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為什麼要把經濟增速放緩
GDP增速的放緩,有助於解決中國經濟中掩蓋的很多結構性問題。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不是增長速度問題,而是質量和效益問題。經濟增長固然重要,增長速度適度回落,有利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使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GDP快速增長並不必然意味著社會進步、民眾幸福,因為我們的環境、資源、能源已經無法繼續承載過快的GDP增長,GDP需要停下腳步,等等民生,等等環境承載力,等等新的產業轉移與升級。
Ⅱ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意味著什麼
4月份我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工業生產快速增長而出口交貨增勢減緩,投資和消費增長較快而出口增幅明顯下降,既反映出外部風險增大,也說明國內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在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放緩、世界經濟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有效的政策選擇應兼顧積極化解外部風險和逐步強化內需作用兩個方面。有關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政策的出 台,顯示了經濟指導思想的某些變化;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建立和新股發行核准制的實施,為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又對貨幣政策的調整提出了要求。
Ⅲ 為什麼國家要放緩經濟發展的速度 經濟發展不是越快越好嗎
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像是運行中的火車,我們希望火車開的越快越好,但是前提是火車必須安全行駛,風險可控。國家的經濟也是一樣的。經濟發展速度快簡單的想像會認為的國力就快速增長,老百姓會快速的富裕起來,其實不盡然,國家的經濟發展要和上層建築、環境等相適應。經濟長期高速發展給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過度的環境破壞是不可逆的,這樣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另外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對基礎設施、資源能源供給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的要求不是短期內能夠達到的。
還有經濟長期高速發展必然引發社會財富分配公平性問題,國家層面的管理也成為需要研究的課題,上述等等都需要時間需要解決和相互磨合,因此說經過多年來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必須適當降低發展速度以求得社會穩定、公平,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Ⅳ 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帶動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房地產)和凈出口的拉動。
先說說凈出口。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導致物價水平上漲以及勞動力價格上漲,使我國出口減少。其次,人民幣匯率提高也會使得我國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綜上,近期我國凈出口增長疲軟。
再說說房地產。由於我國房地產泡沫巨大,政府實行各種政策穩定房價,讓時間縮小房地產泡沫,使經濟平穩著陸。所以房地產的價格水平也不會猛烈增長。
其實經濟增速放緩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當一個國家的GDP基數大了之後,保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是十分困難以及危險的。經濟增長過快會導致通貨膨脹,進而導致市場價格紊亂等有害結果。我國GDP增長率已由原來的10%下跌到8%左右,美國GDP增長率就保持在4%左右(美國GDP比我國GDP要多的多)。
Ⅳ 中國我為啥要放緩經濟
不是為啥要放緩
是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會慢
社會上兩代人奮鬥了50年,也累了,沒有最初那種意氣風發
經濟也是一樣,科技不能普惠到所有人的時候,大家也懶得追求了
另外大環境也不允許了,國際經濟環境更差,我們這種低端出口模式自然沒辦法延續
Ⅵ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意味著什麼
放緩不一定是壞事,橫盤整理後再繼續高速增長,但是中國經濟主要靠廉價代工,和房地產,一旦失去優勢,將會很難再增長
Ⅶ 中國放緩經濟是如何實現的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相對變冷,是與世界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的,是受到世界經濟,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經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的。這其中,出口嚴重受阻,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並不是在其他國家經濟形勢都很好、增速都很快、市場都很熱的情況下獨「惡」其身。「唱空中國」者,除了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8」以內這一現象之外,主要依據的是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用電量和製造業指數不景氣等幾個所謂的硬指標。
正常情況下,這些指標確實是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依據之一,但卻不是絕對和唯一的依據。反映經濟景氣程度的指標,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很多指標。
其中,國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是不可忽視的指標之一,不僅如此,用電量等指標的好壞,除數據本身之外,還要看有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有沒有非指標本身因素的影響等。
(7)為什麼中國經濟放緩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放緩達到均衡點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由於中國過去是靠投資驅動的,所以必須讓投資軟著陸。
第二,要找到一個有效的制度辦法徹底解決過剩產能。
第三,要讓新增長動力成為主導力量。
一位經濟學家指出,研究中國經濟,應從真實世界來了解背後的理論,而不是根據現有理論來看真實世界。回顧剛過去不久的國慶黃金周,不少人注意到了兩個有意思的消費數據:在北京,眾多老字型大小餐館的午餐翻台率在2次以上,晚餐翻台率甚至達到3次以上。
一些重點監測企業,大屏幕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洗干一體機、凈水器、健康空調、智能馬桶蓋銷量同比增長一至兩倍。餐飲服務消費依然火熱,優質商品銷量穩中有增,「身邊經濟學」不僅是對「消費降級」的有力反駁,也從正面說明,中國經濟引擎依然動力十足。
無需否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必然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然而,中國經濟有足夠強的韌勁、有足夠大的迴旋餘地、有足夠多的政策工具,來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沖擊。
更需要看到的是,即便中國經濟總量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從不到3700億元增長到如今的超過82萬億元,體量已經如此巨大,但仍有極大的增長潛力。一時間增加的礁石險灘,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這條大河奔湧向前的大方向。
Ⅷ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綜觀中國目前的經濟,可以形象地概括為「漏斗型經濟」。這種經濟類型可以從政治上尋找到終極的原因。
遍訪那些做著小買賣的人,人人慨嘆錢難掙。扣除了稅、費所剩無幾。一些中小企業主,頂著經理、老闆的名號,一年下來,整個企業的純收入不及一個上班族,有些甚至還要虧損。稅賦過重導致一些小買賣人不得不打偷稅漏稅的主意,不得不放棄創業選擇打工。近年來為什麼報考公務員熱持續升溫,和原來許多人放下鐵飯碗、金飯碗去「下海經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原因就在與此。
被動選擇的打工族的狀況又如何呢?工資收入的增加遠遠抵不上物價的飛漲。油價漲、電價漲,自來水、煤氣、有線電視、風景區門票等等,在壟斷背景下同樣是漲價沒商量。在一片漲聲之中,那些並非掌握在壟斷部門和行業手中的商品自然也要跟風漲,如住房、糧食、蔬菜、肉禽蛋奶等等。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在這種經濟狀況之下,永遠的目標只能鎖定在溫飽,而不是富裕。
生活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的國度里,絕大多數人活的累、活的拮據,只有極少數人活的瀟灑。物價上漲對於他們來說,連吹過的微風都不算。國企老總的工資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一個貪官被揪出,幾十萬已經是小菜一碟,上千萬,直至過億同樣也不新鮮了。社會財富被極少數人佔有,他們為了保險起見,紛紛轉移到國外,消費到國外。由此構成了中國式的「漏斗型經濟」。本該在國內用於消費並刺激再生產的資金,結果卻流出體外了。於是銀行再抓緊印鈔票,讓老百姓手裡的錢貶值、再貶值,讓老百姓想往富裕、想過上好日子的願望破滅、再破滅。
中國的經濟以「出口拉動型」為主,中國的產品之所以物美價廉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外國企業入駐中國,看中的也是中國的勞動力便宜。這些現象本身事實上標志著一個政治上的判斷:普通的中國人賤、普通的中國人不是人、不夠人、不值得獲得人的尊嚴和待遇。
中國的經濟果真沒有發展的空間嗎?看看日本的地震死了多少人,再看看中國的地震死了多少人?看看人家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看看中國人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就知道了。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完全可以過的更好一點,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經濟還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你把普通老百姓刮的一干二凈,總是讓他們日子緊巴巴的,讓他們沒有更高的消費能力,中國的經濟發展真的要放緩甚至崩盤。(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星期五)
Ⅸ 中國經濟放緩是什麼原因造成
從根本上來說,是原先的靠大量廉價生產要素投入驅動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的潛力快挖盡了,市場、資源、環境、人口的制約作用開始凸顯。經濟改革消除了很多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不利因素,勞動生產率快速增長,但是中國產業層次不高,在國際分工體系的位置低的問題一直存在。很多地方外資企業林立,工業產值雖高但實際上是外資企業的代工生產基地,在利潤分配上沒有自主話語權,屬於一種「打工經濟」。即便是一些本土品牌,缺乏核心技術,產品的核心部件需要進口,只能賺取一點微薄的組裝加工費用,缺乏議價權,是一種「組裝經濟」。很多利用外國資金技術結合本國豐富廉價勞動力建立起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水平,比較成本優勢削弱了之後,原有的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和發展方式遇到瓶頸,但是產業又沒能順利地轉型升級,就會遇到經濟和居民收入增長停滯的問題,也就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中國目前的狀況,是靠加工出口貿易發展起來的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天花板效應」,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中國要靠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來突破這個桎梏,提升自己在價值鏈的位置,才能順利邁入發達國家行業。
Ⅹ 中國經濟放緩是什麼意思!好處和壞處!
你好,我是學國際經濟的留學生。
中國經濟放緩就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的所有商品用人民幣定價的總價值,相對去年來說(排除物價上漲),提高的速度只有5.9%(2017年上半年),沒有以前10%以上那麼快了。這是正常現象。
1980年以來人均在8000左右依然能保持高增長率的國家只有亞洲四小龍。(排除賣石油的)
韓國的人均gdp從1700到8000花了12年左右,中國從1700到8000也一樣花了12年左右,亞洲四小龍在8000的時候接下來十年平均增速分別為韓國4.5%,新加坡5%。再往後十年韓國3%,新加坡4%。中國今年8000增速為5.9%。若和韓國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4.5w會趕上日本英法(韓國還沒追上是目前只過了20年)。若和新加坡一樣,30年後中國人均為5W超過日本英法。彼時美國早已失去美元霸權全世界剪羊毛的能力,估計會落到日本英法差不多的人均。(香港增速緩慢,回歸後卻達到十分高的增長,不適合做參照物。台灣增速和韓新一樣,民進黨成立後幾乎不再增長。中國沒這樣的智障黨羽→_→,不適合做參照物。)
我只研究數據,具體怎麼做就看聰明的中國人民了,反正除了東亞人,幾乎沒有能這樣高速增長的群體了。歐美從工業革命到現在花了200多年,人均也就和新加坡日本韓台差不多,不是蠢就是蠢吧?他們無論如何都該感謝祖宗們技能點少卻在科技樹上不小心點了個大禮包。
(歐美經濟也會增長啊,是的,除了美國,日本英法增長率為十年4%,逐年遞減。30年後估計為4.5w)
(這些都是當量,而不是存量,比如你收入趕超了鄰居,可鄰居以前有錢的時候就買了車房各種電子產品傢具,而你以前很窮,並沒有留下那麼多家產。但存量會損耗與貶值,當量趕上了,參考日本,存量粗略估計10-20年可以趕上。其實只要當量趕上了,民族主義興起,中國人就不會再以西方為中心。)
註:以上GDP均為人均實際gdp,排除了人口增長與物價變動的影響。更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
都是手打的,歡迎追問和評論,拒接智障與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