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象棋中炮怎麼打
1、當頭炮(炮二平五)
這是象棋布局裡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脅黑方中卒,剛猛直爽。「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黑方通常跳馬保卒或還架中炮,發展成為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體系。也有進炮保卒或補士象的冷門應法,中炮的應法最多有十種。
2、飛相局(相三進五)
穩健型開局,先鞏固陣地,再伺機反擊。飛相局曾是胡榮華的鎮山寶,殺敗過許多弈林好手,他說「飛相十八應」,說明了應法之多。因為飛相沒有對黑方構成任何直接威脅,所以除常見的左中炮、過宮炮、士角炮外,至少還有十幾種可行的應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違棋理的。
3、仙人指路(兵七進一)
投石問路,即可為馬開路,又可試探對方棋路,剛柔相濟,意向莫測。應對仙人指路最兇悍的莫過於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聲雷。另外,飛象、左中炮、對兵局、過宮炮、起馬等等也屢見不鮮,最有趣的是卒3進1棄卒搶三先,俗稱「瞎眼狗」。
4、起馬局(馬二進三)
一匹正馬是遲早要跳的,開盤就躍出,何樂而不為?有棋友在「華工象棋論壇」論證了起馬局紅方總比黑方快半拍,以後還可多得兩兵終獲勝。這位棋友的觀點雖不完善,但此人無疑是起馬局的能手。其實後手方並不懼怕,一步卒7進1制馬就很有針對性,其它還有許多應法當然也未嘗不可。
5、過宮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結構良好,攻守咸宜。黑方有飛象、還中炮、挺卒、進馬等多種應法。過宮炮古已有之,數百年不斷演繹著新的傳奇。
6、仕角炮(炮八平六)
首著平炮於仕角,今後可發展成反宮馬、單提馬、五六炮等陣型。後手還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較為流行。
7、上仕局(仕四進五)
既然飛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樣鞏固陣地,還有再架中炮的機會。有一次亞洲大賽上就有專業棋手使用過。
8、兵底炮(炮二平三)
有很多布局的紅棋陣容會有這一步炮,這里只是改變次序先為之。古譜稱之「斂炮」,有鋒芒內斂之意。
9、金鉤炮(炮二平七)
有的稱為「大過宮炮」,將了力集中於左翼,又為右翼子力開通道路。特級大師庄玉庭對此陣頗有研究。
10、邊馬局(馬二進一)
冷門布局,偶爾用之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當然另一個馬還是撲向中心較好,如果再馬八進九形成「蝴蝶雙飛」就感覺不怎麼舒坦了(事實上還是有人喜歡這么走,並配合擔子炮,讓人覺得無懈可擊)。
11、九尾龜(兵九進一)
和邊馬局一樣,旁敲側擊的戰略思想。《京華棋壇風雲錄》中有一則名手對局就用的這個。
12、巡河炮(炮二進二)
在讓雙馬時,這著幾乎是必走的。在不讓子的情況下,巡河炮同樣有攔車,閃擊等多種用途。所謂「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
13、邊炮(炮二平一)
「炮起邊塞上,翻卒勢如飛,橫貫當頭妙,沖前落角宜……」。邊炮還可以為車馬讓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14、龜背炮(炮八退一)
這個名稱是來源於「中炮對龜背炮」。曾一度流行這種走法,還有退炮後的幾種後續手段(如保馬前卒,打車,平窩心炮)。
15、過河炮(炮二進四)
屏風馬世界裡有左炮封車,雙炮過河等陣容。首著就過河,似乎動向暴露過早,但民間確實有人執先手這么走,好象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弱點。
B. 中國象棋開局技巧
開局基本原理:盡快集結子力和爭奪河界。
1、由於雙方在布陣過程中都首先想搶占要隘,控制要線,以盡快取得空間優勢。因此雙方子力一旦接觸,都要盡力阻攔,壓制,威脅,困住雙方子力,甚至巧用吃子,棄子等各種有力手段來爭奪局面的主動權。
這時,有力面快速地阻礙敵子活動,是開通子力,占據要道的繼續,為以後伺機聯子配合,先棄後取地搶先奪勢奠定基礎,也是消滅敵子,保存自己子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布陣伊始,要快速出動子力。車要通,馬炮跟,兵象活,使各子出擊有力,兩翼子力均衡發展,盡快達到攻守兼顧,陣形協調,搶先奪勢,開局主動之目的。
3、要把握好車的運用,所謂兵貴神速,就是作為棋力最強的棋子,車貴神速忌遲開。
4、出於防守和進攻的需要,布局階段一定要注意子力的協調性。左右兩翼戰鬥力的配備要大體上均等。切忌出現一邊子力擁塞,另一邊空虛的弱點,以致授人以隙。一旦出現薄弱環節,一定要很好地通過運子技巧彌補漏洞,不讓對方有空子可鑽。
但有時在特殊情況下,基於某種戰略目的,為了進行一場特殊的戰斗,有時在開局階段有意識地把子力集中在一側,以便向對方實施突然襲擊。這種情況畢竟是少見的,因為自己空虛的一側也暴露給對方,自己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5、棋戰過程中,雙方必定是爭奪激烈,各不相讓,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雙方的激烈爭斗又始終圍繞著主動與被動,鞏固自己陣勢與擾亂敵方陣營而逐步展開的。掌握主動,固己亂敵,就能發展,把握和駕馭局勢,逐步向勝利邁進。
反之,就要被動,受制,始終挨打,甚至走向失敗。固己亂敵息息相關,鞏固自己的地盤,就要千方百計地擾亂敵方的陣營,出其不意地打亂敵方的戰略部署。而真正要鞏固好自己的地盤,又必須在棋戰全過程中切實做到求成勿急,處變勿驚,敵弱勿松,敵強勿怯。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種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