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一個抗日期間女英雄名字和資料
抗日期間女英雄很多,其中李林,又名趙一曼是福建尤溪縣人,1915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僑居印度尼西亞。193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晉綏邊區工作虧圓派委員會到雁北抗日前線,任雁北抗日游擊隊第8支隊支隊長。1938年春,任獨立支隊騎兵營教導員,率部與日偽軍作戰,屢建戰功。賀龍稱贊她是「我們的女英雄」。 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1.2萬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盪」。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眾團體等500餘人被包圍。25日,指揮部決定,向平魯方向突圍轉移,李林不顧懷銷賀有3個月的身孕,率警衛連斷後。 午夜時分,突圍開始了。大隊人馬剛翻過一道山樑,突然前面響起了槍聲,隊伍被敵人團團圍住。李林對地委武裝部姜部長說:「我帶騎兵排往東沖,掩護大部隊向南突圍!」幾十匹戰馬掀起沖天的塵土,敵人誤以為他們是主力部隊,慌忙調集南北山上的日偽軍全力向東增援,姜部長抓住時機,指揮大部隊迅速向南突了出去。 敵人發覺上了當,腔段惱羞成怒,緊緊咬住騎兵排不放。李林率領戰士們接連沖過了兩道包圍圈。突然,李林的坐騎中彈倒地,她被重重地摔下馬來,腿部和胸部多處負傷。戰士們要下馬來扶她,她厲聲喝道:「干什麼?快!沖出去!」 李林忍著劇痛,隱蔽在一個土堆旁,一手拿駁殼槍,一手拿一支小手槍,左右開弓,掩護戰友們突圍。連續斃傷6個日偽軍後,李林手中駁殼槍的子彈打光了,敵人嚎叫著「抓活的」,一步步圍攏過來。李林忽地站起身,舉起小手槍,將最後一顆子彈從容地射進喉部,壯烈犧牲,時年25歲。
『貳』 中國抗日英雄
楊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13年生,湖南瀏陽人。粗畢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軍連長、營長兼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686團副團長、團長兼政治委員,參加平型關、午城井溝等戰斗。在平型關大戰中,他深入到戰斗最激烈的老爺嶺去直接指揮,負傷後堅持指揮部隊,立下戰功。1938年9月14日,指揮部隊在汾離公路西公嶺伏擊由汾陽開談仿向離石的一支日軍汽車運輸隊,不到一個小時,就全殲日軍200餘名,炸毀滿載軍用物資的汽車20餘輛。接著,又於9月21日指揮686團等部在汾離公路王家池附近山谷伏擊向汾陽撤退的日軍第108旅團,經過激烈戰斗,殲滅日軍步騎兵近千人,擊斃日軍旅團長山口少將。 1939年3月率部隨115師東進支隊進入山東,指揮686團取得首戰樊壩的勝利,全殲偽軍1個主力團500餘人,並重創增援的日軍。後任115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343旅旅長、教導第3旅旅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魯西專署專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1941年初,指揮教導第3旅運用圍點打援戰法,取得潘溪渡戰斗的勝利,創平原殲滅戰的光輝範例。同年赴延安,先後在軍事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4月返回冀魯豫邊區,參與指揮東平、陽谷等戰斗。為開展平原游擊戰爭,開辟和建設魯西、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7、第1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5兵團司令員。中華人岩侍芹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總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china05/xjjy/yydfb/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1/content_3383940.htm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1/content_3383940.htm
趙尚志是著名抗日將領,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毛澤東曾贊揚說:「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趙尚志,1908年10月生,遼寧省朝陽縣人,1919年隨全家流亡哈爾濱,早年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1926年5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到哈爾濱參加建立黨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軟硬兼施,他嚴守黨的機密,始終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 1933年10月領導創建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任隊長。游擊隊創立時,他與戰友們發出誓言:「我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全體戰士,為收復東北失地,爭回祖國自由,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赴湯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裝東北三千萬同胞,驅逐日寇海陸空軍滾出滿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到底!」。 隨著部隊的發展壯大,1934年6月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35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軍長。1936年1月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後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副總指揮。面對日偽軍的瘋狂「討伐」、「清剿」,在極其艱難困苦的險惡環境中,趙尚志率領抗聯部隊對日偽軍進行了英勇無比的艱苦戰斗,遠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風宿露,作戰百餘次,打破了日偽軍一次次的重兵「討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率部對敵人作戰中身負重傷被俘,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痛斥敵人。窮凶極惡的敵人割下了趙尚志的頭顱,運到長春慶功,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趙尚志壯烈犧牲時,年僅34歲。 解放後,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並永遠緬懷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把他的犧牲地改為尚志村,把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尚志大街」。 新華社發
趙一曼,四川省宜賓縣人。1905年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時期接受進步思想,走上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斗爭。1935年秋,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1936年,趙一曼在戰斗中身負重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嚴詞痛斥日軍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時年31歲。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題:趙一曼
趙一曼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賓縣人。1905年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時期接受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沖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縛,走上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月,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斗爭。先後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中共濱江省珠河縣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領導工人進行罷工運動,組織青年農民反日游擊隊與敵人進行斗爭。她能文能武,機智過人。為了啟發工人、婦女覺悟,她不時創作一些文藝作品在地下刊物上發表。1935年秋,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11月間,第2團被日偽軍圍困於一座山間。她協助團長指揮作戰,與敵激戰竟日,連續打退敵軍6次進攻。團長讓趙一曼帶領部隊突圍。趙一曼果斷地說:「你是團長,有責任將部隊帶出去,我來掩護!」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後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被日軍發現,戰斗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用鋼針刺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嚴詞痛斥日軍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臨刑前,她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視死如歸,從容就義。時年31歲。(完)
楊靖宇 ,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原名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確山縣人。學生時代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秋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在河南和東北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通化市靖宇烈士陵園內
楊靖宇將軍塑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第1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同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7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打得敵人心驚膽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日偽軍連遭打擊後,加緊對東北抗日聯軍的軍事討伐、經濟封鎖和政治誘降,同時對楊靖宇懸賞緝捕。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他以「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崇高氣節,繼續堅持戰斗。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楊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鋼鐵戰士,是用特殊材料鑄成的共產黨員。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他以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李兆麟,原名李超蘭,遼寧省遼陽縣小榮官屯(今屬燈塔市)人,1910年11月2日出生。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轉為中共黨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李兆麟來到了北平,參加了抗日民眾救國會,在平西一帶進行抗日救亡活動。1932年,被派往本溪煤礦從事工人運動。1933年8月,調任中共滿洲省軍委,參與領導創建抗日武裝。在任北滿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期間,李兆麟曾與趙尚志指揮打賓州城,克五常堡,與李延祿部配合襲擊窪洪,攻佔林口,指揮了著名的老錢櫃戰斗,創建了松花江下游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39年5月,李兆麟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總指揮,率部開展松嫩平原游擊戰,攻克訥河、克山、肇源等縣城。1941年抗聯部隊遭受嚴重挫折時,李兆麟和周保中等組織整訓部隊,繼續堅持戰斗,曾任東北抗聯教導旅政治副旅長。
李兆麟能文能武。在1938年西征期間,他和戰友們共同創作了《露營之歌》,"……朔風怒吼,大雪飛揚。征馬踟躕,冷風侵人夜難眠。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偉志兮!何能消減。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奪回我河山。" 這支戰歌,在東北抗日戰爭的艱苦年代裡,成為鼓舞抗聯戰士英勇殺敵,堅持斗爭的有力武器。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兆麟任濱江省副省長、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1946年3月9日,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時年36歲。
『叄』 抗戰英雄李林是怎樣一個人
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涌現出一大批為了國家甘願舍棄生命的英雄,他們在戰場上廝殺流血,進攻號角吹響時,讓明他們第一個沖在前面,而當部隊出於險境後退之時,他們總是留在最後,用他們的血肉為戰友鋪出一條生路。
戰場上,將領就是一個部隊的心臟,他的哪怕微小的一次跳動都會影響部隊。當時還在後邊的戰士們見團長如此英勇,頓時激發了他們心中的熱血,一個個拿起了刺刀,跟在李林的身後,怒吼地沖向這股日本小隊。經過一場激烈拼殺,除少數鬼子逃跑外,多數被殲滅。
原本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就在李林走過一個小山坡上時,一場意外還是發生了,當時山葯蔓下面有一個受重傷的鬼子,他知道李林是敵方的指揮官,趁著李林不注意,猛然竄出,從李林身後坦讓告猛刺一刀。
盡管這名日本兵用的力氣不大,但尖刀還是穿透了他的心臟,鮮血從他後胸汩汩流出,形成了一道鮮艷的血線,李林轉過身來怒視了日本兵一眼,這才無力地倒下了,這一倒便再也沒有起來。
『肆』 緬懷先烈李林雨手抄報
緬懷先烈李林雨手抄報:
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逆流而上,越渺小的越孤勇,越害怕時,越強大。守護梁攜我們的,從來都不是超人,而是十四億同根的家人。
向逆行者致敬,向英雄致敬。
柳新綠如洗,千條盪煙波。捨身衛華夏,化劍斬疫魔。
『伍』 抗戰英烈李林(男):血染沙丘的鐵路破擊英雄
抗戰英烈李林(1914-1940),本名朝法,字惠卿。河北威縣人。八路軍帶棗塌第129師新編9旅25團團長兼政治委員。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李林烈士簡介
李林烈士是河北威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任冀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副連長。1936年1月任華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1師副連長兼排長。1937年2月被派到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3月任中共廣(宗)威(縣)中心縣委書記,建立了地方抗日政權,建立擁有100多支槍的游擊隊和兩個縣區武裝。同年4月,先後調任冀南獨立支隊政治委員、第1軍分區司令員。年底組建了趙縣、藁城、束鹿、晉縣、寧晉、欒城等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各縣游擊大隊,抗日武裝力量達7000餘人。由於冀中、冀南兩個抗日根據地的迅速發展,對日軍威脅很大,日軍除了對抗日根據地和正規部隊進行大規模「掃盪」外,還推行「囚籠戰術」,將兩個地區分割成若干小塊,每隔二、三華里修建一個炮樓。為了打破敵人的「囚籠戰術」,抗日根據地軍民於1940年夏季開展了大規模的破路斗爭。
1940年,李林調任八路軍第129師新編9旅25團團長兼政治委員,多次組織實施破襲戰,有效打擊了敵人的「囚籠戰術」。在百團大戰中,取得殲滅日軍井川大隊1個分隊、繳獲大量槍炮和彈葯的戰績,受到八路軍總部通令嘉獎。同年10月,李林率部在滄石路秦村與日軍70多人遭遇,經過激烈拼殺,消滅大部遭遇之敵。打掃戰場時,遭1名殘敵偷襲犧牲。
(烈士無存世的照片)
李林烈士生平經歷
李林,原名李朝法,字惠卿,化名忠義。1914年出生於威縣北馬庄村。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秋天參加冀南農民武裝暴動。歷任中共廣(宗)威(縣)中心縣委書記、獨立支隊政委、冀南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40年6月,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新九旅第二十五團團長兼政委。7月26日,他指揮部隊巧妙布下埋伏,僅用十幾分鍾就殲滅了百餘名偽軍、40多名日軍,被一二九師首長稱贊「這創造了平原地區迅速、乾脆消滅敵人伏擊戰的範例」,受到八路軍總部的通令嘉獎。
1940年秋,為粉碎敵人的「囚籠」陰謀,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百團大戰」岩者。新九旅的任務是破擊德石鐵路。李林率二十五團主力破擊德石鐵路王七庄至賈村段,並抽調一個連配合景縣抗日游擊隊破擊景縣至宋門公路。他們扒鐵路、炸橋梁,破擊大戰取得豐碩戰果。9月16日,駐南宮、大高村、垂楊村的大批偽軍統一行動,對駐在大辛庄的二十五團進行突然襲擊。李林指揮3個營在大辛庄的西面、北面進行阻擊。當他發現敵人實施分兵包圍大辛庄的意圖後,蠢圓遂決定撤出戰斗向外轉移。大部分部隊撤出了大辛庄,只有二營五連被敵人堵在了村內。五連指戰員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與敵展開巷戰。當天晚上,李林率領二十五團在二十六團的配合下,一舉攻入大辛庄,斃傷敵人100多人,救出了五連指戰員。
11月1日,在德石路附近進行「掃盪」的日偽軍向駐在李秦村的二十五團發動進攻。戰鬥打響後,李林率領三連和騎兵排向敵人後面發起進攻。經過激戰,將敵人全部殲滅。打掃戰場時,李林不幸被殘敵殺害,年僅26歲。
『陸』 中國抗戰時期的女英雄有哪些
1、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2、劉耀梅(1921年10月18日—1943年11月21日),女,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烈士,河北阜平縣羅峪村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追隨村婦救會主任做革命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婦救會主任和平陽區委委員後,她更加積極熱忱於革命工作。
1943年秋,侵華日軍荒井部「掃盪」平陽一帶,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平陽慘案」,劉耀梅組織群眾堅壁清野,安全轉移,後不幸落入敵手,入獄3天,荒井逼她說出我軍機密,用盡酷刑,劉耀梅堅貞不屈,破口大罵,日軍惱羞成怒,用殘暴手段將其殺害,其狀慘不忍睹。
3、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
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4、成本華(1914—1938),女,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和縣人民奮起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最終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5、冷雲(1915—1938),出生於黑龍江樺川,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兩年後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成為抗聯戰士的冷雲曾經負責隊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後來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