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都干什麼說一個
您好,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一聽這么多的名字就知道中秋節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
主要習俗:1.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2.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
3.賞桂花、飲桂花酒等。
總之,中秋節還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②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都舉行什麼活動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x0dx0ax0dx0a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此知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升昌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_「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_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x0dx0ax0dx0a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吵扒扒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x0dx0ax0dx0a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x0dx0ax0dx0a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x0dx0ax0dx0a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x0dx0ax0dx0a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x0dx0ax0dx0a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x0dx0ax0dx0a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闔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x0dx0ax0dx0a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x0dx0ax0dx0a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x0dx0ax0dx0a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③ 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春節
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除夕」在古時有「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年終」等別稱。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
北方人風俗大致一致,過年包餃子、蒸饃等等;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④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傳統民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中華民族特有的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約下孕育、發生並傳承的,因而中國傳統民俗既有人類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獨特個性。
例如春節,是中國人最為傳統,最受重視,最能體現中國民俗的節日。每年的農歷大年初一被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有:祭灶、掃塵、除夕夜、祭祖、守歲、迎春、拜年、年夜飯、貼春聯門神、放爆竹、壓歲。而到現在,僅有除夕夜、祭祖、守歲、拜年、年夜飯、貼春聯門神等習俗存在了,像一般除了一些鄉村地方讓放鞭炮外,幾乎都禁止放炮竹,祭灶、迎喜神、桃符、送窮„„除了桃符轉化成了春聯,這些習俗在現代人的春節習俗中也已經非常少見。其實很多春節習俗,都是中國人民為了祈求新年能有好的生活而形成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延續這些習俗不符合現代人對生活的追求。加之現代人對自然和科學有了比古代多得多的了解,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大大增強,封建迷信在他們的心中不再有地位,他們祈福也僅僅是寄託自己的美好心願,並不在乎繁文縟節和各種忌諱,所以部分春節習俗的消失是理所當然的。
春節因為是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簡滑斗,雖然有些習俗消失了但它還是存在並且節日氣氛也很濃,而其他的傳統節日就不然了,尤其是在西方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沖擊下,中國的傳統節日備受青年冷落,許多節日文化色彩都逐漸淡漠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傳統文化都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東西,要破除掉。節日沒有文化上的闡釋的時候,人們漸漸的就忘掉了。但是傳統節日在現代生活中有存在的必要!傳統節日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有三點:
1、傳統節日有著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2、有增進人際和諧,傳承文明的作用;
3、有利於建構「和諧」社會。
在歷史上,傳統節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的演化,整合著的。那麼,在都市化進程中,如何使傳統節日在都市生活中獲得傳承與轉生,獲得新的載體,卻又保持其民族性?
第一、維持夏歷和西歷並存的歷法制度:建設傳統節日不能離開與之息息相關的夏歷,對此,
政府應該聲明:夏歷和西歷並存是現政府的歷法制度,報紙、電視台等媒介也應該夏歷與西歷並用,也許會覺得繁瑣,可是卻是對民族文化的覺醒意識,對自己民族傳統的珍視。不至於讓我們在全球化的今天迷失自我,失落最寶貴的東西。
第二、將傳統節日適當增加為法定節日:我國現行的法定節日中,只有春節是民族傳統節日,而其他的有些是政治性節日:如國慶節,五一國際勞動節等,從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消費出發,來設置了七天長讓皮假,少了文化底蘊,節日的歡愉,卻多了浮躁與喧囂。在傳統節日與現代政治性節日比重大大失諧的情況下,尊重人們的風俗習慣,適當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節日,顯得迫切並必要。在2005年的兩會上,60多位香港特區代表又聯名提案,呼籲把清明節、中秋節增設為國家法定假日,各地人大代表門也紛紛建議將增設傳統法定假日納入議程之中。中國人民大學的紀寶成教授多次呼籲增加中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傳統節日的民俗文化意義也為越來越多的人士所關注,所探討。
第三、加強對下一代傳統文化的教育:多開設傳統文化課程,讓學生對傳統節日攔磨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通過教育使他們有一種對傳統節日,對本國節日的溫情和敬意感,在傳統節日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之前,社會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須由學校教育來補充,才不至於出現傳統節日的「斷代」。
第四、需要民俗學學者的努力,社會對民俗學的重視:民俗學家在發掘傳統節日文化意蘊,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的轉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社會應該重視民俗學家的工作,其中政府也應該在此起積極的引導作用,創設各種條件,引導民眾對傳統節日的喜愛,使傳統節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蘊,又在新時代下,增添了新的載體,新的方式為年輕人所喜愛。使年輕人在快樂地過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時同樣不忘記我們自己的節日,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多一份溫存和敬意,對洋節多一份寬容。
華夏傳統節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好好地珍惜,華夏傳統節日該如何回應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已經成為考驗傳統節日在社會生活領域能否繼續具有現實生命力的標志。但是傳統節日的現代轉生並不意味著拋卻固有的傳統和精神內核,一味地去屈就現代化、都市化。而是在都市化、全球化浪潮中給人們以精神的慰藉,自我身份的認同。
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傳承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把它更加發光發大。
⑤ 中國的所有節日過節都干什麼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習俗和慶祝方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節日及其慶祝方式:
1. 春節: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稱為中國新年。人們會貼春攔亂聯、掛燈籠、放鞭炮、吃團圓飯和年夜飯、拜年、賞花燈等。
2. 清明節:清明節是緬懷祖先和掃墓的節日。人們會到祖先的橡薯墓前祭祀和掃墓,還會植樹或野餐。
3. 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人們會梁衡者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等。
4. 中秋節: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團圓節日。人們會賞月、吃月餅、喝桂花
⑥ 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有哪些
1、春節: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
4、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各地舉行龍舟大賽。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
5、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⑦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可以做些什麼
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及風俗:
1、春節,一年的關一天(正月初一)。這一天,是給父母拜年的日子。
2、元宵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
3、端午節(五月初五)。為紀念屈原而形成的一個節日。這一天通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有家家插艾蒿、吃粽子,給小孩戴香包、吃喜蛋等習俗。
4、乞巧節(七夕節)(七月初七)。通常在這一天民間女子會用各種形式向織女乞取智巧。又因為傳說這一天是牛郞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現在已成了咱們中國自己的「情人節」。
5、重陽節(九月初九)。民間有在這一天登高、喝雄黃酒的習俗。又因為「九」在漢族傳統上是最大的數字,所以這一天也成了中國的「老人節」。
6、中秋節(八月十五)。在民間,中秋的到來,意味著一年的勞碌又將結束,這一天的月亮,又被認為是最圓的,所以在這一天,大家常常歡聚在一起慶豐收,吃月餅、嘮家常。
7、臘八節(十二月初八)。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在這一天,人們喝臘八粥的習俗。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就要為過年而忙碌了。
8、除夕(十二月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一家人歡聚一堂,貼對聯、掛年畫、放鞭炮、吃年夜飯、守年夜等是最常有的習慣。
⑧ 中國12個傳統節日習俗有那些
中國12個傳統節日習俗分別是:
1、春節習俗,年夜飯: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
⑨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春節】 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習俗 : 熬年守歲
【元宵節】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寒食節】時間:清明節前一天習俗:起火燒飯、吃冷食。
【清明節】時間:農歷三月初八 (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公歷4月5日左右)習俗:掃墓、踏青。
【端午節】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七夕節】時間:農歷七月初七 習俗:穿針乞巧。
【重陽節】時間:九月初九習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節】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習俗:賞月。
【臘八節】時間:農歷臘月初八習俗:喝臘八粥。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是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寫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了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歲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的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准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陪漏盯。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搜畢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蘆和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端午節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歷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著。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游的場景蔚為壯觀。這一日正是陰歷五月初五日。後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裡,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綉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葯秋復春,女亘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重陽節又名重九節,九月九,榮萸節,菊花節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慶祝風俗。唐代把重陽正式定為節日。在唐代,重陽節人們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代。屈原在《遠游》中曾寫道:「集重陽人帝宮兮」。到了漢代,重陽之俗逐漸在民間流行。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威夫人被呂後慘害後,侍候戚夫人的宮女賈也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傳出: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於是,重陽之俗便從宮中傳到了民間,並逐漸盛行。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小年】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