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最早大米是從哪裡引進來的
大米原產於中國與印度
我國食用大米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七千多年前長江流域就有種植水稻並食用大米。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1)中國什麼時候有大米擴展閱讀:
東漢時,南方的人口逐漸增加,東漢末年,由於連年的戰爭,使黃河流域的社會經濟遭受到很大的破壞,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長江流域。
西晉覆滅後,北方相當長時期內局面混亂,以後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遷移。這些南來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時帶來了北方各地區較高的生產技術,這對於長江中下游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環境及其相應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許多區別。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的要求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適量的水,南方雖然雨量比較多,還是需要講求水利,以便灌溉。
Ⅱ 米飯的歷史出現在哪個時代
早在北宋時期,中國即從今泰國、越南等地進口稻米了,也就是說,中國人在宋代已開始吃進口大米了。
秦漢人喜歡吃「干飯」
秦漢時期,人們吃得最多的是一種「干飯」。這種干飯與現代一些地方將區別於粥的米飯說成的干飯完全不一樣,是真正的干飯——曬干沒水分的飯。
秦漢時的干飯又稱為「糒」。《說文解字》稱:「糒,干也。」《釋名·釋飲食》說得更具體,「干飯,飯而曝干之也」。干飯的製作方法是:將做熟的米飯曬成干飯。當然,這種干飯並不一定要用大米來做,小麥也可以。
干飯做好後一般放在陶罐一類盛器中,隨食隨取。吃時把干飯投進湯水中,這叫「飧」;如果是米與大豆一起製作出來的干飯,稱為「糗」。因為糗與糒兩種食物形態差不多,往往並稱為「糗糒」。
干飯易於長期保存,攜帶和食用都很方便,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方便飯」。所以,干飯在漢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出行,人們往往將干飯隨身攜帶,部隊行軍打仗,士兵也都帶著干飯。
魏晉人推崇「菜飯」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把米飯吃出花樣來。現代人所吃的各式米飯,在這一時期基本都出現了,如現代人喜歡吃的菜飯,就是魏晉人最早製作出來的。
菜飯,在當時叫「蔬飯」,或「蔬菜飯」,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後烹飪成飯。與現代人吃菜飯是為了調劑口味不同,在魏晉時,吃菜飯是為彌補主糧的不足,以菜充飯,填飽肚皮。
當時的稻米飯稱為「白米飯」,因稻米產量不足,普通人家不能常吃。到南朝中後期,隨著水稻種植推廣,稻米增加,普通老百姓也能吃上白米飯了。
隋唐以後,古代米飯吃法與現代幾無不同,特別在宋代,米飯的吃法最為豐富,宋人喜歡用米與其他食材一起做飯,根據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飯、蟠桃飯、金飯、玉井飯、盤游飯、二紅飯、蓬飯等等。
正是宋人對「米飯」的深度開發,稻米的消費量激增,國產稻米已不能滿足國民消費,於是「進口米飯」開始端上了中國人的餐桌。
宋代最早引進國外稻種
早在北宋趙恆(真宗)當皇帝時,即有從國外進口稻穀的記載。宋代僧人文瑩撰《湘山野錄》:「真宗深念稼穡,聞占城稻耐旱、西天綠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貨求其種。占城得種二十石,至今在處播之。」
這批稻穀並不是用來直接消費的,而是做稻種,中國吃「進口大米」是不是在這個時候,尚不能肯定。《湘山野錄》中稱,在取得占城稻種後,宋真宗親自在皇宮後苑中種植,秋收後還特地請身邊的侍臣品嘗新稻米做出的飯。
這事發生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這一年被國內農學界視為中國推廣國外進口耐旱水稻的元年。吃進口水稻做出的米飯,從此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常態。
康熙鼓勵進口「泰國大米」
當時的泰國叫「暹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已69歲的清聖祖玄燁,聽暹羅來使說他們國家的大米又多又便宜,決定進口「泰國大米」,並親自過問進口事宜。
據《清史稿·屬國列傳三·暹羅》,康熙對禮部官員說:「暹羅米甚豐足,若運米赴福建、廣東、寧波三處各十萬石貿易,有裨地方,免其稅。」禮部官員遂和暹羅使臣議定,「年運三十萬石」。這是中國官方大批量進口泰國大米的最早貿易記載。
雍正二年(1724年),暹羅商人將首批大米運到了廣東,同時向中國貢獻了稻種和果樹苗。時康熙已去世,新皇帝雍正下令廣東官員按當時中國的市場價從速銷售這批泰國大米,而且一律免稅。
廣東的老百姓就是在這個時候首先吃上了泰國大米。此後,進口大米便與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聯繫到了一起。
Ⅲ 大米起源於那裡歷史那年開始繁殖有大米
大米是水稻的種子,稻穀經脫殼、去糠等工藝加工後的最終產品。水稻在植物分類學中為禾本科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現在的稻種由野生稻種演變而來。中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國家。經過數千年培育和優選,目前水稻的品種已達6 萬個以上,廣泛分布於從北緯45度至南緯35度的全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在世界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中,水稻僅次於小麥居第二,並以其穩產、高產,適應性強,耐儲藏和加工方便而成為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球約有半數以上的人以大米為主食。在我國,稻穀的產量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考古學上的證據表明,水稻栽培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栽培歷史。距今1 萬多年前的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曾經出土過水稻的植硅石。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曾出土栽培稻穀的果實。後來考古學家又在湖南澧縣八十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距今約八九千年的栽培稻穀。這無疑很好地證明了我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現今我國從東南的福建、台灣到西南的雲南,北到江西、南到海南都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我國廣泛分布的這種普通野生稻和我國栽培的普通栽培稻的親緣關系很近,同具24條染色體,可雜交和產生可育後代。我國已故著名水稻育種專家丁穎認為:中國的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化而來。
1973年浙江餘姚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稻殼、稻葉不失原形,有的稻葉色澤如新,有的稻殼上連稻毛也清晰可辨。經鑒定,這些稻穀已有6700~69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稻穀。水稻在我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Ⅳ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大米
湖南道縣與江西萬年縣考古發現,約一萬三千多年前人類開始種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類應該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在長江下游發掘的河姆渡遺址中存在稻作證據。大米歷史上最早的種稻人是長江下游的中國先民並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
我國大米行業的發展步伐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規模小、組織程度差。大米加工領域主要以小生產、小作坊、小商販為主,少有大型品牌企業和領軍企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深入,中國巨大的市場消費力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大米品牌的進入,國內大米市場的競爭將會日趨激烈。
儲存
米經過長時間的貯藏後,由於溫度、水分等的影響,大米中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等會發生各種變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營養成分和食用品質下降,甚至產生有毒有害物質。貯存時間、溫度、水分和氧氣是影響大米陳化主要因素。
另外大米品種、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以及蟲霉危害也與大米陳化有密切關系。大米陳化速度與貯存時間成正比,貯存時間愈長,陳化愈重。水分大,溫度高,加工精度差,糠粉多,大米陳化速度就快。不同類型的大米中糯米陳化最快,粳米次之,秈米較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