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戲劇何去何從
中國戲劇何去何從?這是許多藝術工作者感到深深困惑的問題。到底是戲劇自身出了問題,還是觀眾的審美趨向發生了變化?《中國戲劇尋思錄》超越了一般理論著作就題論題的論說形式,凝聚著作者對中國戲劇的深入思考,其所提出的理論命題和理論內涵是相當豐富而獨到的。在書中,廖全京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戲劇進行全新思考,指出戲劇是人類生命的一種存在方式。這「不但從理論上回答了戲劇的起源、戲劇對於人類的意義,而且對於認識當代的戲劇的變革和發展的復雜現象也具有啟示的意義。」(田本相《序》)因為它從理論上解除了一度流行的戲劇衰亡論、戲劇是夕陽藝術的理論根據。因為,從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戲劇是與人類共存的一門藝術。作者廖全京早年著有《大後方戲劇論稿》,對中國話劇成就最高的階段之一——抗戰戲劇給予了系統的深入梳理和評估。如果說那是對話劇藝術進行了一個階段性的分析,那麼這本《尋思錄》則集中反映了他對中國戲劇全面的探尋和思考。全書主要包括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歷史之尋」,是對於中國戲曲史一些重大問題的探尋:第二部分「現實之思」,是對於中國當代話劇和戲曲的一些現象的思考。現實是歷史的延展,歷史是現實的借鑒。在思索與探尋之間,作者自己更看重的是思索——關於中國戲劇現實的思索。27篇論文中,「現實之思」有16篇,足可以證明這一點。第一部分可以見出作者的學術素養,第二部分則無疑對今天中國戲劇的趨向有諸多啟示作用。在書中,作者針對戲劇思維與思潮等的理論問題,劇本創作、戲劇表演、戲劇整合等的實踐問題都有精彩的論述,而尤為值得關注的乃是他對戲劇「整合」這一概念的推崇。在其宏觀的文化人類學的戲劇視野中,廖全京通觀中國古今戲劇的尺瞎睜變革,對中國戲劇未來發展趨勢作出推測。他指出:「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戲曲與異域泊來的中國話劇之間神碧,開始出現了整合運動的軌跡。一種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戲劇形態,可以在這一整合運動軌跡的終端誕生。」廖全京認為,所謂中國戲劇的整合,歸根結底是戲曲文化與話劇文化的整合。而戲劇與話劇的具體整合過程,則是由若干基本的環節組成的。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思維的整合,即思維方式、思維形態的整合。他指出,「所謂整合,就不只是各種舞台藝術因素簡單的相加,也不是某種特定的藝術觀念與特定的藝術手法的簡單相加,更不是故作新奇的處理手法的無節制堆砌。整合乃是以一種堅定的文化信念和開放的文化意識,在恢宏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進行的開拓性的戲劇藝術實踐。」這一觀點的提出,無疑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戲劇的發展方向。從具體實踐來看,他從劇本改編、導演構思、意象捕捉、舞台語匯、戲劇節奏等方面對話劇《死水微瀾》進行陵歲了全面的綜合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戲劇整合的成功個案
㈡ 中國傳統戲曲如何擺脫困境,獲得新生
戲曲為什麼會走入困境,這要從社會文化結構變化及觀眾欣賞習慣的變遷去尋求根源,因此如果戲曲依舊按照百多年前的觀眾欣賞習慣去詮釋,勢必不會得到當代人的認可。但簡單地將西方戲劇的表演方法和舞台處理手段疊加運用也可能會破壞戲曲獨特的韻味,失去原貌。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充分的研究當下的觀眾源敗鍵心理學,研究適合戲曲改革發展的新形式,創作一批能夠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目,引雹巧導及適應當代人的欣賞習慣,這樣才能枯羨使戲曲重獲新生。
目前中國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衰亡,考察其中保護傳承較好的一些項目,或許也能為重振戲曲提供有益的思路。
㈢ 中國傳統戲劇衰落的原因以及如何振興
中國傳統戲劇衰落的原因:文化隔閡。
1、現如今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幾近丟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處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下﹐如若不去系統學習中國審美哲學就再難以表演好和欣賞好優秀的戲曲。
2、目前中國戲曲所演出的大多是傳統曲目﹐而一個處於現代文化下的演員就很難理解古時候中國人的思想﹐也不易體會古代中國人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如此他們就很難演繹出人物的靈魂。
3、從觀眾這一方面來說﹐審美是需要學習的﹐無論欣賞什麼藝術作品都是要學習的﹐可是如今的觀眾不懂中國審美哲學﹐不會欣賞戲曲﹐於是便遠離戲曲﹐如此一來戲曲演員便生活窘迫誰也不願意去為此而堅持了。
振興中國傳統戲劇:
1、自身根據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創新。
弘揚民族戲曲尤其是地方劇種,首先應該是傳承,保留戲曲地方特點和自身規律;其次是把現代審美注入傳統文化,使傳統戲曲走向世界,受到更多觀眾的歡迎和欣賞。
2、政府應變「輸血」為「造血」。
針對中國傳統戲劇目前的生存狀況,一些專家、藝術家認為,中國傳統戲劇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但是這種支持不是簡單地「輸血」,而應當是「造血」。
(3)中國戲劇如何發展下去200字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戲劇振興的意義:
振興戲曲藝術,對於傳統文化藝術薪火相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戲曲是最為集中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吸收融合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術、服飾、武術等各種文化藝術精華,展現著獨特的中華審美風范。
舞台上雖只有一桌二椅,卻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這正是傳統文化藝術寫意美學品格的生動表現。
生旦凈末丑、手眼身法步,絲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現了傳統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可以說,各種戲曲藝術的百花爭艷、代代相傳,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
㈣ 中國戲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京劇和戲劇的關系是什麼
京劇是戲劇的一種,戲劇是包含京劇的。中國戲曲的發展:
先秦(萌芽期)
唐代中後期(形成期)
宋金(發展期)
元代(成熟期)
明清(繁榮期)
近代(革新期)
現代(爭輝期)
具體介紹如下: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先秦(萌芽期)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唐代中後期(形成期)
中唐以後,中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唐代文學藝術的繁榮,是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促進了戲曲藝術的自立門戶,並給戲曲藝術以豐富的營養,詩歌的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給了戲曲決定性影響。音樂舞蹈的昌盛,為戲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礎。教坊梨園的專業性研究,正規化訓練,提高了藝人們的藝術水平,使歌舞戲劇化歷程加快,產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戲曲劇目。
宋金(發展期)
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元代(成熟期)
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中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元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元雜劇不僅是一種成熟的高級戲劇形態,還因其最富於時代特色,最具有藝術獨創性,而被視為一代文學的主流。元雜劇最初以大都(今北京)為中心,流行於北方。元滅南宋後,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劇種。元代的劇壇,群星璀璨、名作如雲。
元雜劇得以呈一代之盛,藝術發展和社會現實從兩個方面提供了契機。從藝術的自身發展來看,戲劇經過漫長的孕育和遲緩的流程,已經有了很厚實的積累,在內部結構和外在表現上都達到了成熟。恰恰此時的傳統詩文,在經歷了唐宋鼎盛與輝煌之後,走向衰微。在有才華的藝術家眼裡,劇壇藝苑是一塊等待他們去耕耘的新土地。從社會現實方面來看,元蒙統治者廢除科舉制度,不僅斷絕了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們貶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於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這些修養頗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會底層。在疏遠經史,冷淡詩文的無可奈何之中,他們只有到勾欄瓦捨去打發光陰、去尋求生路。於是,新興的元雜劇意外地獲得一批又一批的專業創作者。他們有一個以「書會」為名的行業性組織,加入書會的劇作家,稱為「書會先生」。這些落魄文人在團體內,又合作又競爭,共同創造著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與從前的偏於抒發主觀心緒意趣的詩詞不同,元雜劇以廣泛反映社會為已任。顯然,這是由於作家們長期生活就沒回家於閭巷村坊,對現實有著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緣故。
元雜劇的劇本體制,絕大多數是由「四折一楔」構成。四折,是四個情節的段落,像做文章講究起承傳合一樣。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這有點類似於後來的「序幕」。元雜劇在藝術上是以歌唱為主、結合說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子聯成一個套曲。全套只押一個韻,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這種「一人主唱」可以極大地發揮歌唱藝術的特長,酣暢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參軍戲傳統的影響,常常插科打諢,富於幽默趣味。將音樂結構與戲劇結構統一起來,達到體制上的規整,這表明元雜劇的藝術成熟和完善。
明清(繁榮期)
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溫州是它的發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於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記》就是一部由南戲向傳奇過渡的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來源於民間傳說,比較完整地表現了一個故事,並且有一定的戲劇性,曾被譽為「南戲中興之祖」。
明代中葉,傳奇作家和劇本大量涌現,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湯顯祖。他一生寫了許多傳奇劇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給愛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戰勝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取得了最後勝利。這一點,在當時封建禮教牢固統治的社會里,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這個劇作問世三百年來,一直受到讀者和觀眾的喜愛,直到今天,「閨塾」、「驚夢」等片斷還活躍在戲曲表演的舞台上。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明後期的舞台,開始流行以演摺子戲為主的風尚。所謂摺子戲,是指從有頭有尾的全本傳奇劇目中摘選出來的出目。它只是全劇中相對獨立的一些片斷,但是在這些片斷里,場面精彩,唱做俱佳。摺子戲的脫穎而出,是戲劇表演藝術強勁發展的結果,又是時間與舞台淘洗的必然。觀眾在熟悉劇情之後,便可盡情地欣賞摺子戲的表演技藝了。《牡丹亭》中的「游園」、「驚夢」,《拜月亭記》中的「踏傘」、「拜月」,《玉簪記》中的「琴挑」、「追舟」等眾多的摺子戲,已成為觀眾愛看、耐看的精品。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志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由於明代的傳奇這種戲劇樣式一直延續至清代,故又被人習慣地稱作明清傳奇。明清傳奇在形式上承繼南戲體制,且更加完備。一個劇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為上、下兩部分;作家還特別注意結構的緊湊和科渾的穿插。傳奇的音樂也是採取曲牌聯套的形式,但比南戲有所發展,一折戲中不再限於一個宮調;曲牌的多少,也取決於劇情的需要;所有登場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傳奇包括眾多的地方聲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是崑山腔和弋陽腔。崑山腔經過嘉靖時期的魏良輔(生卒年不詳)的改革,創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水磨調」,講究宇清、板正、腔純。將弦索、蕭管、鼓板三類樂器合在一起,建立了規模完整的樂隊伴奏。而一出《浣紗記》的演出,使崑山腔通過舞台的光大流布,成為全國性劇種。產生在江西的弋陽腔則主要流行於民間,由江湖戲班演出,每流傳到一地,即結合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衍變為地方化的聲腔。弋陽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鑼鼓為節奏,一唱眾和,採用徒歌、幫腔的形式,通俗性、民間性和注重演出效果是它的特色。它與崑山腔典雅、清細的風格,形成中國戲曲內部的兩種不同走向。明代戲曲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角色分工更加細密。比如崑山腔就有12個角色,主角不限於正生、正旦,凈、丑也不止是調笑了。
近代(革新期)
辛亥革命前後,一批有造詣的戲曲藝術家從事戲曲藝術改良活動,著名的有汪笑儂、潘月樵、夏月珊等,他們為以後的戲曲改良積累了寶資的經驗。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段時期內,一些志之士對戲曲進行了改革。梅蘭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鄧粗姑》《一縷麻》等宣傳民主思想的時裝新戲,周信芳、程硯秋等也創作了不少的作品。袁雪芬則高居越劇改革之大旗,主演魯迅名著《祥林嫂》,在中國戲曲中率先形成了融合編、導、舞、音、美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機制。「率先開始了中國戲曲藝術大寫意與大寫實相結合的機制。
現代(爭輝期)
新中國成立後,涌現了一批優秀劇目,如京劇《將相和》、《白蛇傳》,評劇《秦香蓮》,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昆劇《十五貫》等,著名歷史學家吳晗還撰寫了歷史京劇《海瑞罷官》。以後,又陸續推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如京劇《白毛女》、《紅燈記》、《奇襲白虎團》,越劇《西廂記》,評劇《劉巧兒》,滬劇《蘆盪火種》,豫劇《朝陽溝》等。粉碎「四人幫」後,覓逑了戲曲藝術隊伍,為群眾喜愛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傳統劇,如京劇《謝瑤環》,》莆仙劇《春草闖堂》,呂劇《姊妹易嫁》等也得以重新上演。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戲曲界提出的「現代化」與「戲曲化「的問題,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積極探討和積極實踐的問題。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湖南花鼓戲等。
㈤ 中國戲曲文化不溫不火,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保留和發展戲曲文化
一,明星演員的帶頭作用。這里的明星演員,並不單是「角兒」的意思,它是同時在戲曲界之外的娛樂圈甚至公益界等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人。比如王佩瑜,不僅認真演戲,還在《奇葩說》《跨界歌王》等娛樂欄目中傳播京劇,也因他的個人魅力取得了很多年輕觀眾。
㈥ 中國戲曲史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有哪些著名曲目呢
戲曲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來自於民間,活躍在民間,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情感、思想、品德、風俗等,歷經千年,仍熠熠生輝。中國戲曲由民間歌舞、滑稽戲和說唱三種形式組合而成,其發展歷程如下。
其中,著名曲目有: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湯顯祖《牡丹亭》等。縱觀中國戲曲時的發展歷程,全面展示了中華戲曲的歷史風貌。
㈦ 關於中國古代戲曲的起源與發展!
一、戲曲的起源
中國戲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會的歌舞中已經萌芽了。但它發育成長的過程卻很長,經過漢、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形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形成的。廟會和瓦舍勾欄對戲曲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
在原始社會里,人們過節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時也娛樂自己。當時的節日,有紀念戰爭勝利的,有慶祝豐收的,有驅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還有專為男女求愛的,等等。
農村歌舞從原始社會直到12世紀的北宋,在藝術上雖然也有很大的發展,但始終沒有進一步形成為較完整的戲劇形式。
到了宋室南遷,南方商品經濟發展迅速,東南沿海一帶出現了商業城市和港口,附近農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職業化的藝術團體。於是,早期的戲曲形式──南戲就應運而生了。
二、發展歷史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
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
參軍戲是中國古代戲曲形式。由優伶演變而成。五胡十如手神六國後趙石勒時,一個參軍官員貪污,就令優人穿上官服,扮作參軍,讓別的優伶從旁戲弄,參軍戲由此得名。
內容以滑稽調笑為主。一般是兩個角色,被戲弄者名參軍,戲弄者叫蒼鶻(hú)。至晚唐,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復雜,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參軍戲對宋金雜劇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俗講是古代寺院講經中的一種通俗講唱,流行於唐代。多以佛經故事等敷衍為通俗淺顯的變文,用說唱形式宣傳一般經義。其主講者稱為"俗講僧"。
這種俗講源於寺院傳統的唱導,俗講僧尊為法師,俗講在唐時因帝王的支持而發展到鼎盛。俗講技藝由寺院走向民間,成為民間轉變,終又進入宮廷,受眾遍布唐薯行五代時中土社會的各個階層。
變文是唐代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多用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渣虧原為佛經故事,後來范圍擴大,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如敦煌石窟里發現的《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伍子胥變文》等。唐玄宗天寶七載 (748)至八載,是現知變文最早的確切年代。
六朝時曾有《騎馬變圖》、《九宮變圖》及《寶積經變》、《法華變》、《彌勒變》。唐初又有張孝師的《地獄變》以及《降魔變》等,都是圖畫。
晚唐有吉師老《看蜀女轉昭君變》詩,有"畫卷開時塞外雲"句,可知變文與變相圖相輔而行,都可以簡稱為變。變文既演說佛教故事,又演唱歷史故事,還可以演講當代時事。
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
中國宋元時期興盛一時的民間藝術演出場所"勾欄瓦舍",是中國戲劇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具有獨特的地位。它不光與中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戲劇--雜劇與南戲的演出相聯系,而且也是當年全國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
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娛樂場所,人們稱之為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設置的演出場所稱勾欄,也稱鉤欄、勾闌勾欄的原意為曲折的欄桿,在宋元時期專指集市瓦舍里設置的演出棚,成為盛極一時的名俗。
宋代的雜劇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雜戲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戲曲。北宋時盛行於東京,南宋時臨安也很流行。演出時一般由四個角色組成,有的增添一人。
北宋的雜劇分為"艷段"和"正雜劇"兩個部分。"艷段"是在正劇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
"正雜劇"又分為兩段,表演一個完整的故事,是雜劇的主體。到了南宋,雜劇變為三個部分,即"艷段""正雜劇""雜扮"。
"雜扮"是由民間的滑稽戲演變而來的,作為雜劇之後的散段,又稱"雜班"或"拔扣"。後來,北方的雜劇逐漸發展為元雜劇,南方的雜劇逐漸發展為宋元南戲。
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
南戲是在宋雜劇腳色體系完備之後,在敘事性說唱文學高度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就形式而言,它綜合了宋代眾多的伎藝,如宋雜劇、影戲、傀儡戲、歌舞大麴,以及唱賺、纏令等在表演上的優點,與諸宮調的關系則更為密切。
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間伎藝都是南戲綜合吸收的對象,說唱文學則是其敘事方式的主要來源。由於它是在其他伎藝成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又能兼采眾長,所以能後來居上。
另外,由於其他伎藝在表演上有許多地方可以與南戲溝通,使得伎藝演員也能熟練地掌握新興的南戲,當南戲受到觀眾的歡迎時,他們便改弦易轍成為南戲演員。
而演出隊伍迅速擴大,也促進了南戲在東南各地的繁衍。南戲不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創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運用,豐富了南戲的音樂,對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響。
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各種表演藝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時代的產物。元雜劇又稱北雜劇、北曲、元曲。元雜劇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直接影響之下,融合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
並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造了成熟的文學劇本。這比之以滑稽取笑為主的參軍戲或宋雜劇可說已起了質的變化。
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元雜劇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久已在傳統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
(7)中國戲劇如何發展下去200字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戲曲的特點
1、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的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
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在表現生活時,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
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合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遼周天地的描畫 。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㈧ 中國傳統戲劇如何擺脫困境,獲得新生
傳統戲曲要擺脫困境,一是要推陳出新,豐富戲曲的內容,更新戲曲的表現手法,吸收現代科學文化成果,扣緊時代脈搏,取得廣泛的群眾基礎;二是大力宣傳,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如中央十一套的《戲曲頻道》,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各類戲曲演唱比賽,開設少兒戲劇培訓班,培養出優秀戲曲人才,這些措施,有利於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利於傳統戲曲擺脫困境,走向輝煌。
中國戲曲是時代的產物,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戲曲的唱腔.道白,服裝和敘事的程序結構顯然已落後與今天的快節奏和視聽審美的需求,這就是.國家的扶持,重視,再加上戲曲界的改革和推陳出新相信中國的國粹會發揚光大的。
㈨ 簡說中國古代戲曲發展歷程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編輯本段發展時期
1、萌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搏碰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2、繁榮
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3、延展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志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編輯本段黃金歲月
1、元代戲劇
元代的戲劇叫元雜劇。元雜劇不僅是一種成熟的高級戲劇形態,還因其最富於時代特色,最具有藝術獨創性,而被視為一代文學的主流。元雜劇最初以大都(今北京) 為中心,流行於北方。元滅南宋後,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劇種。元代的劇壇,群星璀燦、名作如雲。
元雜劇得以呈一代之盛,藝術發展和社會現實從兩個方面提供了契機。從藝術的自身發展來看,戲劇經過漫長的孕育和遲緩的流程,已經有了很厚實的積累,在內部結構和外在表現上都達到了成熟。恰恰此時的傳統詩文,在經歷了唐宋鼎盛與輝煌之後,走向衰微。在有才華的藝術家眼裡,劇壇藝苑是一塊等待他們去耕耘的新土地。從社會現實方面來看,元蒙統治者廢除科舉制度,不僅斷絕了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們貶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於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這些修養頗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會底層。在疏遠經史,冷淡詩文的無可奈何之中,他們只有到勾欄瓦捨去打發光陰歲纖、去尋求生路。於是,新興的元雜劇意外地獲得一批又一批的專業創作者。他們有一個以「書會」為名的行業性組織,加入書會的劇作家,稱為「書會先生」。乎銀仿這些落魄文人在團體內,又合作又競爭,共同創造著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與從前的偏於抒發主觀心緒意趣的詩詞不同,元雜劇以廣泛反映社會為已任。顯然,這是由於作家們長期生活於閭巷村坊,對現實有著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緣故。
元雜劇的劇本體制,絕大多數是由「四折一楔」構成。四折,是四個情節的段落,像做文章講究起承傳合一樣。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這有點類似於後來的「序幕」。元雜劇在藝術上是以歌唱為主、結合說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子聯成一個套曲。全套只押一個韻,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這種「一人主唱」可以極大地發揮歌唱藝術的特長,酣暢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參軍戲傳統的影響,常常插科打諢,富於幽默趣味。將音樂結構與戲劇結構統一起來,達到體制上的規整,這表明元雜劇的藝術成熟和完善。
2、明代戲劇
由於傳奇這種戲劇樣式一直延續至清代,故又被人習慣地稱作明清傳奇。明清傳奇在形式上承繼南戲體制,且更加完備。一個劇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為上、下兩部分;作家還特別注意結構的緊湊和科渾的穿插。傳奇的音樂也是採取曲牌聯套的形式,但比南戲有所發展,一折戲中不再限於一個宮調;曲牌的多少,也取決於劇情的需要;所有登場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明清傳奇包括眾多的地方聲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是崑山腔和弋陽腔。崑山腔經過嘉靖時期的魏良輔(生卒年不詳)的改革,創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水磨調」,講究宇清、板正、腔純。將弦索、蕭管、鼓板三類樂器合在一起,建立了規模完整的樂隊伴奏。而一出《浣紗記》的演出,使崑山腔通過舞台的光大流布,成為全國性劇種。產生在江西的弋陽腔則主要流行於民間,由江湖戲班演出,每流傳到一地,即結合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衍變為地方化的聲腔。弋陽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鑼鼓為節奏,一唱眾和,採用徒歌、幫腔的形式,通俗性、民間性和注重演出效果是它的特色。它與崑山腔典雅、清細的風格,形成中國戲曲內部的兩種不同走向。明代戲曲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角色分工更加細密。比如崑山腔就有12個角色,主角不限於正生、正旦,凈、丑也不止是調笑了。
明後期的舞台,開始流行以演摺子戲為主的風尚。所謂摺子戲,是指從有頭有尾的全本傳奇劇目中摘選出來的出目。它只是全劇中相對獨立的一些片斷,但是在這些片斷里,場面精彩,唱做俱佳。摺子戲的脫穎而出,是戲劇表演藝術強勁發展的結果,又是時間與舞台淘洗的必然。觀眾在熟悉劇情之後,便可盡情地欣賞摺子戲的表演技藝了。《牡丹亭》中的「游園」、「驚夢」,《拜月亭記》中的「踏傘」、「拜月」,《玉簪記》中的「琴挑」、「追舟」等眾多的摺子戲,已成為觀眾愛看、耐看的精品。
3、清代戲劇
《長生殿》取材於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戀愛故事。從帝妃之間產生了一點真情的那一刻,楊玉環為衛護自己與李隆基穩定的關系,她妒忌、偵審、吵鬧、百般邀寵;而作為天子的唐明皇則是「弛了朝綱,佔了情場」。朝綱廢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祿山的叛亂和軍民的怨恨。在軍士嘩變的逼迫下,唐明皇在馬嵬坡賜死楊玉環。然而,馬嵬之變不是戲劇的結束。此後,洪升把情感的實現寄託到理想的天國。男女主人公飛升仙境,在情悔與夢幻中,愛情最終得到升華與凈化。《長生殿》不是簡單的愛情劇,它是在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下訴說眾人皆知的李楊愛情故事。帝妃間「真心到底」的海誓山盟與天上人間的不盡思念,是洪升對至情理想的謳歌與悲劇性呼號;與此同時,在劇中展示的社會動亂、民生疾苦的長幅畫卷里,又分明寄寓著洪升的民族興亡感和對帝王「溺情誤國」的政治批判。所以,《長生殿》對李楊形象的塑造,贊揚針砭兼而有之。洪升筆下的情,包容著善與否兩個對立的方面,這是他和他的作品難以克服的矛盾。
編輯本段主要特色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這種綜合性是世界各國戲劇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國戲曲的綜合性特別強。
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使中國戲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詞、音樂、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用節奏統馭在一個戲里,達到和諧的統一,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國獨有的節奏鮮明的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中最重要的一點特徵是虛擬性。舞台藝術不是單純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原形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把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中國戲曲另一個藝術特徵,是它的程式性,如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編輯本段藝術品貌
1、以歌舞演故事
一般來說,古代各個民族在前藝術階段(即原始宗教階段),各種藝術因素的萌芽是綜合在一起的。到藝術階段,歐洲各藝術種類趨於逐漸分化。譬如在古希臘時代的歐洲戲劇是有歌有舞的,後來經過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等人的改革,歌(舞)隊漸漸失去作用,成為以對話、動作為手段的單純戲劇。這種戲劇由詩的對話,演變為現在的完全模仿生活語言的對話,由詩劇轉化為話劇。而歌、舞分化出去,以歌劇、舞劇的形式在整個戲劇領域各佔一席之地。
中國戲曲的情況就不同了,它始終趨於綜合,趨於歌、舞、劇三者的綜合。從秦(前221-前206)漢(前206-220)俳優作為中國戲曲早期淵源起,中間經歷漢代百戲,唐代(618-907)參軍戲,直至宋代(960-1279)南戲、元代(1279-1368 )雜劇,這是一門藝術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把五光十色的人間生活都鋪展於小小的舞台,也為了使平素過著單調枯燥日子的百姓能在觀劇時感受到種種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它不斷地吸收其它姐妹藝術,如詩歌、音樂、舞蹈、繪圖、說唱、雜技、武術等諸多營養,逐漸成為一種包容廣泛,花樣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的綜合性藝術。換句話說,中國戲曲是在文學(民間說唱)、音樂、舞蹈各種藝術成份都充分發展、且又相互兼容的基礎上,才形成了以對話、動作為表現特徵的戲劇樣式。
㈩ 中國戲劇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泱泱大國,在這幾千年的歷史演變當中,並不僅僅涌現出了像詩詞,小說這樣優秀的文學形式,在藝術發展等方面我們國家也是絲毫不遜色的,尤其是在戲曲方面更是無人能及。中國的戲劇是有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的,從秦漢時期開始一步一步的不斷發展,不斷成熟,還與其他的一些地方戲曲進行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固有模式。
三、明清時期發展到頂峰經過不斷的發展,最早成熟的一個戲曲叫做元雜劇,是在元朝出現的,在當時的社會上也涌現出了很多專門撰寫戲劇劇本的人,比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他們寫的一些劇本大部分都是圍繞著愛情,但是也非常的經典,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收看。戲劇也在明清的時候發展到了頂峰,並且經過了800多年的演變,成功的進入了中國的現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