一片啄食吞咽的聲浪令人驚心動魄。再過半小時,天葬場留下幾絲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認為屍體不被吃凈,死者不會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總是等禿鷹餓時才舉行。
送葬的人在遠處目睹這個場景,心裡是平靜安寧的。他們認為死者已被鷲鳥帶上藍天,他的靈魂安然無恙地回到佛祖身邊去了。他們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園,路上沒有一個人抽泣和號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參加天葬)。
5.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採取埋葬、火葬、風葬等等方式後,對屍體作二次或以上的處理。我國南方地區台灣、福建、廣東和廣西的漢族和壯藏,自古以來比較流行二次葬。人死後即棺殮土埋葬。待三五年後屍體腐爛後再擇吉日,發 開棺,檢取骨殖,將骨頭擦洗干凈、晾乾。再按照次序分頭、頸、胸腰、下肢裝入特製的陶瓮。俗稱「金塔」。這種二次葬又稱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撿骨葬,至今在福建、廣東、廣西的女村地區還保留此種葬俗。
6.現代葬俗
解放以後,國家為了節約土地,杜絕疾病蔓延,規定除部分少數民族外,其餘一律採用火葬。人死後,被送往殯儀館停放,屍體赤裸冰凍存放。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殯葬人員會在死者腳板底扎一個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屍體送到殯儀館後,一般三天內舉殯,舉殯分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兩部分。遺體告別儀式時設置「靈堂」,靈堂四周排滿花圈,花圈上掛滿親朋戚友的輓聯。告別儀式開始先播放一段哀樂,悼念者默哀三分鍾,之後向死者三鞠躬,最後繞遺體一周,瞻仰死者遺容。長子手捧死者遺照領悼念者去小禮堂開追悼會。追悼會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跡,因過於形式及勞民傷財,現已基本取消。遺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燒瓷相」,以示永久存。
舉殯後「靈車」--現稱「專用車」把遺體送到火葬場--俗稱「大煙囪」,經大火焚燒後屍體化為灰。親人可根據情況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樹等。
⑶ 中國有哪幾種葬制
天葬,又稱露天葬、鳥葬、風葬。少數民族中這種葬法最多。《隋書·契丹傳》載:「父母死,以其屍置於小樹之上,經三年後,乃取其骨而焚之」。《唐書·肅慎傳》有「秋冬死者,或以其屍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的記載。藏族多實行天葬,人死後,請喇嘛念經,擇定送葬日期。送葬時,用牛馱屍到天葬場後,先把屍體放在葬台上,然後在葬台附近燒松柏香堆,濃煙升起,通知神鷹到來,神鷹習慣見煙飛來尋食。
此時,操持天葬者將屍體從背面剖開。如果死者是僧徙,下刀時,先在背肉上劃個有宗教意義的花紋。接著剖腹、取出內臟、切肉、剝去頭皮、割掉頭顱,把肉切成小塊,堆放一旁,再搗碎骨頭,攔以糌粑,捏成一團。然後先把骨團喂鷲鷹,再喂其肉。如果骨頭沒喂家,得再一塊不剩地揀起,燒成灰,撒向四方。總之,要一點不剩地把死人處理掉,這樣,死者就「升天」去了。天葬場周圍山上的鷲鷹,除了吃屍體以外,不傷害任何幼小動物,被稱之為「神鳥」,受到藏族人的保護,獵人絕對不能捕殺。藏族人把屍骨喂神鳥,神鳥吃完後飛到高山之巔屙屢,這樣死者便可投胎到高貴人家。
樹葬,也稱風葬。東北鄂溫克人實行樹葬,人死後,將屍體包裹後掛於樹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憑風吹日曬,待皮肉爛掉後拾數好骨埋葬。
崖葬,也稱岩葬,流行於西南少數民族中。此葬法是將棺木安放在通風的岩洞里,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懸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絕壁上的平台,有的在峭壁上鑿孔打樁,將棺木放在上面。福建、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中曾流行縣棺葬。當地俗稱「掛岩子」。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懸棺葬的年代最為久遠,大約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遺留下來的懸棺已不多見,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絕壁上還能看到一處虹橋板。懸棺遺跡最多的是四川珙縣麻糖壩。這種喪葬禮制的產生和形成,是與當地人民的靈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開的。採用懸棺安葬死者,是為了保護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懸葬在臨江河的絕壁上,可以使死者繼續用他的智慧和權威,保護和監視他的子孫和臣民。
復合葬,是採用多種形式的葬儀。《北史·高東傳》記有將死者下半身埋於地下,而上半身不掩,是風葬與土葬的結合。《北史·林邑傳》記載了先火葬後水葬的葬儀。有些民族和地區採用火葬,大多也是先火葬後土葬,如土族、藏族等多用此復合葬法。
此外,還有親人分食屍體的腹葬,不給死者穿衣的裸葬,以及葯物存屍等。葯物存屍應該說不屬於葬法,而是處理屍體的古法。埃及的木乃伊即是,我國西藏高僧多用此法,即用特製香料塗身,存於瓮中,俗稱肉身喇嘛。
(二)葬式
即遺體安葬的姿勢。人死後埋葬的姿勢各種各樣,這不僅與葬法、葬具有關,也與宗教信仰相關。在各種葬式中,比較普遍的是平躺身軀,仰面朝天,四肢並攏伸展的平躺式葬法。這種葬法有便於死者與世人交流和讓死者平穩安睡之意。我國北方進行土葬時,死者的頭向北,腳朝南。墓穴中隨葬的衣飯罐置於腳邊,便於死者坐起就餐。同時墓門也置於南邊(死者腳的朝向),利於死者外出。在平躺式葬法中,有屈肢狀的,多為女性或奴隸、侍從,表明女子對男子的依附和屈從,奴隸、侍從對主子的侍奉。
俯身式葬法,多是出於對鬼靈的恐懼和防禦所用。雲南拉祜族認為,死者如採取仰身葬,會使其他人死亡,因此他們將死亡者俯首側身埋葬,有的火葬也採取俯身式,將死者俯身架起,下面放柴火焚燒。古代有豎棺而葬的,死者取站立姿勢。印度洗骨二次埋葬,死者也取站立姿勢,即將屍骨洗凈,按從腳至頭的順序放入陶罐,象徵直立。
屈體側身葬,為側身、屈肢,右手枕頭下。這種葬法的含義有二,一是回復胎兒的狀態。二是捆薯輪鉛綁以防死者靈魂搔擾。所謂讓死者回復胎兒狀態,意思是怎樣來到人世,又怎樣離開人世,並有讓死者盡快投胎轉生之意。舊時,俗固族在人死後屍體未僵之前,把腿和臂的關節收攏,合掌,用帶子把屍體捆成胎兒狀,謂之圓寂。雲南獨龍族的屈肢葬是為了讓死者環火而眠。
屈體葬除側身卧之外,還有坐、蹲的形態。西藏的門巴族,人死後屍體捆成胎兒狀,雙手交叉於胸前,採取蹲式將屍體安放在屋內。下葬時,把屍體蹲放在圓形墓坑內,坑頂填土壘石,納西族支系摩梭人也採用此葬法,他們認為這樣安葬死者靈魂能重新投胎降臨人世。台灣高山族安葬死者,是在死者的床下挖一深圓坑,將其蹲放坑中,象徵死者與活著的家人一起在屋裡生活。該族人吃飯、烤火多取蹲姿,死後也是如此,其含義為「視桐滾死如生」。
⑷ 中國墓葬的方式有那些
獨特的墓葬形式 中國墓葬的形式很多。一般來說,人死後用棺材殮身或者直接埋入土中,這屬於墓葬或土葬。但很多少數民族有一些奇特的喪葬形式。比如說「巴人懸棺」葬。藏族的人死後,依經濟和社會地位不同,採用天葬、水葬、火葬、土葬或塔葬等形式。普通人都採用天葬,塔葬只對高僧,是將大師們的法體經過防腐處理放入塔內或將骨灰及舍利子裝入塔內。靈塔用金銀及各種寶石裝飾,極盡華美。火葬主要是對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1.天葬 天葬亦可謂之「鳥葬」,是藏地古老而獨特的一種葬俗,用於一般農牧民和普通人。藏語稱天葬為「杜垂傑哇」意為「關(屍)到葬場」;又稱「恰多」意為「喂鷲鷹」,文中「恰」是一種專門食屍肉禿鷹,謂之「哈桂」。 藏族佛教信徒們認為,天葬寄託著一種升上「天堂」的願望。通過天葬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人死後把屍體捲曲起來,把頭屈於膝部,合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於門後右側的土台上,請喇嘛誦超度經。擇吉日在天亮前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到天葬台,先點「桑」煙引起來禿鷲,喇嘛誦經完畢, 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餵食,直到吞食凈盡,以吃光為吉利。 藏北比如縣的達摩寺多多卡天葬台,是全西藏唯一保存頭骨的天葬台,也是目前西藏最為著名的天葬台。庄嚴肅穆的天葬台,盤旋飛翔的鷹鷲,舉世無雙的天葬場面,形成一個神秘世界,吸引著無數有緣或無緣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2.懸棺葬 懸棺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一種古老墓葬形式,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絕壁之上為特徵。除中國外,印支半島、印尼、菲律賓等地均有發現。懸置棺木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或利用岩壁間的裂縫之處架設棺木;或在岩壁上鑿孔楔入木樁,以支撐棺木;或鑿崖為穴,插入棺木,一端露與穴外。棺木多為獨木鑿成,呈長方形,也有少數船形棺。葬式有一次葬,亦有待死者肌肉腐朽後,將骨質入棺,再送至懸崖上去的二次葬。據研究,該種葬法使用時間漫長,早至商周,晚達明清,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如宜賓地區興文和珙縣、三峽、武夷山九曲溪。宜賓興文縣蘇麻灣有懸棺50餘具,皆被認為是古代焚人的墓葬,低者十幾米,高者近百米,或鑿孔置木,或利用天然石穴,距今400~700年,形成於明代。三峽懸棺多在風箱峽中,人稱「風箱」。武夷山九曲溪小藏峰岩壁上因棺木如船形,人稱「船棺」,經鑒定已有3800年歷史。 3.崖墓葬 崖墓葬就是在崖穴洞窟中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一般選擇在江河沿岸山腰或山足下的斷崖上,依石向內造出墓道和墓室。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 越、 巴、僚、漢等民族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崖墓葬。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崖葬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四川的麻浩崖墓其范圍包括斧頭灣,東西長約200米、上下寬約25米,有編號的崖墓544座,層層疊疊,墓門披連,密如蜂房,極為壯觀。最深達90m小的約6m,寬達10m 左右,高達2.8m。由墓門、享堂、墓道和棺組成。早年就以內涵豐富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樂山古稱)名墓之首」。墓中保存著許多漢代建築、車馬伎樂、鳥獸蟲魚圖形,且有不少歷史題材的神話故事,以及畫像石棺、書法題刻。同時,還有中國乃至世界遺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是漢文化與印度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體反映。 4.塔葬 塔葬隨佛教的傳人而興起,指佛門高僧坐化圓寂後,將骨灰或屍體經過處理後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的一種佛教獨有的墓葬形式。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知名佛教寺院多有塔墓,墓塔年深日久,積少成多,望去好似樹林,因此又有塔林之稱,但以河南少林寺塔林最為有名。少林塔林位於寺西,現存自唐以來磚石墓塔230多座,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墓葬群。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既是佛教文化的產物,又是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精品。山東長清縣的靈岩寺塔林,安葬有唐代至清代的墓塔167座,形制多樣,也是我國保存最好的大型塔林之一。
⑸ 我國各地的喪葬習俗
1、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2、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3、入殮儀式:入殮有大殮和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4、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5、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⑹ 我國人死後有哪幾種安葬方式呢
我國傳統社會的安葬方式主要有土葬、懸棺葬、塔葬、衣冠冢及火葬、水葬、叢悉槐天葬。
一、 土葬
土葬是中國古代最標準的葬式,也是世界流行最廣的葬式。華夏之民歷來是一個定居的農業民族,又歷奉偶像崇拜。「非土不立」,以土地為生命之本;土居五行之中,是一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
因此,將死者裝入棺中(「千年屋」)、葬入土中是使靈魂得到安息的最好地方,也是地上生活的自然延伸。故舊有俗語「入土為安」。
(6)中國喪葬形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安葬禁忌:
安葬儀式民間原本多以土葬為主,因葬地有限,因而火化漸成風氣,火化過程基本上比照土葬儀式進行,如擇妥火化的時辰,事先向火葬場辦理登記,火化前先由孝家祭拜,火化後由家屬親見火葬場人員將骨揀入骨灰罐內,所以「火葬」即等同土葬。
孝子捧骨灰罐「進塔」,也是需要擇定時辰,先在納骨塔前祭拜;由於塔位多為八卦形,擇妥座向,於擇定的時辰將骨灰罐(揀骨則為骨罐)移入塔位,祭拜後即完成儀式。
⑺ 中國墓葬的方式有那些
一、中國古代喪葬的主要方式及陵墓類型
(一)喪葬方式(以下內容多了閱讀)
由於不同地域自然條件的差異,不同民族的觀念與傳統習俗的差異,故在我國歷史上形成了多種處理已故親屬的喪葬方式。
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懸棺葬等。
土葬:土葬是將已故的人放入木製或石制的棺槨中,埋在已挖掘或建造好的地下洞穴內,以土封蓋的喪葬方式。這種方式無論在地域范圍上還是在人群階層范圍,在中國使用的比較普遍,也是構成今天用於旅遊的主要陵墓建築景觀。
火葬:火葬是用火將已故的人焚燒掉,把不易燃燒的骨骼收集、存放起來的喪葬方式。古代佛教僧人多用火葬,佛教寺院中或外的寶塔建築就是存放修煉到一定果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這種建築是佛教建築群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後,為避免有限的耕地不致減少,普遍提倡火葬。目前火葬已成為主要的喪葬方式。
水葬:水葬是長期生活在水域上的人群普遍採用的喪葬方式。
天葬:天葬是在固定的地點,由固定的人將已故人的屍體分割,由禿鷲吃掉為葬,吃得越光越好。中國的藏族、門巴族及部分裕固族採用這種方式。
用於天葬的固定地點稱天葬場,是一塊靠近小山坡的平頂巨石,一般多在20平方米左右。巨石上要有若干大坑,以用來搗碎人骨。完成天葬者一般是固定的人,稱為天葬師。為使屍體能全部被禿鷲吃光,天葬有其固定的程序。
懸棺葬:懸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將棺木懸置於起臨水的懸崖峭壁上,任由屍體自然風乾的喪葬方式渣滾。古代江南山區里多用此種方式。至今在長江三峽、武夷山等風景區的崖壁上還看到懸棺。
(二)陵墓類型
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屍體,祭奠故人的場所的總稱。
若分開來講,陵一般指地上建築,墓則是地下部分。中國目前用於旅遊的陵墓景觀可分為:無陵無墓,有陵無墓,有陵有墓三類。
1、無陵無墓 :在上述五種喪葬方式中,天葬、水葬、懸棺葬屬於此類,屍體或消失或置留在大自然中。
2、有陵無墓 :有陵無墓即有地上祭奠用的建築或墓碑,而沒有地下的墓穴與屍體。這種狀況的形成大致有兩種原因:
(1)屍體不存在 對於歷史久遠的祖先和無法找到屍體的英雄,人們為寄託自已的哀思,修建了他們的祭奠場所,如黃帝陵和炎帝陵就是如此。海內外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有共同的根,對祖先拜祭是世代中國人共同的心願,因此修建了多處黃帝陵。為祭奠中國古今征戰殺場的英雄,後人為其修建了共用的紀念碑。
(2)陵、墓不在一處 在蒙古族的歷史上,其貴族有秘密安葬的傳統。據《草木子》一書記載:貴族去逝後葬在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原上,葬完,以萬馬將此處踏平。與此同時,在埋葬地當著母駱駝的面殺死它的小駱駝。之後派近千人在此守候,待來年春天綠草遍地,無法辨認葬地在何處時,守候人離去。若要祭奠時,就跟在當年的那隻母駱駝的後面在它停住並發出悲哀的叫聲的地方,就是墓地。就是由於這個傳統,一代天巧滾驕成吉思汗的墓地究竟在何處,眾說不一。目前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內的成吉思汗陵,其中只有安放其空靈柩的陵而沒墓。
3、有陵有墓 即地上封土、祭奠的殿堂與地下墓穴、屍體都存在的陵墓類型。這是普遍採用的土葬形式。今天用於旅遊的陵墓建築景觀的主體就是這種類型的陵墓。
二、陵墓景觀的構成及其旅遊價值
陵墓景觀的構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陵墓建築,有地面建築群和地下墓穴以及棺槨;其二是陵墓建築上的繪畫、雕刻等文化藝術;其三是殉葬品。如寬余(記住)
中國古代人認為,死只是肉體生命的結束,靈魂還是存在的,只是從陽間轉到陰間。為了使自已在陰間的生活與原來的一樣,故生前所用的一切東西、所從事的一切活動,以及所經歷的一切場景或對自然界的認識,都要帶到墳墓里去或繪畫在棺槨和墓穴的四壁上。在任何歷史階段,陵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越高,生前的生活內容越充實,陵墓景觀的構成內容就越豐富。在所有人當中,帝王以及王公貴族的地位是最高的,他們的陵墓景觀內容所反映的歷史原貌是最充實、最全面的。是後人了解、認識逝去世界的有利依據,也是彌補文字資料中已遺失的斷代歷史的最可貴的憑據。更重要的是,這些真實的歷史遺物是追索文化歷史淵源的有利佐征。
歷代帝王與王公貴族的陵墓都是現代旅遊業開發的主要對象。(記住)
三、中國古代帝王喪葬制度的演化
(一) 古代帝王的葬制的演化
中國古代帝王的葬制:經歷了由單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過程。(記住)
1、 單葬制
所謂單葬制,即一個皇帝一個完整的陵墓區。選點分散,陵園獨立。(記住)
漢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這種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記住)
2、陪葬制
所謂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園外圍有生前的愛將、功臣、貴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為中心的陵墓區。(記住)
這種葬制始於漢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個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於陝西茂陵縣的漢武帝的茂陵,位於陝西乾縣的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記住)
3、群葬制
所謂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後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個陵園內的葬制。(記住)
這種葬制始於北宋,沿用於明清。這種群葬制還影響到與宋朝同代的黨項羌族的王朝——西夏。
這樣的陵墓群有六個:位於河南鞏縣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於浙江紹興的南宋帝王陵墓區;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位於易縣的清西陵;位於寧夏銀川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位於北京的明十三陵。(務必記住)
(二)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封土形制:是關於帝王墓穴上方堆土成丘的形狀和規模的制度。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國封建倫理對孝道的一種規定,,也是對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後的「奢侈生活」行為的維護。「厚葬以明孝」起源於周禮,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周朝以來,經歷了「覆斗方上」式、「因山為陵」式和「寶城寶頂」式的演化過程。(務必記住)
「覆斗方上」式 :就是在地宮上方用黃土堆成三階逐級收縮的方形夯土台,形狀很像倒扣的斗。這種封土形制沿用的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續到隋朝。之後,又被宋朝選用。在諸多使用這種封土形制的陵墓中,以秦始皇陵墓的墓冢形體最大。
「因山為陵」式 :就是將墓穴修在山體中,以整座山體作為墓冢,氣勢宏大,雄偉壯觀。唐朝帝王陵墓使用這種封土方式。
「寶城寶頂」式 :是在地宮上方,用磚砌成圓形(或橢圓形)圍牆,內填黃土,夯實,頂部做成穹隆狀。圓形圍牆稱寶城,穹隆頂寶頂。這種形制用於明清兩朝,清朝的寶城寶頂多為橢圓形。
(三)古代帝王陵園建築布局的演化
歷代帝王陵墓的陵園建築群由三部分組成:
其一是祭祀建築群,建在墓冢前方,為一封閉的方形庭院,院門稱祾恩門,院內建築有主殿祾恩殿和兩側配殿;
其二是神道,是一條從陵園大門直達祾恩門的大道;
其三是為帝王守護陵墓的人居住的地方,稱護陵監。(務必記住)
(以下內容多閱讀)整座陵園以圍牆圍繞,象皇帝的宮殿一樣,不得隨便進入。帝王的陵墓都是建在環境優美的地區,一座陵園就是一處天然的園林。在隋朝以前,陵園建築以祭祀建築與護陵監為主,神道比較短小,石人、石獸數量較少。其中以漢朝的護陵監規模最龐大,全國的官員、富豪均搬到陵區,為皇帝守護陵園。於是一個陵區就形成一個繁華的城市。
唐朝開始,陵區的神道加長,並確定了神道兩側的石像生數量為18對。其中,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乾陵神道最長,石像生最多,在約八里長的神道上,除了傳統的18對石人、石獸外,還有61尊巨服於唐朝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節的石像。
明朝十三陵的陵園主神道長達14里,祭祀建築群為三進院,同時在寶城寶頂前加蓋方城明樓。
(四)古代帝王陵墓地宮結構的演化
根據史書記載以及已挖開的各朝代地宮看,帝王墓穴及棺槨在漢初以前,多為石質。西漢主要用特殊木材修造地宮,一般是將黃柏木去皮,截成等長的方木,頭向中心類在木質槨的外圍,呈一方形墓穴,方木皆以榫卯結構,縫隙以木炭、膏泥封固,此種地宮的營造方式稱「黃腸題湊」。
東漢以後,棺槨都用木質製作;地宮,除唐朝是直接在開鑿的山洞中就地營造外,都是用磚石發券壘建。宋朝以前,多是磚砌成地宮,四壁繪制墓主生前的活動場景。
從明朝開始,地宮建築發展到頂峰,用巨型條石建築大型墓室。從目前打開的墓穴看,除乾隆墓穴側壁上有佛教神像的雕刻外,其它都沒有繪畫或雕刻。歷代帝王的墓穴布局要表現得與生前所住宮殿一樣,由多個相連的空間代表前後排列的庭院。
(五)殉葬制度的演化
隨死者一起埋葬的人或物品為殉葬品。一般人的殉葬品只是生前的主要生活用品和心愛的物件。作為帝王的殉葬品,除上述物品外,還包括其在位時的生產工具、科學發明、樂器、兵器、各種重要的書籍、史冊、藝術品、珠寶乃至物種。殉葬品中的人物,商周時期為活人殉;戰國後期開始,因大量的人殉造成勞動力的不足,遂改為俑殉制。但是人殉的現象並沒有完全消滅,根據記載,秦始皇的嬪妃中,未生育的全部隨葬;明成祖朱棣死後,弔死30名宮女隨葬。
四、中國現存的著名古代陵墓
中國現存的古代陵墓景觀有兩種展示方式:
第一種方式,地面和地下建築規模都很龐大的,在嚴格保護的情況下,就地開放展示。如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揚州天山漢墓與北京漢封燕王的地宮,都是復原了的黃腸題湊;明十三陵的長陵的祭祀建築群和定陵的地下宮殿;清東陵和清西陵等。
第二種方式,地下規模與布局不易於人流行動的,多集中、復制展示。如洛陽的中國第一古墓博物館,集中展示了邙山數十座東漢古墓。
(一)著名的帝陵
著名的帝陵有:黃帝陵、成吉思汗陵、秦始皇陵。(記住)
1、黃帝陵:黃帝陵是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墓,是中國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帝陵,初建始於春秋。《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橋山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總面積8500餘畝,生長柏樹86000餘株,多數樹齡在千年以上,是我國最大的柏樹群。黃帝陵位於橋山之巔,山下有軒轅廟與之相呼應。(務必記住)
黃帝陵封土為丘狀土冢,據說為衣冠冢。其高3。6米,周長48米,佔地200平方米,周圍環以1。87米高的磚砌花牆。陵前立一石碑。上書「橋山龍馭」,為明朝嘉靖年間所立,碑前為一八柱祭亭,內立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
陵園南面山門外有一高大土丘,丘前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為漢武帝當年征戰凱旋而歸,路過此地,修築此台以祭先帝。
2、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內的甘德利敖包(土石山丘)之上。陵園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陵墓建築造型為蒙漢文化結合的產物,具有很強的民族風格。整個建築群由三部分組成,即石牌坊、欞星門和陵宮,一條380多米長的寬敞整潔的鑿石步道將三部分串聯成一個整體。
四柱三門的漢白玉牌坊是陵區的大門,其牌坊的造型是漢文化的傳統形式,然而四柱頂上的四頂蒙古包式的頂飾具有強烈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色彩。欞星門遠望似無門樓的長城關門,整座欞星門的牆頂為垛牆式,其上也有兩面座蒙古包頂飾。陵宮主體由三座相互連接的蒙古包式大殿組成。中央正殿高24。81米,頂面用藍黃兩色琉璃瓦砌成雲紋圖案,上為金色寶頂,邊緣是藍色八角形雙重檐,內置的八根通天巨柱上裝飾著飛龍戲珠。東西兩殿均高18米,頂部式樣與主殿相同,殿相同,殿檐為單層。
用漢白玉雕刻的高大的成吉思汗坐像安放在主殿中央,兩側陳列著傳說是成吉思汗的寶劍、頭盔和弓箭等到物。後殿供奉著三頂黃緞覆蓋的蒙古包式陵包,裡面方桌上停放著成吉思汗及其家人的靈柩。陵宮各殿及兩廊的內牆上繪有壁畫,分別繪有成吉思汗一生的戎馬生涯、豐功偉績及蒙古族的社會情況、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內容。陵園內還陳列著當年征戰用過的器物。
3、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臨潼的驪山腳下。在歷代單葬制的帝王陵墓中,秦始皇的陵墓是最大的。秦始皇陵被命名為世界遠古第八大奇觀,並於1977年作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遺產,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務必記住)
其陵園外垣為長方形,周長6。3公里;內垣近似方形,周長2。5公里。現在測量的方上式墓冢底邊長度,東西345米,南北350米。在陵園內,其地上祭祀建築已盪然無存,現已發現地下有兵馬坑3座,馬廄坑一座,跽坐俑坑31座,珍禽異獸坑31座,造墓工人坑103座,被處死的宮廷近臣的陪葬墓 18座。據記載,其地宮為石槨,槨內,上有用珠寶玉石做的日月星辰,下有用水銀灌制的江河,金銀做的鳧雁,琉璃做的龜魚與玉雕的鯨鯢等,並設弓弩毒箭機關以防盜墓。近年測量墓冢上方空氣,發現汞蒸氣含量異常高。1974年發現的一號兵馬俑坑,與真人真馬等大的6000多人俑與馬俑,再現2000多年前的戰陣軍容。這一轟動世界的發現使秦始皇陵被命名為世界遠古第八大奇觀,並於1977年作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遺產,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0年,在陵西側又挖掘 銅車馬坑,有彩繪銅車馬兩乘,大小為實物的1/2,每乘由四匹馬、一個御官俑和車組成,結構完整逼真,3000多個由金、銀、銅製作的部件,不僅工藝精湛,而且至今能轉動自如。銅車馬的出土,使世界各國對中國2000多年前的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著名的陵墓群
著名的陵墓群有:明十三陵 清東、西陵 乾陵。(記住)
(以下內容多閱讀)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於北京西北昌平縣天壽山下的小盆地上,陵區仙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明清兩代著名的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這里埋葬著明朝定都北京後的十三位皇和眾多的後妃。十三座帝王陵如扇面狀分布在盆地內的山前丘陵上。整個陵區由一條主神道和十二條分支延伸的輔神道構成通向各陵墓的神道網。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坐落在主神道的頂端。各代皇帝陵墓依照輩數關系對稱分布在主陵兩側。地宮封土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寶頂,地宮前是安放帝王謚號碑牌的方城明樓。明樓前是三進院的祭祀建築群。神道上的石象生等飾物均布置在主神道兩側。每一座陵墓旁都設有「護陵監」,看護、祭掃陵墓。明代陵墓地下墓室都用巨石發卷,構成若干墓室相連的「地下宮殿」。
十三陵以地面建築宏偉的長陵和唯一打開地宮的定陵聞名於世。
2、清東、西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西,昌瑞山下,佔地約2500平方公里。清西陵:位於河北易縣永寧山下,佔地225平方公里。清東西陵墓群:為清朝定都北京後的帝王與後妃的兩大陵墓群。是我國現存規模宏大,建築體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其建築體系結構與明十三陵基本一樣。
清東陵:埋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等五帝,以及十五後和一百四十一個嬪妃。乾隆的裕陵和慈禧陵的地宮已被發掘,對外開放(務必記住)。
裕陵地宮的四壁、卷頂及石門上都浮雕著佛像、圖案和經文,門樓上雕出檐、瓦壟、鴟吻和斗拱等,如同木結構。在明清已發掘的陵墓地宮中,最為富麗豪華,獨具風格。東陵各陵墓的地面建築中,慈禧陵最為華麗。其祾恩殿前的龍鳳陛石,採用透雕手法,鳳在上龍在下,龍翔鳳舞,神態生動。東西配殿的內壁都嵌以磚雕圖案,斗拱梁枋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繪全部貼金。大殿內的明柱上飾金龍盤繞,殿內金碧輝煌。
清西陵: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等四帝及其後妃等。(務必記住)
3、乾陵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乾縣梁山。(記住)
乾陵:以其北部主峰為陵,南部兩峰為闕,陵區仿唐長安城格局,外垣八十餘里。神道兩側大型石雕達120多件,王公貴戚、功臣愛將的陪葬墓有17座。是唐朝帝王諸陵之冠。從資料記載和考古發掘得知,乾陵可能是唯一沒有被盜掘的唐朝帝王陵墓。至今地宮未開掘。大型石雕中,有兩種因與眾不同而著名:其一是無字碑,通體高達7。53米,為一完整巨石,初立時無字。關於無字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武則天「功高業大」難以用文字表達;一種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過是非應讓後人評價,所以無字。現在碑上的文字是後來人游歷上綹時的題詞,內容多是對李唐與武周那段歷史的評價。其二是神道上的異國人物的石像生。
五、中國著名的現代陵墓
(一)中山陵 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於南京東郊鍾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1926年1月興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遺體由北京香山碧雲寺移此安葬。陵墓呈木鐸式,傍山而築,由南往北逐級升高,依次為牌坊、墓道、陵門、碑廳、平台,最後是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158米,從墓道入口到墓室距離700多米,共有石階392級。祭堂中為孫中山石雕坐像。四周有孫中山革命事跡浮雕,四壁牆上刻有他的遺著《建國大綱》。祭堂後面是球狀結構的墓室。正中是圓形大理石壙,中間是長方形墓穴,棺上鐫有孫中山長眠卧像。
(二)毛主席紀念堂 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端。1976年11月動工,翌年8月建成。為一座南朝北的建築,與天安門南北相望,。紀念堂是一座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正方形宏偉建築。在棗紅色花崗岩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瓦覆蓋的屋頂,大門正上方鑲嵌著書有「毛主席紀念堂」金字的漢白玉巨匾。紀念堂兩側各有兩組大型群雕,四周栽種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花草樹木。整座建築氣勢宏偉,庄嚴肅穆。
紀念堂由北大廳、瞻仰廳和南大廳三部分組成。北大廳中央是3米多高用漢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背後牆上懸掛著一幅描繪祖國山河大地的巨型絨綉,這里是舉行悼念活動的場所。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大廳正面白色大理石牆壁上鑲嵌著金色大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大廳中央的燦爛花從中安放著水晶棺,毛主席的遺體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面大廳的漢白玉牆上,鐫刻著毛主席詞〈滿江約。郭未若同志〉的金字手跡,東西兩側是休息廳,1983年12月,紀念堂內設立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紀念室。
⑻ 在中國,傳統的喪葬習俗有哪些
儀式1.停屍儀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2.報喪儀式: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它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儀式: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4.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5.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6.入斂儀式: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7.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8.出喪擇日儀式: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 10.下葬儀式: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編輯本段其他注意原墳、燒七、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樑、擺供品、上香、踩院子、燒紙等程式。(骨灰盒在殯儀館存放的,只擺供品、上香、燒紙)。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也叫:做七或犯七)。目前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墳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現在只燒單數,燒大七)。按喪事習俗,燒一七、七七、以死者兒子為主,稱做:有頭,有尾;三七、以死者兒媳為主;五七、以死者女兒為主。(燒五盆紙花)。按喪事習俗,燒七(做七)。 還有特別需要一說的是犯七。何謂犯七?就是從亡故之日以農歷推算,若逢七之日與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比如三七與這些日子相合,就是犯了三七。有道是:「亡人不犯七,活人沒飯吃」,意思是說,犯七有利於活人,但亡人卻會因此而受罪遭難,所以,遇此情況,活人需要為亡人消災救難,也就是需要上墳為亡人淋七。以山西為例,其具體的做法是:用麻紙剪紙人,其數目是比亡人之壽多三個,扎於谷桿上,還要剪一把傘,一架梯子,一座橋。把這些紙人圍成一圈,扎到墳頭,中間放傘、梯和橋,然後用水澆放有核桃和棗的漏瓢以淋紙人,並虔誠地念種種提醒亡人的話語,如躲雨了,過橋了,打雷了等等。 3: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的意義:人死到陰曹地府後,共有十位王官(陰府之檢察官)和四位審判官,其職是:將亡者提詢,以生前所作所為,善善、惡惡、加以偵訊,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過前七殿:第一殿秦廣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閻羅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兒女燒七,希望父母在陰間能安然舒適,過王順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跡,四十九天後移送陰曹法院經四審,每十日為一旬,調審一次:一審,(頭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審,(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審,(三旬,第七十九天)韓氏判官;四審,(四旬,八十九天)楊氏判官;再過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燒百天(叫做短百天,長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燒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燒三周年拜,轉輪明王後、決定如何投生,轉入來世。
⑼ 中國十大葬法
1、土葬 。
土葬在我國來說,它的產生可以說是歷史最早的,流傳最為古老的、覆蓋的地域最廣泛的、涉及民族最多的、也是我們最為普遍的一種喪葬方式。
2、火葬。
產生時間約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流行於我國的西北地區。但是在漢族,火葬被我們認為異端,火葬焚屍被認為是有悖孝道倫理的惡俗。宋遼金元時期推崇。
3、海葬。
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葬法。繼墓葬以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標志。這種方式利於節約土地、發展經濟,利於移風易俗,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4、風葬 。
又稱「露天葬」。是一種風化的喪葬方式。它包括樹葬、崖葬、洞葬等。在東亞各國,泰國等東南亞各國的很早時期,都有這種習俗存在。國內的話,中國東北和西南部流行過。一般將死者遺體裸露於樹木或曠野之中,或置於岩石下、山崖間、洞窟或樹洞內;有的將屍體放入棺柩,再擱置在用茅草和木板製成的停棺棚或小茅屋中。
5、天葬。
蒙古、藏族等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人死後把屍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鷹(或者其他的鳥類、獸類等)吞食,認為可以帶到天堂。從其起源、轎坦形式、內容以及儀式的實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環境和生業方式以及外來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6、塔葬。
塔葬是中國藏族的葬儀風俗之一,是藏族中最為高貴、最高待遇與最高規格的一種葬式,其又稱靈塔葬。當高僧/活佛圓寂後,把遺體內臟經口或肛門取出,再以香料處理,然後根據地位供奉於金、銀、銅、木或泥制的靈塔內。佛教活佛和僧侶處理遺體的一種方法,只有極少數大活佛死後才能實行這種葬禮。
7、樹葬。
古代樹葬在中國東北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頗為常見。而現代樹葬是殯葬的一種新形式,就是人蔽桐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植一些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現代樹葬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地面是沒有任何殯葬設施的,而是以紀念樹或自然石為標記。
8、懸棺葬。
我國古代流行於南方地區的一種將棺;名稱:崖葬、岩葬、仙人葬、箱子岩、掛岩子;起源時間:商代後期(福建武夷山「船懸棺」距今34;分布區域:南方山區(西南雲、貴、川及長江以南的省),最為神秘的一種喪葬方式。
9、洞葬。
夜幕降臨後,幾十個後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著火把將亡靈送出村寨。按照古規,他們不許走有人過的路,也不準許用砍刀開路,必須走一條陌生的路。幾十個人抬著棺木前拉後推,將沉重的棺木送進半山上的亡靈洞中,然後一齊轉身離開,任何人都不能閉並桐回頭再看一眼亡靈,而且從此任何人也不再走進這個亡靈安息地,流行於南方地區的一種喪葬方式。
10、二次葬。
在採取埋葬、火葬、風葬等等方式後,對屍體作二次或以上的處理。我國南方地區台灣、福建、廣東和廣西的漢族和壯藏,自古以來比較流行二次葬。人死後即棺殮土埋葬。待三五年後屍體腐爛後再擇吉日,發開棺,檢取骨殖,將骨頭擦洗干凈、晾乾。再按照次序分頭、頸、胸腰、下肢裝入特製的陶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