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民的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飲食有了怎樣的調整
中國人民的生活在過去幾十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調整。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變化和調整:
飲食多樣化:中國人的飲食已經從過去單一的主食和蔬菜,逐漸演變成了多樣化的食物組合,包括肉類、魚類、禽類、豆腐、海鮮、水果等等。這些食物的多樣性也導致了更加豐富的口味和烹飪方式。
食品安全:隨中敏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關注點也從物質豐富度轉賣空枝向了質量和安全。在過去,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普遍的擔憂,但現在,政府加強監管和檢驗,消費者更加註重食品質量和營養。
健康飲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飲食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和潮流。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功效,而不是單純地追求味道和口感。
快餐文化: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快餐文化也逐漸在中國流行。快餐食品的快捷、方便和經濟性,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和上班族。
總之,中國人民的生活和飲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調整,從單一的主食和蔬菜,到多樣化的食品組合,從關注物質豐富度到健康和安全,這些變化和調整都反映了中國虧衫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Ⅱ 面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
面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應該從生活做起,具體如下: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亮雀野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歲襪。
六敬喊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Ⅲ 中國人的飲食存在三大問題,急需改變
種類少、果蔬少、喝水少。
平衡膳食既能提供身拿慶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又能滿足身體功能的需要,降低患病的風險。要滿足每日膳食平衡,將需要至少5個食物類別,即為谷薯類、蔬菜水果、蛋奶類,魚、禽畜肉類和水。但中國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食物單調,品種較少,每天能消衡握吃夠五大類食物攔跡的人不足三成;蔬菜攝入比例剛剛過半,水果僅及1/5;30%的人每天喝水不到1200毫升。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谷薯類食物作為主食,應佔到每天能量來源的一半以上。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適當多吃些食用菌和海菜。每天足量飲用白水,飲水不足將導致體力及腦力下降,甚至還可能引起一些疾病。不可過量喝含糖飲料。
Ⅳ 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近年來在我國頻繁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經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感到不安。本文試圖在分析我國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原因的基礎上,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一、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原因
(一)監管職責不明,監管體系不健全
2011年4月8日,沈陽市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對生產銷售有害豆芽的黑窩點進行取樣檢測,經檢測,豆芽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在十幾天的行動中,警方查獲毒豆芽40餘噸,搗毀黑加工點10個,刑事拘雹轎兄留18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毒豆芽問題,讓市民吃上放心豆芽,相關部門召開了專題會議,然而會上工商、質監和農委等部門均稱該事件「不歸我管」。
國務院2004年9月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中確立了「分段監管為主,品種兼顧為輔」的監管方式。具體而言就是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的生產環節的監督;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督;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督。國務院設立分段監管模式的初衷是為了理順各部門的監管職責,避免監管盲區和重復執法現象的出現,防止監管交叉、混亂的現象發生。而在實踐中,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模糊的概念和可能存在執法重疊的領域,在這種情況下缺少各部門如何分擔責任、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而面對當今愈發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在出現問題時,相關部門往往缺乏責任心,害怕承擔責任,對於負面問題的監管責任相互推諉,形成了好事「人人都管」,壞事「人人不管」的局面。
(二)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2009年6月1日,我國《食品安全法》開始實施。而在兩年多的實施過程中,廣大市民仍然缺乏對於這部法律具體內容的認識。對於哪些行為屬於違反法律的行為,公眾並未充分了解。法律知識的缺乏一方面使廣大消費者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食品的生產、銷售等經營者也因此缺乏對自身行為的自律和反思。
此外,2011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我國《刑法》修正案(八),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起刑點由「拘役」改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且在食品安全犯罪規定中增加了一個適用條件,即除了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外,「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也將處以相關刑罰;對於罰金,只提出「並處罰金」,沒有規定具體數額,也就是罰金上不封頂,這也從經濟上加大了經營者的違法成本。如果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能夠為經營者普遍知悉,必將提高法律對其行為的威懾力,使其不敢鋌而走險。
(三)安全標准體系混亂且標准低
我國目前食品安全標准體系比較混亂,其中包括了衛生標准、質量標准、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各種標准之間重復交叉,層次不清。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安全標准、食品衛生標准、食品質量標准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准中強制執行的標准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可見,衛生部的工作艱巨而繁重。從近期公布的乳製品和速凍食品的「新國標」來看,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本身以及制定過程都引起了公眾對標准倒退的質疑,並廣受詬病。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C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創建的,其旨在保護消費者健康,促進食品貿易公平開展,協調所有食品標準的制定工作。CAC標準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食品安全標准。目前,CAC擁有165個成員國,中國是成員國之一。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標准總體水平偏低,某些標準的限量指標與CAC標准中的限量指標相比帆絕,差距較大。例如,中國標准中鉛的限量普遍比源襲CAC標准水平低,CAC CDDEX STAN230-2001《鉛限量》規定的葡萄酒中不得超過0.2毫克/升,液體乳中不得超過0.02毫克/升,嬰兒食品中不得超過0.02毫克/千克,而中國相應標準的限量是0.5毫克/升(葡萄酒)、0.2毫克/升(液體乳)、0.5毫克/千克(嬰兒食品)。
(四)監管安全的技術水平落後
我國食品安全毒理研究落後,對許多物質的具體含量拿不出確鑿的科學依據。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如農葯殘留、重金屬限量等方面標准缺乏基礎性研究,相關科研更是遠遠落後,一些國外禁用的添加劑反而在國內大力推廣。1988年歐洲就禁止將瘦肉精用於飼料添加,我國卻將其作為科研攻關項目,甚至高校「重點課題」予以推廣,20世紀90年代末期才開始查禁。
二、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理順分工,強化意識
為了避免重復執法、職權重疊或者監管空白的現象出現,應當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個職能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在具體實踐中,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地方性法規來具體規范各部門的職責劃分,避免相互推諉的現象。「毒豆芽」事件爆發後,沈陽市多部門在多次討論後,由沈陽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意見,對難以界定具體監管部門的一些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或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諉的,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依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裁定、指定監管或通過聯合執法、綜合治理等辦法進行監管,杜絕各部門推諉扯皮等問題。目前,在食品安全上,像豆芽這樣沒有明確管理部門、缺少詳細標準的食品類別並不罕見,沈陽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加大法律和安全宣傳教育力度
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高校、媒體等單位,應當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此外,應向廣大消費者大力宣傳教育,指導他們如何辨別劣質食品,如何去除農葯殘留物等有害物質,如何杜絕非法添加劑。一方面有利於消費者自身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使消費者具備舉報不法經營者等監督食品安全的能力。
(三)加大投入,提高監測能力
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把食品安全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嚴格監督其具體執行情況。切實把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整合各部門現有的檢驗檢測、信息發布、應急處理等監管資源,加大硬體投入,改善和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檢測設備、執法手段落後等問題,特別要充實基層食品監管人員編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培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切實解決基層監管能力薄弱的問題。
同時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對食品安全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加強食品添加劑、食品毒理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的研究,改變我國食品安全研究相對落後以及相關食品安全監測缺乏依據的局面。
(四)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職能
武漢工業學院教授、全國糧油標准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工作組組長何東平估計,我國每年有200—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其中有害物質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2010年3月17日,上述信息經媒體報道後,引發了各界的強烈關注。從「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饅頭」事件,從河南「瘦肉精」事件到「地溝油」事件,人們對食品安全的廣泛關注都是從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中引發的。甚至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是依賴媒體的輿論壓力才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最終得以處理和解決的。新聞記者以其獨有的職業敏感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為了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先驅者。
對於新聞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充分重視,深入調查,發揮監管職責,不能不了了之。對於記者採取蹲點或卧底暗訪等形式獲得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線索,相關部門要切實採取行動,而不是無動於衷,放任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①朱繼武. 對食品安全法的思考.法制與經濟[J].2011(2)
②張麗麗,張文超.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與對策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1(3)
③康耀紅. 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增加消費者安全感[J].今日中國論壇,2011(4)
(杭冬婷,1983年生,遼寧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民商法、經濟法)
Ⅳ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迫切要解決,大家有哪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1.建議政府出台國家食品工業發展規劃白皮書,從宏觀角度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分門類分階段地提出目標與方針。目前,國務院已做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大多數省市政府也已針對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提出實施意見,希望國家對食品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有一個整體的長遠的導向。
2.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提倡「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根據地方特點確定種植、養殖結構的宏觀計劃,有機地組織各地區優勢農產品生產,並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和輿論導向支持。大力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指導農業生產者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繼續推廣國家「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業水平。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名優產品生產,扶持規模化、集約化的食品企業集團,強化「原料——加工——流通——銷售」的全程質量管理。建議在全行業推廣ISO、HACCP認證,實行質量體系化的管理,並以此作為市場安全准入的「一票否決制」,取締不具備食品安全生產條件的加工企業。
4.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和懲治力度。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應由政府統一組織,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強化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並組織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劑的研製生產,堅決堵塞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漏洞。
5.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宣傳和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既要繼續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培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消除「見怪不怪」現象,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樣,全民努力。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看到,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上,僅僅靠完善食品監管體制是不夠的,從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商人的一種道德缺失問題。廠商何以追逐財富,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棄之如敝履?這些事件損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挑戰了社會文明的底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一個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決不能放任見利忘義的行為,決不允許基本道德的失守。
Ⅵ 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有什麼對策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繫到千千萬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可是在我們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令人心驚膽戰。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有資料描述道:「中國食品安全標准目前採用國際標準的比列僅為23%,二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英法德國家農業出產品採用國際標空者歷准已達到80%以上。」而對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斗搜,網上流傳著這樣的的話:中嫌陪國在食品中完成了科普:從大米中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腸中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咸鴨蛋、辣椒醬中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里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木耳中我們認識了硫酸銅;最近我們又從奶粉中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
為了除蟲害,有人大量使用高毒,甚至劇毒農葯,致使蔬菜、果品農葯殘留嚴重超標;為了提高產量,有人盲目使用違禁激素;為了增加豬的瘦肉率,有人竟在飼料中摻上「瘦肉精」;為了使麵粉和粉絲增白,有人膽敢把有毒化學品「吊白塊」摻和其中;為了騙錢,有人用稻草漚水兌上色素和鹽當醬油賣;為了賺取高額利潤,有人把含有黃麴黴素的霉變陳大米拋光上臘充新大米出售,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再次敲響了食品安全問題的警鍾。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為什麼在我國家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中國發展的歷史來說,長期以來,我國食品生產的總體水平不高,我國國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薄弱,一次事件過後,往往不會去思考它深層次的原因。
同時,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制度與法制建設正在完善中,技術、法律和管理跟不上,環境污染導致食品安全風險性居高不下,人們的功利主義思想比較嚴重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屢現。
Ⅶ 面對越發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食物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是獨特的情懷。然而近年來,各種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也由不斷曝光,地溝油、蘇丹紅、過期快餐、毒粉絲等等血淋淋地擺在了稿乎我們面前。就算是合格產品也充斥著防腐劑、甜味劑、香料等不良商家的添加劑。面對如此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社會各界身份的人士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需要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建立食品安全的預警機制,加大監督力度,提高檢測技術的能力鍵段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和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實現我國食品行業形勢的根本好轉。
Ⅷ 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怎麼解決呀
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中國社會當前存在系統問題的一個比較明顯直白的外在表現,是一個不可割裂的大問題的一角,只能在系統解決的基礎上附帶解決掉,如果不從整體入手、沒有系統解決的思維,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片面解決,就不僅解決不了而且會愈演愈烈。也就是說如果只是採取法律監管、市場監督、質量管理等行政手段來干預解決,那就不僅不能解決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會給將來的問題埋下伏筆。
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系統問題是一個表現為經濟萎縮、產業老化、生產疲軟、物價飛高、就業吃緊、市場失衡、監管不力、道德滑坡、全民憂愁的整體問題,這些表現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昌譽高的,不能把這些表現割裂開來單獨考慮辦法去解決,必須從整體上從根子上考慮辦法解決才行。從整體上考慮辦法,並不是說耐尺全面出擊,針對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間同量度的去糾偏,而是有重點有先後有輕重有聯系地從全局入手,緩慢解決。心急是不行的。
當前系統問題,要從整體上解決,也就是說要以虛碼系統的解決辦法解決系統問題,最關鍵、最重要、最緊迫的,還是國家發展總路線上的問題。
Ⅸ 如何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如何?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問題環節出現在哪裡?農戶、企業、政府,各自承擔著那些責任?我的觀點,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總體情況是好的,而且一年比一年好。我的根據就是食品合格率逐年上升,從十五六年以前的50%、60%的合格率,已經增長到現在90%左右,像北京這樣大城市都已經超過了90%。我相信這足夠有說服力。那麼我的後面,後半句話說,但是我們還存在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有的還是很嚴重的。這兩句話似乎有矛盾,我想不應該,這是我們發展中的必然經過的階段,為什麼說是不矛盾的,而且為什麼說現在的有些問題還是普遍存在,而且不能是明天就解決的。這裡面有兩個大背景。第一,我們現在有兩億多的農戶都在分散的生產我們所吃的所有的食品,雞鴨魚肉蛋。糧食、水果、蔬菜。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兩億多的農戶分散的,我強調分散的生產出來的。以我們對我們農民的知識水平的了解,對我們農民的守法意識的估計,再加上利益驅動,中間有那麼一夥人,在挑動教唆農民來犯法。農民一看效果明前絕顯,經濟利益效果非常明顯,不管是紅心鴨蛋還是瘦肉精,還是這次的牛奶污染,三聚氰銨的問題。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我才說果然又來了一次。不發生任何事件那才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說不真實的。第二,大的背景,我們現在大概有50萬個左右的食品生產加工者,不包括飯店,就是生產加工食品的,那麼這50萬個生產單位裡面,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所謂的小型,人數不超過10個人,投資不足10萬元,這還不包括那些今天有了,明天不見了的,我說的這50萬個,都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那麼以我們對這些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的素質的了解,對他們的守法意識,我們的估計,要是不出現食品添加劑濫用,那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得承認我們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階段就是這樣。所以出現一點問題,這是某種意義上沒悔吵必然的。當然,出現問題不是理直氣壯的,統統是不應該的,但是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當中。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方法是什麼?專家、政府、民眾,如何評估?管理與交流,普通消費者怎樣才能保護自己?風險分析這個框架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做風險評估,是由專家完成的,跟政府沒關系。舉一個紅心鴨蛋的例子比較合適。風險評估專家就要搞清楚,蘇丹紅是一個化工產品,不應該放在食品里,蘇丹紅是有毒有害物質,對動物是致癌的,肯定,對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對人是有致癌作用的。專家進一步的評估,我們的紅心鴨蛋里邊含有多少蘇丹紅?所以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要吃我們現在這樣的含量的,含有蘇丹紅的鴨蛋,大概要吃2000個每人每天,而且要長期吃下去才有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前提是人和動物對蘇丹紅同樣敏感,這就是風險評估的結果,這個結果及時地報告給政府,進行另外一個圈就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純政府行為,他需要根據專家的風險評估的結果,作出決策,這個管理的決策大到法律,現在我們正在討論的,審議的《食品安全法》,小到具體的食品的衛生標准,以及某一項臨時的措施,比如說三聚氰銨在嬰幼兒配方粉當中,不應該超過一個毫克公斤,這就是一個風險管理的措施。那麼風險管理的措施,要根據科學評估,但不僅僅,還要考慮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習慣,社會發展階段等等等等。所以每個國家的標准,每個國家的措施不可能是一樣的,盡管這個風險評估的結果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對蘇丹紅這件事情來講,那麼政府的風險管理的措施,兩條:第一,所有發現含有蘇丹紅的鴨蛋統統不許出售,有了的要下架,從生產環節要杜絕,禁止。因為這是非法使用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第二,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通過媒體當然要,告訴大家,假如你已經吃過含有蘇丹紅的鴨蛋,不必對你的健康有所擔心,因為專家告訴我們什麼什麼什麼。這個環節叫做風險交流。也就是說風險里有很多信息,信息需要交流,那麼專家的評估的結果,以及枯侍政府的管理的措施,都需要在第一時間,以百分之百的透明度告訴所有跟食品安全相關的團體和個人。除了消費者以外,包括媒體,還包括食品生產經營者,還包括他們的行業協會,還包括我們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這是一個。而且這個三個部分,評估、管理和交流,這個箭頭是雙向的,不是說消費者是被動的,消費者有意見要問科學家,要問政府,政府有意見反饋。蘇丹紅是我們一個反面例子,做得都不好,我作為科學家,倒不是為科學家來開脫,科學家當時是做了自己的事情,但是政府沒有第一時間出來講話,所以媒體炒作六個禮拜之久,炒得談紅色變。那麼這次三聚氰銨污染奶粉的事件,應該說是一個正面事件,我們基本上,也就是說在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的歷史上,空前的第一次基本上遵循了風險分析框架,也就是說這個三部分都做了。當然不是說沒有缺陷。問題還很多,但是大體上是做了。專家在第一時間做了評估,報告給了政府,政府做了一大堆的決策,同時國務院作出了一個很重大的決策,就是把22家查出摻了三聚氰銨奶粉的企業,22家,一家不漏的暴光了,這個符合信息交流。好,所以這個風險分析,這是全世界公認,大家都在努力做,中國過去做得不好。從這次事件我覺得會吸取經驗教訓,而且這次做得基本上是成功的,當然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相信假如說對食品安全有什麼靈丹妙葯的話,也就是說都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往風險分析框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