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看待中國及中國問題

如何看待中國及中國問題

發布時間:2023-05-19 11:51:53

㈠ 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國

中國一直認為自己的經濟發展的很好,但卻一直沒搞明白經濟的目標究竟是什麼,經濟的目標是民生,而不是GDP。國家的經濟目標是民富國強,民富是根本。

那我們先看看中國的民生究竟是什麼:

1、人均收入與工資與其他國家比,一個美日韓的普通保姆月收入是中國一個普通一年的收入.有一條新聞,說中國在澳大利亞投資礦業,礦工年薪100萬,而中國的礦工收入是多少?

2、教育:日本等國家的小學中學教育是免費的,只是書本和吃住費用自己付(包括最窮的朝鮮)。而中國城市的普通學校一年學雜費需要3000到5000甚至更高.

3、醫療養老:日本等國家實行的是國家醫療保險,只要是日本人就有,醫院的費用個人只承擔30%,其他國家更低。而中國工資不高還要交30%的養老醫療保險,普通民營企業和個人很難有能力全部

繳納養老金,13億人至少有8億沒有正常的養老醫療保險,平常人得重病就要傾家盪產,甚至等死,大部分農村和城市老人沒有退休金。

4、住房:中國的房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說,郊區和小城市的價格一班在3000左右,一套房子30到40萬是低的,但卻是普通工人15到20年的收入,對於稍微大點的城市30年到50年工資也不夠一套房

子,而日本房子一班在5到10年的工資。

5、交通:中國的交通費用是各個國家最高的。

6、環保:環保的問題就不用說了,連水、空氣、土地資源都受到嚴重的污染,而且還在惡化。

7、就業:中國的就業問題不是很好,而是很差,就業應該以保險繳納人數來統計,沒有正當和穩定職業和收入的比比皆是。

8、消費:記得幾年前出現了一個報紙報道歐洲一個國家的殘疾乞丐在街上乞討,報道的目的是說明歐洲經濟問題,但那個殘疾乞丐是坐著輪椅,一個普通的乞丐坐著輪椅乞討,而在我們國家有多少

殘疾人能買的起輪椅?很多農民和工人每年的消費還不足2000元,吃的是白菜,半年捨不得賣一次衣服,孩子上學的錢都沒有。

9、勞動與生命保障。中國的礦難有多少?不會是世界所有其它國家礦難的總和還多吧?中國人死亡賠償是多少,國外的是多少?死亡率又是多少?

以上是民生指標對比。我們再看看中國GDP的真實情況:看GDP要看GDP的組成,中國GDP的組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耗費資源價值GDP:(浪費)

2、體力勞動價值GDP(低價出賣)

3、腦力勞動價值GDP(幾乎空白)

4、破壞環境GDP(負值很嚴重)

5、保護和修復環境GDP(負值)

6、重復建設和閑置建設以及破壞建設GDP(負值)

7、合理建設GDP(很少)

8、價格與資本炒作因素GDP(很多,但沒意義)

9、民生事業GDP(極少)
同樣的指標歐美和日韓:

1、資源價值GDP:(很少,甚至在儲存)

2、體力勞動價值GDP(很高,價格也高)

3、腦力勞動價值GDP(很高)

4、破壞環境GDP(極少)

5、保護和修復環境GDP(注重保護,投入也高)

6、重復建設和閑置建設以及破壞建設GDP(很少)

7、合理建設GDP(一般,因為城市建設基礎好,並且政府控制)

8、價格與資本炒作因素GDP(一般,政府規范和調控適度)

9、民生事業GDP(很高)
在中國,發明和高科技開發上的占的比例很低,電子、生物、汽車工業等等本國技術幾乎是空白大部分是歐美和日韓的技術;工人、農民的工資和收入比不上其它國家的十分之一;而一棟樓的勞動力成本很低,大部分GDP在於資本利潤和土地收入。中國的資源出口和浪費所佔的GDP非常高,出口企業幾乎是靠低價出賣勞動力、礦產等資源。

而建築上來說,城市的道路、設施、建築等大多很難達到50年以上使用,設置很多道路建了一年就要維修,幾年就要重建。而環保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嚴重,不僅礦產,甚至連水、空氣、土地資源都受到嚴重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我們很多GDP是破壞環境和工人健康。

所以,中國的GDP是以廉價勞動力、資源、破壞環境、重復建設、大興土木、資本與價格為主。而歐美和日本是以科技等腦力勞動、高值體力勞動、合理建設、環境保護和民生為主要。也就是說中國的GDP構成不合理,這種GDP越高對民生危害越大。而真正社會需要的GDP是不高的


㈡ 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

1.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舊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十幾億、幾十億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現代化,多個發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區逐漸形成,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同時,世界仍很不太平,人類依然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未消除,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明顯升溫。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軍備競爭、恐怖主義、網路安全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可以說,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面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指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二十一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朝和平與發展的目標邁進,更應努力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每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其他各國共同發展,不能把世界長期發展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各國要同心協力,妥善應對各種問題和挑戰,共同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謀求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

㈢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是怎麼看待目前的我們中國的

作為一名中國人,這個問題我應該回答一下。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可是,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那些革命戰士的犧牲,哪兒來的新中國?哪兒來的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要向那些革命戰士致敬!中國人一向都是愛國、善良、積極、自豪的,正如二十四核心價值觀: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愛國,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

㈣ 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發展勢頭舉世矚目。在此情況下,研究中國騰飛的經驗,推測中國發展對亞太乃至世界會產生何種影響,這是正常的。世界普遍認為,中國是維護世界特別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的發展,有益於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穩定與繁榮。但也有人以陰暗心理揣度中國,認為中國強大了就會成為「威脅」,必須動員各種手段對中國進行遏制。 人們注意到,最近美國五角大樓在《2025年的亞洲》這份報告中強調,中國將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利益的最大威脅,美國若要繼續在南亞和東南亞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須解決在這些地區沒有前沿作戰基地的問題,還必須加強與中國周邊國家的聯盟以約束中國。為此,美國已經作出將其軍事戰略重心從歐洲移往亞洲的計劃。與此同時,有人提出在亞太地區拼湊「小北約」,對中國編織包圍圈。美國新政府上台後,曾將中國確定為它的「戰略競爭對手」。還有人直言,美國搞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美國這樣對付中國,令人不能不對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前景感到憂慮。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8年訪華前曾說過大意如此的話:中國如何展示其偉大是未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說柯林頓話出有因,則另一方面,美國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同樣是未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它直接關乎美國對華政策的走向。如果美國能以開放的胸襟看待中國的發展,真正認為中國的發展符合美國的利益,就會給中美關系和亞太地區帶來穩定發展的前景;而如果美國執著於冷戰思維,惡意看待中國的進步,那麼兩國關系就會平添許多麻煩,亞太地區就會平生許多緊張。 中國發展 亞太受益 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勢頭迅猛發展,各國經濟凸顯休戚相關、共存共榮的性質。中國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已經成為一個穩定並日益擴大的商品與投資市場,為亞太地區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0多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8.3%,在此期間,中國外貿擴大了約22倍,世界排名從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198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僅為546億元人民幣,而到2000年則猛增到4743億美元,其中進口2251億美元。據新加坡經濟學家的統計,在中國的進口總額中,亞洲地區佔有36%以上。美國作為亞太國家,在過去20年間同中國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8%以上,中美兩國互為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據中國海關統計,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在1990年為118億美元,而到2000年則擴大到745億美元。今年1—5月,美國對華出口1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9%。中國外貿進口給包括美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帶來多少實惠,這是顯而易見的。 除了外貿,中國能源、交通、電信、環保等方方面面的龐大需求和對外開放政策,也為外國資金的投資提供了寶貴機遇和廣闊天地。20多年前中國年均利用外資不到20億美元,而到2000年卻達407億多美元。如今,美國在華投資企業項目3.2萬多個,合同金額630多億美元,實際投入310多億美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半數以上在華都有投資,保險、銀行、商業等服務業也進入了中國市場。投資贏利,引資受益,雙贏形勢滾動發展。此外,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產生了積極的連帶效應,亞洲其他國家引進外資也在強勁增長。 還要指出的是,中國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總體已達小康水平。在一個人口接近13億的大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祥和,從難民潮和跨國犯罪的國際背景來看,中國的發展對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作出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負責大國 舉世公認 中國如何表現自己的偉大?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負責任的大國。這是舉世公認的。 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政府就倡導各國之間實行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中國同所有鄰國恢復或建立了正常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被普遍認同的國際關系准則。這是中國為維護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從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出發,中國對國際爭端向來反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而主張通過和平談判尋求妥善解決。中國已經同絕大多數鄰國解決了舊中國遺留下來的麻煩問題,劃定了邊界。對有爭議的領土,中國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樣合情合理的主張。 對待歷史問題,中國強調要顧大局,向前看,這個大局就是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深重苦難,但是,為了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提出「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對日外交方針,致力於同日本建立長期穩定、睦鄰友好的合作夥伴關系。 1997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毅然通過雙邊和多邊方式及時向危機受害國提供力所能及的財政援助。與此同時,為了分擔受害國遭受的壓力,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對受害國盡早擺脫危機、走上經濟復甦道路產生了積極效應。 中國在對外交往中說話算數,守信踐諾,言必信,行必果。為使回歸後的香港、澳門繼續保持繁榮穩定,中國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和「港(澳)人治港(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最近,最後一任香港總督、現任歐盟對外關系事務委員彭定康對中國「一國兩制」實施情況予以充分肯定。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也認定中國恪守了讓香港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諾。在澳門,也是同樣的形勢。 總之,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國家,它在亞太地區發揮的重要穩定作用是無可否認的。 冷戰思維 應予擯棄 如何面對正在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如何在新世紀中把人類引向和平、合作和共同繁榮,這是各國政治家、特別是大國政治家必須思考的課題和承擔的責任。遺憾的是,在美國,有些政治家的思想中有太多霸權意識和冷戰思維的遺留,其言其行不斷在亞太地區引起不安和擔憂。

㈤ 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和「中國威脅論」

1.從合理性與科學性角度正確看待
中國近些年在各領域取得的成績,世界有目共睹,不免讓有些國家眼紅。為了限制中國綜合國力的長期發展,自從20世紀末,一些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綜合實力的增長將對他們本國的長期發展造成威脅,出於阻礙中國順利發展的目的,中國威脅論也伺機而生,這種言論對我國政治、經濟以及對外文化交流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與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確實存在差異。蘇東劇變後,中國沒有步蘇聯的後塵,反而取得了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迅速增強等成績。而日本、德國同樣高速發展也同樣創造經濟奇跡並沒有引起其他西方國家的不滿和懷疑,因為這些懷有不同判斷標準的眼光認為日本、德國與他們意識形態相同,取得的輝煌成績也是應當的,這在潛意識反映了西方國家認為自己的發展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絕無僅有的心態。而當他們看到中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也取得了如此輝煌成就,這顯然打破了他們的「潛意識」,構成了對他們眼中西方模式的威脅。此外,中國優秀且具特色的文化也為西方某些人所不容,這些人認為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以及其輻射力,也是「潛在威脅」,也是他們的一個心病。問題的實質並非是中國的興起對其既得利益構成威脅,而是既得利益者為了鞏固其既得利益而威脅新興國家。意圖遏制中國是散布「中國威脅論」者的另一險惡目的,通過這種手段便於干涉中國內政,給中國施加壓力,歪曲中國形象,以便轉移視線,遮掩西方國家內部之間的矛盾。可見,宣揚威脅者才是真正的威脅者。俗話說:名正才能言順,理直方能氣壯。中國威脅論不
具備科學性和合理性,自然說不通,沒氣勢。
2.從政府發展戰略角度應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出現的大規模「中國威脅論」對中國的國際形象塑造過程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建立國家形象成為當務之急。政府的任務應該怎樣承擔?中國政府已多次向世界表明,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崛起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為了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種種猜疑和擔憂,《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提到的「中國絕不搞侵略擴張,永遠不爭霸、不稱霸」是對中國和平發展與崛起的承諾。如何處理中國威脅論,對中國政府是一個考驗,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度保障。將維護國家形象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制定相應的國家形象工程計劃,在負責國家外交形象的行政機構體系中做到分工明確,制度劃一。第二,兼容並包。「中國威脅論」是冷戰思維鼓吹者的產物,我們應當提高警惕性,對此進行批評,但是不能以冷戰思維應對冷戰思維。不因不同的文明和價值觀的差異而放棄國際合作,要繼續加深國際合作,因為在新的歷史環境下,不同的文明和價值觀並不是阻礙建立和諧世界的根本。第三,與時俱進,落實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將中國文化、政策通過宣傳深入到他國民眾中去,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和諧國家形象。第四,在國內進行相關的宣傳,避免民眾過激心理的泛起,防止影響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
3.從民眾角度應對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聯系日益緊密,某些國家地區之間日趨成為一個內部相對開放的整體,各國民眾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形式也多種多樣。民間的經濟團體、文化團體乃至個人的對外交流,不管是經濟、文化等何種層面,對一個國家總體對外戰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民眾對待中國威脅論,要有敏銳的眼光、清晰的思維,看清威脅論本質的同時要將怎樣促進自身發展作為重點來抓,要明白中國威脅論只是少數謠言散播者的把戲。各國民眾往往是基於自己的體驗,但這種體驗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一則新聞、一項數據就可能影響自身的判斷,如果政府和民眾自身不加以引導,甚至可能轉變為群體性質的不理智行為,從而作出不理智的行為,影響中國對外交流的步伐。駁斥「中國威脅論」,傳播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已不能完全靠政府行為或者外交部門的努力了,而是需要更多民間或者個人的努力。
中國威脅論沒有科學的根基和土壤,不具有合理的存在價值,它只是少數的國家和組織為了保護或者謀求自身利益而極力鼓吹的不合理產物,隨著中國軟硬實力的繼續增強,對外交流的深入,對外提高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認同力,其會不攻自破。歷史是一面鏡子,人類總是在反思中尋求進步。從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系來看,現今在世界國際秩序中占引導地位的國家,應該拋棄一切狹隘的觀點,樹立長遠眼光,加強國與國之間的深層次、寬口徑的聯系,以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創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發展作為最終目的。目前,世界經濟正在逐步復甦,但復甦的基礎還不牢固,要走出困境,迫切需要繼續加強合作。世界各國靠同舟共濟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風暴區,現在同樣要靠同舟共濟去推動強勁、可持續、平衡的發展。

㈥ 如何看待中國當前形勢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我國的整體經濟事態穩定上升,GDP便是主要的體現。我國近些年的GDP增長勢頭穩定,基本保持在8到9個百分點之間,這樣的增長速度非常驚人。如今我國的GDP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但是,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中國的GDP雖位列世界第二,但卻不值得驕傲,因為美國的GDP大約為我們的兩倍。第二,經濟強國不等於經濟大國,我國屬於經濟大國。 因為我國的底子雄厚(也就是有錢)所以在這個金融危機尚未平息的年代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看準了中國廣闊的市場,大量的投資迫使資金大量的湧入,這種流動資金大量流入的現象是不正常的,因為雖然就目前的形勢看,感覺一下子有錢了確實不錯,但是如果那一天中國的市場不景氣了,大量的外資企業撤資,再加上人民幣的貶值,又使得資金大量的外流,這樣會給我國造成災難性的打擊。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1990年日本的金融危機,纖如美國就是利用這種手段摧垮了日本的金融體系,使得日本負債累累,現在他們有用同一種手段來對付中國了 ,我只想說一句,這個游戲中國玩不起! 還有就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泡沫現象,使得房價暴漲,老百姓買不起房。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與中國的制度問題,中國的土地歸地方政府所有和管理,政府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向納稅人收取稅款,這點資金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籌到更多的資金,政府只能拍賣土地,使得土地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地價上漲,房價暴漲,產生樓市泡沫。 今年將是中國進入通脹的第一年,這是非常可怕的,嚴重通脹的結果就是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 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搭豎喚,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知凱。 通貨膨脹(有上世紀90年代)政府會增加工資。整個社會物價收入都會上一個新的台階,但是我們的貨幣資產貶值。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買進一些短期理財的品種,使我們的收益大於貨幣的貶值,買一些地產就是不動產,開辟第二職業,量入為出,盡量採取團購的模式,降低生活成本。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中國及中國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50萬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度錢 瀏覽:885
中國女足該如何守護最後的後防線 瀏覽:871
越南為什麼關閉廠 瀏覽:158
中國農業銀行怎麼寫 瀏覽:620
越南盾對克朗匯率多少 瀏覽:814
印度恆河平原為什麼人口這么多 瀏覽:705
印尼黑酸枝沙發多少錢 瀏覽:4
中國優質小麥生產地是哪裡 瀏覽:1002
英國女王有多少只天鵝 瀏覽:50
印度flag是什麼 瀏覽:148
伊朗石油儲量最大的是哪個國家 瀏覽:795
中國gpu公司有哪些 瀏覽:579
中國從印尼進口產品關稅多少 瀏覽:927
印度人怎麼稱呼茶葉 瀏覽:452
外交部怎麼回應美國中國病毒 瀏覽:648
伊朗人在中國哪個城市生活 瀏覽:411
為什麼英國丹麥瑞典不加入歐元區 瀏覽:822
伊朗為什麼向美軍基地發射導彈 瀏覽:672
madudan印尼民歌什麼意思 瀏覽:779
義大利語最高等級叫什麼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