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是哪一年成立的啊
中國是1949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中國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1949年10月9日在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由許廣平代馬敘倫提出的以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建議。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採納了這一建議,並作出正式決定。
2. 中國什麼時候建立的
你具體是問中國的起源呢,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時間。
中國起源是在五千多年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
3. 中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新中國是在1949年10月1日立的。中國是在秦始皇的時候統一的
4. 中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人常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自居。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5. 中國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中國」一詞自古有之,最早指居於「天下」(古人對世界的稱謂)中心的中原地帶,在近代以來,特別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中國」一詞始成為民族國家意義上的法律和政治概念。
「國」
古代漢語中的「國」不等同於現代的「國家」。
「國」最初的意思是天子、諸侯所居住的築城的地方(及周邊近郊),更遠統治的地方稱「野」,「國」對天子可指京畿(jī),如:「國人暴動」。當然諸侯方面也可以使用「國」。如:(衛)懿公好養鶴,鶴有祿位,狄人入侵,「國人不出戰」,招致滅國。(參考來源)因此,就是要加「中」來修飾「國」才能明確地表示「京畿」的含義。
隨著歷史的發展,各政權的直接統治范圍不斷擴大,至春秋「國野」已逐漸不分,原先稱「野」的地方也能稱「國」了,「國」指代的范圍就這樣逐漸擴大。隨著兼並更加劇烈,進而秦統一各國,「國」的概念開始趨向於「地方」、「地帶」,如「北國」、「南國」、「水鄉澤國」、「雪國」。
「國」也被用掘汪來抽象地指代某一地理區域的政權和人民,如:「治世不一道,便國(有利於國)不必法古。」(《商君書》),這種用法接近於今天所說的「國家」一詞。
「中國」
「中」的意思即為「內部」、「中央」;「中」之一字要查部首「—」,上下相通的意思,很顯然,「中」代表的是定位的標准點,任何人都是以自己為立足點,然後分出上下與四方;古代中國人和其他很多民族一樣,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漢朝以及漢朝以前,可考證的「中國」一詞的用法有如下幾種:
指京師,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如《三國志》:「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又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又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由上可見,「中國」一詞在古代,首先是一地域概念。
但是,當中國強大時,中國因無挑戰者,所看到的只是高高在上威風凜凜的天子(或皇帝),因此,中國一詞,作為地域概念,並不明顯,反而隱晦。
然而,當中國衰弱時,尤其是遭到外力挑戰侵擾之時,因為涉及到內外之分,中外之別,中國一詞,反而凸顯出來,疆界也隨著顯露出來,天子(或皇帝)的代表性,也呈現出來。
春秋時期的「中國」(等於「中土」、「中原」)只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卜中區不算「中國」。由於「中國」(中原)地區的王朝建立之時間最早,經濟與技術的水準遠較「四夷」為高,華夏文化也一直居於「四夷」之上,是所謂禮儀之邦;戰國策(趙二)將「中國」的實際內容說得極為詳盡:「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所以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展,也隨著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不斷侵入,「中國」一詞逐漸擁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義。
戰國時期的中國漢朝以後,少數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 ,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如:《晉書》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 「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里的中國一詞,是和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的。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系甚小,古代中國人也沒有近代西方式的民族概念。型散山歷史上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占據中原的金國),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而是各族人民的中國。韓愈有言:「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滿清的雍正皇帝在其著名的《大義覺迷錄》中宣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至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泛指的詞彙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清廷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雖然往往按照傳統的觀點以世界中心自居而使用「中國」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但在多數官方正式文書上還是把「大清國」作為國號。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稱謂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義,是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以來,在國際上的主流認知中,「中國」逐漸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盡管中華民國政府繼續存在並有效管轄台灣島、澎湖和福建的金門、連江等地區。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間成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會議,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10月1日下午3點,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從收到的3012幅圖案中選出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在關於國旗的討論中,會議研究決定去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濃厚,且與蘇聯國旗相仿的鐮刀斧頭標志。最後形成以紅色為底色,四小星拱衛大星的五星紅旗方案。
毛澤東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革命人民大團結,因此,又是團結,又是革命。這一設計滿足了各個階級,各文化,各民族人群對於國旗的需求和想像,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歡迎。
(6)中國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參考資料:網路-新中國成立
7. 中國什麼時候成立的
1。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各階段經驗教訓的總積累,標志著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最後勝利。這是100多年來中國歷史的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里程碑,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一個偉大的里程碑。它結束了鴉片戰爭以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中止了中國可能走向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展趨勢,結束了極少數壓迫者、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征戰不已和人民生活貧困、生靈塗炭的局面。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一個獨立、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屹立於世界。
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
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這在舊中國是不可想像的。
1949年10月,在中華大地上誕生了一個空前統一的人民共和國。
1997年7月1日香港從英國管轄下回歸祖國懷抱,1999年12月20日澳門從葡萄牙管轄下回歸祖國懷抱,洗去了近代以來不平等條約加諸中國的最後的恥辱。金甌完璧,領土主權的完整實現了。這在舊中國是不能解決的,甚至是不可想像的。
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長遠意義。
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本歸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實施沒收官僚資本為人民的國家所有,1949年年底基本完成。對於在華的1300多家外國資本企業,沒有採取直接沒收的政策,而是首先廢除了外國資本企業依據不平等條約所享有的經濟特權,然後通過監督和管制、收購、征購攔閉掘等辦法,妥善處理外國在華企業。到1952年底,基本上清理了帝國主義在華的經濟勢力。新中國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強大的國營經濟。國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它形成了人民共和國的物質基礎,成為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為了發展經濟,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並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並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完成土地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項重大社會改革成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指出:「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態明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實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務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務——實現社會主義也難以完成。到1952年底,全國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這是民主革命取得最後勝利的重要標志。由於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民成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支持力量,也為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契機。我們看到,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折失敗、屢次失去發展機遇。現代工業只是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若干城市,工業產值只佔國民經濟總產值很小的比例,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並且改變中國傳統農業國家的地位,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的現代化是在1949年以後大規模開啟的。1978年以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了。
新中國的成立,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國邁入長治久安的歷史時期,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可靠政治保證。
中國共產黨一向追求在中國建立民主政治,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反對法西斯專政的政治制度,在江西蘇區建立蘇維埃共和國、試行人民代表大會的民主制度,在陝甘寧邊區實行各革命階級聯合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制度,開始摸索能夠體現絕大多數人民意願的民主制度。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表明,參加政協會議的各革簡核命階級和黨派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國方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政治基礎。這就是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所說的「國體」。至於政體即政權機關,《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會議的決議代表了全國人民的意志。1954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了中央政府即國務院,任命了國務院組成人員,依法完成了《共同綱領》提出的政權機關的組成。1954年憲法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基礎。這部憲法在1978年後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多次討論修訂,但這個政治制度的基礎被反復申明和強調。國家的權力運行模式經過多次改革並且至今還在改革中,但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並未動搖。在舊中國毫無政治地位的廣大工農大眾第一次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他們的代表加入了各級政權機關,也成為各級人民代表構成中的主要成分。在政治制度的設計中,人民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新中國的國家權力構成和政權組成模式,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能反映民意的模式、最民主的模式、最能集中絕大多數人民意志的模式。這個模式,無論在封建社會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都是不可能出現的。從此,中國的歷史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新中國的成立,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這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權少到不能再少,根本談不上國際地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戰後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那時的中國還是在帝國主義的東方鏈條上,美帝國主義還在通過條約控制著中國,還在直接干涉中國內政,支持國民黨打內戰。中國仍然是一個沒有實力支撐的弱國,不但在戰後處理歐洲問題時沒有發言權,甚至內政問題還被提到聯合國的會議上加以討論。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就是擺脫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大大改變了世界的政治地圖,鼓舞並支持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具有偉大的國際意義。
新中國有明確的外交政策:「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任何外國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的合法地位,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取消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辦的宣傳機關,立即統制對外貿易,改革海關制度」,收回駐軍權和內河航行權。這一外交政策,清楚地體現了一個負責任的獨立的主權國家的本質特點。只要同意上述外交政策,按照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原則,新中國可以與任何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對於與資本主義各國建立外交關系,要求「各國無條件承認中國,廢除舊約,重訂新約」 。這就叫做「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在這個原則之下,到1950年10月,就有25個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17個國家與新中國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通過有步驟地徹底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包括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控制權,中國人、中國這個國家就在世界面前站起來了,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國際地位就確定了。這是整個中國近代史上所有志士仁人所夢寐以求的,「是一百多年來舊中國的政府所沒有做到的」。
新中國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斗爭的發展具有深刻的久遠的影響」 。新中國剛一成立,就通知聯合國秘書長,不承認國民黨政府派駐聯合國的外交代表,並且出席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提出中國的主張,發出獨立主權國家的聲音。此後,中國在國際社會一貫強調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反對帝國主義霸權政治,主張多極政治,主張發達國家要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主張對話反對戰爭,等等。這些都充分展示了新中國的國際關系理念,對構建和諧國際關系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轉
8. 中國形成於什麼時候
中國從西周時候開始叫中國。據史書記載及現有的考古文物證實,「中國」名稱約在三千年前就有了。據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西周文物上記有「余其宅茲中或」。專家考證,「中或」就是中國。
所謂「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謂「國」,在古代意指「城」。「中國」一名,古代含義不盡一樣。 有的指京師為中國;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為中國;有的則指華夏族和漢族所在的地區為中國;也有的指我國華夏族所建的國家在黃河流域一帶,以為黃河流域為天下之中,故稱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 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9. 中國是哪一年成立的
約公元前2070年,從禹建立夏朝開始中國就建立了卜讓鎮。型粗如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話是在1949.10.1建立滑畝的
10. 中國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6�1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百家的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6�1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歲尺,交於中國」;《莊子�6�1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干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棗拿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6�1王制》有雲:"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6�1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6�1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齊桓公救援邢國,衛國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6�1成公乎岩高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歷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系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志。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