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對中國做過什麼
清朝八國聯軍攻打中國有美國一份,很多勞力也是去美國打工。二戰時期,在中國有轟炸機聯隊,負責轟炸日本本土。因為距離遠所以在同盟國中國境內設置機場。後期支持國民黨給錢給物。解放以後,在朝鮮美國和聯合國軍隊跟中國和朝鮮軍隊交過戰。80年代和中國有過一段交往,給了些飛機和幫助設計改進坦克火炮雷達等。現在中國的20架黑鷹直升機,就是那個時候送的。在後來就沒有深度交往了,都是表面文章了。90年代炸過我大使館。
Ⅱ 新中國成立初,美國的對華政策是什麼
美國對中國採取了封鎖包圍的政策。美積極拉攏東亞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等國;拉西歐國家、操控聯合國孤立中國;
出兵朝鮮越南。中國採取的是「一邊倒」的政策,即果斷的倒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蘇聯建交,由此帶來與社會主義國家建交的外交高潮。
另外,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援助朝鮮抵抗已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援助越南進行越南戰爭。
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Ⅲ 美國對日宣戰後,對中國進行哪些積極援助措施
美國對日宣戰後,其基本戰略仍然是「先歐後亞」。但為了利用中國在人力和國土上的獨特優勢,最大限度地牽制和削弱日本,美國也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援華抗日的措施。繼1942年2月7日美國國會批准向中國政府提供5億美元財政援助後,6月2日,美中兩國政府又簽定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協定》(又稱《中美主體租借協定》)。協定規定美國與中國相互提供用於國防的用品、兵力及情報,以及上述各項的使用原則和報償原則。根據此項協定,美國應允提供8.4億美元的租借物資裝備及訓練中國軍隊。在日軍佔領緬甸、中國接受外援的唯一通道——滇緬公路被切斷後,美國與英國一起於1942年春,新辟一條從印度東北部飛越「駝峰」喜馬拉雅山脈到昆明的空中航線,靠這條空運線,把數量有限但非常寶貴且極具象徵意義的盟國援華物資送到中國。起初,經這條運輸線每月運送3000噸物資,到了1943年3月,羅斯福總統答應把空運數量逐步提高,最終達到每月1萬噸。
1943年5月12日至25日,美英最高軍政首腦在華盛頓召開了代號「三叉戟」的會議,特召英美遠東戰場的戰區指揮官韋維爾元帥、史迪威將軍和陳納德將軍參加。援助中國是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羅斯福總統在會議開始的當天,便向兩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強調了中國作為抗日基地的重要性、中國可能崩潰的嚴重性以及迅速增加對華援助的必要性。14日,英國政府同意「把積極發展空運援助中國和在中國建立空軍作為1943年的目標」。在20日討論太平洋作戰的會議上,丘吉爾向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保證:「英帝國將盡一切人事之所能來援助中國」。羅斯福則明確承諾要建立一支航空隊,並用空運來的大部分物資供應它。會議最後形成的報告書寫道:「採取必要而實際可行的措施援助中國,使中國成為有效的盟國和對日作戰的基地」,是美英全面戰略的基本任務之一。據此,美英有關部門制定出具體計劃:組織和增加援華空運航線,以求到初秋達到每月1萬噸的運輸量;發展印度阿薩姆的航空設施;在1943年雨季結束時,在緬甸北部發動戰役,作為打通中印公路的基本措施。
除了軍事上的支持外,美英政府還從政治上採取了一些舉措。1942年10月9日,美英兩國政府宣布願與中國政府就廢止對華不平等條約問題進行談判。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簽署條約,宣布取消美、英兩國在華享有的治外法權及特權,其中包括在中國的駐兵權、租界權、內河航行權。同時,在羅斯福關於戰後世界安排的設想中,中國也佔有重要位置。盡管同盟國圍繞支持中國抗戰的行動有各種各樣的考慮,引出了許多分歧、矛盾,但客觀上仍起到了加強同盟國之間對日作戰上的協調與合作,增進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聯合的實際作用。中國的抗日戰爭,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爭得了國際地位。
Ⅳ 美國在建國初期曾採取了什麼行動干涉我國內政
1、建國初期.派海軍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
2、簡介
相互敵對時期<1949年10月1日——1972年2月>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封鎖、遏制,迫使新中國奉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2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中國從蘇聯得到了戰略上的支持、經濟上的援助、技術上的幫助。同時,蘇聯還許諾:幫助中國解放台灣。中國解放台灣的准備工作進入倒計時。
②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隨即,美國第7艦隊侵駐中國台灣。從1950年10月19日——1953年夏,中美雙方在朝鮮半島大打出手,美軍傷亡39萬人,南朝鮮軍隊和聯合國軍中的其他國家軍人死亡逾70萬人,美國經濟損失830億美元,而中國軍隊犧牲也超過10萬人。即使如此,中美兩國也沒有全面宣戰。同時,也沒有把戰爭的區域擴大並升級為對彼此國內目標攻擊的全面戰爭。中美在第三國交手,只管埋頭打,誰也不出聲,打了三年,結果是中國贏得了戰場上的勝利和政治上的尊嚴與地位,其成果便是《朝鮮停戰協定》。為什麼說中國贏了?因為中國是個剛剛獲得獨立的弱國、窮國,而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第一軍事強國,又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糾集了十幾個國家的軍隊共同侵略朝鮮,所以,雙方又回到了戰爭的起始點,便是中國的勝利,便是中朝人民的勝利,狠狠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
③朝鮮戰場的失利,美國並不甘心。1964——1973年,美國又出兵越南,企圖從西南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被迫進行抗美援越,美國出兵55萬,中國出兵32萬,雙方又打了10年。不過與朝鮮戰爭不同的是,中國軍隊一般沒有直接參與對美軍的打擊,而是做一些後勤物資保障、培訓越南軍官或者是工兵等方面的工作,使中國成為越南人民可靠的大後方。經過一次又一次交手,美國在損失數千億美元、死亡58209人、受傷30餘萬人之後,於1973年倉皇逃離越南。而越南也於1976年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又一片土地成了赤旗的天下。
Ⅳ 歷史上,美國人都對中國做了哪些
1、1909年,「庚款獎學金」設立,美國退回第一批庚款,庚款公費生應運而生;1910年,成立「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4年,美國國會二度通過同樣法案,再次退回部分庚款,成立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考取庚子賠款而留美的中國學生,諸如梅貽琦、胡適、竺可楨等人,在未來甚至更長久的時間里,以他們的思想學術,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了無數的中國人。
2、創辦了N多教會學校和醫院。此不贅述,僅以劉少奇於1949年7月4日給斯大林的報告中為例:僅僅英、美兩國,在中國設立的專科學校與大學就有31所,神學院32所,圖書館29所,文化團體26個,中學324所,小學2,364所。
3、1937年冬南京淪陷,美國傳教士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魏特琳(中文名華群)參與了拉貝組織的「南京國際安全區」,在南京大屠殺中拯救了數萬中國人,並在血雨腥風里寫下了多達四十餘萬字的《魏特琳日記》,成為日後與《拉貝日記》、《東史郎日記》齊名的控告日軍大屠殺的重要證據。
4、1942年到1943年,久旱無雨的河南發生了罕見的「中原大飢荒」,造成五百萬人死亡,慘絕人寰,舉世震驚。在這次大飢荒中,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白修德促使遠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最終採取果斷措施、拯救無數生靈。
5、1942年,中緬國際物資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國完全處在被日本包圍之中,最後一條補給線也被日本斬斷了,中國危在旦夕。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不計任何困難,必須開通到中國的路線。聞名世界的「駝峰航線」應運而生。
Ⅵ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我國採取什麼政策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我國採取了經濟封鎖,軍事敵對,政治孤立。
1.軍事敵對,第七艦隊開到台灣,國增兵朝鮮半島,不斷擴大戰爭,美機還在中國邊境,偵察空襲,使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 。
2.經濟封鎖,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採取政治上的「孤立」、「遏制」,經濟上「封鎖」、「禁運」的政策,企圖藉此扼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
3.政治孤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合法性,不把中國在聯合國中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Ⅶ 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對中國採取了哪些遏制行動
政治上實行遏制加孤立政策;
經濟上進行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
軍事上實行武裝侵略和軍事包圍。
中美關系:
1、建國後----60年代:敵對。
原因:
(1)企圖變中國為自己的殖民地野心不死,在中國扶植的代理人蔣介石被打倒,親自干涉中國內政。
(2)杜魯門主義和冷戰的影響,敵視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企圖將社會主義政權扼殺在搖籃內。
表現:
(1)1950年發動朝鮮戰爭,意圖與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並且派第七艦隊開到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公然干涉我國內政。
(2)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代表地位,並且實施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利用台灣問題搞兩個中國的陰謀。
(3)發動了侵略越南的戰爭,從南面威脅中國。
2、70年代:逐步緩和
原因:
(1)美國方面:美國孤立中國的計劃失敗,美蘇爭霸在70年代美國處於守勢,並且中蘇關系破裂,美國開始考慮改善通中國的關系。
(2)中國方面:蘇聯陳兵北方邊境,構成對中國安全的威脅,美國在亞洲地區屬於戰略收縮和保守的傾向,改善中美關系,對改善中國國際地位,對付蘇聯的威脅,對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有重用作用。
過程:
(1)1971年,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
(2)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雙方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結束了20多年代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的一部分。
Ⅷ 美國目前對中國是什麼政策
美國目前對中國採取的是遏制戰略政策。
1、貿易戰。中國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商務部對華貿易救濟和相關案件持續增長。
2、匯率戰。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但欠債的美國表現得比借錢的中國更牛氣。美國朝野壓根不提如何還債,保持美元穩定,相反,不斷要求人民幣升值,美國國會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美國媒體不斷鼓吹要求人民幣升值。還拉動鼓噪日本、歐盟等一些跟隨者也加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行列。日本央行已經主動介入干預匯市。美國樂見美元走軟,煽風點火地加印鈔票想讓冷眼旁觀的各國捲入貨幣戰,成為利益相關者。美國企圖通過掀起匯率戰來遏制中國。
3、輿論戰。美國是最善於利用輿論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國家。美國的媒體是美國政府不折不扣的宣傳家和鼓噪者。無論是CNN,還是紐約時報,還是華爾街日報、《華盛頓時報》,都以刊登反對中國、批判中國、攻擊中國的言論為能事。
4、反華內戰。美國選舉,但主角不是議員候選人,而是中國,美國國內好像所有事都跟中國扯上關系,所有人都在不停地重復中國、中國、中國。《紐約時報》報道,美中期選舉前至少29候選人打「反華牌」。對於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來說,中國都是可以打來打去的沙袋,因為美國目前的經濟災難而被怪罪。
5、軍演模擬戰。近來,美國聯合多國在太平洋、東北亞、東南亞等地區,特別是在中國周邊海域內頻頻舉行軍事演習。美國頻繁拉韓國、日本、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舉行軍事演習,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就是要形成一個針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圈。
6、拼湊反華聯盟。華盛頓還試圖拉攏盟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反華。當前,在與中國對抗方面,奧巴馬政府的政策變得越發強硬,正試圖從中國的鄰國和貿易夥伴中拼湊出反華聯盟,在人民幣匯率和南海領土矛盾等問題上組建反華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