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佛教怎麼傳入中國的

佛教怎麼傳入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3-05-21 17:03:04

㈠ 佛教是通過什麼途徑傳入中國的

佛教的傳播

中國佛教包容了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體系,全面繼承了印度三個時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國,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經典也都在中國。可以說,佛教誕生在印度,發展在中國。

漢族地區佛教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日授《浮屠經》,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史稱這一佛教初傳歷史標志為「伊存授經」。1988年是中國佛教年。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譯傳、創造和融合三個階段。

㈡ 請問佛教是怎麼傳到中國來的,是誰傳過來的

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派人去西域,迎來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經,用白馬駝回首都洛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四十二章經》。

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因此,在中國佛教史上,多以漢明帝永平十年作為佛教傳入之年。白馬寺成為中國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經》,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中國佛教藝術的飛躍發展,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是中國社會大動盪的時代。來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國迅速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

這種交流不僅對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中國美術和雕塑藝術的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繪畫方面,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等畫家,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漢畫的技藝和風格,一方面又受到了來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繪畫表現手法的影響,在繪畫理論和表現手段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2)佛教怎麼傳入中國的擴展閱讀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過程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紀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被稱為浮屠教。

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於此同時傳入。

公元57年,光武帝病逝,太子劉庄繼位,就是漢明帝。有一天,漢明帝夢見一個金人,這個金人有一丈六尺那麼高,項佩日輪,在漢明帝脖子以上佩戴著一個太陽般的光圈。

這個日輪,實際上就是佛光,日輪的光芒四射,金色燦爛,金人就在金鑾殿上各處飛行。

第二天,漢明帝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許多大臣說不出那個頭頂發光的金人是誰。

有個博士傅毅說:「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夢見的金人準是天竺的佛。」

傅毅所說的天竺,也叫身毒(音yuándú),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天竺是古代印度的別稱,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境內)。

釋迦牟尼約出生在公元前565年),原是個王子。傳說釋迦牟尼在二十九歲那年,拋棄了王族的舒適生活,出家修道。創立了一個宗教,叫做佛教。

釋迦牟尼到處宣傳佛教的道理。

釋迦牟尼傳教四十多年,收了不少信徒,大家尊稱釋迦牟尼為「佛陀」。釋迦牟尼死了以後,其弟子把釋迦牟尼生前的學說記載下來,編成了經,這就是佛經。

傅毅的話,引起了漢明帝的好奇心。

於是就派蔡愔(音yǐn)和秦景兩名官員到天竺去求佛經。

蔡愔和秦景一行人一路跋山涉水,當走到大月氏國(今天的阿富汗)一帶時,在這里巧遇了兩位從天竺來的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

經過交流,蔡愔和秦景認為兩位高僧就是漢明帝要找的人,遂決定邀請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傳授佛法。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

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

「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㈢ 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歷來眾說紛紜。由於年代遙遠,今日欲考出其確切年月,已不可能。但據有關文獻記載,可能大體上確定其在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

古代銅器佛教創立於公元前六至五世紀的古印度,開始主要流行於恆河中上游一帶地方。到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及其以後,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圍國家傳播,向南傳到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國家;向北傳入大夏、安息並沿著絲綢之路向西域各國傳播。漢武帝打通西域交通以後,佛教逐漸傳入中國內地。在西漢末年,西域各國到漢的外交使節、侍子以及商人中可能已有一些佛教信徒。三國時魏國魚豢所著《魏略·西戎傳》(《三國志·魏志·東夷傳》注引)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廬(《魏書·釋老志》作『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日復立(《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文作「復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問、比丘、晨門,皆弟子號。」大月氏是中亞佛教盛行的國家之一,直接派僧侶來中國首都向博士弟子口授佛教經典《浮屠經》,這說明佛教已引起當時社會上某些人們的注意。這是佛教思想傳入中國最早的記錄。

東漢初年,在統治階級上層已有信奉佛教者。當時人們把佛教這種外來宗教看做是中國流行的各種神仙方術中的一種,把佛陀依附於黃老進行祭祀,以祈求祥瑞。《後漢書》卷四二《楚王英傳》記載: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永平)八年,詔令天下死罪皆人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代表朝廷主持封國政務之官員)曰:『托在蕃輔,過惡累積,歡喜天恩,奉送縑帛,以贖愆罪。」』國相立即將此情況上報皇帝。明帝下詔書說:「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即優婆塞——男信士)、桑門(沙門)之盛饌。」並把這個詔書下達給各封國的國傅。

以上記載,是中國正史中最早的佛教掌故。中國人信仰佛教之見於史籍者,楚王劉英是第一人。楚王英為光武帝之子,建武十七年(41)被封為楚王。史籍揭示楚王英信仰浮屠之教為永平八年。其信奉浮屠之始,當更在永平八年之前。由此可知在明帝永平八年之前,中國已有佛教傳入,但它只是作為當時流行的重視祭祀的黃老方術之一種,成為當時一部分中國人民之信仰,在社會上沒有發生重大影響。可是,從明鼎帝給楚王英的詔令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佛教,已經得到中國政府的默認,甚至給予以支持。

在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流傳著漢明帝永平年間因夢見佛陀而派人到西域求法的說法,並以此作為佛教正式傳入我國的開始。這種說法幾乎得到歷代統治階級的承認。例如:後趙著作郎王度上給石虎奏議有:「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唐太宗《三藏聖教序》有:「大教之興,基於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唐代著名古文家韓愈在其上給憲宗的《論佛骨表》中也有:「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中國……漢明帝時始有佛法……」

從現有資料進行考察,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之說,雖然帶有一些虛構成分,但其基本情節還是比較可信的,只不過它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只能說明印度佛教進一步向中國傳播而已。

關於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的記載很多,說法也很不一致。其中最早的記載是著於東漢的《四十二章經序》:「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明日問群臣,此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輕舉能飛,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即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於是道法流布,處處修立佛寺,遠人伏化,願為臣妾者不可勝數。國內清寧,含識之類(佛教語,泛指一切有生命者)蒙恩受賴,於今不絕也。」

此外,東漢末年的《牟子理惑論》、晉王浮《老子化胡經》、東晉表宏《後漢紀》、宋范曄《後漢書·西域傳》、南齊王琰《冥祥記》、梁僧{右《出三藏記集》、粱慧皎《高僧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東魏楊街之《洛陽伽藍記》、北齊魏收《魏書·釋老志》、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等書,皆有明帝感夢求法的記載,但在時間和細節上各有不同。這主要是由於東漢以後,佛教與道教的斗爭激烈,佛教徒為了抬高佛教的地位,有意添枝加葉,把漢明帝求法的故事盡可能地完備起來的緣故。如佛教徒鑒於傳說中漢明帝派遣的使者中有「張騫」的名字,惟恐與漢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張騫相混淆,而遭到論敵的攻擊,因而便把張騫的名字刪除,而易為蔡情,王琰的《冥祥記》就是這樣改的。

佛教雖在西漢之際已傳入中國內地,但發展極為緩慢。根據現存可靠資料,在東漢末年以前,除傳說西漢哀帝時大月氏使者口授的《浮屠經》和東漢明帝時譯者不明的《四十二章經》以外,沒有其他佛經傳譯。而到東漢末年,由於儒家思想統治地位動搖,對人們的束縛力量下降,佛教思想有機會與其他各家思想同時傳播;而且由於社會長期動亂不定和危機嚴重,它可以與老莊的消極無為和悲觀厭世思想一起受到人們的歡迎。東漢桓帝時,安息僧人安世高來到東漢首都洛陽,譯出小乘佛教基本經典《阿含經》的許多單品(章)小經。他是佛教經典的第一個中文翻譯家。據梁啟超說:「其書傳於今者,真偽合計,尚三十餘種,其為中國佛教開山之祖,固無待言」。舊說安世高翻譯佛經時住在洛陽,並且還有一位中國人臨淮(今安徽宿遷西北)嚴浮調做他的助手。安世高不僅翻譯佛經,而且到處宣傳佛教教義。靈帝末年,中原戰亂,安世高避亂到江南傳教,最後死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從安世高起,那些用古印度文字所寫的佛經,才第一次有幾種中國文字的譯本。

古代田園風景安世高所譯佛經多屬小乘佛教。所謂「小乘」是公元前後興起的大乘佛教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貶稱。「乘」是梵語運載物(如車、船)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稱能運載無數眾生超脫苦海,達到彼岸,而說小乘佛教只能運載少量生靈達到彼岸。安世高所譯經籍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和修行方法,中國內地早期佛教信徒可以通過這些經籍加深對佛教的理解。因其所譯經典「義理明析,文字允正」,在佛教史上很有影響。

在中國第一次把大乘般若學傳入漢地的僧人是支婁迦讖,簡稱支讖,原籍大月氏,「稟持法戒,以精勤著稱,諷誦群經,志存宣法」,於漢桓帝建和元年(147)來到洛陽,至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共譯出佛經十四(或十五)部。他也有兩個中國人做助手,一是洛陽孟福(字元士),一是南陽張蓮(字少安)。從此看來,當桓、靈之際,中國已有不少佛經中文譯本,這就說明當時的佛教,已經漸漸成為中國人的宗教。

㈣ 佛教怎樣傳入中國的

佛教到底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在我國的史書上有多種記載。

漢明帝,名劉庄,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兒子。漢光武帝到了63歲,害病死去。太子劉庄即位,就是漢明帝。

據說,一天夜裡,劉庄做了一個令人非常費解的夢。他夢見一個金人,渾身上下都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和日光一樣的光環,全身散發出來的光芒非常耀眼。這個金人忽然從天而降,飛到了金殿之前,繞著殿飛行,忽然又升到天空,往西去了。夢中的漢明帝見到這樣的金人,心中十分高興,居然都笑出了聲來,這一笑,他就醒了,然後就再也睡不著了。第二天上朝時,漢明帝迫不及待地把夜裡夢見的景象說給眾大臣聽,讓他們給自己解夢,說說這個全身閃金光的金人到底是誰,代表著什麼意義。可是,朝中的許多大臣都說不出那個頭頂發光的金人到底是誰。

當時朝中有個大臣叫傅毅,最為博學多才。聽到了皇帝的這個怪夢,他出列參奏道:「陛下,臣曾聽說天竺(今印度境內)有一個神仙,被稱為佛,身體輕盈,能在天空中飛翔,陛下夢中所見,可能就是佛吧。」漢明帝聽說竟真有和自己夢中所見一樣的人,就連忙追問道,天竺在什麼地方,離漢朝有多遠。傅毅回答說,天竺在漢朝以西,傳說中有幾千里的路程。

這樣的回答,引起了漢明帝的好奇心,他想派人到傅毅所描述的天竺國去看一看。不久,漢明帝終於把自己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他派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出使天竺。

風景畫鑒賞實際上,傅毅所說的天竺,就是佛教的發源地,本來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的地方(天竺是古代印度的別稱,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大約出生在公元前565年,原是個王子。傳說他在二十九歲那年,拋棄了王族的舒適生活,出家修道。他創立了一個宗教,叫做佛教。

他所指的佛,就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距離漢明帝在位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釋迦牟尼到處宣傳佛教的道理。他傳教四十多年,收了不少信徒,大家尊稱他「佛陀」。他死了以後,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學說記載下來,編成了經。

據史書記載,漢明帝為了一睹神秘金人的真實面貌,派出了到天竺去的使團。秦景、王遵等十二人領命以後,經過長途跋涉,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到天竺國。

他們在當地受到了十分熱烈的歡迎,天竺國上上下下都對這些來自遙遠的中原地區漢朝的客人們非常友好,天竺有兩個沙門(就是高級僧人)一個名叫攝摩騰,一個叫竺法蘭,還幫助王遵和秦景懂得了一些佛教的道理,王遵和秦景就趁機邀請他們到中原來。

所以,在他們回國的時候,不僅帶來很多佛經,一同歸來的還有這兩位天竺的得道高僧。

公元前67年,王遵、秦景帶著兩個沙門,用白馬馱著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經,經過西域,回到了洛陽。

漢明帝並不懂佛經,對佛教的道理也不清楚,但是對送經前來的兩位沙門倒很尊敬。第二年,他命令在洛陽城的西邊按照天竺的式樣,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座寺院,並且建立了一座佛塔以示紀念。因為把送經的白馬也供養在那裡所以這座寺就叫白馬寺(今洛陽市東)。

從此,佛教就傳入了中原大地,並生根發芽,日益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結合,並最終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

隨秦景、王遵一起來到漢朝的兩位高僧,在白馬寺落成後,就一直居住在那裡,並且再未返回過天竺,直到圓寂,他們也葬在了白馬寺內,為佛教在中原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㈤ 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國的

佛教傳入中國是由於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國迎請佛法,佛教遂在中國傳播開來。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佛教的思想很可能在這一時期零星地經過西域的商隊傳播到過中國。在東漢明帝時期,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金人向他飛來。後來在朝堂之上他對朝臣講述此事,有大臣對他言明此是天竺國的佛陀。於是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國迎請佛法,佛教遂在中國傳播開來。

㈥ 佛教並不是中國本土宗教,它是如何傳入中國的

根據相關的記錄,至少有下列五種不同的記述:

第一種並模搏,也是最早的說法,追溯到了戰國時期。

據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二記載:「予按《符子》曰:『朔又獻燕昭王以大豕,曰養奚若,……王乃命豕宰養之。十五年大如沙墳,足不勝其體,王異之,令衡官橋(橋即大衡器)而量之。折十橋,豕不量。命水宮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鈞。……乃知以舟量物,此燕昭王時已有此法矣,不始於鄧哀王也。」燕昭王(公元前335年-公元前279年)生於公元前4-3世紀之間,原始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尼泊爾,從時間上來看是有可能的。

第三種,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史載漢武帝元狩年間,佛教之名第一次被漢人所聞述,但又說佛教猶未在漢地有信徒。

第四種,是西漢漢哀帝時期。史載公元前後漢哀帝時期,漢人開始有人接受佛教,有少量信徒。也就是說,至少在公元前1世紀印度佛教已由克什米爾傳入於闐,再傳入中國西北。

第五種,也是傳說的最廣的一種,即東漢漢明帝時期。因為排場絕祥大、影響大,所以被定為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時間。

㈦ 佛教從哪一年開始傳入中國

據歷史記載,應該是秦朝就有陸陸續續的佛教法師進入中國。
不過公認的正規的時間,根據《四十二章經序》、《牟子理惑論》等多種典籍的記載,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劉庄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於夜晚夢見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項有日光,在殿前飛繞而行。第二天會集群臣,問:「這是什麼神?」局亂當時學識淵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聽說西方有號稱『佛』的得道者,能飛行於虛空,神通廣大,陛下所夢見的想必就是佛。」第二年,漢明帝派遣蔡愔(yīn)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遠征西域求法。使團到達大月氏國後,抄得佛經42章(這就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並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當地遇見高穗臘寬僧迦攝摩騰、竺法蘭,邀請二師來漢地傳播佛教。二師接受邀請,用白馬馱著佛像和經卷,隨蔡愔一行來到洛陽。漢明帝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專門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猜亮馬寺」。白馬寺是我國漢地最早的佛寺,取回的佛經則收藏於皇室圖書檔案館「蘭台石室」中。這就是「白馬馱經」的故事。
應該說正式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公元68年。。

白馬寺和當年馱經的白馬雕像

㈧ 佛教是怎麼由國外傳入中國的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在我國最早見於秦國統一六國,即春秋戰國時期,漢代在我國開始傳播開來。佛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隨著人口的遷移而傳入中國

千百年來,佛教在我國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唐代,例如唐太宗就曾讓玄奘法師去西域學習佛法,這對我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㈨ 佛教是從什麼時代大規模傳入中國的是怎麼傳過來的

佛教是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宗教,可以說至今仍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

但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佛教是如何大規模傳入中國,又是什麼時間被推廣到全社會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從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被隋朝統一,前後四百年的大亂世,是佛教在中國全面發展的階段。

經過四百年的民族融合,到了隋唐時代,中國文化的基因終於植入了佛教因子,後來的玄奘、慧能等著名高僧創立的各個漢地佛教宗派,說到底不過是南北朝時代佛教的延續。

佛教之所以在那個時代迅猛發展,有幾個因素。

第一,當時的胡人統治者多來自西域,而西域當時是佛教重鎮,他們的文化本就尊崇佛教。

第二,入主中原的胡人雖然也大都推崇儒教,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們都大力宣揚自己民族的宗教,這就是佛教,佛教在當時流行,和統治者的大力扶植密不可分。

第三,從漢末亂世開始,漢代儒家的天命觀念就開始被質疑,到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時代,單純靠漢代儒學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佛教的「輪回觀念,因果報應」等元素恰恰給了人們一種新的視角,佛教開始被社會各個階層接受。

第四,公元三世紀和四世紀正是古印度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蓬勃發展的階段,大批的大乘僧人走出印度向周邊傳播佛法,南北朝時代就有不少「梵僧」來華,最著名的比如達摩祖師。這批高僧的到來,促使佛教在中國開花結果。從中給我們也就不難看到,為什麼中國大乘佛教一家獨尊,因為我們大規模接觸佛教的時候,恰恰就是大乘佛教最興盛的時候。

閱讀全文

與佛教怎麼傳入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嚴繁體字怎麼寫 瀏覽:303
義大利哪裡潘多拉便宜嗎 瀏覽:682
義大利左派和右派哪個好 瀏覽:306
中國5g科技有哪些 瀏覽:37
越南提款機能取多少錢 瀏覽:147
印度砸椰子是什麼習俗 瀏覽:930
曼谷離越南哪個機場近 瀏覽:867
印度洋的板塊邊界類型是什麼 瀏覽:676
二戰中的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瀏覽:101
中國紅皮海蟄在哪裡 瀏覽:891
中國人在外國犯罪怎麼處理 瀏覽:708
濟州有多少中國人 瀏覽:829
印尼最大島嶼是多少 瀏覽:148
印尼為什麼為穆斯林化 瀏覽:306
印度大腦為什麼發達 瀏覽:47
美國對中國核武器有多少枚 瀏覽:430
阿聯酋和越南哪個強 瀏覽:739
印尼莫羅瓦利什麼手機信號最好 瀏覽:397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文學作品 瀏覽:829
印度的有錢人是怎麼富起來的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