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什麼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什麼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發布時間:2023-06-16 08:53:06

❶ 什麼是民族舞

什麼是民族舞

民族舞是一個民族的標志物,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靈魂。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民族舞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民間舞不乏朴實無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民間舞、宮廷舞和專業舞蹈創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

民族民間舞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和可伸縮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種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個民族的標志物,(如孔雀舞等,就屬於民族舞)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靈魂。它需要藝術家進行高度的再創造,從民間來最後又回到民間去,練習民族舞好處有如下:1、 有較強趣味性 2、 培養舞者氣質 3、 讓人心情愉悅 4、有益身心。

基本簡介

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民間舞不乏朴實無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宮廷舞和專業舞蹈創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 古國。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經過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淀,使我國眾多的民族 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 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不同的民族,因生活 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 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 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如果從功能上劃分,大體可分 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禮儀舞蹈、 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傳衍舞蹈等種類。

歷史起源

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認真實施下,大規模地開展了「搶救遺產」的工作。體現在舞蹈領域,一方面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見於民間的各民族舞蹈,通過加工——再創作,以其精華展現於舞台;另一方面則是對戲曲舞蹈的繼承、發展,使其脫胎為獨立的舞蹈藝術。各民族自然傳衍的舞蹈——尤其是技藝性較強的,在傳衍過程中其基本風格往往集中體現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藝人身上,他(她)們大都是農民,堪稱民間舞蹈家,但長期以來地位低下,甚至過著忍飢挨餓、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搶救遺產」也是對身懷高超技藝的民間藝人的拯救,他們自身和他們的藝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破天荒地登入了大雅之堂。

這一工作,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長期實行的基本政策,也可說是「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延續和發展。新一代的舞人自覺沿著《講話》的指導思想,深入生活,向群眾學習,認真地對於那些,看似「粗糙」卻是「最生動」的民間舞蹈進行學習、搜集、整理,本著「去其糟粕」——剔除封建社會遺留下的不健康成份,「取其精華」——選取最具人民性的審美特質進行提煉、加工——再創造。

在建國後的十多年中,在毛主席所提倡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涌現出了一批具有濃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著時代氣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優秀舞蹈。它們不僅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而且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為世界舞壇所矚目。前面已經提及的如:戴愛蓮的《荷花舞》、《飛天》;賈作光的《鄂爾多斯舞》……等都是這一時期領時代風騷之佳作,象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如:《紅綢舞》(群舞)首演於1949年,編導:金明(1927——)等,編曲:程雲,首演者:長春文工團鄭建基、王亞彬、劉海茹。一隊男女青年,高舉著「火把」跳著歡快的秧歌,

「火把」變成了紅色的長綢——如火龍飛舞,矯健的舞姿與變幻的「火龍」交相輝映,洋溢著青春活力。舞蹈以民間秧歌和傳統技藝——「百丈帆」為基礎,選取了「燃燒的火把」這一有意味的形式,宣洩著人民得解放的共同心聲。1950年該舞第一次進京演出,轟動首都。次年,入選參加第3屆「世青節」獲金質獎。半個世紀以來,演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和世界的五洲四海,人們不約而同地說它是:「中國之火的象徵」。

其它漢族舞蹈,如:《花鼓舞》、《豐收歌》等,都堪稱佳作。《花鼓舞》(群舞),首演於1956年,編導:張毅(1934——),作曲軼名;首演者:大連市歌舞團,張毅領銜。「花鼓」流傳於山東省,長年以來,它是貧苦農民流浪乞討的一種賣藝形式。鼓棒上系有半米多長的鼓穗,舞者以鼓棒與鼓穗的頂端交替擊鼓形成一種獨特的技藝。張毅賦予「花鼓舞」以樂觀向上的時代精神並將鼓穗加長突出其技藝性,在激昂、多變的節奏中,人體健美的律動與彩色鼓穗的豐富線條相交織,構成舞蹈的獨特魅力。該舞曾獲1957年「世青節」金質獎。

在這股強勁的時代潮流中,少數民族舞蹈之花奼紫千紅,遍地開放。《孔雀舞》(女子群舞)是金明的又一佳作,首演於1956年,作曲:羅忠熔,首演者:中央歌舞團資華筠、崔美善領銜。高高山崗上,一隻開屏的「孔雀」,抖動著美麗的翅膀沖下山來,一雙雙「翅膀」化作了「孔雀姑娘」,踏著象腳鼓與 鑼的敲擊聲,和著優美的旋律,簇擁著「鳥王」翩翩起舞——飲水、照影、沐浴、飛翔…… 孔雀是聚居在西南邊陲的傣族古代圖騰崇拜——宗教藝術的遺存,一直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民間流傳的傳統「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徵翅膀的沉重道具,限制了形體的自由與舒展。編創者突破傳統——嘗試以女性來展示孔雀的美麗,在服飾上也進行了革新——去掉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墜滿孔雀羽毛的寬擺長裙……這個舞蹈於1956年首次在全國舞蹈會演中亮相,就以其新奇和優美,備受觀眾青睞,次年又在「世青節」獲金質獎。

在搜集、整理傳統民族舞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舞台精品確實不少。政府為交流經驗、繁榮創作,定期舉辦文藝會演。飽經憂患的各族人民都以能在舞台上展演自己的舞蹈而自豪。

由於歷史原因,有些地區或民族,生活中自然傳衍的舞蹈瀕臨絕境。面對新的時代,他們也渴望以舞蹈來表達心聲,樹立自己民族的形象。他們甚至向專業舞人提出:「為我們設計一個舞蹈吧!」《快樂的羅嗦》、 《草笠舞》正是在這樣的「呼喚」聲中,應運而生。

上述的各民族舞蹈,代表著這一時期數量最大的「情緒舞」——短小

精煉,無復雜情節,以比、興手法狀物抒情。無論是在傳統民間舞蹈基礎上加工、創作的,亦或是專業舞人精心設計的,都突出民族風格——力求體現不同民族的審美特質。

生活的豐富多彩,造就了舞蹈題材、體裁、風格、式樣的多樣化,這一時期,從生活中提煉舞蹈語匯——不強調特定風格,更直接地反映生活的作品也不少。如軍事題材的舞蹈作品中,雙人舞《艱苦歲月》,給人們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這個作品首演於1961年,編導:周醒(1934——1988)、彭爾立(1936——);作曲彥克、周方。編導者從同名雕塑中獲得了靈感,或者說,舞蹈是這座著名雕塑的「動態化」呈現:長征路上的老戰士與小戰士,面臨敵人的圍追堵截,在飢寒交迫中艱難跋涉。小戰士幾盡昏厥,老戰士吹起竹笛,激昂、優美的音樂喚起了戰士對未來的嚮往,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攙扶著,向著既定的目標不屈不撓地前進。《艱苦歲月》以它獨特的創意,凝煉的結構,感人的細節,鮮明的舞蹈形象,呈現出戰斗中的浪漫情懷。它注重的不是解釋事件,而是表現人物感情的升華。

從戲曲中提煉語匯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頗具代表性。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首演於1959年,編導:栗承廉(1932——1993);首演者:北京舞蹈學校,陳愛蓮。該舞採用了同名古曲為舞蹈音樂,藉助了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意境,適當借鑒了戲曲舞蹈中的一些程式和優美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細膩含蓄的情韻,表現了月夜下的少女對幸福的憧憬。

以上列舉的都是50-60年代中期的代表性舞目,經受了長期的社會的選擇,得以流傳至今。這些作品的編導和領銜首演者,是新中國第一代舞人中的佼佼者,他(她)們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的同時,特別注重向生活學習、向群眾學習,自覺地追求——藝術個性與民族氣派、時代精神的交融。

文藝復甦後的廣大舞人,躍躍欲試,盡管在價值觀念,審美意識方面相互存在著各種差異,卻無例外地反映出強烈的創新意識——渴望對過去慣用的手法和固有模式——哪怕是「成功經驗」,予以突破。在回顧、反思中,經歷了困惑、探索甚至是孕育的陣痛後,先後涌現出一批新意盎然,令人矚目的作品。

舞蹈分類

民間舞,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廣大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民間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著最密切的聯系,它直接反映著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著他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風格特色的民間舞蹈。在歐洲芭蕾舞劇中的民間舞蹈,一般稱作代表性舞蹈或性格舞蹈,它是經過舞蹈的專業加工,使其與芭蕾的風格相和諧、統一在一起。

主要特點

載歌載舞,自由活潑。中國民間舞蹈很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歌唱的緊密結合。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可以比純舞蹈易於表現更多的生活內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巧用道具,技藝結合。中國的很多民間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長綢、手鼓、單鼓、花棍、花燈、花傘等等,這就大大地加強了舞蹈的藝術表現能力,使得舞蹈動作更加豐富優美、絢麗多姿。

情節生動,形象鮮明。中國的民間舞蹈很著重於內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傳說為依據,因此,人物形象鮮明、人物性格突出。雖然有的舞蹈僅是表現某一種情緒,但它也多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片斷而出現的。如廣東的《英歌》是表現梁山泊英雄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涼傘》傳說是表現鄭成功抵禦外寇練兵的活動。

自娛娛人,意旨統一。中國很多民間舞蹈常常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的統一。有些舞蹈活動,對於舞者來說,他是自娛,同時也是為了表演給觀眾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藝的提高,故而中國的民間舞蹈得到了較高程度的發展。

情之所至,即興發揮。中國各個地區的民間舞蹈在流傳中,雖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規范,但也都有即興發揮的傳統,特別是在一些民間舞蹈家的身上這一點尤為突出。在他們情感最激動的時刻,常常是能出現閃爍著獨特光彩的舞蹈的時候。

折疊中國民族舞簡介

木鼓舞

木鼓舞是谷江方白(苗語漢音,或譯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為唯一的伴奏樂器,鼓手敲擊,形成復雜多變的舞調。節奏為四、六拍。舞蹈動作為五種,一曰略吉笳,進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轉,再回身;二曰略獨南,進退均二步;三曰略獨大,踏三歲,向左轉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兩步,後舞兩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兩步,右側舞三步,再向左轉舞兩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為支點,頭、肩、手、腰、腿 、腳扭擺、甩動、踢蹬,轉體自然,常以急速逆轉形成強烈對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處處強調動作的粗獷奔放,灑脫豪邁,如狂飈林柿,飛瀑墜崖。木鼓舞所表現的是苗族祖先遷徒途中披荊斬棘,勇住直前的艱難歷程與精神。舞者多為青年男女;圍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則內外數圈,女在內,男在外。且疲者可下場休憩,新來者可隨時加入。

古瓢舞

「古瓢舞」是流行於丹寨縣雅灰地區苗族村寨中帶有祭祀和自娛性質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狀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個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鳴箱內.古瓢琴既是男青年們舞蹈時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樂器.古瓢舞,一直是圍著圓圈跳,由兩個男子拉古瓢和四個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們圍成兩圈:年長的、小夥子們在外,手持瓢琴邊拉邊跳;姑娘在里,踏著「踩歌堂」的舞步,時而順時針方向旋轉, 時而逆時針方向移動,兩膝蓋微帶顫動。不論舞步怎樣變化,姑娘的手始終是兩肘彎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動。舞步的變化, 是根據音樂的變化而變化,有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七拍子的,節奏是2/4、3/4的不規律組合。 主要動作的名稱有跳圓、格呆(踩步)、格吊(前後左右轉)、格覽(踩二胡路聲調)、拚向(模仿鬼跳舞)等等。

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同時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樂器為銅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圍成圈,內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擊鼓,舞者面向圈內,隨鼓點節奏,緩慢變換不同的舞步,雙手自然擺動,聞鼓而舞。鼓點節奏多為4/4、3/4拍,顯得歡快、輕松、活潑,表現了苗族人民節日祭祀祖先和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板凳舞

「板凳舞」是苗族純自娛性酒後熱情奔放的、寓體育運動於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數人持板凳相擊為鼓點,眾人圍於外而舞。鼓點多採用4/4、3/4拍節奏,眾人時而聚攏,時而散開,且舞蹈動作較大,顯得粗獷、豪放、激揚,表現了苗族人民豪放、熱情好客的氣質。

蘆笙舞(苗族)

「蘆笙舞」是黔東南苗族中帶有祭祀和自娛性質的最普及的舞蹈,男女老少都會,並由此而形成苗族人民獨特的生活美學觀念。那些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被看作是智慧聰明的,反之則認為沒有出息。

「蘆笙舞」中較古老的形式,是舞者圍成圓圈,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男舞者吹笙領舞,眾舞者為女性,著盛裝,舞蹈曲旋律隨領舞者而舞。舞步為三步、五步或七步。舞場上,姑娘們頭戴閃閃發光的銀角,潔白的銀花、身穿綴滿銀飾的盛裝,隨著舞曲的變換而整齊地內外翻動,給人一種莊重、整齊感。現代「蘆笙舞」,則揉進了漢族的「秧歌舞」、「花燈舞」、「採茶舞」,苗族的「踩鼓舞」的技巧和動作,舞步靈活,舞姿清新歡快,表現了苗族人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內容以及豪邁淳樸的性格、健康向上的感情。

多耶舞

多耶是一種大型的歌場對唱舞蹈。侗語「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領眾和的歌曲。多耶是數十上百男女青年圍在一個場中的對歌舞蹈。早在宋代,就曾有「辰、沅、靖州……。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前導之」的記載。這顯然是對古代侗族人「多耶」反映,可見「多耶」已有近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多耶舞蹈程序是先由身著古裝的寨老領著盛裝的青年們入場後,順繞三圈,又逆場繞三圈,自然是姑娘們手牽手圍成一個內圓圈,羅漢們圍成外圓圈,寨老坐在場中。有些地方手牽手,有些地方手攀肩。姑娘們在「揚史號」的領唱聲中開始向右移動,每一節拍移動一步。唱實詞時,雙手有節奏地前後甩動,唱襯詞時,雙手和諧地向上舉起;姑娘們唱時,羅漢們自由地陪著一同繞圈移動。姑娘們唱完時,由一羅漢頭高呼「喲—」,眾羅漢緊接「唉!」在「喲—唉」的呼聲中手牽起手,有節奏地或甩或舉向右移動,跟隨著領唱者對答姑娘們唱的歌詞中所提出的問題。

賜魚舞

賜魚舞是在「拾官人」活動中所跳的一種原始漁獵舞蹈。裝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夾著腌魚的木棍沖著看熱鬧的某一人跳著武術性的原始舞蹈。這人就必須走進場來與原始人同舞,雙方舞到腳步、頭姿、手勢相合時,「原始人」夾的腌魚正好落到對方口中為止。這時「原始人」又去夾魚賜與另外的人。若雙方步調不一致,一場賜魚舞要很久才能結束,因此。很多侗寨絕大多數青年男子都會跳這種武術性的舞蹈。

獅子舞

是侗族人在春節期間舉行的一種舞蹈活動,主要分慶賀舞、戲獅舞和綠獅舞三種形式。慶賀舞是舞獅隊在節慶之日舞著獅子挨門賀喜。獅子到達一家門前,主家用竹竿舉著鞭炮鳴放迎接。獅子隨即在門前跳著喜慶舞。主人賜紅包錢,獅子以嘴含之.然後致謝。伏地叩拜,後退三步告辭。另去別家慶賀。紅獅舞是一種場面較大的獅猴相戲舞蹈,因獅子模型的頭部為紅色而得名,由兩個人分別舞獅頭與獅身,模擬獅子翻滾跳躍等各種姿式和喜怒哀樂等各種神態。與獅子同舞喧鬧還有許多演猴子者,他們跳來跳去地圍著獅子嘻鬧,有時獅子忽而惱怒,一口咬住一隻小猴,大猴子急忙來救,緊緊拉住小猴尾巴,其餘的猴子一個接一個地拖著前者的尾巴連成一長串沒命地往後拖……。紅獅舞場面熱烈,富於生活氣息。綠獅舞實質上是一種大規模的劇烈武術表演賽。因舞獅隊所舞的獅子模型頭部是綠色的而得名。綠頭獅象徵著雄性獅子。因雄獅好鬥,所以表演時隨時都有搶獅隊來搶奪獅頭。正因這樣,一般武藝平常的舞獅隊是不敢舞著綠色雄獅頭出門表演的。綠獅在場中表演,其四方八面都有身強力壯扮演神兵天將者手持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擺開八卦陣式各自紛紛舞蹈,並隨時准備應付突然襲擊,保護雄獅,這種雄獅舞比賽今已少見有人表演。

龍燈舞

是正月舉行的一種慶賀活動。舞龍身者腳步一致,手勢諧調,與舞龍頭者動作吻合,使所舞的龍跟著龍寶進行飛舞翻騰各種動作,到各家門前慶賀。

蘆笙舞(侗族)

蘆笙舞跟笙曲一樣多已消失,現流傳的主要分表演性舞蹈和賽場狂歡舞兩類。表演舞蹈舞主要表現在腳步變化多樣,在笙曲由一個音段轉到另一個音段時,上身與頭部和持笙的手及臂部隨著一個右擺的舞姿變化。這種笙舞主要是笙隊自己在舞笙吹奏或在進行曲中緩步入場的蘆笙舞蹈。蘆笙的狂歡舞蹈是在賽笙坪上舉行的大型性蘆笙舞蹈。這種蘆笙舞蹈節奏強烈,動作迅猛,感情奔放,猶如雷鳴電閃、狂風卷刮,氣氛如火,十分熱烈。

長鼓舞

朝鮮族和苗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公元386 ~534年)壁畫申,已有類似長鼓的擊鼓舞樂圖。朝鮮族長鼓舞, 多為女子表演。舞蹈時由舞者將長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有手 持一細竹鼓鞭敲擊鼓面,邊擊邊舞,十分優美。中國湖南、廣東、廣西的苗族、瑤族也很喜歡長鼓舞。舞者一 般左手橫握小長鼓中間,上下翻轉舞動,右手隨之拍擊鼓面,也 有男舞者將大長鼓系在身前,雙手邊擊鼓,邊舞動。一般打法分 「文長鼓」、「武長鼓」兩種,前者動作柔和;後者動作粗狙,多表現 勞動生活。

❷ 什麼是民族民間舞

民族民間舞(CAAD)中國民族民間舞專業學制為9年18個學期,以學習中國各民族風格舞蹈內容為主,在傳統舞蹈訓練體系中提煉出自然快樂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趨向規范,避免傳統教學方法的枯燥和古板。

中國民族民間舞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徵,它地域色彩分明、風味濃郁、形象生動、表現形式多樣。

授課內容包括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苗族、漢族等各民族舞蹈,將以分期進階式方式教授,能更好幫助大家的了解中國文化。

(2)什麼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擴展閱讀:

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包括漢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維吾爾族、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等。

各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生活情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

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❸ 什麼是民族舞

1、民族舞是一種起源於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以日常活動抽象化為表現形式的舞種。它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

2、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到了風俗習慣、生存環境、民族性格、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風格和技巧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3、民族民間舞具有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朴實無華、形式多樣、載歌載舞、自由活潑的特點。中國的民間舞蹈很著重於內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傳說為依據,因此,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鮮明,很多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長綢、手帕、單鼓、手鼓、花燈、花棍、花傘等,大大加強了舞蹈的藝術表現能力,使得舞蹈動作更加豐富優美、絢麗多姿。

漢族民間舞常見的種類

1、龍舞,是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擺尾」、「龍打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春節期間,飛舞在漢族廣大地區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分顯示著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浩瀚的文化。

2、秧歌舞,是我國北方漢族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由勞動的步法,作為舞蹈步法的基礎,在藝術上加工,並且使群眾的隊舞整齊化,形成了完整的秧歌舞,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

3、祭老樂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

4、祭孔樂舞,「祭孔」時所表現的「樂舞」。祭孔樂舞走上正軌在明、清兩朝。

5、長鼓舞,多為女子表演,舞蹈時由舞者將長鼓挎身前,左手拍鼓面,右手持一細竹鼓鞭敲擊鼓面,邊擊邊舞,十分優美。

6、擺手舞,是西漢時漢宮廷的舞樂,從漢到唐宋,在漢族民間經久不衰,有大擺手、小擺手之分,大擺手每三年舉行一次,小擺手舞每年歲正月舉行一次。

7、花鼓子,是喜慶場合和休閑時表演的一種慶祝和娛樂性舞蹈,男女雙雙上場,手持手帕、小扇對舞而歌,無伴奏,不化妝,內容主要是歌唱愛情,歌詞可即興演唱。

❹ 民間舞是什麼

民族民間舞(CAAD)中國民族民間舞專業學制為9年18個學期,以學習中國各民族風格舞蹈內容為主,在傳統舞蹈訓練體系中提煉出自然快樂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趨向規范,避免傳統教學方法的枯燥和古板。

中國民族民間舞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徵,它地域色彩分明、風味濃郁、形象生動、表現形式多樣。

授課內容包括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苗族、漢族等各民族舞蹈,將以分期進階式方式教授,能更好幫助大家的了解中國文化。

相關人民解釋:

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包括漢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維吾爾族、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等。

各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生活情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

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和伊朗哪個大 瀏覽:778
印尼垃圾場多少錢 瀏覽:400
越南如何做好配套工業 瀏覽:224
中國多少人吸煙 瀏覽:137
中國新百倫怎麼加盟 瀏覽:952
伊朗有什麼偉大的歷史 瀏覽:963
印度漢語熱是什麼 瀏覽:842
佳沛在義大利生產基地在哪裡 瀏覽:437
450元人民幣能換多少印度幣 瀏覽:248
伊朗是世界上什麼最厲害 瀏覽:389
小博文在英國是什麼水平 瀏覽:623
中國的保護動物和植物有哪些 瀏覽:490
英語字帖義大利斜體哪個好 瀏覽:431
中國樂天瑪特有多少家 瀏覽:406
越南哪裡可以賣奶茶 瀏覽:136
義大利肉腸廠自哪裡 瀏覽:300
伊朗肺炎病例有多少 瀏覽:354
北緯43度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967
如何在英國自然雜志投稿 瀏覽:918
中國每年航天投入有多少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