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尋找中國大學精神

如何尋找中國大學精神

發布時間:2023-05-25 18:24:08

Ⅰ 大學精神本質特徵

大學精神是反映大學歷史傳統、文化品位、辦學理念、特徵面貌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是大學的核心和靈魂。它包含自由精神、獨立精神、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批判精神、寬容精神和啟蒙精神等八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具有獨特性、創新性、批判性和發展性的特徵。深刻把握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及特徵,對於培育和弘揚大學精神意義重大。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及特徵,對於培育和弘揚大學精神意義重大。
一、培培大學精神的基本內涵

大學精神是反映大學歷史傳統、文化品位、辦學理念、特徵面貌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是為大學人所認同的一種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它是大學的核心和靈魂,是引領大學前進的精神動力。一般說來,大學精神包含以下八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一是自由精神。大學是崇尚自由的地方,這里的自由更多的是指一種學術的自由。「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1]大學正是依靠這種對學術自由的推崇和對真理的執著,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棟梁之材,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強調大學的自由精神,並不意味著大學可以自由得沒有邊界,大學的自由必須以法律為底線。因為,任何大學都必須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必須傳播統治階級的思想價值觀念。

二是獨立精神。大學是崇尚獨立盯中陸的地方,這里的獨立更多的是指大學獨立自主的發展和學者人格、思想的獨立。大學可以不受外界干預按照自己的辦學理念、 宗旨和目標來發展,政府和社會也不應該以各種理由來干預大學的發展。與此同時,大學學者的人格和思想是獨立的,必須尊重學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允許學者獨立地從事學術研究。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箴言,值得我們銘記。

三是科學精神。大學是崇尚科學的地方,追求真知、尋找真理一直是大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形成科學精神。所謂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的總稱。科學精神包含求真務實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等內容。與真理為友,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是大學努力的方向。而要追求真知,尋求真理,就必須敢於打破一切權威,必須有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敢於否定一切、懷疑一切、批判一切,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四是人文精神。科學與人文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是密不可分的。大學崇尚科學精神,也必然崇尚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種人類自我關懷的精神,表現為對人的人格、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但是在中國大學發展的某個特殊時期,曾經出現過重科學精神、輕視人文精神的現象。見物不見人,這樣的大學教育必然是失敗的。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讓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比翼齊飛。

五是創新精神。大學是追求創新的地方,知識創新、理論體系的創新都是從大學開始的。當今信息化時代,創新已經成為凱頃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的五大發展理念也將創新居首,可見創新的重要性。在當今我國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大學已經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基地,決定著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成敗。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創新這個事關大學發展和國家發展的關鍵點,注重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文化創新和教育創新,努力實施創新、創造和創業教育,為國家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六是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科學精神的延伸,大學在追求真理崇尚學術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十分重要,沒有批判精神就無法做到求真務實,沒有批判精神搞人雲亦雲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大學的批判精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社會的批判。我們所處的社會還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社會,社會上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大學要保持這種批判,以利於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二是對學術觀點和思想的批判。學術觀點和思想要想不斷深化、接近真理,就需要獲得內生的動力和外在的推動力,而批判就是外在的推動力。

七是寬容精神。原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曾經提出大學應該「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正是這種「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成就了北大的輝煌。大學的寬容精神主要體現在:其一,允許各種思想的存在。大學本來就是思想的集散地,各種思想在大學交匯。我們應該允許多種思想觀念的存在,堅持一元主導和多樣化發展,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其二,寬容失敗。任何一項學術成果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甚至會面臨遭遇失敗的風險。當失敗真的發生的時候,大學會以它的寬容精神來接納失敗,並繼續允許新的探索。

八是啟蒙精神。啟蒙精神最早見諸文藝復興時代。所謂啟蒙,就是啟迪和開導人們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傳播新的思想、新的觀念,就是要給尚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這種啟蒙精神主要包括思想的啟蒙、文化的啟蒙以及民主與法治的啟蒙等。大學是追求真理和傳播真理的地方,而追求真理傳播真理本身就是一個思想啟蒙的過程。任何一次大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最早都是從大學或者說是從大學的學者開始的。正是這種啟蒙精神,才使得大學能夠在社會的發展進步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履行著重要的職能。

Ⅱ 現代中國的大學精神

中國大學精神源自西方中世紀大學理念之說不甚准確。關於大學精神源頭的判斷是一個事實、價值兼有的判斷。北大、清華、南開、西南聯大的歷史發展證明,中國大學精神的源頭是以中國固有文化中的「士志於道」、「明道濟世」為根本,吸納包括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大學理念在內的人類多種文化的共同體。沒有這種對自己文化傳統的體知,就談不上當今中國大學的創新。論及中國大學精神,不少人無視歷史地認為它純是西方大學精神的傳承.現今中國大學發展正面對一個十分關鍵的十字路口,要麼跟潮隨流;要麼覺醒其自主意識。選擇前者,就只需一味模仿、引進,不思任何創新;選擇後者,就必須有十分清醒的自主意識,就必須開拓創新,這種創新無疑要以歷史為前提和基礎,這種歷史當然是全人類的,其中又必然少不了中國大學的歷史,尤其是尚未引起人們足夠重視的中國大學精神的歷史。一、中國大學精神來源之眾說近期與這﹁問題有關的典型論述如下:「盡管我國早在公元前15—16世紀的殷商時代就有了大學的雛形『右學』,其後又有冠名為『學宮』、『太學』、『國子學』、『書院』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質的大學;盡管《大學》中也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大學理念;但嚴格說來,近代大學發端並發展於西方,大學理念的形成、展現與完善也根源於西方,而中國近代大學的學體制亦是從西方引進而來,因此,在考察大學理念時,我們必須首先對西方大學理念的歷史發展進程作一考察。」「中國大學理念和大學制度都是西方大學理念和大學制度傳入中國的產物。中國的大學理念萌發於清朝末期,經蔡元培、梅貽琦等教育家的發展而逐漸確立」。「要在具有幾千年集權傳統的中國,找回或者重塑產生於西方的大學精神,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他多篇文章大多沿用或認同這一典型論述,與上述觀點相左的有陳平原提出:「中國大學的歷史,不是『百年',而是『四千年'。"並列舉教育史家伍振(族+烏)、熊明安、高奇、曲士培、毛禮銳等人的觀點為證。如此就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有四千年的大學卻沒有四千年的大學理念或精神?或中國根本就沒有四千年的大學?或依一些論者所言中國現代大學理念與精神源自西方,那它又是如何傳承的?二、對大學精神源頭的判斷不只是事實判斷回答上述疑問首先要弄清大學精神形成、傳承的機理。依據對中外古今大學精神傳承與發展的研究,這一機理就是積淀與認同。所謂積淀,一般是指人的社會實踐歷史在人的心理深層所形成的一種定型的功能結構。沒有人類文化的積淀,就沒有人類精神的生成,更不可能有人類大學精神的形成,所以文化積淀是大學精神生成必不可少的前提。正是積淀為新的精神創造儲備了源頭活水,源頭越豐,活力越足。從當代大學人的角度考察,大學精神傳承必須通過認同。認同是不同歷史時期大學精神相互關聯的內在紐結,是大學精神傳承和發展的線索和依據。所以大學精神的產生與發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時空性。文化認同是大學精神產生的根基。大學精神的核心是一種價值系統,這種價值系統的最初形成不可能是個別個體短期內所能完成的,而必然需要特定的群體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的共同生活來確立,每一個體相對於群體的價值系統而言,其內在的心理機制便是認同,例如中國古代學人對「道」的認同,先秦初起的三大學派——儒、墨、道——盡管各道其所道,但他們在代表「道」說話這一點上卻並無例外。大學精神認同的具體方式常常是特定時代的人通過文本及其他線索與此前產生的原初的智慧與哲學進行對話,文藝復興及歐洲近現代大學與古希臘文明的關系建立如此,孔子「從周」也是如此。范仲淹一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朱熹、歐陽修、蔡元培等眾多後世士人反復認同與解讀,並不斷生成新的士人精神。蔡元培對中國古代「士」的價值與德國大學理念的認同也是如此。在這種對話中,後來者會對原初的價值進行「損益」,如中國「古代的禮樂具有宗教性(『天道')的成分」,鄭國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孔子更是將其方向"轉入了「人道」領域",以至春秋以來,中國文化已日益明顯地有從天道轉向人道的傾向。總體地看,大學精神形成、傳承的機理即是積淀與認同,積淀是前提,是基礎;認同是後人對積淀的再選擇。無積淀則此精神無從產生,沒有認同則此精神失去傳承的機會。由於認同在其中起作用,對中國大學精神源頭的判斷本身不只是事實判斷,必然是包含價值的判斷。認同西方中世紀的大學精神,則認為中國大學精神源自西方;認同中國古代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則可認為中國大學精神源自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然而這樣的判斷只能對於當前的判斷者成立,若要具體到上個世紀初的中國大學精神源出何處,則要做更為具體的分析。

Ⅲ 什麼是中華文明傳統中的大學精神

說起中國古代的大學,有一部中華文明典籍不能不提:作為《四書》之首的《大學》。《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註解:大者,充實而有光輝之謂也。可謂道盡大學攜鍵精髓與真諦:大學之大,在於仰視俯察天地謹蘆之大,在於內修外求人祥隱帶格之大。

Ⅳ 中國大學還有大學精神嗎有的話,在哪裡

君去看那些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學校的圖書館裡面有沒有人,他們在干什麼,謹慶瞎君去看你在玩時他人在干什麼,君去看周圍的人他們有沒有互幫互助,君去看放假了,你在干什麼,他人在干什麼,均由沒有想過你在大學做什麼,該干什麼,你又做到了多少,君去看一祥空下周圍的人,世界,新聞,相信也會對大學精神有所了解差嘩

Ⅳ 今日,何為中國大學精神

以知識及其學科(專業) 為存在的組織基礎這一根本特徵,決定了大學辦學的兩個重要特徵

Ⅵ 天津大學的文化與中國大學精神是什麼樣的關系

他們是一種包含與被影響的關系,中國大學精神包含並影響了天津大學的文化。天津大學的文化代表了中國大學精神。

因為天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所有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它的文化在相當一段時期代表了中國大學精神,並產生深遠影響。

(6)如何尋找中國大學精神擴展閱讀

1、橋昌大學校園精神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為謀求生存和發展,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而形成的有共同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范和行為准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

2、創造精神是孝消螞「大學精神」的大學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大學在社會有機體中保證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

3、「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巧埋標志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

4、善於創新是大學精神的靈魂。要想在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培養模式、教學管理等方麵塑造自我,具有個性,沒有創新是不行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大學精神

網路——天津大學

Ⅶ 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精神風貌是什麼

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創新活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新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為先進知識的掌握者,民族創新精神的養成有賴於大學生的拉動。從大學生群體中流溢出的科學文化精神,從大學生群體中走出的富有創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亮岩所帶有創新畝鍵乎的活力,播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

大學生要以提高民族創新能力為己任,全面發展,學習科學精神和勇於創新精神,形成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在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各個領域中,全方位尋找自身所屬的位置,加強基礎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學研究,努力解決帶有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不斷增強國家整體實力。

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文化基礎
大學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其自身所蘊涵的文化力量,在與社會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起著引領和整合的作用,大學的文化輻射,在不斷地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作為大學文化的引領者,大學生應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要有較好的人文和社會科學修養。除了自己所需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有適應自己將來工作需要的外語水平,「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口號早已過時。列寧說的好,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所以只有全面科學文化素質的人,才能大有作為,畸形片面的知識結構,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大學生應以一種守望的精神,入世的態度,勇敢地承擔起社會教化的責任。當前,在社會思想、文化、迅悉價值多樣的形勢下,大學生群體要以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對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文化進行嚴格的選擇、認可、加工和整合,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要發揚大學生群體創新的品格,提煉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的大學精神,並使之成為大學乃至社會的一種文化意識,塑造出適合全社會的人文和科學精神,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品位,進一步發揚光大中國大學文化所蘊涵的人文、科學、創新等精神,讓它服務社會,引導社會文化潮流。要發揮各種文化溝通和融合的橋梁作用,用大學文化整合社會文化,將大學的責任、大學所崇尚的精神以及大學「潤物細無聲」的教化功能,滲透到當代中國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中去,豐富和提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和品質,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制和消除腐朽、沒落文化,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水平。
總而言之,在這除舊迎新的時刻,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和諧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能量。

Ⅷ 你認為當今中國的大學精神缺失了什麼

大學,不僅僅是一座有著「xx大學」稱謂的建築群落,更是一種制度文明的產物。它的抽象的特性和內涵較之作為實體的存在物,更是其生命力所在,更是其魅力源泉。在新舊文化激烈沖突的年代,沒有北大追求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北大在國人乃至世人心目中的極高地位。在抗日戰爭硝煙彌漫的歲月,沒有西南聯大的合作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就不可能有西南聯大的存在,更不會有出自西南聯大的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如今,「愛國奉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優良傳統和「行勝於言」的實干作風,已成為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崇高團悔追求。「現代科學社會已經無可置疑地證實: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並不是一切,他們的運作必須有另一種健全的文化精神與之配合,這種精神主要來自大學的高等教育。在現代社會中,大學是精神堡壘,有發揮提高人的境界、豐富人的思想的重大功能。」(《嶺南文化時報》1995年3月28日)大學既是精神堡壘,那麼,精神既是大學的靈魂,又是大學成其為「大學」的要義。
大學精神是長時期積淀而形成的、穩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對大學的生存起決定作用的思想導向。大學精神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自覺的學術精神、永恆的道德精神以及敏銳的時代精神。
自覺的學術精神。大學素有「學府」之稱,所謂「學府」,即「學問之府」。19世紀德國的威廉••馮•洪堡(William Von Hunbldt)創建柏林大學時就提倡「由科學而達致修養」的大學理念。洪堡認為「教授不是因為學生而在這里,學生也非為了教授而在這里,兩者都是為了學術而在大學」。學術使得大學有了相應的品味,成為接近真理的天梯。學術中人言學問中事,而修學自有其精神和范圍。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曾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實指大學精神的化身。孜孜以求地探索學問從而達至修養,正是所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任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正是憑著以「有涯」追「無涯」的自信和堅韌,才有大師們嚴謹的治學態度,才有一批批傑出的才俊脫穎而出,才有一項項頗具份量的科研成果刷新史冊,也才有一所大學之所以蜚聲世界的學術聲譽。而學術聲譽,無疑是大學價值的一種直接體現。所以,自覺的學術精神是大學成為人類「智慧花朵」的首要因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積極的永久推動力。
永恆的道德精神。真正合格的大學精神凝聚著社會道德與理性,具有高雅的文化品味。大學不僅以自身純潔的道德品性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社會,更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改造社會、重塑德性的潮流中,成為社會德性與良知的捍衛者、提升者。尤其在時代變遷、社會動盪時期,大纖飢學精神的道德力量就更為彰顯。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曾在戰時西遷途中對學生說:「亂世道德墮落,歷史上均是,但大學猶如海上燈塔,吾人不能於此時降落道德標准。」暗夜的海上,燈塔是漂流者的希望。大學,在社會世風日下時,便猶如燈塔,以自身高潔的道德精神執著地燃著理性與道德的燈盞,慢慢照亮人性的暗夜,啟蒙這一代靈魂的覺醒。大學的道德精神源於大學人的總體覺悟,源於他們整體的道德水準和思想深度,是形成一所大學健康向上校風的關鍵因素,是大學塑造、傳播社會文明的資本。
敏銳的時代精神。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在《大學:美國、英國、法國》一書中曾說:「大學不是某個時代一般社會組織之外的東西,而是在社會組織之外的東西。……它不是與世隔絕的東西、歷史的東西、盡可能不屈服於某種新的壓力的東西。恰恰相反,它是……時代的表現,並對當時和將來都產生影響。」大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隨著毀或返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並始終影響著時代。從辦學理念到機構設置,從學科體繫到管理制度,大學的一切活動都與當時的社會需求、現行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同聲相應。大學精神給予大學的是從學理和思想上關注、思考、討論、批判社會現實問題的權利和能力。從中世紀大學的興起到現代大學的發展這一歷史軌跡可以看出,大學無疑是時代的產物,而真正偉大的大學責無旁貸的領時代先鋒,代表著最先進的時代精神,驅動著社會向前發展。而作為大學智者的大師們,應該能夠預見並感應時代潮流的前奏,成為推動社會潮流的先覺者、先行者,使時代新聲最終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只有敏銳的時代精神,大學才足以能夠吹響時代的號角,也才能贏得自身持續發展以及地位的進一步提高。
大學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存在,其精神內核是基本要素。失去了精神,大學的生命力就會枯竭。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追求,而「大學精神和制度的建設比資金更重要」,在大學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強大學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實現大學理想,則需要所有大學人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斷提高大學人的群體素質,形成高尚、健康、穩定、獨特的群體個性,從而推動大學自身的完善。

Ⅸ 什麼是大學精神怎麼塑造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標志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面臨知識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建設 「大學精神」不僅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概括為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

如何塑造、發揚大學精神:
正因為大學精神對大學的存在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學都應塑造或發揚符合本身實際的、滿足時代及未來需要的精神,從而保持大學的生命之樹常青。雖然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大學精神,但在大學精神的塑造或發揚方面,卻有著許多共性的條件,表現為:
1、選擇校長至關重要。
治校要有校訓,校訓乃一校精神風貌的體現,且與一校之長的治校理念關系甚密。校長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素質?克拉克在《大學的功用》一書中認為大學校長必須具備三種品質:決斷、勇敢、堅韌,校長是集多種社會角色於一身,既是領導者、教育家、創新者、教導者、信息靈通人士;又是官員、管理人、繼承人、尋求一致察磨的人、勸說者、瓶頸口;但他主要是一個調解者,作為調解者的頭等大事就是相安無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諧的派別相調和」。校長是大學的靈魂人物和神經中樞,好的校長是帶起一所好的大學的前提條件。北大沒有蔡元培不可能成為新文化的中心,清華沒有梅貽琦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聲名鵲起,南開沒有張伯苓也很難獲得長足發展。而這些大學的聲望之所以與日俱隆,關鍵在於擁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這樣的校長,他們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後繼的使命感,能夠維護並發揚已確立的大學精神。而之所以能擁有一批這樣的校長,是因為這些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長選拔機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校長是向社會公開招聘的,他們多為學貫中西、思想開放、又有愛國熱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學,必須要有好校長,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選拔好校長的運行機制。新中國成立以後,大學校長多由本校內部產生或由上級委任,開拓意識不強,對大學的生存與發展缺乏持續性戰略思考,對大學精神的內涵理解不深、重視不夠。美國學者歐內斯特博耶說,「在確認大學校長的中心作用時,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校長是否為大學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圖大計和遠景規劃?」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長選拔機制很有必要,使大學並不因一個好校長的離去而放棄大學應有的追求和使命。
2、建設校園文化義不容辭。
大學是知識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園,大學精神就充分體現、彌漫於校腔橘園文化中。較之於社會的其他角落,大學校園顯得更為純凈。身居其中的大學人也不知不覺地受校園文化的影響和熏陶,而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質。正如,人們總體認為北大人好動、靈活、爭強好勝,而清華人好靜、踏實、謙虛謹慎一樣,特定的校園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體個性,特定的群體個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學精神。校園文化是大學精神的載體,大學精神的塑造或發揚應與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步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園文化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還包括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比物質文化(校園環境建設)更為重要。現在很多大學只重視校園環境-硬體方面建設,而相對忽視校園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軟體方面的建設。因為校園環境的改善是看得見的,而制度和觀念文化的建設卻不能很快收到成效。這種短視行為,使大學校園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成為「軟肋」,帶來了不少顯而易見的不良現象。學生讀書於校園,潛心做學問的少,意在出國深造謀好職業、浮於跟隨社會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廳、酒吧打折優惠的海報比校園學術講座的海報更有氣勢;學年伊始各社團紛紛招兵買馬一陣熱乎過後,就偃旗息鼓……,校園內,除了樹林中晨讀的身影和圖書館埋頭苦讀的情景讓人心動外,還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學生對大學產生歸宿感,怎能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呢?「校園文化是通過對大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的全面培養,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質,把體現大學精神的科學態度、文明風范、價值觀念等帶到社會,影響和感染其他人。」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是精神、價值、作風和理想追求,美麗的校園環境只能給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訓、學風、教風、傳統、講座等價值層面的成分才真正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實實在在的影響。因此,塑造或發揚大學精神也必須不斷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的建設。
3、師生關系有伍沒團待改造。
教師和學生是大學校園永恆的主人,正由於他們的共同努力,才建設了大學精神,發揚了大學精神,改造了大學精神。由此可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大學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於大學精神的延續。雖然大學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獨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強,但他們的進一步發展仍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雖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對教師的傳統地位有一定沖擊,但教師的形象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傳道、授業、解惑」本應成為教師的光榮職責,每一個學生也都應具有尊師重道的基本品質,教師與學生理應在多邊交流中建立親密的、互助的合作關系,共同探討生活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和萬物的真理。然而,隨著市場經濟負面影響的沖擊,以及腐朽、落後思想的傳播,大學圍牆里的師生關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上完課後,教師夾起講義就走,平時幾乎不和學生交流,上了一學期的課,認不得幾個學生的現象司空見慣,教師成為一個地道的「教書匠」。師生之間缺乏基本的溝通,缺乏心與心的交流,深厚的師生情誼自然就無從談起;不少教師放棄了兩袖清風的知識分子形象,業余兼職,下海經商,錙銖必較,言必稱利,遮掩了教師頭頂的神聖光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教師的敬重;有的教師對學生親疏有別,甚至做出違背原則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學生給任課教師送點禮,就可以順利過關,這必然會有損教師的形象;更有甚者,個別教師師德敗壞,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動搖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嚴重破壞了教師的整體形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生很難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教師也失去了來自學生的敬重,師生關系漸趨冷漠。大學教師與學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約了大學精神之花的盛開,又加速了大學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謝。所以,在當前條件下,改造師生關系不僅非常必要,而且還十分迫切。雅斯貝爾斯說得好,「大學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學生和教師來實踐,至於大學組織的各種形式是次要的。如果這種為實現大學理想的活動被消解,那麼單憑組織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學生命的,而大學的生命全在於教師傳授給學生新穎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來喚起他們的自我意識。」(《什麼是教育》,鄒進譯,三聯書店出版,1991)大學精神的塑造是廣大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學精神的發揚,也需要廣大師生共同維護。作為大學主人的教師和學生,應當建立自由、平等、和諧、互助、充滿人情味而又不違背原則的親密關系,成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夥伴。這種師生關系的確立、鞏固與代代相傳,不僅是大學精神醞釀與產生的基本條件,也是大學精神長盛不衰的根本保證。

詳情請參考「大學精神」--網路,網址:http://ke..com/view/1055067.htm。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尋找中國大學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疫苗如何打 瀏覽:584
江西人到越南怎麼去 瀏覽:230
印尼哪裡買免稅煙 瀏覽:519
ferre和義大利包哪個好 瀏覽:319
義大利zara哪個好 瀏覽:357
明信片怎麼寄到越南 瀏覽:216
我去教室用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98
在哪裡可以學越南語言 瀏覽:415
入境印尼怎麼簽證 瀏覽:313
中國雙博士學位有多少 瀏覽:43
伊朗傭兵一般是多少 瀏覽:456
女排聯賽中國對陣美國結果如何 瀏覽:351
貼吧為什麼沒有印尼吧 瀏覽:456
越南紡織前景如何 瀏覽:559
越南買什麼禮物回來好 瀏覽:602
中國神話傳說有哪些 瀏覽:950
越南的1000紙幣能換多少錢 瀏覽:398
越南榴槤和泰國金枕哪個好 瀏覽:160
印尼10元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318
中國男單身怎麼辦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