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越南怎麼描述中國歷史

越南怎麼描述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3-06-11 06:39:41

❶ 中國與越南有什麼歷史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兩國經歷過同志加兄弟的美好時光,也經歷過反目成仇的歲月,如今,中越關系雖早已走上正常化,但爭端和摩擦不斷,兄弟之情難再,網上關於越南的信息不少,但缺乏系統性,不才特地搜集資料,編輯成文,向大家再現中越百年的恩怨情仇。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五代後晉時,歸南漢政權管轄的交州發生變亂,愛州(今越南清化)牙將吳權出兵討平,公元 938年,吳權在海門鎮設伏邀擊,打敗南漢靜海軍節度使劉弘操,自立為王,這是安南獨立的濫觴。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如嶅、慶遠、淵、脫等五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曉諭安南陳朝國王陳日焜,令將五縣之地返還思明土司,但陳朝此時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焜,稱兵拒命。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干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於半獨立狀態。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越南18世紀前,越南官方文字採用漢字及越南根據漢字創造的喃字。越南歷史記載一律採用漢字,越南以奉中國做宗主國為榮,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國明朝皇帝正式冊封黎仁宗安南國王後,歷代新君執政,只有得到中國政府的冊封才能算是正統。作為中國的藩籬,越南統治者對中國稱安南國王,而對內則自稱大越皇帝。

19世紀法國天主教勢侵入越南。英法對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開始武力侵佔越南南部(南圻,西方人稱為交砃支那),使越南南部六省淪為法國殖民地。接著就由西貢出發探測沿湄公河通往中國的航路,在發現湄公河的上游瀾滄江不適於航行後,即轉向越南北部(北圻,西方人稱為東京),企圖利用紅河作為入侵中國雲南的信道。1873年11月(同治十二年十月),法國派安鄴率軍百餘人侵襲並攻陷河內及其附近各地。越南國王阮福時請求當時駐扎在中越邊境保勝地方(今老街)的中國人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協助抵抗法軍侵略。同年12月,黑旗軍在河內城郊大敗法國,擊斃安鄴,法軍被迫退回越南南部。1874年3月15日,越南在法國侵略者的壓迫和訛詐下,在西貢簽訂了《越法和平同盟條約》,即第二次《西貢條約》,越南向法國開放紅河,並給予法國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種權益。 1875年5月25日,法國照會清政府,通告該約內容,意在爭取清政府的承認,從而排除在歷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國在越南的影響。6月15日清政府復照,對該條約不予承認。

1882年3月,法國政府命交砃支那海軍司令李維業指揮侵略軍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4月,侵佔河內城砦,進而以兵船溯紅河進行偵察,直到河內西北的山西附近。次年3月,又攻佔產煤基地鴻基和軍事要地南定。越南朝廷一再要求清政府速派軍應援。清政府鑒於形勢變化,命令滇桂兩省當局督飭邊外防軍扼要進扎,但強調「釁端不可自我而開」。5月19日,劉永福率黑旗軍在懷德府紙橋進行決戰,李維業及副司令盧眉以下三十餘名軍官、兩百餘名士兵被擊斃。法軍被迫退回河內。法國利用李維業之死,竭力煽動全面的侵越戰爭,除增援陸軍外,成立北越艦隊,調兵遣將,積極部署。8月間,法軍一面在北越加緊攻擊黑旗軍,一面以軍艦進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順化。8月25日,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侵略者為實現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及早達到據越南而侵入中國西南的目的,開始以全力來對付中國。中法之間正面沖突的危機日益逼近。

越南向法國屈服的《順化條約》簽訂後,中國成為法國佔有越南的惟一障礙。法國決定消除這一障礙,立即禁絕了越南與中國的一切關系,並強迫越南撤退包括黑旗軍在內的抗法軍。於是造成了與中國直接對峙的形勢。

法國首先想用外交方式達到其目的。9月15日,法國政府向中國提出一個解決越南問題的方案,即以劃出一個狹小的中立區的辦法使中國撤出駐越軍隊,承認法國對整個越南的殖民統治,並向法國開放雲南的蠻耗為商埠,為法國打開雲南門戶。方案為清政府拒絕,談判毫無結果。這時,鑒於中越兩國的特殊關系和法國侵越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威脅,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主戰派,力促朝廷採取抗法方針;但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的李鴻章卻一意主和。清朝最高決策機構舉棋不定,在軍事上,一面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訓令清軍不得主動向法軍出擊。在外交上,一面抗議法國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圖通過談判或第三國的調停達成妥協。這種自相矛盾的舉措,大大便利了法國的侵略部署。10月25日,法國東京海域分艦隊司令孤拔受命為北越法軍統帥。12月初,決定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

中法戰爭是從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開始的。法國的軍事行動第一個目標確定為山西。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攻擊,中國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佔領山西。

1884年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中國軍隊更大的打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中國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迫。6月,法國政府與越南訂立最後的保護條約。清廷得悉前線軍事挫敗的消息後,以撤換大批疆吏廷臣掩飾敗績。全面改組軍機處,恭親王等被黜退,以禮親王世鐸代之。貝勒(後為慶親王)奕迖主持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而實際大權操在醇親王(光緒帝生父)的手中。授權李鴻章與法國代表舉行和談。5月11日,李鴻章與法國代表福祿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議》)。主要內容是:中國同意法國與越南之間「所有已定與未定各條約」一概不加過問,亦即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約明「應保全助護」中國與越南毗連的邊界,中國約明「將所駐北圻各防營即行調回邊界」;中國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並約明將來與法國議定有關的商約稅則時,應使之「於法國商務極為有利」;本約簽訂後三個月內雙方派代表會議詳細條款。17日,福祿諾交給李鴻章一份節略,通告法國已派巴德諾為全權公使來華會議詳細條款,並單方面規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中國軍隊原駐地分期「接防」的日期。李鴻章沒有肯定同意這個規定,又沒有明確反對,亦未上報清朝中央政府。

6月23日,法軍突然到諒山附近的北黎(中國當時稱為觀音橋)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中國駐軍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兩日交鋒,法軍死傷近百人,清軍傷亡尤重。這次事件史稱「北黎沖突」或「觀音橋事變」。法國以此為擴大戰爭的借口,照會清政府要求通飭駐越軍隊火速撤退,並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白銀三千八百萬兩),並威脅說,法國將佔領中國一兩個海口當作賠款的抵押。清政府雖然認為這是無理勒索,但仍派兩江總督曾國荃於7月下甸在上海與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爭端。談判未有結果,法國重新訴諸武力。

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同時,繼續製造事端,再次挑起戰爭。從1884年5月《簡明條約》簽訂前後法軍攻擊基隆起,到1884年8月馬尾海戰結束為止,為中法戰爭第二階段,主要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越南北部陸上戰爭也在繼續。

法國將它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乘機分別開進福州和基隆,一方面脅迫中國接受法國條件,一方面准備隨時發動攻擊,佔領這些口岸。8月5日,法艦轟擊基隆,強行登陸,中國軍隊在督辦台灣事務大臣劉銘傳統率下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中國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向中國勒索,要求賠款八千萬法郎,十年付清。清政府沒有接受。中法外交關系正式破裂。23日,法國以先期駛入福州馬江以內的優勢兵艦向中國船艦猛烈攻擊,中國水師倉卒應戰,頃刻間,戰艦十一艘或沉或傷,官兵殉難者近八百人。法艦又炮轟馬尾船廠(福州船政局),將其擊毀,並連日對馬尾至海口間的岸防設施大肆破壞後駛出閩江口,集結於馬祖澳。

福建海軍馬江慘敗,中國朝野震驚。在主戰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被迫於8月26日正式對法宣戰。鑒於海上難以與敵爭鋒,在"牽敵以戰越為上策"的思想指導下,確立了東南沿海防禦、北圻陸路反攻的戰略方針。法軍則企圖東攻台北,西取諒山,據地為質,勒索賠款。10月初,法國遠東艦隊主力撲向台灣北部的基隆、滬尾(今淡水),守將劉銘傳撤出基隆之兵,使法軍輕易佔領基隆;但進犯滬尾的法軍受挫,敗回海上。此後台灣戰事呈膠著狀態,法國的戰略企圖未能全部實現 (見基隆滬尾之戰)。1885年1月,為打破法艦對台灣海峽的封鎖,南洋海軍派出"開濟"等5艦援台,孤拔親率7艦進行攔擊。2月底3月初,法艦為追殲中國援台艦只,侵入鎮海(今屬寧波)海面,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督率守軍利用預設海防工事頑強抗擊,擊退入侵之敵,取得鎮海之戰的勝利。

越南北圻戰場方面,東線清軍再次出關,一度克郎甲及其以北地區,旋即遭到法軍反攻,連戰失利,於1885年2月下旬全部退入廣西境內。再度入越的西線清軍在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指揮下,發起宣光之戰,1884年12月~1885年3月,以主力圍攻宣光,頓兵堅城之下,未能破城,法軍援兵大至,不得已撤圍休整。 3月23日,滇軍和黑旗軍於臨洮附近大敗法軍,西線局勢才有起色。與此同時,東線清軍在幫辦廣西關外軍務老將馮子材的正確指揮下,依託鎮南關(今廣西友誼關)內關前隘附近有利地形和野戰防禦工事,於3月23~24日取得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扭轉了戰局。之後,東線清軍乘勝克復諒山,並向南挺進,前鋒進逼郎甲、船頭(今陸岸)一帶。

戰爭結局與中法議和中法戰爭中,雙方逐次增加兵力,法軍總兵力最多時約2萬餘人,武器裝備先進,特別在水面艦船方面居明顯優勢;清軍參戰兵力則達十餘萬人,但主要以陸軍為主,武器窳劣,冷兵器仍占相當比重。中國軍隊取得了數次作戰的勝利,特別是鎮南關大捷,沉重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發動此次戰爭的茹費理內閣被迫於3月31日辭職。然清政府未能充分利用當時的有利條件,發展大好形勢,反而採納李鴻章等人"乘勝即收"的主張,於4月4日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隨即強令前敵將領限期停戰撤兵。6月9日,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巴德諾於天津簽訂屈辱的《中法新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至此,中國永遠失去了這個曾經的屬國。

中越百年恩仇錄之二——共同革命

19世紀末,法國已經把越南變成它的殖民地,除了橫征暴斂之外,又在越南加緊進行以掠奪為目的「開發」活動。廣大農村日益凋敝,廣大農民紛紛破產,淪為廉價勞動力,飽受著極其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

胡志明誕生和成長在越南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胡志明來到巴黎。探索救國的真理。

1920年12月,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法國社會黨在都爾召開代表大會,社會黨發生分化,左翼社會黨人退出社會黨,成立了一個屬於第三國際的法國共產黨,胡志明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為各殖民地民族的解放而斗爭的黨,成為法國共產黨的首批黨員之一。

當時,在巴黎的中國黨、團組織,機關是合一的,領導機構也是統一的。總部設在巴黎南部義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德弗魯瓦街17號一家旅館內,中國旅歐黨、團組織建立後,曾派人同法國共產黨、法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聯系。法國的黨、團組織曾派人給中國同志做報告。法國共產黨組織和領導的、活動,也常常吸收中國同志參加。於是,就在這洋的交往活動中,胡志明與中國黨旅歐支部的負責人周恩來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1956年11月21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歡迎周恩來總理首次正式訪問越南的宴會上,曾當眾介紹周恩來說:「周恩來是我的兄弟,我們曾在一起共甘苦,一起做革命工作。他是我30多年來的親密戰友。」

1923年年底,胡志明從巴黎來到莫斯科,在東方大學學習,並進行理論研究二作。 在莫斯科期間,胡志明曾主編《中國和中國青年》一書。張太雷作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駐少共國際的代表,為胡志明撰寫這本書提供了許多關於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活動情況的文件和材料。

1924年底,胡志明離開莫斯科,來到中國的廣州。當時由於中國共產黨實行反帝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廣東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成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胡志明來到廣州的時候,正是以廣州為中心的中國革命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胡志明一面積極參加中國的大革命,一面通過多種渠道,領導著越南人民的斗爭。

在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的組織的支持和幫助下,胡志明在廣州成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和舉辦特別政治訓練班,應胡志明的邀請,周恩來、張大雷、陳延年李富春、彭湃以及領導省港大的一些同志,曾到特別政治訓練班講課,當時周恩來是中共廣東區委常委,並兼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利用這個條件,胡志明在舉辦訓練班的同時,還挑選了一些優秀青年到黃埔軍校進修,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學習軍事、政治。其中一名學員回憶說:「那時候,中越兩國的革命者真是志同道合,親如兄弟。當時政治訓練班沒有飯堂,我們每天都來農講所吃飯,常常和中國同志一起唱『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隨後,胡志明帶領學成的學員回國鬧革命。

胡志明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於1929年10月由泰國赴香港,准備以共產國際東方部委員和東南亞司負責人的資格召議,將越南的三個共產主義組織統一成一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在香港的秘密組織的幫助下,「統一會議」於1930年2月3日在香港九龍城舉行。在胡志明的直接領導下,各個共產主義組織的代表經過認真的討論和協商,最後一致同意把三個共產主義組織合並為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取名為越南共產黨。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9月3日,法國向德國宣戰。1940年9月22日,日本派兵攻打諒山,同時以 6000名軍隊在海防附近的塗山登陸。經過在越中邊境地區幾個小時的較量,越南總督戴古慌忙向日軍投降,接受日本對印度支那的控制。從此,越南的控制權易手。

1941年2月,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回國,在高平省北坡建立印支共產黨中央的秘密指揮機關。在這里培訓幹部,發展組織,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武元甲(後任越南武裝力量總司令)等人則繼續留在中國的廣西靖西,鞏固和發展越南革命的海外基地。

北坡游擊根據地,屬越南高平省河廣縣,與中國廣西靖西縣和那坡縣毗鄰。從30年代開始,越南革命分子黃國雲、黎廣波、陳山洪等,就在靖西、那坡縣越中邊境進行革命活動,結識了不少中國邊民,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依靠中國邊民的幫助,越南革命分子開辟了從北坡到中國廣西的若干條交通線。每一條交通線,都有中國邊民的家作為越南革命者的秘密聯絡點。

北坡游擊根據地1941年底成立了12個武裝工作隊,1941年2月、9月和1944年2月,相繼成立了越南救國軍3個中隊。1944年12月,成立了由游擊隊骨幹組成的越南解放軍宣傳隊,集中大部分武裝為成立主力部隊打好基礎。

1945年6月4日,越南救國軍與越南武裝宣傳隊合並為越南解放軍。在高平和北山開創了兩塊游擊根據地,高平革命根據地由胡志明、範文同、武元甲、黃文歡、武英等人領導。北山一武崖根據地由馮志堅、梁文芝和朱文晉等人領導。1943年,這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為後來的解放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1945年8月11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越南人民總起義的客觀條件成熟了。從8月14日至18日,高平、北、諒山、宣光、太原、安沛、富壽、北江、永安、福安、北寧、河東、山西、海陽、興安、建安、寧平、太平、清化、義安、河靜、廣義、慶和、美萩、沙瀝等省的城鄉軍民,紛紛舉行武裝起義,並先後奪取鄉、縣以至省一級的政權。8月16日,由武元甲指揮的一支解放軍從新潮出發,解放太原市。8月19日、23日和25日,河內、順化和西貢三大城市相繼解放,8月13日,阮氏王朝的末代皇帝保大被迫退位,把這個王朝統治的象徵——金印和鑲有五顆寶石的金劍交給越南臨時政府。

1945年9月2日,臨時政府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獨立。在河內巴亭廣場的50萬人慶祝大會上,胡志明主席宣讀了《獨立宣言》。就在同一天,中國政府接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

在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會議上,同盟國美、英、蘇決定把印度支那分為兩個受降區,以便在日本投降後進來解除日本軍隊的武裝。北緯16度線以南由英軍負責;16度線以北則由蔣介石軍隊擔任。

在當時的越南土地上,有6萬多日本軍隊,而且還有新近開進來的20萬蔣介石的軍隊,5000名英印軍隊,與此同時,幾萬法國遠證軍也陸續開了進來,在印度支那吃了敗仗的幾千名法軍又被重新武裝起來,准備恢復對越南的統治權。

1946年2月28日,中法簽訂了協定。中方承認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保護權,以換取法方把上海、漢口、廣州的租界和廣州灣交還中國。並把滇越鐵路轉賣給中國。

抗戰初期,越南政府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制止法國侵略,採取了以和求進的策略,與法國進行談判。1946年3月6日,越法雙方簽訂了「初步協定」;9月14 日,又簽訂了「臨時協定」,從而出現了近一年的緩和局面。但是,1946年12月19日下午,法軍開始向河內發動總攻擊。至此,法國已完全撕毀了和平協定,對越南發動了全面戰爭。

經過4年的戰爭,法軍始終無法消滅在深山中的越南遊擊隊,1949年9月,在中國的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的時候,胡志明主席派人來中國同中共中央直接聯系,並請求援助。後來,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南下的勝利進軍,中越邊境的交通線終於建立起來了。

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庄嚴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是越南全體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為了人民的普遍利益,越南民主共和國准備與任何願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國家主權及領土的基礎上與之合作的政府建立外交關系,以謀共同保衛世界的和平與民主。」1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外交部長黃明鑒致函周恩來總理兼外長,宣布「承認毛澤東主席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並交換大使」。周恩來總理於1月18日復函越南外長黃明鑒,表示歡迎中越兩國建立外交關系。於是,中國成為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

至此,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的階段結束,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

❷ 古代歷史上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越南在歷史上對天朝而言,就是一個經常叛亂、天熱毒瘴的附屬國。
在秦始皇吞並六國、統一中原之後,他又繼續出兵征伐「嶺南、百越」,並於公元前214年兼並嶺南地區。秦帝國於公元前207年崩潰後,前秦將領「趙陀」趁機佔領嶺南並於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並定都於「番禺」。
公元前111年中國漢朝的漢武帝出兵殲滅「南越國」,並在其地設「交趾部」,分為九郡。其中三郡「交趾」、「九真」和「日南」相當於現今「越南」之北部和中北部地區。從那時起越南第一次正式被納入中國的版圖;而在越南也將此歷史稱為第一次北屬時期(呵呵,北屬北屬,往北稱奴屬)。這拉開了我國對越南長達一千多年的兼並管轄時期。
直到公元939年,越南利用唐朝末年大亂之時脫離中國的直接統治而獨立;雖然是獨立,但是越南仍必須定期向中國朝貢並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這藩屬關系一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段法國侵略越南,才由法國取代中國的宗主國地位。
在越南獨立、但稱臣於中國的期間,越南也和中國一樣建立起封建的社會制度。特別在李朝(公元1010-1225)和陳朝(1225-1428)時期,越南從中國引進各式政治、文物制度,特別是「科舉制度」和「儒家思想」來穩定朝代的封建基礎。換一句話說,雖然越南不再受中國的直接統治,但是中國對越南仍有極大的影響。越南著名歷史學家陳重金在他的名著《越南通史》里感嘆地說:「不管大人小孩,誰去上學都只學中國歷史,而不學本國史。詩賦文章也要取典於中國,對本國之事則是隻字不提。國人把本國歷史看成微不足道,論為知之無用。這也是由於自古以來自己沒有國文,終生只藉助於他人的語言、他人的文字而學,什麼事情都受人家感化,而自身無任何特色,形成像俗語所說 「嫌里媚外」 的那種狀況...」
公元1858年,法國利用傳教士受迫害做藉口而向越南出兵。越南末代朝廷「阮朝」不敵法軍,而於1862年割讓南部「嘉定」、「邊和」、和「定祥」三省給法國以求和。當然法國並不以此為滿足,稍後並陸續侵佔其他各省,終於於1885年完全征服越南。越南遭受法國襲擊之時亦曾向中國求援,然當時之中國已病入膏肓,所派遣前來應戰之軍隊並無法有力遏止法軍之侵略。最後中法雙方於1885年簽定協議停戰的「天津條約」。在條約中,中國正式放棄對越南之宗主國地位並承認越南改由法國保護。從此越南受法國的直接統治,直到1945年胡志明利用二次大戰剛結束之國際局勢宣布越南獨立並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後,情勢才開始改變。
在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之後,法國及各國政府並未馬上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合法性,法國甚至起兵鎮壓獨立運動者。為求建國,越南人民也興起10年的抗法獨立戰爭,直到1954年的日內瓦協議才確立越南獨立的合法性;然而在歐、美、蘇聯及中國的介入下,越南隨即被一分為二,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南越」和「北越」。南北分裂之局面持續到1975年,當美軍從越南撤退且南越首都「西貢」淪陷於越共手裡,才由越南共產黨一統南北。南北越於1976年正式合並,改國號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定都於「河內」;此統一局面一直維持到現今仍不變。
南北一合並,養不熟的越南狼就開始向昔日的宗主國、抗美時期的後盾甚至是最強大後盾張開獠牙(越南抗美最關鍵的轉折性戰役-奠邊府戰役,是由陳賡及其班子一手指揮的),雖然死傷頗重,但是我軍還是給了越南及其難忘的教訓。

❸ 古代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盡量詳細一些,謝謝!!

中國是越南的宗主國。

——————————
以下文字來自維基網路【越南歷史】條目:

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歷史可從現代上溯至4000年前。越南人的族淵可上述到百越民族,越者粵也。今日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幾乎皆百越族活動的范圍。百越族裔分為東甌、閩越、南越、山越、以及雒越等部落聯盟。秦漢時期中原軍隊逐漸兼並了越人的領地,並向當地殖民,部分越族與遷徙而來的漢族融合,或者遷居到南方至今日的越南一帶。在前1世紀至1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中,越南是在中國古代各政權的統治之下。968年,丁部領統一境內的割據勢力而建國,在李朝建立後受中國宋朝承認其主權。在脫離北屬之後的歷史中,越南成為中國的朝貢國或藩屬國。

大蒙古國時期,越南曾擊退蒙古人的入侵。元朝建立後,越南又曾兩次擊退元軍的入侵。在中國明朝建立後,由於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奪,國內混亂,明應陳朝的遺臣請求推翻胡氏政權,明軍佔領越南後便著手進行直接統治,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越南推動儒學,嘗試重新推動漢化統治。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將明軍趕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中原政權的宗藩關系,之後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又重新恢復獨立。

在19世紀中葉後,法國開始入侵越南,並在西貢設立殖民政府;中國為確保對越南的宗主權導致了中法戰爭,結果清朝戰敗,雙方簽訂了中法新約,使越南正式成為法國殖民地,是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佔領了越南。戰後,法國企圖重新控制越南,但最後奠邊府失守,法軍退出越南。

日內瓦會議把越南分割成南北兩部份,並承諾將推行越南統一的選舉,但這選舉並未舉行。在越戰時,北越由蘇聯及中共支援,而南越則主要由美國支援。這場戰爭不僅導致幾百萬名越南人死亡,美軍也傷亡慘重。1973年3月美國撤退。1975年4月西貢(今胡志明市)被北越軍隊佔領,戰爭結束。在越南統一之後的10年間,越南赤貧,國內政治壓迫、國外經濟孤立。1986年,執政的越南共產黨開始改變其經濟政策,學習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投資的模式,此政策稱為「革新開放」。

❹ 越南人怎樣看他們的歷史

中國人都知道,越南曾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逾一千餘年。後來中國又幫助越南抗擊過法國和美國的入侵。二戰結束前夕,美國總統羅斯福擬將戰後的越南歸還中國,而不是戰前的宗主國法國,為蔣介石所拒絕。這都是無法否認的歷史事實。越南人怎麼看這個問題呢,我想他們不會認為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更不會把我們當做救命恩人……在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上,一定是將爭取自身的獨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強調他們是如何抗擊外來侵略者,包括抗擊中國的漢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侵略與征服。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越用鮮血凝成兄弟情誼之時,越方曾要求中國重新審視和評價這段歷史,對馬援執行革命的大批判。我們的民族英雄敢情在他們眼裡就是侵略者、屠夫!多年來是一直懷恨在心吶。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寧廣場向越南人民發表《獨立宣言》,開篇即引用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的不朽格言:"人是生而平等的,他們應享有天賦的不可侵犯的權利,這就是: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時胡志明沒有想到,恰恰是他所效法其獨立精神的美國,在後來二十多年的歲月中,給他的民族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

❺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為什麼又近八成的內容都是中國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有八成都是中國的內容,這也是因為越南歷史一直受著中國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越南的北部一開始是中國的了領土。秦始皇派大軍伐百越,這百越也包括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區,當時秦始皇把百越地區分為三個郡做管理,其中越南的北部就是屬於象郡。

在明成祖朱棣時候,也曾經把越南作為郡縣,無奈路途遙遠無法控制,最後也只能由它獨立。所以,在之後一千多年越南在中國面前都是藩屬國。包括“越南”這一名詞也是清朝嘉慶帝命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越南。

❻ 越南史書中為什麼說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

越南是我國南邊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我國廣西相鄰,越南人數最多的民族是京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華人本來為越南開發做了重要貢獻,但由於歷史關系,人數急劇下降,現如今只是越南第8大民族。越南南北狹長,國土面積與我國雲南差不多大,人口卻將近一億。越南屬於中華文化圈,中國對其影響極大,至今越南仍然過春節,拜關公。

清朝時期,越南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保持獨立,但在文化習俗方面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在這一段時期,清朝也與越南發生了戰爭。所以,也就是說,從秦至清,中國的封建朝代都與越南發生了戰爭,越南歷史學家才說所謂越南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當然現在我們也曾經與越南發生過戰爭,要說哪個時期沒有過,應該就是中華民國了。

❼ 中國與越南有什麼歷史

越南歷史開始於舊石器時代,在前6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從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十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史稱越南北屬時期,共有三次北屬,期間中國文化大量輸入,對於越南地區的封建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南漢大有十一年(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的軍隊,次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十五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安南屬明時期),不久黎利得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十九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十九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

十九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並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在越南北方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

❽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8)越南怎麼描述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閱讀全文

與越南怎麼描述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侮辱伊朗女性博主是哪個 瀏覽:548
英國人的生日party怎麼過 瀏覽:942
來到義大利送什麼禮物 瀏覽:127
印度的古名叫什麼 瀏覽:207
有哪些國家支持中國抗疫 瀏覽:351
國內的電話在印尼打前面需要加什麼意思 瀏覽:345
為什麼蘇格蘭支持義大利 瀏覽:461
中國人保起訴我了怎麼辦 瀏覽:48
美國對伊朗制裁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418
印度的一張兩萬塊錢值多少 瀏覽:927
中國女籃現在在哪裡 瀏覽:400
中印邊界沖突是中國哪裡 瀏覽:73
菊花伊朗為什麼叫 瀏覽:659
德國到中國的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844
英國為什麼不能喝啤酒 瀏覽:285
印度紅茶怎麼挑選 瀏覽:242
援助伊朗物資上寫了什麼 瀏覽:287
什麼時候能從印尼回中國 瀏覽:507
印度的乞丐是怎麼樣的 瀏覽:52
一毛錢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