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咖啡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咖啡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發布時間:2023-06-04 02:46:53

㈠ 咖啡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晚清咖啡傳入我國,民國在華已站穩腳跟。

咖啡傳入中國

從語言文字上看,《康熙字典》既無「咖」字,又無「啡」字,更無「咖啡」一詞,可知清初中國人尚未接觸到咖啡。清中葉中國有沒有咖啡(飲料),目前尚在搜尋當中。筆者仔細查閱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明清俗語辭書集成》中所收的幾種清中葉至清末的字書、辭書及其他書,均無收獲。如清乾隆年翟灝所編之《通俗篇》(有商務印書館1958年點斷版),清嘉慶年顧張思之《士風錄》,清嘉慶年郝懿行之《證俗文》,清道光年高敬亭之《正音撮要》等。最初Coffee的中譯名肯定不統一,例如「嗑肥」等。①而且還不排除被音譯成其他詞彙的可能性。不過,今日漢語之正式名稱「咖啡」則應化出於日語的「珈琲」。因為如前所論,日本人先接觸記下咖啡,先開辦咖啡店,且把它寫成「珈琲」。從1894年起日本又大舉侵華……是故漢語就定其名為「咖啡」。據我所查所知,最早的「咖啡」一詞大概出現於民國初年的《中華大字典》(中華書局,1915年),意思也對:「咖啡,西洋飲料,如我國之茶,英文 Coffee」。此後,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辭源》也收入了「咖啡」一詞,且解釋得又詳細又正確。可見「咖啡」一詞在民國時代進入了漢語詞彙庫並固定下來,廣泛使用。

來華的外國人何時何地在中國煮、喝他們自己帶來的咖啡,似乎已很難確定了。不過據現在所查知,在鴉片戰爭以前的嘉慶年間,來到中國當時最大的通商口岸廣州的洋人已煮、飲自己帶入的咖啡。這種飲食習慣中國人亦有所感覺。「外洋有葡萄酒……又有黑酒,番鬼飯後飲之,雲此酒可消食也」。②據《廣東通志》所說的番鬼、黑酒、飯後飲、能幫助消化等判斷,所謂黑酒,應該是指咖啡。與之有些類似的可可多製成巧克力食用,且可可飲無咖啡飲那樣流行。

個別中國人開始品嘗飲用咖啡可能始於同治年間。同治五年(1866)上海的美國傳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一本《造洋飯書》,該書是為來華的外國人吃西餐和培訓中國炊事員、廚師而編寫的。書中除了把coffee音譯成「磕肥」之外,還講授了製作、燒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③這里先講了焙炒熟咖啡豆,待要煮飲料時,才軋碎馬上煮。後面則講如何加水煮咖啡等。但它沒講加糖,可能有疏漏。那些受外國人培訓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多半是受僱傭的中國人,他們因工作需要難免不嘗一口咖啡。洋人在中國吃西餐喝咖啡時,有時也會請中國官員和他們的中國熟人吃一吃喝一喝。由此可知,同治年間已有中國人嘗過咖啡。中國出現經營性的咖啡館則大概在清末。據清末民初之人徐珂敘述:「飲咖啡:歐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國之茶館。天津上海亦有之,華人所仿設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飲」。徐珂的書採取了許多清人筆記,可推斷所談之事出現在清末。但此書出版稍晚於《中華大字典》,故難判明「咖啡」一詞哪本書最先使用。不過最先印成鉛字的則是《中華大字典》。可見到了民國,咖啡館或大飯店酒店賓館所附的咖啡廳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清同治五年高丕第:《造洋飯書·雜類·二五一》,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年,第52頁。

②清嘉慶年陳昌齋等撰:《廣東通志》卷95《輿地略·物產·谷類》注引《舟車聞見錄》,同治三年刊本,第1646頁。

③清同治年高丕第:《造洋飯書·雜類·二五一》,第52頁。

關於中國何時何地開始引種栽培咖啡,其種植又如何傳播,這些情況更加不明。《中國大網路全書·農業卷》咖啡條,《中國農業網路全書·農業卷》咖啡條等皆說,咖啡於1884年引種到中國台灣省,1908年引種到海南省,以後相繼引入雲南、廣西、福建等地種植。但條中既無書證,又無資料出處,也無任何論證、參考文獻。故此說尚待考證。筆者據此提供的線索,查閱了清乾隆年晚期余文儀撰寫的《續修台灣府志》,清光緒年集體編修的《台灣通志》,清乾隆年晚期陳壽祺等編《福建通志》,清嘉慶年陳昌齋等撰《廣東通志》,清嘉慶年謝啟坤監修《廣西通志》,清光緒年王文韶之《續雲南通志稿》,仔細研讀了其中各府州縣的「物產」、「土宜」部分,但仍未覓得栽種、生產咖啡的蛛絲馬跡。另外,筆者還查閱了清咸豐年英人合信的《博物新編》,清道光年吳其溶的《植物名實圖考》及其《長編》,書中均亦毫無提及。所以,這個工作還得繼續下去,並盼知曉者惠示。中國大陸最早引種咖啡大概始於20世紀零十年代的雲南。當時,一個法國傳教士把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省大理州的賓川縣栽培種植。①雲南屬亞熱帶熱帶氣候,近代屬法國的勢力范圍,所接壤的越南、寮國等又已是法國的殖民地。故說20世紀初法國人把咖啡種植傳入雲南,我認為較為可信。到民國時代,中國已確定有咖啡的大田栽培生產了。1926—1936年的台灣省,日本殖民當局鼓勵種植旨在排擠蔗、米的作物之中便有咖啡。[7](p368)從1932年至1942年,台灣播種面積中增長較大的作物中亦有咖啡。[7](p370)祖國大陸的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引種栽培生產。所以現在只能肯定,在民國前夕和民國時代中國已有了咖啡栽培生產。解放後咖啡種植有所發展。[1](P258-259)

㈡ 咖啡是怎樣進入中國的,國產咖啡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著名的法國哲學家福柯曾經說過:“西方文明合理化的時間,是從歐洲第一家咖啡館開幕那一年開始的。”

很多商人在咖啡館搞私下交易,誕生了倫敦勞埃德證券,倫敦航運交易所(即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英國東印度公司。


所以,咖啡店的女招待,自然是文人們最喜歡的題材。

在田漢的《咖啡店之一夜》里,女主角白秋英跑到上海尋找青梅竹馬的戀人,為維持生計而當起女侍。

到了最後,她久候的情人終於現身咖啡店,但卻同時帶來了他的未婚妻。白秋英痛罵對方薄情寡義,將他給的鈔票付之一炬。

㈢ 咖啡是哪一年傳入中國的

咖啡是晚清時期傳入中國。
嘉慶年間,來到中國當時最大的通商口岸---廣州的洋人帶入了咖啡。主要是自己煮、飲。
中國人開始品嘗飲用咖啡可能始於同治年間(1865年左右)。

㈣ 咖啡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整個中國最早種植咖啡的是台灣省。時間:1884年

大陸地區最早是傳教士帶進來的,目的是滿足他們自己的口舌之欲,絕對不是為了推廣咖啡哈。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時期,各種教派進入傳教,但傳教士們明顯是喝不慣茶葉的,所以他們將咖啡給帶來種植了,這就是最早的中國咖啡,

最早且很有名氣:雲南大理朱苦拉村由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種植。時間:1892年

很早但沒有名氣:雲南瑞麗景頗地區英國傳教士景極引進種植。時間:1893年

1908海南引種了咖啡,不過效果不太好,還有幾個地區也有種過,都沒有好的效果。

1952年,雲南農業試驗場芒市分場的科技人員從弄賢寨帶了70餘公斤鮮果帶回到保山市潞江壩試種,發現適應性表現良好,品質優良,並由此不斷發展壯大。

20世紀80年代末,雀巢開始在雲南思茅地區(現在的普洱市)引種卡蒂姆咖啡,從此中國咖啡種植面積開始遞增,在不斷摸索中品質也有大幅度提升。

嗯,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㈤ 咖啡的由來是什麼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咖啡」一詞源自希臘語「Kaweh」,意思是「力量與熱情「。

咖啡樹是屬山椒科的常綠灌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內之果仁,再用適當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古代中國有神農氏嘗百草,並一一加以記錄整理,使後人對許多植物能有系統的認識。西方世界沒有神農氏這樣的人,更沒有留下什麼有文字的記錄,因此關於咖啡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傳說。其中,最普遍且為大眾所樂道的是牧羊人的故事。

傳說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時候,偶然發現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細一看,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子才導致舉止滑稽怪異。他試著采了一些這種紅果子回去熬煮,沒想到滿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後更是精神振奮,神清氣爽,從此,這種果實就被作為一種提神醒腦的飲料,且頗受好評。

古時候的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曬乾熬煮後,把汁液當作胃葯來喝,認為可以有助消化。後來發現咖啡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同時由於回教嚴禁教徒飲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飲料,作為提神的飲料而時常飲用。十五世紀以後,到聖地麥加朝聖的回教徒陸續將咖啡帶回居住地,使咖啡漸漸流傳到埃及、敘利亞、伊朗和土爾其等國。

咖啡進入歐陸當歸因於土耳其當時的鄂圖曼帝國,由於嗜飲咖啡的鄂圖曼大軍西征歐陸且在當地駐扎數年之久,在大軍最後撤離時,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內的大批補給品,維也納和巴黎的人們得以憑著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裡得到的烹制經驗,而發展出歐洲的咖啡文化。

戰爭原是攻佔和毀滅,卻意外地帶來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這可是統治者們所始料未及的了。咖啡文化成熟於歐洲。十六世紀初,咖啡向歐洲傳播開來。當時的法國國王克雷門八世曾說:「雖然是惡魔的飲料,卻是美味可口。此種飲料只讓異教徒獨佔了,殊是可惜」。因此也接受了基督徒也能飲用咖啡。

在英國有無數的咖啡屋,當時只有男人能進入。咖啡在紳士的社交場所頗受歡迎。男人們在此高談闊論政治、文學、商業等議題,有些甚至不回家。因此1674年有許多主婦提出請願書要求將咖啡屋關閉。咖啡文化深深的影響及巴黎市民,街角的咖啡店也開始大量而生。無數的咖啡沙龍內,新的文學、哲學與藝術皆因而出現,期間誕生了無數的思想家及哲學家,如巴爾札克·盧棱等等。文化人不斷齊集,並以齊聚於知識性的咖啡沙龍內高談闊論而聞名。

在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開始出現,引起咖啡飲用方式的變化。咖啡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因此有興趣栽培咖啡的人,也愈來愈多。十三世紀製造商,將咖啡櫻桃帶各地到並栽植。十八世紀初,法國海軍上將德?克魯,在船上用自己的飲用水,灌溉桶中的咖啡幼苗,而後將之種植於法國領地馬爾其尼克島。

不久之後,咖啡廣為流傳到中南美洲,咖啡的栽植也擴大到世界各地。

中國人開始品嘗飲用咖啡始於同治年間。同治五年(1866)上海的美國傳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一本《造洋飯書》,該書是為來華的外國人吃西餐和培訓中國炊事員、廚師而編寫的。書中除了把coffee音譯成「磕肥」之外,還講授了製作、燒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③這里先講了焙炒熟咖啡豆,待要煮飲料時,才軋碎馬上煮。後面則講如何加水煮咖啡等。但它沒講加糖,可能有疏漏。那些受外國人培訓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多半是受僱傭的中國人,他們因工作需要難免不嘗一口咖啡。洋人在中國吃西餐喝咖啡時,有時也會請中國官員和他們的中國熟人吃一吃喝一喝。由此可知,同治年間已有中國人嘗過咖啡。中國出現經營性的咖啡館則大概在清末。據清末民初之人徐珂敘述:「飲咖啡:歐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國之茶館。天津上海亦有之,華人所仿設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飲」。徐珂的書採取了許多清人筆記,可推斷所談之事出現在清末。但此書出版稍晚於《中華大字典》,故難判明「咖啡」一詞哪本書最先使用。不過最先印成鉛字的則是《中華大字典》。可見到了民國,咖啡館或大飯店酒店賓館所附的咖啡廳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現。

㈥ 咖啡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咖啡傳入我國的歷史並不長,直到1884年咖啡才在台灣首次種植成功。

在大陸,最早的咖啡種植則開始於雲南。二十世紀初葉,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樹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從此咖啡開始在大陸種植。

20世紀30年代,上海最早的咖啡館開在外灘,供那些外國水手們過過咖啡癮,或許也有解解鄉愁的意味。

那時的咖啡,被上海人稱為「咳嗽葯水」。當然,這只是上海咖啡館的一個片斷,那個時期的上海,還有許多從海外歸來的華僑,他們在生活中,保持著喝咖啡的習慣——不僅僅是去咖啡館,更多的時候他們在自家的餐廳或客廳里,品嘗香濃的咖啡。

㈦ 咖啡是什麼時期進入中國的

18世紀末,法國承建昆明至河內的鐵路,巴黎的一位工程師從西堤島帶來最簡單的研磨機、飲具以及100公斤咖啡豆,在昆明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咖啡館,此館比中國近代最早的"上海30年代"咖啡館早了將近100年。那時候,盡管大多數中國人還不認識咖啡,更不知道西堤島,但是西堤島咖啡這一古老的歐洲品牌,早在100多年前,即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閱讀全文

與咖啡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坐英國航班冷嗎穿多少衣服 瀏覽:247
歐洲杯義大利的西服是哪個牌子 瀏覽:233
越南手錶哪裡買最便宜 瀏覽:252
中國入世談判在哪裡 瀏覽:7
中國有多少小留學生 瀏覽:510
伊朗coc證書怎麼做 瀏覽:627
紅樹莓產地在中國哪裡 瀏覽:601
中國捲尺的生產基地是哪裡 瀏覽:614
印尼貿易做什麼好 瀏覽:167
30萬印尼盾在印尼是什麼水平 瀏覽:559
20世紀英國怎麼做菜 瀏覽:571
美早和義大利紅哪個甜 瀏覽:120
伊朗放到南亞是什麼水平 瀏覽:529
跟伊朗客戶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502
義大利哪裡買法爾曼 瀏覽:671
美味義大利面怎麼 瀏覽:108
英國參加了多少屆奧運會 瀏覽:112
印度他達拉非片5毫升多少錢 瀏覽:290
義大利vs瑞士在哪裡比賽 瀏覽:507
為什麼越南的黃金那麼貴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